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華民國99年1月23日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華民國99年1月23日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華民國99年1月23日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兩岸關係與台灣經濟 ─回顧98展望99 中華民國99年1月23日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2 大 綱 壹、98年台灣經濟回顧 貮、99年台灣經濟展望 參、前瞻台灣經濟情勢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3 壹、98年台灣經濟回顧 一、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受國際金融海嘯擴大蔓延影響,台灣經濟成長自97年第3季起淪為負成長,嗣後並已自98年第1季谷底的-9.06%逐步回升,第4季預估可轉成正成長,主計處最新預測98年台灣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53%。 98年 ※國內機構預測 行政院主計處(98.11) 台灣經濟研究院(98.11) 中華經濟研究院(98.12) 中央研究院(98.12) -2.53 -2.89 -2.96 -2.46 ※國際機構預測 GlobalInsight(98.12) ADB(98.12) IMF(98.10) -2.7 -3.0 -4.1 Q1 Q2 Q3 Q Q1 Q2 Q3 Q4 97年 0.73 % 年 -2.53% 1

4 壹、98年台灣經濟回顧 二、經濟嚴重衰退癥結 (一)金融海嘯波及,全球景氣急遽惡化,重創台灣經濟
1.前(2008)年9月爆發金融海嘯,殃及實質經濟面,出現1930年 代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全球主要國家都被波及, IMF預測去(2009)年美、日、歐元區國家及全球的經濟都出現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度的經濟負成長。 2001〜2009年全球及美、日、歐元區經濟成長率 單位:% 次級房 貸問題 表面化 雷曼破產 金融危機 3% -1.1% 5.2% -5.4% -4.2% -2.7% 資料來源:IMF( ) 2

5 2.國際各主要機構均估測2009年全球貿易量將大幅下滑 ,萎縮幅度創下1930年代以來最高紀錄。而以出口為
導向的台灣,出口依存度高達63%,受創尤為深重。 去(2009)年全球貿易量成長預測 單位:% 3

6 3.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出口競爭力衰退,對外貿易大幅萎縮 受全球商品市場急速冷凍影響,我主要出口市場驟幅衰退 註:圖中百分比係表年增減率。
9.2% 6.5% -20.3% -23.7% -27.4% -8.3% 10.1% 8.2% 9.7% 15.5% 3.6% 1.7% 億美元 註:圖中百分比係表年增減率。 資料來源: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99.1.7) 受全球商品市場急速冷凍影響,我主要出口市場驟幅衰退 註:圖示我對主要出口市場之年增減率。 4

7 民間投資踟躕不前,民間消費低迷 民間消費 民間投資 97年 98年 96年 12兆9760億元 13兆709億元 12兆7400億元
金額:7兆5065億元 實質成長率:2.08% 經濟成長貢獻率:1.23% 民間投資 金額:2兆2427億元 實質成長率:1.36% 經濟成長貢獻率:0.24% 98年 金額:7兆5997億元 實質成長率:0.86% 經濟成長貢獻率:0.48% 金額:1兆5941億元 實質成長率:-19.56% 經濟成長貢獻率:-2.81% 97年 金額:7兆6263億元 實質成長率:-0.57% 經濟成長貢獻率:-0.33% 金額:2兆313億元 實質成長率:-13.78% 經濟成長貢獻率:-2.32% 實質GDP 實質GDP 實質GDP 12兆9760億元 兆709億元 兆7400億元 5

8 失業情況嚴峻,自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失業增加近19萬人 ,受失業波及的人口更增加約42萬人之鉅
項目 年月別 失業率 (%) 失業人數 受失業波及人口 (萬人) 工作場所業務 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萬人) 中高齡失業者(萬人) 專科以上失業者(萬人) 96年平均 3.91 41.9 12.6 7.5 16.4 84.5 97年平均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4.14 4.27 4.37 4.64 5.03 45.0 45.2 46.4 54.9 15.2 13.1 14.5 16.6 20.2 25.0 8.8 8.5 9.8 10.8 11.8 18.4 19.8 19.3 19.7 20.9 21.9 92.8 92.4 96.0 99.8 105.4 116.4 98年平均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5.86 5.31 5.75 5.81 5.76 5.82 5.94 6.07 6.13 6.04 5.96 63.9 57.8 62.4 63.0 62.5 63.3 64.7 66.3 67.2 66.1 65.3 64.5 33.9 29.1 32.9 34.4 35.0 35.4 35.5 34.8 33.7 33.6 32.8 13.9 12.5 13.8 14.1 14.2 14.3 13.7 25.5 22.5 24.1 24.5 24.4 25.2 26.5 27.4 27.3 27.1 26.9 136.8 126.0 136.5 137.7 136.6 137.5 138.9 139.9 141.0 139.2 135.1 資料來源:主計處 6

9 (二)金融海嘯前台灣的8年空轉,使得台灣的經濟體質變差, 台灣成長的動力已相形見絀 1.民國89年民進黨執政後,以意識形態治國,拚「政治」
代替拚「經濟」,衝擊投資及消費信心,民間投資卻步 、政府投資萎縮、民間消費低迷,經濟體質轉趨羸弱。 年別 來源 82-88 平均成長率 (%) 90年 成長率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0-96 民間消費 6.86 0.98 3.26 2.91 5.17 2.90 1.49 2.08 2.68 政府消費 2.54 1.86 1.55 -1.23 0.57 0.19 -0.71 2.09 0.62 固定資本形成 6.57 -17.91 1.12 -0.11 13.96 2.66 0.07 0.55 0.05 民間投資 9.30 -22.98 7.12 1.93 25.62 1.53 3.31 1.36 2.56 公營事業投資 -0.99 -0.06 -2.58 -4.70 -20.60 14.77 -8.61 1.57 -2.89 政府投資 4.84 -9.22 -13.18 -4.47 -9.59 2.82 -11.21 -4.46 -7.04 商品及勞務輸出 7.84 -8.60 11.37 10.23 15.40 7.78 11.41 9.55 8.16 商品及勞務輸入 7.53 -14.75 6.21 7.68 17.50 3.16 4.57 2.98 3.91 經濟成長率 5.88 -1.65 5.26 3.67 6.19 4.70 5.44 5.98 4.2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7

10 政經情勢的擾攘難安,政府政策的錯誤,打擊企業投資信 心,導致民間及外人投資意願低落。
項目 年別 國內投資毛額 民間投資成長率(%) 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 核准僑外投資 對外投資(含大陸) 金額 (億元) 投資率(%) (億美元) 年增率(%) 88 24092 24.7 -0.15 20.3 42.3 13.2 45.2 -15.2 89 26156 25.3 13.19 34.3 76.1 79.8 76.8 69.9 90 19703 19.5 -22.98 -31.4 51.3 -32.6 71.8 -6.6 91 20138 18.9 7.12 -3.4 32.7 -36.2 100.9 40.6 92 21296 19.3 1.93 0.5 35.8 9.29 116.7 15.6 93 26931 22.9 25.62 37.8 39.5 10.55 103.2 -11.5 94 26679 22.2 1.53 -4.1 6.96 87.5 95 27770 22.1 3.31 -0.5 139.7 230.4 119.6 36.7 96 28558 21.6 1.36 3.0 153.6 9.96 164.4 37.5 註;95、96兩年僑外資金額大幅攀高主要是外資併購熱所致,如東森媒體、台灣寬頻、台新金控、萬泰銀行、南山人壽、 新竹商銀等大額跨國投資併購案及荷商飛利浦台積電股權轉換帳面移轉亦列入僑外資統計。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財政部、經濟部、中央銀行 8 10

11 2.民國90〜96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平均經濟成長率4.2%,居 亞洲四小龍及亞洲開發中國家之末。 民國82〜86年東亞國家經濟概況
西 資料來源:各國政府官方統計 9 11

12 貮、99年台灣經濟展望 一、全球經濟已走出深度衰退逐漸好轉
今(2010)年的全球經濟已逐漸擺脫深度衰退的陰影可望恢復正成長,根據IMF及GlobalInsight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1%、2.8%。另聯合國「2010年世界經濟情況與展望」預測報告,預估全球景氣將於今年回升,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2.2%轉為正成長2.4%。惟聯合國也提出警告,這波景氣復甦將十分薄弱。 IMF持續上修今(2010)年預測值顯示全球景氣逐步好轉現況 % 資料來源:IMF 10

