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文学理论(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文学理论(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文学理论(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2 第二章 文学作品结构 第一节 文学作品结构层次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刘大櫆《论文偶记》

3 一、“二分法”与“层次论” (一)作品 结构的“二分法”
1 .内容 内涵: 作品所反映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评价的社会生活。 构成要素: 题材、主题、情节

4 2.形式 3.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内涵: 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部表现形态的总和。 要素: 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5 (二)从“二分法”到“层次论” “二分法”的缺漏: 1.具有某种人为性; 2.容易导致主次性观念; 3.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6 二、层次论 文学文本: “文本”(text)与“作品”(corpus)是两个可以互相替换的概念,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即作为创作活动的结果和阅读活动的对象而存在的语言实体。 (一)中、西方分殊 王弼:言、意、象(P54) 但丁:诗有四种意义 英加登:字音层、意义单元、图示化方面、被再现的客体 比较:语言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同。

7 三、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 划分: 语言层——基本层面; 形象层——核心层面; 意蕴层——最高层面。

8 第二节 文学语言 一、文学语言的艺术地位 1. 西方文论家对语言的认识:
从古希腊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界一直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意义被视为文学中的主导因素,而语言的地位是次要的。进入20世纪,西方文学界从现代语言观出发,认为语言在文学中主要是创造意义的场所,不再是意义简单地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而是意义在语言中被创造出来。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

9 2.中国文论家对语言的认识 中国古代语言观: ①认为语言是外在客观世界之“道”的存在方式。《周易·系辞上》指出:“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辞之所 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②认为语言是人内在心灵的具体存在方式。西汉·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中国现代语言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1980年代以来。

10 总结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一方面,语言是传达作品意义的媒介,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又显示自身,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审美价值。语言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基本层面。

11 二、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一)形象性 (二)抒情性 (三)音乐性 (四)陌生化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抒情性 (三)音乐性 (四)陌生化 杜甫《秋兴》:香稻逐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逐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12 三、汉语与汉语文学 (一)文学语言的审美要素:
三、汉语与汉语文学 (一)文学语言的审美要素: 1 语音层面:指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音律、节奏。 2 文法层面: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词法、句法、篇法。 3 修辞层面:指在文学语言组织中,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法,使作品中的语义和词序偏离通常所用的语义和词序,以增强作品的文采并提高其美学效果。象征、反讽。

13 示例:反讽 有一个罗嗦人问他的邻居:“你家的猪为什么这样瘦?”   邻居说:“因为不肯吃食!”   罗嗦人问:“为什么呢?”   邻居说:“这种猪,嘴太长。”   罗嗦人又问:“为什么嘴太长就不肯吃食呢?”   邻居说:“像这样长的嘴,只顾刨根挖底,哼哼唧唧,哪还顾得上吃食!”

14 (二)汉语文字的特点 1表意为主 2单文独义 3一字一音 4“四声”音调 5言文分离 (参看教材P48-49页)

15 (三)汉语文学的特征 1直观的意象联想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外观的整齐匀称 律诗、绝句
3节奏的抑扬顿挫 4文白的双峰并峙

16 李白:静夜思 On a Quiet Night 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 (S. Obata)

17 第三节 文学形象 一、文学形象的艺术地位 1.文学形象内涵(见P36、P59) 2.艺术地位: 一方面,依赖语言得到表现,通过自身传达意蕴;
另一方面,制约语言层处理,为传达意蕴服务。 文学形象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是核心层面。 3.文学形象类型: 黑格尔的历史类型:象征型(物质压倒精神或者说形式大于内容-古埃及古印度)、古典型(古希腊)、浪漫型(近代西方艺术) 今天的划分: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象征

18 二、文学典型 文学的典型性涵义(P60) (一)典型论的发展 1典型与非典型 知识分子——孔乙己、涓生与子君、狂人
农民形象——阿Q、华老栓、闰土 小D、王胡、华小栓 妇女形象——祥林嫂、爱姑、九斤老太 柳妈、吴妈、华大妈、杨二嫂 2西方典型论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前)第二阶段(18世纪后)第三阶段(恩格斯)

19 (二)典型人物性格 1.人物与人物性格 ①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分类 以人物思想性质为标准 以人物在作品结构中的地位为标准
从人物性格内涵来区分,种类更多 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20 ②人物性格的塑造 所谓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的特点。
人物性格塑造的意义: (1)从反映生活的角度看,再现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再现文学反映时代精神、揭示现实美的基本手段。 (2)从审美效果的角度看,人物性格与作品的审美价值紧密联系。 (3)人物性格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结构中心。

21 汤显祖《牡丹亭》: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柳梦梅、杜丽娘

22 莱辛: “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理。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

23 2.典型人物性格 第一,鲜明、独特、丰富的性格特征——个别性 别林斯基:“熟悉的陌生人”
典型性非常强烈、充分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性格或典型人物、典型性格,还简称典型。 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鲜明、独特、丰富的性格特征——个别性 金圣叹:“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鲜明

24 金圣叹: 金圣叹:“《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独特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指出鲁智深的形象是“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丰富 性格核心:人物性格的有机统一性。

