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四書 論語、孟子
2
2010年電影《孔子》之問? 1、孔子認為如何能天下大同? 2、孔子救了漆思弓小奴,乃革除什麼陋俗?
3、在電影中出現了幾個孔子弟子?請介紹子貢、 子路、曾子三位弟子生平? 4、請舉出孔子名言十句? 5、請介紹孔子家人? 6、孔子的治國之道,仁政是什麼?請舉出三項。 7、請形容孔子個人的外貌、作為? 8、孔子與復聖顏回的互動對話?例舉三則(請對照《論語》篇章說明)。
3
四書=四子書 論語:孔丘,至聖。 大學:曾參,禮記第42篇。 中庸:子思(孔伋)(孔子孫,受學於曾子),述聖。禮記第31篇。
孟子:孟軻,亞聖。 稱為《四子書》、《四子》,簡稱為《四書》。
4
孔門六聖 元聖:周公 孔門五聖: 至聖:孔丘《論語》 亞聖:孟軻《孟子》 復聖:顏回 宗聖:曾參《大學》(禮記42篇)
述聖:孔伋(子思)《中庸》(禮記31篇)
5
孔子生平( B.C.) 孔子,名丘, 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享壽73歲。 經歷:委吏(倉廩管理員)、乘田(為貴族飼養牲畜)、中都宰(縣令)、大司寇(長司法)等職。 家室:父叔梁紇,母顏徵,妻:亓(其)官氏,20歲生子孔鯉(生孔伋(子思)50歲死),女(孔姣嫁孔子弟子公冶長)。 54歲周遊列國14年,68歲回魯國。周遊列國前休妻,孔鯉歸女方。 相傳孔夫人發明算盤,孔作乘田計算牲畜,盤點計數。(結繩計數,滿十上一節)
6
至聖先師的贊頌 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顏回喟然歎曰:《論語‧子罕》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7
《史記‧孔子世家》贊 太史公曰: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8
教師節祭孔大典—奉祀官 傳承臺灣第77代孫—孔德成(衍聖公、考試院長、2008年過世)
2011年第79代孫—孔垂長(2006年元旦生子,由孔德成取名為孔佑仁) 孔垂長(1975-) 1、孔子第79代嫡长孫,為孔維益與于曰潔之 子,末代衍聖公,為孔德成 之孫。 2、中華民國目前唯一世襲的特任官,大成至聖 先師奉祀官,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9
孔子貢獻 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孔子對六經的整理,乃是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
至聖先師--首倡平民教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10
《論語》 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言行錄」。 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方面,內容豐富,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
《論語》語言精煉、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語錄體: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對話,接聞於夫子之語。
11
《論語》二十篇、500章、15900字 上論 前十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下論 後十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學而 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長 六 七 八 九 十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鄉黨 下論 後十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先進 顏淵 子路 憲問 47 衛靈公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季氏 陽貨 微子 子張 堯曰 3
12
孔門弟子 孔門四科十哲: 德行 言語 政事 文學 弟子三千人 傑出72賢哲 著名十位人
13
四科十哲--德行 顏淵(回):72賢哲之首。不貳過、安貧 樂道 閔子騫(閔損):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冉伯牛(冉耕):嚴以律己、待人寬厚
冉仲弓(冉雍):寬宏氣量、沈默厚重
14
四科十哲--言語、政事、文學 宰予(我):口齒伶俐、能言善辯
子貢(端木賜):口才便給、善商,孔子左右手一文,為孔子守墓六年,師生情誼勝過父子。 冉有(求):多才多藝、長政事、理財 子路(季路):一武,豪爽耿直、有勇有才 子游(言偃):長文學、禮樂教化 子夏(卜商):長文學,學而優則仕
15
子貢 子貢廬墓處 六年
16
孔子教化內容 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易、詩、書、禮、春秋
17
十三經:易、詩、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8
《論語》授課22章 1、學而4:吾日三省吾身(頁69) 2、為政4:十五志於學(頁76) 3、公冶長10:宰予晝寢(頁112)
4、雍也9:一簞食(頁125) 5、雍也18:知之者(頁129) 6、述而15:飯疏食(頁139) 7、述而21:三人行(頁142) 8、子罕10:仰之彌高(頁162) 9、子罕18:譬如為山(頁166) 10、先進2:四科十哲(頁181)
19
11、顏淵11:齊景公問政(頁200) 顏淵17:季康子問政(頁202) 子路6:其身正(頁209) 12、顏淵19:風行草偃(頁203) 13、憲問4:邦有道(頁221) 14、憲問30:三達德(頁233) 15、衛靈公23:恕道(頁249) 16、衛靈公31:憂道不憂貧(頁252) 17、季氏4:益者三友(頁259) 18、季氏7:君子三戒(頁261) 19、子張9:君子三變(頁288) 20、子張21:君子之過(頁293)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