13 貮、99年台灣經濟展望 二、台灣經濟與世界同步逐漸擺脫陰霾,邁向復甦 (一)國際景氣逐步復甦,台灣對外貿易逐漸增溫
台灣對外貿易 單位:億美元,% 項目 年(月)別 貿易總額 出口 進口 出(入)超 外銷訂單 金額 年增率 96年 97年 11月 12月 98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4659.3 4960.8 320.4 254.2 3783.6 213.4 235.1 277.6 275.6 291.8 321.3 325.1 360.5 355.8 364.0 379.2 384.1 9.2 6.5 -18.8 -43.2 -23.7 -50.1 -30.0 -42.6 -37.6 -35.1 -31.9 -29.3 -28.5 -16.8 -5.6 18.7 51.2 2466.8 2556.3 167.8 136.4 2037.0 123.7 125.9 155.9 148.5 161.7 169.5 172.7 190.1 190.7 198.2 200.2 200.3 10.1 3.6 -23.3 -41.9 -20.3 -44.1 -28.6 -35.7 -34.3 -31.4 -30.4 -24.4 -24.6 -12.7 -4.7 19.4 46.9 2192.5 2404.5 152.6 117.8 1746.6 89.7 109.2 121.7 127.1 130.1 151.8 152.4 170.4 165.2 165.8 179.0 183.8 8.2 9.7 -13.2 -44.6 -27.4 -56.7 -31.6 -49.5 -41.2 -39.1 -33.5 -34.1 -32.3 -21.1 -6.7 17.9 56.2 274.3 15.2 18.6 290.4 34.0 16.7 34.1 21.4 31.7 17.6 20.3 19.6 25.5 32.3 21.1 16.5 28.7 -44.7 -64.6 -16.2 91.3 124.6 0.6 2541.3 116.3 42.6 16.9 825.0 535.8 181.2 6.9 32.8 -11.7 3458.1 207.9 3224.4 176.8 201.2 239.4 251.3 251.7 279.4 286.1 282.9 308.4 317.6 312.6 317.3 15.5 1.7 -33.0 -8.3 -41.7 -22.3 -24.3 -20.9 -20.1 -10.9 -8.8 -12.0 -3.0 4.4 37.1 52.6 資料來源:財政部、經濟部 11

14 台灣的出進口變動情況 單位:億美元,% 美國 日本 歐洲 96年 97年 98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0.9
台灣的出進口變動情況 單位:億美元,% 出口年增率 進口年增率 美國 日本 歐洲 大陸+ 香港 ASEAN 六國 96年 97年 98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0.9 -4.0 -23.5 -29.0 -28.6 -34.4 -28.2 -16.5 -5.8 4.0 -2.2 10.2 -17.4 -18.6 -20.2 -22.0 -13.4 -8.0 -6.5 7.4 9.7 4.6 -24.6 -38.5 -28.9 -28.3 -20.4 -11.0 3.9 22.5 12.6 -0.8 -15.9 -30.2 -20.6 -17.3 0.3 10.6 47.8 91.2 16.7 7.3 -21.5 -22.5 -25.3 -26.4 -6.2 -9.0 17.5 58.0 17.0 -0.7 -31.0 -38.2 -33.2 0.5 24.9 51.8 1.3 -22.1 -27.8 -27.9 -21.3 -12.5 -5.1 20.2 57.8 3.8 -15.6 -23.6 -8.4 -3.9 5.9 32.5 43.8 11.9 10.3 -30.8 -31.9 -31.5 -7.1 -4.6 48.4 1.7 8.4 -22.2 -28.1 -28.7 -32.1 -16.3 -14.5 23.7 50.5 96金額 97金額 98金額 320.8 307.9 235.6 18.7 19.6 19.4 19.8 21.5 22.4 22.6 159.3 175.6 145.1 12.2 12.1 12.9 13.1 14.3 14.0 12.8 286.9 299.5 225.8 17.2 18.0 19.2 20.6 22.8 23.1 1004.0 995.7 837.0 70.6 70.9 82.9 82.2 82.6 83.2 84.5 357.8 384.0 301.5 27.2 26.1 29.1 28.5 29.6 30.5 30.7 265.1 263.3 181.6 16.1 16.0 19.9 459.4 465.1 362.3 31.6 30.4 32.1 34.6 34.8 37.4 39.6 235.7 244.7 194.6 18.9 21.2 17.7 20.0 17.8 298.3 328.8 256.3 21.1 26.2 24.1 28.3 27.6 236.9 256.9 199.1 17.1 18.3 20.4 18.1 資料來源: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99.1.7) 12 14

15 (二)國內消費者信心上升:根據中央大學發布的消費者信心 指數調查顯示,98年年中以來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上 升中。
(二)國內消費者信心上升:根據中央大學發布的消費者信心 指數調查顯示,98年年中以來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上 升中。 月份 總得 點數 分類得點數 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 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 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 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 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 未來半年購買耐久財時機 97年11月 12月 98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50.00 49.13 48.95 48.42 49.11 49.79 52.11 51.44 56.18 53.00 56.45 60.56 62.47 65.39 24.70 29.40 35.05 40.35 39.90 41.10 40.95 43.50 29.95 43.65 44.25 43.30 41.30 42.90 43.70 46.30 44.90 45.25 45.05 51.85 51.55 52.15 52.35 56.95 59.55 61.10 42.35 42.55 43.95 42.00 42.30 42.15 43.00 43.85 43.80 44.05 53.55 56.70 60.95 54.80 46.25 39.30 36.65 35.35 34.55 35.40 34.95 33.10 32.40 32.60 38.90 40.85 42.45 45.70 47.70 46.20 52.20 56.50 60.90 58.40 82.00 78.80 83.40 85.20 89.00 98.50 89.55 82.90 80.40 79.65 79.40 79.90 82.50 81.20 82.65 84.50 85.40 88.05 資料來源: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13

16 (三)國內景氣漸已回溫 自97年5月起國內景氣對策信號轉為代表景氣欠佳的黃藍燈 ,國內景氣持續下滑,自前年9月至去年5月連續九個月亮 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去年10月並已擺脫連四個月的黃 藍燈轉為綠燈,11月更亮出黃紅燈,惟因基期偏低,不能 判定景氣已恢復活絡,但可確定的是國內景氣漸已回溫。 景氣對策信號走勢圖 紅燈 (景氣過熱) 黃紅燈 (景氣活絡) 綠燈 (景氣穩定) 黃藍燈 (景氣欠佳) 藍燈 (景氣衰退) 38 32 23 17 9 綜合判斷分數 96年10月 97年1月 3月 5月 月 月 月 98年1月 3月 月 7月 9月 11月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 14 16

17 貮、99年台灣經濟展望 三、99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 根據主計處去年11月最新估計,台灣去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
-9.06%將是此波景氣衰退谷底,第四季起已轉為正成長6.89% ;今(99)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由去年的-2.53%増達4.39%。 年、季別 項 目 98年(f) 99年(f) Q1 Q2 Q3 Q4(f) Q1(f) Q2(f) Q3(f) 經濟成長率 % -2.53 -9.06 -6.85 -1.29 6.89 4.39 8.96 5.16 3.23 1.02 國內需求 民間消費 政府消費 民間投資 公營事業投資 政府投資 0.86 3.37 -19.56 1.22 23.64 -1.96 5.03 -35.53 -28.33 13.72 -0.61 2.91 -30.75 5.77 22.42 2.21 3.64 -13.31 8.37 25.95 3.86 2.26 8.94 14.30 28.61 1.77 0.18 6.85 4.44 -3.65 2.09 -1.27 11.25 16.53 -2.88 1.69 0.44 7.79 0.99 -1.71 1.52 -0.16 4.95 3.15 0.10 1.79 1.40 4.25 1.95 -8.03 國外淨需求 商品及勞務輸出 減:商品勞務輸入 -10.34 -14.42 -26.87 -33.20 -17.24 -19.25 -8.52 -12.61 14.15 11.75 9.49 10.88 24.45 27.81 11.88 12.37 4.38 6.01 1.60 2.05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 15

18 國內外主要機構對99年台灣經濟成長的預測 隨著全球經濟回穩,今年台灣的經濟可望轉為正成長,根
據國內外研究機構已發布的預測顯示,將介於3.5〜4.73% 之間。 各機構對99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 單位:% 16

19 參、前瞻台灣經濟情勢 一、無法迴避的問題 (一)世界經濟籠罩不確定陰影,外在經濟情勢依然嚴峻
1.今(2010)年全球的經濟成長將轉趨正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目 前各國仍籠罩高失業的陰影,在面對低需求、低收益及信貸仍 呈緊縮下,企業投資相對謹慎,加上各國政府為救市而債台高 築,資產價格潛存泡沫化危機,均為影響未來世界經濟復甦力 道之不利變數,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尤其歐、美、日等先進國 家)及貿易的成長力道緩慢微弱,國際各主要研究機構均指出 ,要恢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可能要到明(2011)年以後。 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單位:% 今年全球貿易量成長預測 單位:% 17

