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纺织品涂层整理 第一节 绪言 涂层整理:指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 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纺织品涂层整理 第一节 绪言 涂层整理:指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 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纺织品涂层整理 第一节 绪言 涂层整理:指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 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第十三章 纺织品涂层整理 第一节 绪言   涂层整理:指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 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织物涂层加工的主要目的:  (1)改变织物外观    如珠光效果、反光效果、双面双色效果、皮革外观效果、光泽效果等。  (2)改变织物风格    如柔软丰满的手感、硬挺及高弹回复性等。  (3)增加织物功能    防水、防油、防酸、防碱、防辐射、防紫外和远红外辐射等功能。

2 涂层产品的应用领域  (1)服装    风雨衣、羽绒服、劳防服等。  (2)产业用布    篷盖布、土工布、遮阳布、送风管道、汽车用布等。  (3)装饰用布    贴墙材料、铺地材料、椅子及沙发面料、遮光窗帘等。 涂层剂的主要类型  (1)聚氯乙烯树脂(包括糊树脂和悬浮树脂)  (2)聚丙烯酸酯涂层剂(溶剂型、水分散型、超微乳液型等)  (3)聚氨酯涂层剂(溶剂型、水分散型)  (4)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涂层剂等

3 第二节 主要涂层剂的合成原理及其性能 一、聚氯乙烯涂层剂及添加剂 1、氯乙烯乳液聚合
第二节 主要涂层剂的合成原理及其性能 一、聚氯乙烯涂层剂及添加剂  1、氯乙烯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法得到的糊树脂,特别适用于直接涂层加工。由于粒径小(02~3μm),在常温下加增塑剂即可方便地混合成糊。然后采取浸渍、涂刮法生产人造革等涂层织物。     用PVC树脂进行涂层或制造人造革时,要添加多种助剂。主要有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填料、着色剂等。

4 2、增塑剂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增塑剂分子借助和 PVC极性分子间的偶极力作用而进入 PVC大分子间,并通过三种方式削弱大分子间作用力:
   增塑剂大多是难挥发的高沸点液体有机化合物,有少数是低熔点的固体。常用的有羧酸脂和磷酸脂。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增塑剂分子借助和 PVC极性分子间的偶极力作用而进入 PVC大分子间,并通过三种方式削弱大分子间作用力:    (1)隔离作用:增塑剂分子介于大分子之间,增大其间的距离,从而削弱大分子间的作用力。    (2)屏蔽作用:增塑剂分子的非极性部分遮蔽聚合物大分子的极性基,使相邻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不发生作用。    (3)偶合作用: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偶合,破坏原来聚合物分子间的极性联结,从而削弱其作用力。    增塑剂的加入可使 PVC分子链之间的相对运动变得容易,树脂的熔融流动温度、玻璃化温度,熔体粘度、脆性、硬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都降低,而制品的柔韧性增加,抗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增大,耐寒性提高。

5 3、稳定剂    能阻止或抑制树脂因受热、光、氧、细菌等而引起变质的物质称为稳定剂。    PVC分子中存在许多结构上的缺陷,如双键、支化点、残存的引发剂端基、含氧结构等,这些薄弱点经热和光的活化很容易形成自由基,在自由基的引发下,PVC大分子按链式机理脱HCl降解。    连续脱HCl反应,使PVC大分子主链上产生共轭双键的多烯序列,当共轭双键的数目达5~7个时,PVC即开始变色,超过10个,即变为黄色。随 HCl的不断脱出,共轭序列不断加长,颜色不断加深,最后成棕色、黑色。    此外,多烯链段的化学稳定性很低,会发生聚烯烃的氧化而使分子链断裂降解。

6 1)热稳定剂 (1)热稳定剂的稳定作用机理   ①吸收 HCl,抑制其自动催化作用;   ②取代 PVC大分子中不稳定的叔碳氯原子和烯丙基氯原子,抑 制脱 HCl反应;   ③与多烯结构发生加成反应,破坏大共轭体系的形成和变色;   ④捕捉自由基,阻止氧化反应等; (2)热稳定剂的种类   ①金属皂类热稳定剂   属于此类热稳定剂有硬脂酸的钙、钡、镁、锂、锌、铝、锶、 钴、锡和钠盐,月桂酸的钡、钙、锌、镉盐等,还有蓖麻醇酸的 钡、镉、锶盐等。   金属皂类稳定剂,既能中和HCl,又可置换PVC分子链上的不 稳定氯原子,又由于含长脂肪链,故是一种兼具润滑作用的热稳定 剂。这类热稳定剂多是无毒或是低毒的。

