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Chapter 16 货币理论新发展
2
第十六章 货币理论新发展 outline 第一节 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 第二节 货币与短期经济波动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
第一节 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 第二节 货币与短期经济波动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与通货膨胀偏差 第五节 目标法则与工具法则
3
第一节 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 一、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二、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三、共识
4
一、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托宾模型(Solow-Swan) 1、假设 2、结论
1. 个体持有货币和物质资本 2. 货币回报率为负通货膨胀率 3. 物质资本的回报率为实际利率 4. 生产技术由新古典生产函数刻画 2、结论 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将导致长期资本存量和长期产出的增加,货币不具有超中性。 托宾效应 货币增长率变化通过影响个体投资组合,进而影响到实际变量的长期值。
5
一、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二)詹森模型 1、假设(OLG模型) 2. 结论
1. 每个人生存两期,年轻和年老,考虑两期的总效用最大化 2. 年轻时劳动收入一方面消费,剩下的用于年老消费 3. 储蓄可以是资本,也可以是货币 4. 每一期有两代人,年轻人和老年人 2. 结论 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提高了长期均衡产出和资本存量,货币不是超中性。
6
一、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三)斯德劳斯基模型(Ramsey) 1、假设 2、结论
1. 每个家庭都相同且存活无穷期,还有大量相同的厂商 2. 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获得收入 3. 家庭将收入用于当期消费和储蓄,储蓄有资本和货币形式 4. 货币能够带来效用 2、结论 长期均衡资本存量、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独立于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货币超中性。
7
一、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四)斯道克曼模型(CIA) 1、假设 2、结论 购买商品必须要持有货币
1. 较高通货膨胀率使人们减少持有货币,商品的实际购买和生产下降。 2.较高通货膨胀率,持有货币成本较高,投资净回报下降,导致较少的投资和较低的长期资本存量。 3. 稳态均衡资本存量与通货膨胀率负相关
8
二、货币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一)中性结论 (二)负相关结论 (三)正相关结论
9
三、共识 通货膨胀和产出增长、失业等其他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10
第二节 货币与短期经济波动 一、古典主义 二、凯恩斯理论与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三、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四、现代商业周期理论
11
一、古典主义 (一)假设 (二)结论 (三)调整过程 价格和名义工资具有完全弹性
货币政策无效,经济系统总是处于均衡水平,产出会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 (三)调整过程 1.名义工资调整 2.货币供给变化
12
一、古典主义 (三)调整过程 1.名义工资调整
13
一、古典主义 (三)调整过程 2.货币供给变化
14
二、凯恩斯理论与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一)凯恩斯理论 1.假设 2.结论 3.调整过程 价格和名义工资刚性
在工资刚性下,商品价格越高,实际工资越低,厂商愿意雇佣的劳动数量越大,产出也就越高。 3.调整过程 (1)名义工资刚性 (2)货币供给变化
15
二、凯恩斯理论与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3.调整过程 (1)名义工资刚性
16
二、凯恩斯理论与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2)货币供给变化
17
二、凯恩斯理论与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二)菲利普斯曲线 1.主要结论 2.政策含义 货币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要降低失业率,提高通货膨胀率就可以了
18
三、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一)自然率假说(适应性预期) 1.菲尔普斯(引入通货膨胀预期) 2.弗里德曼 3.适应性预期 4.结论
(1)失业率和产出独立于预期通货膨胀率 (2)通货膨胀率预期变化,实际通货膨胀也变化 2.弗里德曼 指出没有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3.适应性预期 4.结论 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只存在短期关系
19
三、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卢卡斯供给曲线(理性预期) 1.理性预期 2.两类冲击 个体收集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期,而不是适应性预期的机械
(1)相对需求冲击 影响商品相对价格 (2)货币冲击 影响所有商品总的价格水平 (3)作用机制 如果价格变动是相对价格变动,由实际因素影响,应该调整生产决策,而由货币冲击影响则不应该调整。个体不能完全知道是什么冲击,所以部分响应,导致实际变量改变
20
四、现代商业周期理论 (一)开创阶段 (二) Prescott (1986):RBC (三)Cooley and Hansen (1989)
Kydland and Prescott (1982)等,在不考虑货币、摩擦和资本调整成本,没有政府干预、具有完全信息和稳定偏好的假设下,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性预期框架中可以成功地构造出具有微观基础的商业周期模型。 (二) Prescott (1986):RBC (三)Cooley and Hansen (1989) 在RBC模型中引入货币,非预期的货币冲击不会影响到实际变量,只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会影响实际变量
21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 一、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性分析 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量估计
22
一、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性分析 (一)平稳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 (一)通货膨胀波动的福利成本 1.鞋底成本 2.菜单成本
3.税收系统扭曲的成本 4.工资和价格粘性的成本 5.记帐困难的成本 6.人们心理厌恶通货膨胀的成本 (一)通货膨胀波动的福利成本 通货膨胀率越高,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越大,越难预测
23
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量估计 1.Bailey (1956) 2.Cagan (1956) 3.Lucas(1993,2000)
4.Tella, MacCulloch and Oswald (2001)
24
第四节: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与通货膨胀偏差
一、货币政策的动态时间不一致性 二、通货膨胀偏差的消除
25
一、货币政策的动态时间不一致性 (一)相机抉择和固定规则
(二)中央银行与公众的宏观博弈中央银行开始采用固定规则,向公众承诺一定的通货膨胀水平,待公众相信后,中央银行违约,改变承诺的水平,试图通过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来增加产出,但是公众看透中央银行的骗局,在中央银行承诺的通货膨胀水平上要加上一点(如2%)。 均衡时相机抉择的通货膨胀水平要高于固定规则下的通货膨胀率 (三)对货币当局加以外部规则约束
26
二、通货膨胀偏差的消除 (一)引入中央银行的信誉 (二)允许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同于社会公众 (三)对中央银行政策灵活性加以限制
在重复博弈模型中,一旦中央银行在当期违约,公众就一直不合作,从而增加提高通货膨胀的成本 (二)允许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同于社会公众 (三)对中央银行政策灵活性加以限制 目标法则:通货膨胀目标制、汇率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
27
第五节:目标法则与工具法则 一、含义 二、泰勒法则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
28
一、含义 (一)目标法则 (二)工具法则 广义:指定了要达到的目标,如给出目标变量、目标值和需要最小化的损失函数
狭义:指定了目标变量需要满足的条件 (二)工具法则 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可以表示为中央银行可利用信息的函数
29
二、泰勒法则 (一)一般形式 (二)美国实证形式 (三)具体操作 (四)研究拓展和存在缺陷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大于0时,美联储提高利率 (四)研究拓展和存在缺陷
30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含义 (二)分类 (三)作用机制 中央银行确定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以此来制定货币政策制度
1.严格通货膨胀:只关心稳定通货膨胀 2.弹性通货膨胀:关心稳定通货膨胀和产出 (三)作用机制 制定通货膨胀目标或目标区后,以通货膨胀预测值作为中介目标,预测值超过目标上限,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反之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 可以无成本消除通货膨胀偏差
31
本章结束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