20 2.世界經濟隱憂 (1)通膨可能捲土重來 主因:糧荒(人口成長+氣候異常)+油價上漲(2009年
油價漲達60%,持續看升)+美元貶值+投機炒作 結果:升息 (2)先進國家國債大增(因實施各種振興經濟方案) ※經濟學人2009.9估測:前十大已開發國家的國債佔GDP 比例,由2007年的僅78%爆增至2014年的114%。 ※美國2009年會計年度,預算赤字達1.42兆美元(占GDP 10%),創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新高;日本負債情況已失 控,據日本財務省估計日本的負債總額預估於2010年3 月底,將首次突破900兆日圓(達924兆日圓)。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 18

21 (二)新興市場已躍居支撐全球經濟成長主力,須及早布局並 積極開拓
國際金融海嘯發生後,新興市場經濟相對快速復甦,全球消費 重心逐漸由G7等高所得工業國家,轉向新興市場。尤其,中國 大陸、印度等亞太新興國家由於受金融海嘯衝擊相對有限,加 以政府積極採行多項激勵措施與改革方案,內需大幅擴增,已 逐步由「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扮演後金融風暴時 期全球經濟成長主力引擎。 今(2010)年世界經濟成長來源 中國大陸25.3% 印度6.3% 東協四國3.2% 亞洲四龍5.5% 巴西3.3% 俄羅斯1.3% 其他8.2% 新興市場合計53.1% 亞太新與市場 工業國家 其他 拉丁美洲 新與市場 東歐/中東與 非洲新與市場 資料來源:經建會 19

22 (三)國內高失業狀態、貧富差距擴大及新貧人口爆增,已成 社會隱憂 仍未見消減
1.失業人數雖已趨緩,但平均失業期間及長期失業者數卻 仍未見消減 (1)平均失業週數持續增長,顯示謀職仍屬不易。 (2)超過一年失業者的長期失業人口已快速攀升至11.2萬人, 此一現象對經濟及社會造成的衝擊,實在不容小覷。 項目 年月別 失業 人數 (萬人) 平均失 業週數 (週) 失業週數人數占總失業人數比例(%) 1〜4週 5〜13週 14〜26週 27〜52週 53週及以上 96年 97年 98年1-11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41.9 45.0 63.9 62.5 63.3 64.7 66.3 67.2 66.1 65.3 64.5 24.24 25.25 27.20 26.84 27.39 26.62 26.81 27.66 27.06 28.30 29.31 19.5 19.2 14.6 12.0 12.8 16.8 17.2 14.7 15.1 13.6 14.9 30.0 27.7 24.3 25.0 17.9 19.6 23.8 25.1 28.4 24.7 20.8 19.3 20.1 22.7 26.2 28.8 25.8 21.6 19.9 21.7 22.9 17.3 18.4 22.3 24.4 22.1 23.6 24.0 13.9 15.7 15.0 15.6 15.5 16.3 16.5 17.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0

23 2.貧富差距擴大,新貧新富變多,M型社會漸趨成型 台灣在民國89年之前的30年間高、低所得分配差距倍數
在4.2~5.5倍之間,90年遽增至6.39倍,90〜95年間維 持在6.16〜6.01倍的偏高水準,96年稍獲改善,但97年 又趨惡化。不可諱言,貧富差距未能獲致有效的改善, 以及M型社會的日益顯著,已造成民怨。 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五等分高低所得差距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1

24 近幾年台灣低收入戶家庭持續攀高 98年第三季低收人戶數及低收入戶人數分別高達10萬2903
近幾年台灣低收入戶家庭持續攀高 98年第三季低收人戶數及低收入戶人數分別高達10萬2903 戶及近25萬人,較88年各增加約4.5萬戶及11.3萬人。 低收入戶數 低收入戶人數 戶數 (戶) 占總戶數 比例(%) 人數 (人) 占總人口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Q3 58,310 66,467 67,191 70,417 76,406 82,783 84,823 89,900 90,682 93,032 102,903 0.89 0.99 1.02 1.08 1.15 1.16 1.22 1.21 1.32 136,691 156,134 162,699 171,200 187,875 204,216 211,292 218,166 220,990 223,697 249,847 0.62 0.70 0.73 0.76 0.83 0.90 0.93 0.95 0.96 0.97 資料來源:內政部社會司 22

25 (四)巨額國債壓力,限縮政府未來舉債建設空間
政府大肆舉債因應國際金融海嘯衝擊及莫拉克災後重建,固無可厚非, 但審計部在97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截至97年底,政府潛 在負債已高達19兆7221億元;以全國2300萬人平均計算,每人背債約86 萬元。基於健全財政原則政府實不宜再濫開公共建設支票,必要之公共 建設除應鼓勵民間參與外,對未經詳實成本效益評估及不具完善財務規 劃建設案,一律不予推動。 近幾年政府舉債概況 當年度舉借債務數(億元) 歲出 (兆元) 舉債/歲出(%) 列入債限 不列入債限 總額 較上年增減 95 96 97 98 99 640.25 O 1650 743.59 260.37 506.13 1.5933 1.6284 1.7117 1.8097 1.7350 4.82 9.12 14.35 年度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中央債 務未償 (億元) 13123 24501 27591 28493 31247 33621 35502 36235 37207 37848 41839 46326 占GDP (%) 13.8 24.1 27.8 27.4 29.1 29.6 30.2 28.8 29.8 33.5 35.6 資料來源:財政部( ) 註:1.* 89年度即88下半年及89年度。 2.88〜97年度為審定決算數,98年度為預算數, 99年度為預算案數 23

26 (五)競爭力滑落,尤其政府效能、立法效率及龐大財政 赤字問題,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至鉅 1. WEF全球競爭力評比(98
(五)競爭力滑落,尤其政府效能、立法效率及龐大財政 赤字問題,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至鉅 1.WEF全球競爭力評比(98.9、133國)─雖台灣由17名(97年) ↗12名(98年),但總體經濟穩定:由18名↘25名、中央政 府財政赤字:由61名↘79名。 2.BERI投資環境風險評比(99.1、50國)─雖台灣由5名(97、98 年)↗4名(99年),但整體評等僅被列為1B級、政治風險指 標:由11名↘13名。 3.IMD世界競爭力評比(98.5、57國)─台灣由13名(97年)↘ 23名(98年)。評比退步的項目有: 經濟表現(21↘27) 國內經濟:21↘41 國際投資:44↘50 基礎建設(17↘23) 基本建設:19↘27 技術建設: 5↘11 企業效能(10↘22) 生產力及效率:7↘25 勞動市場: 8↘21 經營管理:16↘24 政府效能(16↘18) 企業法規:27↘38 財政情勢:17↘19 24

27 4.95〜98年亞洲四小龍經濟表現比較,台灣敬陪末座
經濟成長率(%) 年別 中華民國 新加坡 南韓 香港 95 96 97 98f 5.44 5,98 0.73 -2.53 8.4 7.8 1.1 -1.9 5.2 5.1 2.2 0.1 7.0 6.4 2.4 -2.5 失業率(%) 98.1〜11 3.91 4.14 5.86 2.7 2.1 3.3 3.5 3.2 3.7 4.8 4.0 3.6 出口年增率(%) 98 12.9 10.1 -20.3 18.2 12.7 -23.4(1〜11) 14.1 13.6 -13.8 9.5 8.7 5.3 -13.9(1〜11) 25

28 (六)高齡少子化的社會,社會醫療福利負擔加重,並有導致 生產力不足之虞
1.台灣於82年底65歲以上人口有149萬人,已超過總人口數的7% ,達到聯合國規定的「高齡化社會」,正式邁入老年化的國 家。人口老化加上少子化,使生之者寡、食之者眾,朝氣與活 力日漸消萎,將導致生產力不足,國家賴以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創造力減弱。 2.另高齡少子化社會的財政負擔,並連帶影響到消費支出,對經 濟發展將形成沈重壓力。 年別 總人口數 (百萬人) 65歲以上人口 台灣地區生育 人數 (萬人) 占總人口比例(%) 總生育率(每一婦女平均生育數) 出生數 80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108年 115年 145年 20.6 22.3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7 23.8 20.3 134 197 203 209 215 222 229 234 240 246 365 497 762 6.5 8.8 9.0 9.2 9.5 9.7 10.0 10.2 10.4 10.6 15.4 20.9 37.5 1.72 1.40 1.34 1.24 1.18 1.12 1.11 1.05 1.00 1.20 1.26 32.1 26.0 24.7 21.6 20.4 19.9 19.1 19.7 18.6 13.2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80〜98年)、經建會(108、115、145年人口推計) 26

29 × 國民黨 民進黨 (七)朝野持續對立互鬥,國內陷入無止盡內耗無 法自拔,實不利國家長遠正常發展,亟需積 極面對尋求突破之策 維持現狀
台獨思維 兩岸和諧 逢中必反 經濟開放 全球化 閉關鎖國 本土化 × 27