7 ②盐基性铅盐类热稳定剂 常用的三盐基硫酸铅和二盐基亚磷酸铅,结构式分别为 : 3PbO·PbSO4·H2O;
  常用的三盐基硫酸铅和二盐基亚磷酸铅,结构式分别为 :     3PbO·PbSO4·H2O;     2PbO·PbHPO4·1/2H2O;   这类热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结合脱出的 HCl,其稳定性好,价 廉,故广泛使用。 ③有机锡类热稳定剂   这类热稳定剂与金属皂类一样,既能与 HCl结合,又能与不稳 定氯原子作用,还能与多烯结构进行反应,故热稳定效果很高。虽 然价格较贵,但用量很少,可单独使用。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简写为DBTL)   马来酸二丁基锡(简写为DBTM)

8 2)光稳定剂   太阳光对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光老化作用主要起因于其所含的 紫外光。在正常情况下,290~400nm波长的紫外线仅占大地日光总 量的5%,然而正是这为数不多的紫外辐射却对聚合物有着巨大的破 坏作用,成为现代聚合物光稳定性中的主要问题。  (1)光老化现象    聚合物的光老化,是紫外线和氧参与下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 结果,因此这一过程,又称为光氧化或氧化光分解。  (2)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光稳定剂可分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猝灭剂和自由基捕 获剂。这4种稳定剂可构成渐次深入的四道防线。

9 又称遮光剂,是一种能够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物质。这是光 辐射和聚合物间的第一道屏障。具有这种功能的主要有: 炭黑、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①光屏蔽剂    又称遮光剂,是一种能够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物质。这是光 辐射和聚合物间的第一道屏障。具有这种功能的主要有:    炭黑、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②紫外线吸收剂    该类稳定剂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能量转变成无害 的热能放出。这构成了光稳定化中的第二道防线。具有紫外光吸收 作用的物质按化学结构式可分为:    a. 水杨酸类    b. 二苯甲酮类 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类紫外线吸收剂;    c.苯并三唑类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吸收剂为瑞士汽巴精化公 司首创,稳定效能高。目前销售仅次于二苯甲酮类。

10  ③猝灭剂   又称减活剂。此为光稳定作用的第三道防线。即未被屏蔽和 吸收的紫外光,当被聚合物吸收使聚合物处于不稳定的“激发状态” 时,为防止其进一步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猝灭剂能从受激聚合物 分子上将激发能消除,使之返回低能状态。  ④自由基捕获剂    这类光稳定剂特别适用于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氨酯等高分 子材料,其稳定效果比紫外线吸收剂高数倍。其为光稳定化的第四 道防线。   稳定机理:认为是吸收光氧化作用中产生的聚合物活性自由 基,以阻止链式氧化反应的蔓延。   这类光稳定剂为哌啶衍生物。

11 二、聚丙烯酸酯涂层剂 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由于其综合性能较好,价格低廉,原材 料易得,是近30多年来使用最普遍的涂层剂品种之一。
  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由于其综合性能较好,价格低廉,原材 料易得,是近30多年来使用最普遍的涂层剂品种之一。   有机溶剂型涂层剂:   是聚丙烯酸酯的甲苯溶液。由于含有约80%的甲苯溶剂,故称 溶剂型涂层剂。其为大分子真溶液,故其成膜性好,皮膜光滑柔 软,易于烘干,因此在很长时间里,使用量大。但正是由于其含有 大量甲苯溶剂,因此易燃、易爆,污染环境,使其有逐渐被水分散 型涂层剂取代的趋势。   水分散型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   主要特点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因而避免了溶剂型涂层剂易燃、 易爆及污染环境的弊端。近10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 水分散型涂层 剂又可分为普通型、高固含量型和超微粒子乳液型等几种。

