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意义及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教学重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4、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是改革开放前我们党进行过艰辛探索但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
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后提出的新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
在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需要强调的是为什么需要提出这个命题?什么样的实践基础使我们能够形成这个理论?特别要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
——中国国情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
社会性质 发展阶段/发展程度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国情 动态、发展的眼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
1、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未来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 1 2 3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
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只是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设想。
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
2、列宁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问题 《国家与革命》 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问题成为现实的实践问题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
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
主要回答了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未能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3
列宁之后的苏联历代领导人总是把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时间估计过短。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 1952年宣布过渡到共产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
赫鲁晓夫宣布苏联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表现得更加急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公开宣称“这一代苏联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
勃列日涅夫虽然不再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却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口号。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5
随后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又将勃列日涅夫的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更改为苏联正处于“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
戈尔巴乔夫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方向,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和目标,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6
3、毛泽东 (1)1956.1:已经进入、尚未完成 (2)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
(3)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党在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再认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8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是中国的现实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2) 十二大 着重从物质文明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
(3) 十三大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作了系统阐述 (4) 十五大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 (5) 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 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位一体搞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基本含义 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程度 “国情”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1
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2
2、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时期接踵而来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时期确实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之处并不意味着二者在社会性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3
首要的、最根本的区别:经济基础不同 社会性质不同
经济基础:领导地位,但并不是主体——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7
这九条,其中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和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 这九条基本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8
3、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9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0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1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2
(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2、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3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时间 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
来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在物质基础基础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1、时间 邓:一百年 需要几十代至少十几代人的努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4
49年 56年 2050年左 右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5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原因分析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6
(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生产关系——跨越 生产力——不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
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 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 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生产力——不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7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国、印度之比较
产品名称 单 位 中 国 美 国 印 度 产量 % 为中国倍数 原 煤 原 油 发 电 量 钢 生 铁 水 泥 硫 酸 纯 碱 烧 碱 纱 布 原 盐 糖 亿 吨 万 吨 亿 度 亿 米 0.32 12.00 43.00 15.8 25.0 66.0 4.0 8.8 1.5 32.7 18.9 299.0 20.0 100 4.36 24892 3451 7074 4982 3594 1037 355 202 171.5 76.8 1413 199 13.63 80.26 447.72 199.28 54.45 259.25 40.34 134.67 5.24 4.05 4.73 9.95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118 1 2.08 1.14 8.67 6.56 2.82 2.5 0.20 0.40 1.88 1.83 0.68 5.9 资料来源:1949年中国数字见《1981中国经济年鉴》,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1年版;1949年美国和印度的数字见《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48—262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8
(2)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 不断发展、提高,与世界发展趋势同步 世界科技革命浪潮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力 第三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 新科技革命 20世纪70年代后 信息化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机器大工业—— 全国电气化 —— …… 马克思 列宁 中国 19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左右 年以后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9
1980 1987 1998 2006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美元) 中国 220 290
年份 国家 1980 1987 1998 2006 中国 220 290 772 1740 美国 12830 19810 29240 42076 日本 10440 17270 32350 36486 韩国 2330 3230 8600 14649 印度 250 330 440 65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2
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1、1956年党的八大 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2、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 3、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3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4
落后的社会生产,不仅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同时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6
党在各个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53年12月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 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8
(一)提出和发展 三位一体搞建设——四位一体搞建设
1、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三位一体搞建设——四位一体搞建设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0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1 2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4 领导和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 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1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党、国家 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3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国家生存发展政治基石
坚定的政治方向 团结稳定的环境 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4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 是社会 发展的 动力 “开放” 是发展的外 部条件,是 改革的内容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5
3、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中国共产党 爱国统一战线: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同胞侨胞等
汶川大地震 截至2008年7月3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6
4、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7
讨论 1.搞社会主义都几十年了,现在还提初级阶段,有的人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他们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怎样看这个问题?
2.人在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只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和现实制度的缺陷,把初级阶段作为不思进取、自甘落后、推卸责任的挡箭牌,用初级阶段 来为一切腐朽、消极落后的现象作辩护,认为对初级阶段不能要求“太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可以原谅”的;或者把“初级阶段”当作“筐”,什 么东西都往里面装,等等,如何看这些认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8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9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二)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关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的基本目标,是对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其基本政策,是对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具体化。 因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和深化,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7
(二)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纲领是指导党的全部实践的原则和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概括。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8
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最高纲领就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称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党的最近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9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是最低纲领发展的必然趋势;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0
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忘记远大理想,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2
所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的谋划。
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步骤的设计、战略重点的安排和战略方针的选择。战略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关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3
一、“两步走”发展战略 1、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4
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一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6
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7
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鲜明的特点: 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8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9
我国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0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目标 政治目标 文化目标 生态目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1
经济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2
政治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3
文化目标: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4
生态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5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经济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政治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生态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文化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7
本章小结 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 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为世界的和谐发展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8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9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