30 參、前瞻台灣經濟情勢 二、必須面對的挑戰 (一)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 1.當前中國大陸的國際經濟地位
近18年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居世界第1:民國80至97年間中 國大陸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10.5%。 全球第3大經濟體:97年GDP達4兆3274億美元,僅次於美、 日。預估今(99)年將超日趕美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 世界第三大貿易國:98年貿易額達2兆2073億美元,僅次於 美、德。 世界第一大出口國:98年出口達1兆2017億美元,為全球最 大出口國。 世界第三大進口國:98年進口達1兆56億美元,僅次於美 、德。 外匯存底位居世界第1:98年底外匯存底高達2兆3992億美 元,位居世界第1。 28

31 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力引擎 國際機構 98年 99年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受訪的經濟學者
及經營者均普遍認為:中國的內需將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契 機。 ※中國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而走緩,但其經濟成長依然高居市 界之冠;依據Global Insight去年12月的預測,中國今年經 濟成長可率9.8%,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為25.3%居全球第一 成長來源,為引領全球經濟穩定成長的重要關鍵。 國際構構對中國經濟的成長預測 單位:% 國際機構 98年 99年 ADB(98.12) IMF(98.10) Global Insight(98.12) 世界銀行(98.11) 8.2 8.5 8.6 8.4 8.9 9.0 9.8 8.7 29

32 兩岸經濟的比較 項目 GNP (億美元) 平均每人 GNP(美元) 出口 進口 外匯存底 年別 76年 97年* 98年 80年 台灣 大陸
1056 4026 (3.8倍) 5397 17507 (3.2倍) 537 2037 350 1747 (5.0倍) 824 3482 (4.2倍) 大陸 2930 43274 (14.8倍) 271 3257 (12.0倍) 395 12017 (30.4倍) 432 10056 (23.3倍) 427 23992 (56.2倍) 註:1.*表示GDP。 2.()內表示該兩時點的成長倍數。 3.中國社科院2010年社會藍皮書,預期2010年大陸平均每人GDP接近4000美元,比原先至2020年才 達到3000多美元的預估整整提前十年。 30

33 2.兩岸經貿蓬勃的發展 我對外投資概況(累計至98.12) 大陸投資有37,771個投資項目,金額827.0億美元,占同期台灣對外投資
(1)大陸成為台商投資最多的地區─依台灣統計,累計至98年12月底止赴 大陸投資有37,771個投資項目,金額827.0億美元,占同期台灣對外投資 總額56.8%;而依大陸統計,累計至98年10月共有79,480個項目,金額 490.9億美元。事實上兩岸的投資金額統計均屬偏低,根據學者推估超過 1千5百億美元。 我對外投資概況(累計至98.12) 國家或地區 件數 (件) 金額(億美元) 比重(%) 附註 中國大陸 37771 827.03 56.8 江蘇省 廣東省 上海市 5934 12157 5228 278.80 194.23 121.84 19.2 13.4 8.4 香港 1077 33.13 2.3 東協六國 1949 130.04 8.9 9090件、653.24億美元 新加坡 465 54.76 3.8 518件、54.89億美元 馬來西亞 314 18.20 1.3 2274件、103.16億美元 泰國 392 19.62 1.4 1994件、124.00億美元 印尼 201 6.24 0.4 1280件、139.36億美元 越南 401 23.46 1.6 2032件、213.37億美元 菲律賓 176 7.76 0.5 992件、18.46億美元 美國 5007 117.83 8.1 荷蘭 156 13.56 0.93 中南美洲 2386 272.77 18.8 英屬加勒比海 1994 225.04 15.5 百慕達 99 27.65 1.9 註:附註欄東協六國部分係表各該國政府累計至98年9月底的資料,與我政府統計相差甚鉅 31

34 (2)大陸成為台灣最大貿易對象、出口市場及出超來源
98年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比重高達41.1%,遠超過我第二大出口地區美國 的11.6%。我自大陸與香港進口256.3億美元比重達14.7%,為我第二大進 口來源;對大陸與香港貿易創造580.7億美元順差,同年台灣對外貿易出 超總額為290.4億美元。 單位:億美元,% 出口年增率 進口年增率 美國 日本 歐洲 大陸+ 香港 ASEAN 六國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20.9 -2.7 -3.0 8.3 1.3 11.2 -0.9 -4.0 -23.5 -22.9 -5.0 0.5 11.1 9.4 7.9 -2.2 10.2 -17.4 -16.5 -6.3 14.6 -0.8 10.6 9.7 4.6 -24.6 -9.5 29.4 23.6 28.8 12.2 14.8 12.6 -15.9 -19.2 6.4 10.0 33.7 14.5 13.8 16.7 7.3 -21.5 -27.2 -6.9 28.1 -2.8 7.1 17.0 -0.7 -31.0 -32.9 5.5 19.6 33.6 5.3 -22.1 -21.2 -2.3 10.9 31.1 2.3 -1.6 3.8 -20.4 -7.5 24.3 31.0 47.6 16.2 20.1 11.9 10.3 -21.0 16.1 3.9 10.4 1.7 8.4 -22.2 93金額 94金額 95金額 96金額 97金額 98金額 93比重 94比重 95比重 96比重 97比重 98比重 287.5 291.1 323.6 320.8 307.9 235.6 15.8 14.7 14.4 13.0 12.0 11.6 138.1 151.1 163.0 159.3 175.6 145.1 7.6 6.6 6.9 234.4 232.6 261.5 286.3 299.5 225.8 13.5 12.3 11.7 692.5 776.8 891.9 1004.0 995.7 837.0 38.0 39.1 39.8 40.7 39.0 41.1 228.2 261.3 306.5 357.8 384.0 301.5 13.1 13.7 15.0 217.8 211.7 226.6 265.1 263.3 181.6 12.9 12.1 11.0 437.2 460.5 462.9 459.4 465.1 362.3 25.9 25.2 22.8 21.0 19.3 20.7 213.0 217.9 215.7 235.7 244.7 194.6 12.7 10.8 191.0 222.0 266.7 298.3 328.8 256.3 11.3 13.2 13.6 202.3 210.2 233.0 236.9 256.9 199.1 11.5 10.7 11.4 資料來源: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99.1.7) 32 34

35 3.台商對大陸經濟發展的貢獻 政大國發所童振源副教授就「資本形成」、「國際貿易 」、「勞動就業」與「財政稅收」四大面向調查研究,
探討民國77年以來台商對大陸發展的貢獻,摘述如下: 項 目 貢 獻 投資 ※截至97年,累計台商在大陸直接投資金額 億美元 ,占同期外商對大陸直接投資金額18.05%。居外資第2 僅次於港澳。 ※台商在大陸固定資產投資 億美元,占中國全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的0.86%。 貿易 ※累計至97年台商在大陸的國際貿易總額,為1兆8053億美 元,占同期大陸國際貿易總額12.74%。其中,台商在大陸 進口總額高達8933億美元,出口總額為9102億美元。 就業 ※估計至97年底,1萬7785家台商企業,雇用了 萬人 ,占同期中國勞動就業人口數的1.86%。 稅收 ※估計81〜96年,台商在中國納稅總額約為1104億美元, 占同期大陸財政稅收總額的3.38%。 資料來源: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98.10) 33

36 4.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 (1)近二十年來兩岸經貿緊密發展的結果 大陸已成為台灣的 最大貿易夥伴:1093.3億美元、28.9%(98年)
最大貿易順差來源:580.7億美元;對全球290.4億 美元(98年) 最大出口市場:837.0億美元、41.1%(98年) 第二大進口來源:256.3億美元、14.7%(98年) 第一大對外投資地區:827.0億美元、56.8%(累計 至98年12月底止) 34

37 (2)大陸是台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外需因素來源
近幾年來台灣內需的不振(除93年之外),經濟成長徒 賴外需支撐,即出超尤其是全賴對大陸出超迅速擴張的 貢獻所致。如95、96年的外需貢獻度各分別高4.49%、 4.65%;2008年、2009年倘非外需貢獻度仍為正成長, 經濟成長率恐更為不理想。 經濟成長的貢獻度 單位:% 經濟成 長率 國 內 需 求 國 外 淨 需 求 民間消費 民間投資 輸出 減:輸入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f 3.47 5.97 5.80 -1.65 5.26 3.67 6.19 4.70 5.44 5.98 0.73 -2.53 6.76 2.70 5.65 -6.21 2.84 2.37 7.34 1.85 0.95 1.34 -1.54 -3.62 3.95 3.27 3.03 0.62 2.12 1.81 0.92 1.23 -0.33 0.48 -0.03 2.46 -4.59 1.11 0.31 4.01 0.28 0.59 0.24 -2.32 -2.81 -3.29 0.15 4.56 2.42 1.30 -1.15 2.86 4.49 4.65 2.27 1.09 0.88 5.70 9.01 -4.73 5.81 5.53 8.86 4.86 6.49 0.40 -7.25 4.17 2.43 -9.29 3.39 4.23 10.0 2.00 2.85 -1.88 -8.3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 35 37 37