12  1、溶剂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    溶剂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合成,一般采用悬浮聚合法。 在 制备聚丙烯酸酯时,常用的单体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 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腈等。通常是选用其中的 数只单体进行共聚合。上述乙烯类单体一般是自由基聚合。因此, 除单体外,还要有引发剂的参与。悬浮聚合要求用油溶性引发剂, 常用的有:      偶氮二异丁腈(AIBN)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溶剂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主要指标:    外 观 淡棕色至棕色黏稠液    固含量 %±1%    粘 度 ~6000mPa·s (NDJ—79粘度计,30℃)

13  2、水分散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   水分散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制备,采用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 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溶性引发剂(常用过硫酸铵、过硫酸钾)、 乳化剂和水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水分散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主要指标           普通型     高固含量型     外观   白色乳状液  白色乳状液     固含量    40%±2%   50%~60%     粘度 <30mPa·s <30mPa·s pH值 ~ ~5

14 3、聚丙烯酸酯超微粒子乳液涂层剂   一般超微粒子乳液,其分散相颗粒平均粒径在50nm±10nm范 围内,外观为透明或半透明的胶体分散液。由于瑞利(Rayleigh)散 射,其反射光呈青白色,透过光呈黄红色。   由于其粒径在50nm左右,其最低成膜温度(MFT)约为16~ 17℃。在室温下即可干燥成膜,皮膜光洁滑爽,可与溶剂型涂层剂 媲美,但无甲苯污染和易燃、易爆问题;具有水分散涂层剂的安 全、无污染性,而又有水分散型涂层剂不可比拟的成膜性和光洁滑 爽性,又避免了普通水乳型由于乳化剂存在而引起的诸多弊端。 超微粒子乳液涂层剂主要指标:    外观 半透明黏液    粘度  3000mPa·s±200mPa·s    pH值 ~9

15 三、聚氨酯涂层剂 合物主链上有重复出现的氨基甲酸酯基团: -NH-COO- 聚氨酯是发展得较晚而性能较优异的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具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Poly ure thane,简称PU胶),聚 合物主链上有重复出现的氨基甲酸酯基团:       -NH-COO-   聚氨酯是发展得较晚而性能较优异的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具 有优良的耐磨、耐油、耐寒、耐化学、耐射线等性能。在织物涂层 上的应用,主要有溶剂型PU和水分散型PU两种。  1、聚氨酯涂层剂合成原理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一般先由聚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聚合, 制得较低分子量的预聚物,然后将预聚物与二元醇或二元胺等反 应,经扩链和交联而制得的弹性体。所以其过程可分为预聚反应、 预聚物扩链反应和聚合物交联反应三个步骤。

16 四、其它涂层剂 采用不同比例的丁二烯与丙烯腈,可以得到一系列性能不同的 共聚体。丁腈橡胶有优良的防水和抗油性。其涂层织物适合于制作
 1、丁腈橡胶   采用不同比例的丁二烯与丙烯腈,可以得到一系列性能不同的 共聚体。丁腈橡胶有优良的防水和抗油性。其涂层织物适合于制作 油田、炼油厂、加油站等场所的劳动防护服装。    丙烯腈含量一般为:25%  2、氯丁橡胶   由二氯1,3-丁二烯聚合而成,由杜邦公司首先合成,并以 Neoprene商品名称行销市场。已形成完整的系列产品。该材料具有 优良的抗油脂、耐汽油、耐酸碱及耐气候、耐磨损、耐挠曲性能。  3、氯磺酸化聚合物聚乙烯塑料(商品名称为Hypalon)  4、硅橡胶硅橡胶 是一种直链状的高分子聚有机硅烷,相对分子 质量一般在148000以上。