25 第二,深刻概括了某类人的典型心理特征和社会历史特征——概括性
别林斯基指出,典型同时“又是很多人”,是“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 典型人物概括的范围多种多样。 典型人物的概括意义却主要通过性格的主导方面体现出来。 第三,渗透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理想性 典型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与作家寄寓在其中的理想的内容与性质有重要的关系。如阿Q和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26 《陈奂生上城》(前): 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象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

27 《陈奂生上城》(后):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他饿了,摸摸袋里还剩一块僵饼,拿出来啃了一口,看见了热水瓶,便去倒一杯开水和着饼吃。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嗵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才相信果然是好家伙。

28 (三)典型与类型 (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者的差异: 从性格构成看,类型性格单一;典型性格丰富。
从性格发展看,类型性格静止;典型性格变化。 (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典型环境”的含义 ①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人物活动场所,社会文化风貌,人物相互关系)

29 ②典型环境 2.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环境典型性——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概括 典型环境不同于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的实质:“人物—环境—时代”的统一 2.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1)互相依存 (2)互相影响

30 三、文学意境 (一)“意境”的形成与发展 1.萌发期:先秦至魏晋 《论语》:“诗可以兴” 《物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2.奠基期:唐代
王昌龄《诗格》“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刘禹锡:“境生象外” 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 3.发展期:宋代——尚意、尚韵 4.总结期:明清——王夫之情景、王国维境界论

31 (二)意境的界定与审美特征 1、意境的界定:
定义一:王国维论意境 《宋元戏曲考》:“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 定义二:教材P 63

32 2、意境的审美特征:景—情—境 其一,客观的“景”:形神统一
“景”的多样形态:自然景物;自然风光;片段场景;生活场景与自然景物结合;幻想的景物或假设性事物。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3 其二,主观的“情”:情理交融 (1)“情”的丰富内涵: 时代之声,如《示儿》 普遍的人生体验:友情、爱情、乡思、骨肉深情
哲理意蕴:如李商隐《无题》 赞美自然:如韦应物《滁州西涧》前二句写涧的幽静,后二句写小船悠然。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4 (2)情理交融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5 其三,完整的境:虚实相生 由于构成意境的客观之景是形神兼备之景,构成意境的主观之情是情理交融之情,因而“情景交融”的整体意境,必然“实中含虚,虚实相生”,象外有象,韵味无穷。 实境与虚境、虚实相生

36 杜甫《月夜》 今夜鄜(fu孚)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日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37 (三)意境与意象 1、意象的含义 意象乃表意之象,即渗透着诗人主体情意的客观事物的具体之象。它是意与象的统一。 如:同为写夕阳,意象不同。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昏暗、低沉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明亮、开阔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愁苦 毛泽东:“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悲壮 叶剑英:“满目青山夕照明” ——明朗

38 2、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共同点: 其一,都是主体情思与客观景象的渗透融合 其二,都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 不同点:
其一,从结构上说,是元素与整体之别 (1)单一意象构成的意境 冰心《春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2)意象群构成的意境 冰心:《春水》(48):萤儿自由的飞走了,/无力的残荷呵! 其二,从效果上说,是有限与无限之别

39 (四)意境的审美形态 (教材P65页王夫之、王国维论述) 1王夫之:情景构成的分类——情景的地位轻重 景中藏情; 情中见景; 情景并茂
2王国维:物我关系的分类——有我与无我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0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41 四、文学象征 (一)文学象征的发展 象征理论源于西方文学传统,成熟于作为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西方象征型文学的发展
中世纪象征思维与象征寓言文学 现代象征主义文学运动: 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瓦雷里

42 《恶之花》(1857) 分“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 占全书三分之二。
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 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忧郁是《恶之花》要表达的最强音。

43 2.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 朱自清新诗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 戴望舒《雨巷》与魏尔伦《夕阳》
当代“朦胧诗”:顾城、北岛、舒婷、梁小斌

44 (二)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 1、象征手法的特征 广义的象征,即“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
狭义的象征,作为文艺创作的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强烈的表现。

45 闻一多《红烛》(第一、六节)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 红烛啊! 原是为烧的。 这样红的烛! 既已烧着, 诗人啊!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46 波德莱尔《感应》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象黑夜又象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47 有些芳香新鲜得象儿童的肌肤一样, 柔和得象双簧管,绿油油象牧场, ——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扬扬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张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油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48 2.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 定义(教材P66) 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里,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49 第一,寓意性 第二,暗示性 苏珊·朗格:象征意象“即思想的荷载物。”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艾略特:“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中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须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即唤起那种情感。” 如《死水》

50 第三,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作品的意蕴朦胧隐晦,使作品具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51 (三)文学象征的审美形态 1、音乐性象征 穆木天《苍白的钟声》 2、意象性象征 主导性意象象征、非主导性意象象征 3、导引性象征
里尔克《豹》

52 第四节 文学意蕴 一、文学意蕴的艺术地位 1、文学意蕴的划分 形而下意蕴:本事意蕴 形而上意蕴:哲理(探索)意味 2、文学意蕴的艺术地位
相对于形象层而言,意蕴层处于更高一级的层面,就文学作品的层次(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而言,意蕴层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层面。

53 二、文学意蕴的特点 1、情理性 2、含蓄性 3、多义性 三、文学意蕴与文学主题 1、主题——核心意蕴
主题三构成因素:立言本意、阅读所见、形象所藏 2、文学作品主题的三种形态 思理性主题、情感性主题、性格性主题


Download ppt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文学理论(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