38 5.大陸的磁吸效應 大陸磁吸效應以及快速的出口擴張,不僅影響其他國家的吸引外 資與經濟成長,且進一步壓縮其他國家或地區在國際市場的空間
,因此在國際上也引起一些爭論,但在全球化、自由化及資金無 國界隨利逐流的情況下是無法避免的。 台灣與大陸產品在主要市場的占有率消長情形 單位:% 地區 台灣 大陸 市場 年別 日本 美國 歐盟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4.24 3.59 3.99 4.06 4.00 3.90 4.23 3.69 3.65 4.12 4.72 4.02 3.73 3.67 3.51 3.19 2.86 3.35 5.14 4.58 4.62 4.32 3.78 3.75 3.62 3.43 3.33 2.92 2.77 2.51 2.36 2.08 2.06 1.96 1.73 1.80(1-10) 2.29 2.50 2.53 2.33 2.46 2.38 2.04 1.97 1.81 1.55 1.37(1-7) 5.31 6.05 7.34 8.57 10.1 10.8 11.7 12.4 13.2 13.9 14.5 16.6 18.31 19.72 20.73 21.03 20.47 20.56 18.78 22.34 3.07 3.89 4.83 5.43 5.84 6.13 6.51 7.18 7.79 7.98 8.22 8.96 10.78 12.13 13.38 14.55 15.52 16.43 16.06 19.09(1-10) 5.55 5.85 6.39 6.75 7.36 9.52 11.21 12.53 13.35 14.42 16.18 15.83 17.41(1-7)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78〜85年),國貿局(86年以後) 36 38

39 6.WTO指出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的「出口平台」:由日、台、 美三角貿易轉向日、台、中、美四角貿易
台灣對大陸過度依賴恐受制於人疑慮,應是漠視此種因比較 利益而自然形成的國際分工所致,其實只要不斷維持本身的 競爭優勢,對該等分工的依賴似宜正面看待不必過度恐懼。 進口金額 出口金額 佔總進口比率 佔總出口比率 逆差 順差 台灣 日本 中國大陸 香 港 出口 89年 416.5億美元 16.7% ※1.4億美元 98年 979.1億美元 8.1% 330.3億美元 837.0億美元 41.1% 580.7億美元 371.3億美元 24.4% 285.4億美元 美國 235.6億美元 11.6% 54.0億美元 521.0億美元 20.9% 297.5億美元 2208億美元 18.4% 1434億美元 口進 386.2億美元 27.4% 217.3億美元 362.3億美元 20.7% 217.2億美元 89年 355.9億美元 23.4% 103.2億美元 37 39 39 39

40 1.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二)遏止地球暖化的新課題 1.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1997(民國86)年締約國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以法律規範 38個工業化國家及歐洲聯盟溫室氣體減量責任。在55個以上締 約國批准,且合計CO2排放總量達前述工業化國家1990年排放總 量的55%後90天生效;俟第127個國家俄羅斯批准後,使批准國 排放總量增至61.6%跨越生效門檻, 正式生效。 溫室氣體與地球暖化 約200年前的地球 現在的地球 熱能的吸收量持續飆昇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4年生效) 京都議定書(1997年通過) 防止地球暖化問題的基本規範 以199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基準,明確訂定各先進國家的減排責任額度(38個工業國與歐盟:5.2%),並強制要求各締約國須於2012年到期的期程內完整履行京都議定書承諾。 CO2濃度 280 ppm 370 ppm以上 熱能釋放 熱能的吸收 太陽光 38

41 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要點
2.哥本哈根協定( ) 不具法律約束力,且未具體明訂溫氣減排目標,使得即將在 2012年失效的京都議定書,仍沒有任何後繼條約。設定全球 減碳目標與強制履約機制,只能留待今(2010)年11月墨西哥 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來完成。 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要點 長期目標:致力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俾使全球地表氣溫增溫 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 資助窮國:2020年之前,已開發國家每年共同集資1000億美元提供開 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化的需求。歐盟、日本及美國均已提出2010 〜2012年短期籌資目標,分別為106、110及36億美元。 減排目標:各國須在2010年1月31日之前提交各該國的減排目標,但 不具法律約束力。(已開發國家減排目標須高於京都議定書所承 諾者) 監督機制:要求監督開發中經濟體減排效,每兩年向聯合國匯報,並 在主權受到尊重情況下接受國際查核,以符西方透明化標準。 森木保育:已開發國家提供資金,促成各國減少砍伐森林,保育森 林。 碳權交易:透過多種方式,包括利用(碳權)市場提高減碳成本效益。 39

42 (1)據統計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1990年到2008年,就已
3.台灣的CO2排放與減碳目標 (1)據統計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1990年到2008年,就已 上升135%,平均每年成長4.8%。 (2)2007年CO2總排放量位居全球第22,人均排放量居18,是全 球平均值的3倍。 (3)「歐洲氣候行動網」於2009年底公佈的減碳績效評比,台灣 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57國當中,排名從前一年的第 29名大幅下滑到第44名,在亞洲僅領先馬來西亞與中國。 (4)依行政院通過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我國的減碳目標: 2016〜2020年間達到2008年標準,2025年回到2000年標準。 CO2排放量 人均排放 千公噸 成長率% 公噸CO2/人 199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08,624 172,743 185,072 195,794 215,579 221,729 229,810 239,219 247,443 253,900 262,088 265,826 255,163 2.5 6.8 7.1 5.8 10.1 2.9 3.6 4.1 3.4 2.6 3.2 1.4 -4.0 5.4 8.0 8.9 9.7 10.0 10.3 10.6 11.0 11.2 11.5 11.6 11.1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98.10) 40

43 (1)根據既定排碳目標,擬定具體行動方案落實
4.亟待解決的課題 (1)根據既定排碳目標,擬定具體行動方案落實 1)雖然哥本哈根協定只是一份「既無責任分配,亦無約束力」 的減排認知(Take Note),但全球各國都已認同減碳目 標,不僅美國承諾2020年達成較2005年減少17%,連開發中 國家的中國、印度,也分別承諾40%、26%的減碳量。全球對 地球暖化的嚴重性與溫室氣體減量的迫切性,的確是已達空 前未有的共識。 2)為因應哥本哈根會議後的新情勢,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委 員會」於今年1月18日召開會議,通過短、中、長期節能減碳 目標,短期為2020年回到2005年的排放水準,即須減碳8,700 萬噸,約當2005年排放量的三成;中期為2025年回到2000年 的排放水準;長期為2050年回到2000年排放水準的一半。該 目標係比照多數先進國家水準,其中短期目標的2020年須回 到2005年水準,較去(2008)年原擬定之減碳方案的2020年回 到2008年水準稍為嚴格。既然目標已定,就須儘速提出具體 減排行動方案執行落實。 41

44 (2)完備節能減碳施政的法制基礎,以利節碳的有效推動
1)能源(減碳)四法為節能減碳施政之法制基礎,極為重要。其 中最主要的兩個法案「能源管理法修正案」(提升家用商品 、車輛及生產機具之能源效率標準)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制 定案」(改善能源結構,快速提高再生能源市場及技術創新極 重要的法案)均已獲立法院通過。 2)至於另外兩個法案「能源稅條例」(提升消費者節能及購置高 能源效率商品之誘因,並提高再生能源之運用機會,應於適 當時機導入能源稅,運用市場機制,正確反映能源成本及減 碳支出,使能源銷售價格合理化,財政部研擬中)與業經一讀 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法」(係針對大型溫室氣體排放源,逐 步提高排放減量的核配額度;並擬訂三階段減量策略,以減 緩減碳成本對產業競爭力的衝擊;允許在國外執行抵換專案 及碳權交易,使責任業者得以最高成本效益方式執行減碳工 作),均須積極協調推動完成立法工作。 42

45 (3)改善能源使用效率,積極發展水電、核電、風電乃至太 陽能等非碳基能源,開發或引進硫回收、碳捕集等潔淨
能源技術,推動發展綠能產業及推廣碳權交易等的能源 及產業發展政策,宜速擬定。 (4)針對許多國家已醞釀準備實施的「碳稅邊界機制」,以 高關稅與貿易障礙,制裁那些不積極減碳的國家,對貿 易倚為命脈的我國影響至鉅,相關部門宜妥為擬策因 應。 (5)世界銀行甫發表的「適應氣候變遷經濟」研究報告指出 ,若2050年前全球年均溫度比工業時代之前上升攝氏2 度,開發中國家在2010年〜2050年間,每年適應氣候變 化的成本就高達750億至1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2兆 元)。顯然未來各國均必須花費昂貴成本去適應全球暖 化帶來的環境變化。因此,如何降低因應氣候變化對經 濟發展所衍生的衝擊與須及早研訂降低減排調適成本之 策,均屬克不容緩之務。 43 45