17 第三节 涂层方法 一、直接干法涂层 干法涂层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涂刮、烘干成形、焙烘交联。 溶剂型聚丙烯酸酯涂层浆的配方大致如下:
第三节 涂层方法 一、直接干法涂层   干法涂层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涂刮、烘干成形、焙烘交联。  溶剂型聚丙烯酸酯涂层浆的配方大致如下:     溶剂胶    100份     交联剂    5~10份     稀释剂    6~7份     添加剂    适量   水分散型聚丙烯酸酯涂层浆的配方大致如下:     水性胶    100份     交联剂     5~10份     氨水调pH值 ~9     增稠剂     5~10份     添加剂     适量    烘干温度一般是 90~95℃,也有 120~130℃的。 焙烘温度溶剂胶在 140℃以上,水性胶 160℃以上。

18 二、湿凝固法涂层(简称湿法涂层)  1、底布和涂层浆配制  2、浸涂和凝固过程  3、湿法涂层产品   PU湿法涂层产品分为人造麂皮和光面革两类。 三、转移涂层   转移涂层是先将一层涂层剂涂在离型纸或不锈钢带载体上,形 成均匀、连续的薄膜,然后于薄膜上涂上粘结剂,经叠合辊与织物 叠合,经烘干、固化,最后将载体剥离,涂层膜(包括粘结层)就 转移到织物上。 四、层压法涂层   层压织物就是将织物与高聚物薄膜以及其他软片材料粘结在一 起,形成兼有多种功能的复合体。故层压织物又称复合织物、贴合 织物、叠层织物等。  

19 第四节 功能涂层织物 能性添加剂,可以方便地制得功能性涂层织物。 一、防水透湿涂层织物
第四节 功能涂层织物   采用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作涂层剂,或在涂层剂中混入不同的功 能性添加剂,可以方便地制得功能性涂层织物。 一、防水透湿涂层织物 涂层织物作为服装面料,在不同程度上能抵御雨水和寒风的侵入,保护肌体。 二、红外辐射涂层织物   红外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当辐射至人体表皮并且穿透至皮下组织 后,遂引起一系列生理效应,如可激活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促进、改善 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微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以及消炎、 消肿、镇痛等,因而对人体产生保健和理疗作用。   能够在人体体温下发射3~16μm远红外线的物质,有Al、Mg、Ca、Cr、 Ni、Fe、Zr、Ti、Si等的氧化物和碳化物。若精心筛选、混配、烧结、粉碎、 分档,可制得在体温下其红外线发射率高达90%的红外陶瓷粉。

20 三、防紫外线涂层织物   过度照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紫外线波长范围在180~ 400nm,又可分为:      紫外线A(320~400nm)      紫外线B(290~320nm)      紫外线C(180~290nm)   其中紫外线C在通过大气层(主要是臭氧层)后,被散射和吸 收,不能到达地面。因此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是紫外线B和A,尤其是 穿透力较强的紫外线A。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不但会引起皮肤变黑、 干皱、老化、红肿,而且会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影响和失 去修复功能,使皮肤癌变。防紫外线涂层织物通常是将紫外线屏蔽 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两种材料按适当比例混进涂层剂中,进行单层或 多层涂层而制得。

21 四、防酸、防碱涂层织物   化工行业职工经常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一旦发生意外 就会引起严重伤亡事故。   以前一般采用耐酸橡胶或PVC压延涂层布做成的防酸、碱服 装,但此类织物不透气,穿着闷热不适。   采用聚丙烯酸酯共混改性技术和耐久性拒水整理技术,可制得 防酸、防碱、防水又透湿功能的涂层织物。 五、主要功能评价、测试方法原理   评价涂层织物的性能,常用的指标有抗渗水性(静水压试 验)、拒水性(沾水性试验)、透湿量、拒油性能及防钻绒性、耐 低温性、遮光性等,特殊功能的涂层织物还有各自的功能性指标, 如耐酸性、耐碱性、紫外线屏蔽性、远红外反射率等。

22  1、抗渗水性(耐静水压)   测定采用国家标准GB 4744—1984进行测试,使用仪器为抗渗水 性测定仪。  2、拒水性测定(沾水性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GB 4745—1989进行测试。仪器为ISO—4920沾水 仪。本方法只测定涂层织物表面的亲水或憎水性能。  3、透湿量测定采用国家标准GB/T 12704—1991进行测试。  4、防钻绒性测试方法 采用仪器为防钻绒试验机。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纺织品涂层整理 第一节 绪言 涂层整理:指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成膜 物,使其产生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