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第四讲 主讲人:邵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第四讲 主讲人:邵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第四讲 主讲人:邵静

2 重点内容 1.能量的概念 2.人体能量消耗的内容 3.能量的共给量

3 一、概 述 能量(energy)是一个系统做 功的能力,自然界有几种能 量形式。

4 人体维持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肺部呼吸、腺体分泌、物质转运等重要生命活动及从事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为热能。

5 食物中的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进人体内后,进行生物氧化释放出能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6 人体所需的能量, 国际上以焦或焦耳(Joule。简称为J)表示。1J即是1牛顿的力使1 kg 的物质移动1m所消耗的能量。

7 以往营养学上惯用卡(cal)或千卡(kcal)表示热量。1 kcal即使l升

8 焦耳与千卡的换算关系如下: 1 MJ=1000 KJ=106j 1keal=4.184'kJ 1 K = 0.239kcal 1 MJ=239 kcal

9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生长发育、满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体力活动三个方面的需要。

10 (1)基础代谢 (2)生长发育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4)体力活动

11 (一)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量。

12 测定基础代谢是在周围环境温度恒定(18—25C)、饥饿状态(进食后12小时)、人处于清醒、静卧的情况下进行。

13 公式可以直接计算24小时的基础代谢耗热量,即基础能量消耗(basicenergyexpenditure,BEE)。

14 基础代谢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体表面积与体型、年龄、性别、环境温度、内分泌疾病等。

15 体表面积大者向环境中散热较快,基础代谢亦较强。

16 基础代谢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成人比儿童基础代谢低,老年人又比成年人低。女性比男性基础代谢率约低5%~10%。

17 热带地区人群的基础代谢较温带同类居民低10%,温带地区较寒冷地区同类居民低10%

18 体内的一些激素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分泌异常时会使基础代谢率受到影响.

19 (二)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dynamicactiorl。SDA)也称食物的热效应(TEF)
是指摄食过程所引起的能量消耗。

20 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素氧化产能。
产热营养素在体内进行合成代谢等,需要消耗能量所致。

21 碳水化物消耗的能量相当于碳水化物本身产能的5%一6%,脂肪为4%一5%,蛋白质为30%。

22 (三)体力活动 ; 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在人体总能量消耗中占主要部分。
不同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不同,一般来说运动量越大的活动消耗能量越多,静卧或休息时消耗的能量最少。

23 三、来源与供给量 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因此这三大营养素又称为产热营养素。

24 能量的供给量,我国现行的标准是18-44岁男性按5级分类,即极轻体力劳动、轻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极重体力劳动;女性分为4级,无极重体力劳动一级。

25 活动水平 职业工作时间分配 工作内容举例 PAL 男 女 轻 1.55 1.56 中 1.75 1.64 重 2.10 1.82
建议中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 活动水平 职业工作时间分配 工作内容举例 PAL 75%时间坐或站立 25%时间站着活动 办公室工作,修理电器钟表,售货员,酒店服务员,化学试验操作,讲课等。 1.55 1.56 25%时间坐或站立 7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 学生日常活动,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车床操作,金工切割等。 1.75 1.64 40%时间坐或站立 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 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运动,装卸,采矿等。 2.10 1.82

26 45—59岁男性无极重体力劳动一级;女性无重体力劳动一级。60-69岁无论男女都只有极轻、轻、中等体力劳动三级。70岁以上只有轻、极轻体力劳动。

27 四、成人的能量推荐摄人量 人们已共识能量消耗量是确定能量需要量的基础。 迄今为止,直接测定成人在自由活动条件下的能量消耗量的资料仍很有限。

28 (一)孕妇 营养良好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约12,5kg,新生儿出生体重约3.2kg。以下2种方法均可估算孕期的能量需要量。
1.能量需要量的估算方法 营养良好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约12,5kg,新生儿出生体重约3.2kg。以下2种方法均可估算孕期的能量需要量。

29 (1)以孕期的活动水平估算能量需要量(要因加算法)。
根据以往的研究资料,得出以下假定条件:

30 ①妊娠的早(1-3月)、中(4-6月)、晚期(7-9月)的BMR分别增高0.2、0.4、1.1MJ/d
②在发达国家,妇女妊娠后其活动水平减低。在孕早、中、晚期的PAl分别为1.55,1.45和1.40。 在发展中国家,妇女妊娠后其活动水平可能减低不明显。

31 ③妊娠期的能量储备(扣除BMR的增值后)在孕早、中、晚期分别为0.4、0.7、0.5MJ/d

32

33 2.哺乳期BMR 理论上哺乳期BMR可能会增高,其增值约相当于生成乳汁过程中的无效率部分,即20%。在产后3个月内,此无效值引起乳母BMR增高约10%。

34 但实际测定的乳母BMR的差异很大,一些研究显示乳母BMR增高,一些无变化,而另一些显示下降。

35 在广东进行的纵向研究显示,产后第1周乳母BMR显著升高,产后1—6月BMR基本稳定,与非孕、非哺乳妇女比较,产后1-6月乳母的BMR升高4%。

36

37

38 WHO(1985年)报道的健康足月婴儿体重增长的能量消耗量是23kJ/So Butte等(1989年)估计为20kJ/80婴儿期的生长发育最快。

39 认为将体重增值分为脂肪和蛋白质的储存量,再分别估计其能量消耗量会更为准确。

40 注: a:月体重增加率。 b:脂肪和蛋白质储存量。 c:相当于脂肪和蛋白质储存量的能量是9.25keal/g和5.65keal/go

41 d:合成蛋白和合成脂肪的能量有效值是42%。

42 儿童和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包括BMR、生长发育和合理活动的能量消耗。因以往实测的儿童能量消耗量的资料很少,故1—10岁儿童的能量需要量以文献报道的摄人量为基础估计

43 FAO/WHO/(1985年)的膳食能量供给量建议量是 ;(大多数来源于发达国家)儿童能量摄人量资料为基础,增加5%作为RNI以满足生理及各种需要。

44 10岁以上儿童能量消耗量的估计采用成人的要因计算法。即能量需要量:BMRX PAL+体重增长的耗能量。

45

46 发展中国家农村儿童的总能量消耗量(kcal/kg)在5-9岁、10~14岁和15—19岁组分别比发达国家儿童高15%、25%和30%。可能与这些儿童参加农业劳动有关。

47 在我国也有类似情况,普遍为独生子女的城市儿童常得到家庭的过分宠爱,在户外的探险性中、重体力活动游戏很少,

48 在家以坐为主的活动增加,(而在农村,儿童青少年参加家庭或农)和劳动则很普遍,能量消耗量明显不同 。

49


Download ppt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第四讲 主讲人:邵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