46 (三)全球區域整合的盛行 1.杜哈回合談判 (1)杜哈回合貿易談判是2001年11月發起,主要是要促進
WTO成員削減貿易壁壘,透過更公平的貿易環境,促進 全球特別是較貧窮國家的經濟發展;但由於主要WTO成 員在農業補貼和非農產品市場准入問題出現嚴重分歧 ,導致談判迄今陷入僵局。現在已逾八年尚未完成。 (2)惟去年以來,包括八大工業國集團(G8)、20國集團 (G20)、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領袖或部長會 議都重申,要在2010年內完成談判。而在目前的談判中 有一個爭議點,就是大多國家認同,在農業與工業產品 這兩大關鍵領域,應以2008年12月的談判主席版草案 為基礎,繼續協商,但美國傾向在部分議題上翻案,重 開協商。 (3)杜哈回合多邊貿易協定一直沒有談成,代表多邊貿易的 一路走來困難重重。杜哈談判的延滯,却助長了雙邊區 域整合的蓬勃發展。 44

47 效實施的有266個),正在協商中的也還有400多個,而東 亞經濟整合卻不見台灣,讓台灣步上邊緣化的危機。
2.區域整合衍生邊緣化壓力 目前全世界已有420多個區域貿易協定(截至 生 效實施的有266個),正在協商中的也還有400多個,而東 亞經濟整合卻不見台灣,讓台灣步上邊緣化的危機。 美國-南韓自由貿易協定 東協-中國大陸 自由貿易區 東協-南韓 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 貿易區(NAFTA) 歐盟 (EU) 歐盟-南韓 歐盟-墨西哥 自由貿易區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CEPA) 東協-印度 CAFTA-DR 東協-日本 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東協自由 貿易區 (AFTA) 南錐共 同市場(MERCOSUR) 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 日本-新加坡 新世紀經濟 夥伴協定 東協-紐澳自由貿易區 資料來源:國際貿易局 45

48 東亞主要國家洽簽FTA概況 國家 洽 簽 情 形 日本 韓國 中國 大陸 香港 新加坡 印度 台灣
已簽署:新加坡、墨西哥、馬來西亞(日馬經濟夥伴關係協定JMEPA)、泰國、菲律賓、智 利、越南、印尼、瑞士、ASEAN 、汶萊 洽商中:韓國、澳洲、印度、海灣合作理事會 研議中:ASEAN+3、祕魯 韓國 已簽署:智利、曼谷協定、新加坡、EFTA、美國、 ASEAN、印度(CEPA) 洽商中:日本、加拿大、歐盟、墨西哥、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理事會 研議中:中國、祕魯、澳洲、紐西蘭、 ASEAN+3、南方共同市場 中國 大陸 已簽署:香港、澳門、亞太貿易協定、 ASEAN、巴基斯坦、新加坡、紐西蘭、智利、祕魯 洽商中: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理事會、澳洲、冰島、挪威、瑞士、哥斯大黎加、SACU(南部 非洲關稅同盟) 研議中:印度、 ASEAN+3、韓國、日本 香港 已簽署:中國(中港CEPA) 洽商中:紐西蘭 新加坡 已簽署:EFTA、ASEAN、紐西蘭、日本、韓國、澳洲、美國、約旦、Pacific4(紐、智、星、 汶)、印度、巴拿馬、祕魯、海灣合作理事會 洽商中:墨西哥、加拿大、巴基斯坦、烏克蘭 印度 已簽署: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亞太貿易協定、南亞自由貿易協定 洽商中: ASEAN、 韓國、 印尼、 馬來西亞、日本、歐盟 研議中:智利、 SACU、中國、墨西哥 台灣 已簽署: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宏都拉斯、 薩爾瓦多 洽商中: 多明尼加 研議中:日本、美國、 新加坡、紐西蘭、菲律賓 資料來源:國貿局 46 48

49 與台灣簽訂FTA五國雙邊貿易情況 1億7690萬美元 0.0468% 1億640萬美元 0.0281% 3930萬美元 0.0104%
簽約國 簽訂日期 生效日期 2009年雙邊貿易總額 占台灣貿易總額比例 巴拿馬 1億7690萬美元 0.0468% 瓜地馬拉 1億640萬美元 0.0281% 尼加拉瓜 3930萬美元 0.0104% 薩爾瓦多 9010萬美元 0.0238% 宏都拉斯 5480萬美元 0.0145% 合計 4億6750萬美元 0.1236% 資料來源:國貿局、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99.1.7) 47

50 東 協 + N 3.亞太地區「東協+N」等區域經貿協定陸續生效實施後,東協甚 至可能和中國、南韓、日本、印度、紐澳等七國整合,形成更大
的自由貿易區。即將出現的「新東協」使東南亞這個人口近6億、 1.3兆美元規模的區域,被看好為全球成長力道最強的新興經濟體 。台灣迄今尚未加入任何亞太地區經貿結盟,亟需突破因應。 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貨物貿易架構協定(2004 .11簽署、2005.1生效)、服務貿易架構協定( 簽署、2007.7生效)、投資架構協定(2009.8簽署) 東協-南韓自由貿易協定:貨物貿易架構協定(2006 .8簽署、2007.6生效)、服務貿易架構協定( 簽署、2009.5生效)、投資架構協定(2009.6簽署) 東協-日本全面經濟合作夥伴協定:2008.4簽署、 生效 東協-澳、紐自由貿易協定:2010.1生效 東協加六(中、日、南韓、澳、紐、印度)自由貿易 協定:討論中 東協加三(中、日、南韓)自由貿易協定:討論中 N 東協-印度自由貿易協定:2009.8簽署、2010.3生效 48

51 4.「東協加中國」、「東協加南韓」兩大自由貿易協定,今 (2010)年起達到互有九成以上產品貿易零關稅,也就是
說,東協十國和中國、南韓的經濟往來將因破除貿易障礙 而更加緊密。台灣的企業比起東協國家,更陷於競爭劣 勢,南韓和日本開始與多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FTA)更 給台灣貿易競爭力帶來嚴重影響。 自由貿易區 生效日期 零關稅預訂達成期程 東協+中國大陸 (貨品貿易協定) 2005年1月 (2005.7開始實施) 2010年(星、泰、馬、菲、汶、印尼6國) 2015年(越、寮、柬、緬4國) 90%(七千類)貨品0% 東協+韓國 2007年6月 (星馬菲汶印5國生效) 2010年90%貨品0% 東協+日本EPA 2008年12月 2018年91%貨品0% 東協+印度FTA 2010年3月 2013〜2016年間80%貨品0% 東協+澳紐FTA 2010年1月 (印柬寮泰4國除外) 2010年(輸馬葡萄、乳酪,輸菲小麥、羊肉) 0% 2020年96%貨品0% 49

52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一、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定位 全球創新中心 壯大台灣 結合亞太 布局全球 亞太經貿樞紐 台商營運總部 從高科技產品供
應鏈的製造中心 走向創新中心 亞太經貿樞紐 台商營運總部 成為亞太地區跨國 企業營運管理、產 業集資、金融服務 、倉儲轉運的平台 台商布局全球時提供 資金、人才、技術和 營運管理等方面所必 要的支援,落實台商 國內、海外同步成長 壯大台灣 結合亞太 布局全球 50

53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二、推動「全球連結」策略 加強與全球市場連結,以台灣作為台商營運總部、外商亞 太營運中心,為台灣經濟創造更大的競爭優勢。
鬆綁兩岸經貿限制,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借力大陸 加強與全球市場連結,以台灣作為台商營運總部、外商亞 太營運中心,為台灣經濟創造更大的競爭優勢。 台灣 地理優勢 + 經濟條件 在WTO下 與各國簽署 自由貿易 協定 APEC 自由貿易區 兩岸經貿 關係正常化 「活水」計畫取代「鳥籠」政策 ※海空運直航 ※開放陸資來台 台灣為核心,整合全球與大陸市場商機 ※直航:雙黃金航圈 ※高科技產業:雙黃金三角 以兩岸連結突破參與區域合作瓶頸 ※推動與各國洽簽FTA ※在WTO的架構下推動ECFA的洽簽 ※積極參加APEC架構下的FTAAP 雙營運中心 台商根留台灣 以台灣為全球 營運中心 外商聚集台灣 以台灣為亞太 51

54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三、推動「愛台12建設」 預期效益 1.促進經濟成長: 98年至105年實質 GDP成長2.95%。 2.創造就業機會:
總經費:3.9956兆 政府投資:2.7374兆 民間投資:1.2012兆 全島便捷交通網 1兆2,157億 1 下水道建設 1,629億 12 高雄港市再造方案 388億 2 中部高科技產業聚落 3,230億 3 桃園國際航空城 2,937億 4 智慧台灣 7,752億 5 產業創新走廊 1,475億 6 都市及工業區更新 4,582億 7 農村再生 2,084億 8 海岸更新 394億 9 綠色造林 598億 10 防洪治水 2,730億 11 預期效益 1.促進經濟成長: 98年至105年實質 GDP成長2.95%。 2.創造就業機會: 98年至105年平均每年創造24.7萬個工作機會。 資料來源:經濟建設委員會 52

55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四、發展六大新興產業 為改善產業結構,台灣刻正積極發展生物科技、觀光旅遊
、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 產業,將可為以ICT為主的台灣經濟注入新成長動能。 文化創意 觀光旅遊 精緻農業 生技 綠能 醫療照護 ◎六大新興產業之關聯    六大新興產業攸關產業的多元與永續發展,彼此環環相扣、首尾相連,具相互加持的效果,舉如:  -綠能產業與生物科技(包括醫療器材)的推動,將   有助於精緻農業與醫療照護產業的發展。  -精緻農業與醫療照護產業則具備很強的服務業   成分,又與觀光旅遊產業密切相關。  -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結合後,將使觀光產業具   備更大的吸引力。  -文化產業中與數位有關的部分,又與我國既有   的資訊通信ICT產業相關。 資料來源:經濟建設委員會 53

56 (一)六大新興產業發展策略 生物科技 觀光旅遊 綠色能源 醫療照護 精緻農業 文化創意
以「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整合資源,推動4大行動方案:產業化研發中心、生技創投基金(BVC)、整合育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 生物科技 綠色能源 文化創意 觀光旅遊 推動「觀光拔尖領航方案」,將以發展國際觀光、提升國內旅遊品質、增加外匯收入為規劃重點,打造台灣成為「東亞觀光交流轉運中心」及「國際觀光重要旅遊目的地」。 精緻農業 以「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推動主力產業(太陽光電、LED照明),以及一般具潛力產業(風力發電、生質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能源資通訊、電動車輛)。 醫療照護 透過「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強化醫療照護及長期照護體系,並發展健康促進產業、台灣智慧醫療服務、國際及兩岸醫療、國家衛生安全 。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以健康農業、卓越農業、樂活農業為方案主軸,打造台灣成為健康無毒島、卓越農科島及樂活休閒島。 「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提出五大環境整備策略與六大旗艦產業,規劃建設台灣成為亞太文創產業匯流中心。 資料來源:經濟建設委員會 54

57 (二)六大新興產業預期效益 經濟與社會效益 新增1兆350億元產值 新創61萬人就業機會 97年 101年 產值
就業人數 生物科技 產業 1,506億元 4.2萬人 2,600億元 註1 5萬人 5年產值倍增,並儘快成為兆元產業;啟動10年後,生技園區與聚落漸成型,帶動週邊產業與就業。 觀光旅遊 3,713億元 註2 36.6萬人 5,500億元 40.7萬人 創造商機、帶動就業新增4.1萬人、吸引民間投資2,000億元,建構質量並進的觀光榮景,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重要旅遊目的地。 綠色能源 1,603億元 1.6萬人 4,752億元 4.75萬人 成為台灣產業新生命力、新增產值3,149億元、3.15萬人就業機會,建立台灣成為能源技術與生產大國,塑造我國節能減碳新風貌。 醫療照護 36萬人 64萬人 促進民眾健康,提升國人生活品質; 活絡產業,帶動全期產值952.94億元、新增就業27.8萬人 。 精緻農業 934億元 53.5萬人 註3 1,349億元 提升產值達1,349億元,4年創造5萬3千個工作機會;發展成為全民共享的健康農業、科技領先的卓越農業、安適時尚的樂活農業。 文化創意 6,095億元 註4 10,000億元 未來5年內產業總產值達1兆元,累計增加就業20萬人;使台灣成為亞太文創產業匯流中心。 新增1兆350億元產值 新創61萬人就業機會 註1:至102年 註3:整體農業就業人口 註2:觀光整體收入 註4:96年六大旗艦產業之產值 55

58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五、發展重點服務業 推動「服務業發展方案」,以建構適合整體服務業發展的
重要基礎,促使服務業成為後金融海嘯新經濟成長動能。 讓服務業成為提高附加價值、創造就業、提升生活品質及帶動經濟成長的引擎 強化服務貿易競爭力 101年前服務出口達全球比重1.2% 增加就業機會 服務業就業每年平均增加12萬人 提高服務業GDP 101年服務業名目GDP達11兆元 強化服務業 國際競爭力 提高生產力 加強研發創新 健全服務業統計 重點產業 技術服務業 物流服務業 樂活農業 文化創意產業 醫療照護服務業 觀光服務業 電信服務業 發展新興服務業 發展策略 總體目標 願 景 ◎服務業發展緣起 -台灣經濟動能一向仰仗出口,加以ICT產業占出口比重偏高,總體經濟肆應外在風險衝擊的能力相對較弱。此波金融海嘯衝嚴重衝擊我國出口,正足以充分顯示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有鑑於此,行政院特於98年7月9日通過「服務業發展方案(98-101年)」,以期透過各項策略之推動,建構適合整體服務業發展之基礎建設,並與推動中的觀光、健康照護、文創、精緻農業、綠能及生技等六大新興產業,發揮相輔相成效果。 56

59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六、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 (一)舉行4次江陳會談,完成12項協議、1項共識 ◎海峽兩岸週末包機會談紀要 第一次江陳會
97.6 ◎海峽兩岸週末包機會談紀要 ◎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協議 第二次江陳會 97.11 第三次江陳會 98.4 第四次江陳會 98.12 ◎海峽兩岸空運協議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 ◎海峽兩岸郵政協議 ◎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 ◎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 ※共識:共同推動陸資來台投資事宜 ◎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 ◎海峽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 ◎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 57

60 (二)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的進展 1.大陸人士來台增長情形 (1)97.7.4〜98.11.26大陸觀光客人數達59.3萬人,來台人
數於98年4月達高峰每日3,280人。 (2)98年1〜11月文教、經濟交流人數各較前一年同期大幅 增加101%、144%,兩者合計近13.7萬人、增幅約達127%。 項次 98年1〜11月累計 較上年同期增減率 歷年累計 入境總人次 864,792 221.3% 3,125,099 社會交流 67,287 48.1% 1,137,821 文教交流 46,606 100.8% 247,494 經濟交流 90,702 143.7% 284,010 定居居留 58,083 8.0% 320,798 觀光 542,878 589.5% 902,334 小三通 15,785 18.3% 95,828 其他 43,391 146.1% 136,725 資料來源: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58

61 (2)貨運 2.空運:不必繞道香港,節省飛行時間約62分鐘,節省燃油 成本40〜45%,估計年省30億元以上。 (1)客運 期間 班別 班次
2.空運:不必繞道香港,節省飛行時間約62分鐘,節省燃油 成本40〜45%,估計年省30億元以上。 (1)客運 期間 班別 班次 載客人數 載客率 97.7.4〜 週末包機 859 336,271 85.3% 平日班機 4,091 1,709,033 81.0% 98.12 定期航班 3,035 995,000 65.8% (2)貨運 期間 班別 班次 載貨 平均裝載率 貨運包機 236 29,991噸 98.12 定期航班 154 23,140噸 80.4% 59

62 3.海運:不須再經石垣島或香港彎靠,平均每趟節省 航行間16〜27小時。節省成本15〜30%、第三地簽證
費計可年省12億元,預計5年內至少可帶來上千億元 的商機。 期間 船數 艘次 裝卸貨櫃 總裝卸貨櫃噸數 〜98.12 161艘 (台灣27;大陸52) (權宜輪:台灣54;大陸28 ) 10,533 122萬個TEU 2,200萬噸 4.放寬大陸投資金額上限及審查便捷化(97.8.1) 個人:由現行8千萬台幣,放寬為每年500萬美元 中小企業:8千萬台幣或採淨值或合併淨值之60% 非中小企業:放寬為淨值或合併淨值之60%。 60

63 (1)凡基金型態之外國投資機構投資人免出具聲明書、開 放台港ETF相互掛牌、香港交易所掛牌企業來台第二上
5.放寬兩岸證券投資 (1)凡基金型態之外國投資機構投資人免出具聲明書、開 放台港ETF相互掛牌、香港交易所掛牌企業來台第二上 市(櫃)、放寬基金投資涉陸股之海外投資限制、開放 赴大陸投資證券期貨業( )。 (2)放寬基金投資涉陸股之海外投資比率。將現行投資港 澳H股、紅籌股10%之比率限制,予以取消不設限,至 於投資大陸掛牌上市有價證券比率,則由現行0.4%放 寬為10%( )。 6.鬆綁海外企業來台上市( ),開放大陸合格境內 機構投資人(QDII)來台投資證券期貨市場( ) ,發布實施「大陸地區投資人來台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 交易管理辦法」( )。 61

64 7.簽署「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98.11.16) 99.1.16生效後大陸法人(QDII)可在10%的限額內買進台股
(初期核定金額5億美元),兩岸銀行業及證券期貨相關事業 可相互申設營運據點。 台灣金融業布局大陸現況 業別 布 局 情 形 附註 銀行業 £ 設立辦事處:10家 彰銀(昆山)、國泰世華(上海)、合庫(北京)、華南(深圳)、中信 銀(北京)、一銀(上海)、土銀(上海)、兆豐(蘇州)、香港富邦銀 (東莞)、台銀(上海) 。 £ 參股銀行:1家 富邦銀(香港)參股廈門銀行 尚待大陸核准:玉山銀(東莞)。 證券業 £ 設立辦事處:14家(26個辦事處) 群益(上海)、元大(上海、北京)、金鼎(北京、上海、成都、 深圳)、寶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日盛(上海)、台證 (上海)、富邦(上海、廈門)、永豐金(上海)、華南永昌(上海)、 凱基(深圳、上海)、元富(深圳、上海)、統一(上海、廈門)、兆 豐證(北京、上海、深圳)、大華(上海) 。 保險業 £ 壽險設合資公司:3家(10個據點) 國泰人壽(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北京、山東、廣東、遼 寧)、新光人壽(北京)、台灣人壽(廈門)。 £ 產險設100%子公司:2家(5個據點) 國泰產險(上海、南京)、富邦產險(廈門、北京、上海) 台灣人壽預計於今年內另增設福州、杭州兩據點。 62

65 8.公告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98.6.30):第一階段開放 100項,其中製造業64項、服務業25項(細項117項)、 公共建設11項。
開放業別 細 類 紡織(16) 棉紡紗、毛紡紗、針織布、不織布、紡織製成品等 成衣及服飾品(8) 針織外衣、襪類、紡織手套、紡織帽等 橡膠製品(3) 輪胎、工業用橡膠製品等 塑膠製品(5) 塑膠皮、板、管材及塑膠日用品等 電子零組件(2) 被動電子元件、未分類其他電子零組件 電腦、電子產品及 光學製品(7) 電腦、電話及手機、資料儲存媒體、視聽電子 產品等 電力設備(8) 發電、輸電、配電機械及電冰箱、洗衣機、其他 家用電器等 機械設備(4) 農用及林用機械設備、採礦及營造用機械設備等 汽車及其零件(3) 汽車、車體、汽車零件 其他運輸工具(3) 船舶及其零件、自行車、自行車零件 家具製造業(3) 木製家具、其他非金屬家具、金屬家具 其他(2) 體育用品、其他醫療器材及用品 63 65

66 服 務 業 25項 公 共 建 設 11項 開放業別 細 類(117項) 項 目 細 類
細 類(117項) 食品批發及零售 殼類、農產品、水產品、乳製品蛋、菸酒、咖啡茶葉及 香料批發及零售等 日用品批發及零售 綜合商品、服裝、家電、家俱、攝影、珠寶、藥品、化 妝品、文具玩具、電腦週邊設備批發及零售等 傳產批發及零售 各式建材、汽車零件、回收物料批發及零售等 運輸 水上、陸上、航空 旅遊觀光 住宿服務、餐飲 其他 電腦設計、系統整合、入口網站、資料處理、建築工程 服務及技術檢測、科學研究、第二類電信、商品經紀、 汽車租賃等 11項 項 目 細 類 民用航空站及其設施 航空附加價值作業設施、航空事業營運設施、航空訓練設施、過境旅館、展覽館、國際會議中心、停車場。 港埠及其設施 船舶停泊、貨物裝卸、倉儲、駁運作業之水面、陸上、 海底設施、遊艇碼頭及其他相關設施,新商港區開發, 含填地、碼頭及相關設施,各專業區附加價值作業設 施,含廠房、倉儲、加工、運輸等必要設施。 觀光遊憩重大設施 指在風景區、風景特定區及其他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 定之遊憩(樂)區內之遊憩(樂)設施、住宿、餐飲、 解說等相關設施、區內及聯外運輸設施、遊艇碼頭及其 相關設施。 ※大陸企業來台投資,除因應直航的航空公司,多半集中在批發、資訊處理服務業,投資 金額很小,截至98年12月底止僅有23件投資案,總投資金額只有3749萬美元(約新台幣 12多億元)。究其因可能是開放項目不多、配套尚不成熟,且陸資企業需要時間考察與 規劃。經濟部已決定儘快檢討,並進行第二階段的鬆綁因應。 64 66

67 (三)兩岸合作優勢互補共創雙贏 1.企業家是兩岸今後合作發展的主力 兩岸企業家,攜手合作優勢互補,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三)兩岸合作優勢互補共創雙贏 1.企業家是兩岸今後合作發展的主力 兩岸企業家,攜手合作優勢互補,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大陸 硬實力 勞力、土地、市場 、基礎技術、行 政效率… 台灣 軟實力 創新、設計、運籌 物流、經營管理 、國際行銷… 語文相通 文化相近 1+1>2 65

68 2.建立兩岸產業合作平台,創造兩岸產業合作商 機─兩岸搭橋專案 (1)推動作法
目的 合作對象 平台 原則 活動 兩岸產業雙贏 兩岸互補產業 兩岸特定產業合作聯盟 一產業一平台 一平台一年兩次會議 研討內容: (1)合作開發(2)合作生產 (3)產銷合作(4)投資夥伴 考量兩岸產業價值 鏈分工,優先選擇 中草藥、太陽光電 、車載資通訊、航 空、通訊、LED照 明、光儲存、資訊 服務、風力發電、 車輛、設計、流通 服務、食品、精密 機械等15項產業進 行兩岸產業交流 制定兩岸 產業技術 規格標準 資料來源:經濟部 66

69 (2)推動情形 經濟部搭橋專案自97年12月正式啟動至98年底止已屆滿 一年多,深獲兩岸業界支持及踴躍參與,共計辦理中草
藥、太陽光電、車載資通訊、通訊、LED照明、資訊服 務、風力發電、流通服務、車輛、精密機械、食品等11 場次兩岸產業交流會議,促成522家兩岸企業商談、130 家企業進行合作,並簽訂50件合作意向書,初步已達成 具共識之合作議題,包括開拓新興市場、相互檢測認證 、合作生產研發及兩岸產業鏈整合等,透過兩岸產業整 體及共通性平台之交流,已使台灣廠商在中國大陸市場 之競爭較其他國家之廠商具優勢,初具成效。 67

70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七、面對全球化,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協議(ECFA) 目 的 內 容 願 景 投資 貨品貿易 服務貿易 經濟合作 早期收穫
領域 爭端 關稅 非關稅 爭端解決機制 1.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2.避免我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 3.促進我經貿投資國際化 推動台灣成為 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 建立兩岸穩定的經貿合作架構,開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機制。 改善推動我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利基,參與區域經貿整合。 ◎ECFA架構內容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商品貿易、服務貿易,以及投資協議及推動時間表)  -經濟合作(智慧財產權保護、關務合作、電子商務、貿易便捷化、避免雙重課稅等)  -早期收穫(洽簽ECFA後可立即適用降稅與服務業開放利益的項目,並納入臨時防衛措施)  -其他:爭端解決機制等 68

71 兩岸經濟協議的影響與因應 經 濟 影 響 評 估 防 衛 機 制 對外 貿易 經濟 成長率 社會福利↑77.1~77.7億美元
不解除大陸農工產品的進口限制,僅調降現已開放的農工產品之進口關稅至0 不進一步開放農產品且現行開放進口的農產品也不降稅,僅完全解除工業產品的進口限制且關稅降至0 GDP↑1.65% GDP↑1.72% 社會福利↑77.1~77.7億美元 總出口量↑ 4.87%~4.99% 總進口量↑ 6.95%~7.07% 援用WTO反傾銷協定、補貼暨平衡措施協定、防衛協定(全球性防衛措施)等貿易救濟機制 啟動「因應貿易自由化敏感性產業輔導計畫」,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以因應可能之衝擊 爭取敏感性產業不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並爭取保留、不開放、較長期程開放或調適期等 社會 福利 就業 總就業人數↑25.7 ~26.3萬人 外資 外人投資↑未來7年89億美元 69

72 肆、台灣的因應策略 八、提昇競爭力,重振經濟動能 (一)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民間投資 (二)提昇技術水準,加速產業調整
(三)推動財政改革,追求預算平衡 (四)推動政府再造,健全文官制度 (五)推動國會改革,追求效率與紀律 70


Download ppt "中華民國99年1月23日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