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讲 认真研读教材 把握教材特点 北京教育学院 王远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讲 认真研读教材 把握教材特点 北京教育学院 王远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讲 认真研读教材 把握教材特点 北京教育学院 王远美

2 郑伟老师: 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有教科版、人教版、高教版等,不同的地方所用的版本不同,同一个省不同的市所用版本也可能不同,因为地级市有中考命题权。这给我们全国性或不同省市大范围的交流带来不方便。专家如何看待多版本教科书问题?

3 新课程实验概况 —2004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始实验 —2006年,全国推开 课标是编写教材、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一标多本:人民教育、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广东、山东、教育科学 、江苏、湖南师大、 陕西等 9个版本 —上海:独立 —北京:人教版( 海淀 西城 朝阳)、首师大版 —统一性与差异性 —丰富性与选择性 教材观念变化:教教材—用教材教

4 内容提要 以人教版为例 一、教材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特点分析 三、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5 一、教材的设计思路 1.明确《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观念:以学生为本,回归生活,回归品德
内容:强调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四大支柱: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 教材架构: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回归生活”),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做人做事)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6 2.确立七—九年级的基本价值目标 根据: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 尊重、关爱、责任

7 内容 纵 横 心理 道德 法律 国情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学法用法 文化认同(中国心) 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与沟通 交往的品德
权利与义务 共同理想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 法律与社会秩序 知国情、爱中华

8 3.把握七至九年级的教育主题 七年级 核心概念:关爱、自尊 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八年级 核心概念是尊重、关爱
教育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九年级 核心概念是责任 教育主题是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的明天

9 4.把握各年级能力培养的重点 三个着力: 与初一走进新的生活相适应,着力培养初一 学生的适应(新环境)能力、调适(情绪)能力和生活(自立自强)能力。 与初二面临因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问题相适应,着力培养初二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维权能力。 与初三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问题,着力培养初三学生的社会参与和选择能力。

10 七年级:自尊(对自我的尊重;自己的品质;独特的-声音、微笑、姿势;有能力的、有价值的 ;自尊是产生信心的种子
八年级:他尊(尊人:与父母 同学朋友 老师;尊重自然、社会;自尊与他尊的统一) 九年级:责任

11 我的老师

12 尊师 敬师 爱师 :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

13 5.把握教材的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学任务 —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5.把握教材的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学任务 —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面临的问题 核心概念 教育主题 教学任务 能力培养 走向新的学习生活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关爱、自尊(自强) 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学会适应、调适 适应(新环境)能力、 调适(情绪)能力和生活(自立自强)能力

14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目录(人教版)

15 《思想品德》七年级 下册 目录(人教版)

16 6.设计的三级层次 (1)单元题:以有意义的生活主题为第一级标题(单元题),建立相对独立的单元结构,着重贯彻课标有关“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统筹设计教材结构”的要求; (2)课题:以体现有价值取向的观点表达课题,为第二级标题,作为支撑生活主题的重要环节,贯彻课标有关“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的要求; (3)框题:以洋溢生活气息,有寓意、个性化的标题,建立框题,为第三级标题,作为课题的分解和细化,贯彻课标有关“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的要求,充当量化教学的基础。

17 教材的结构模式 单元题目——依据课标定的大的学习主题 主题探究——学习本单元的活动、长作业 课题——本课的标题
引言——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入门 框题——本课时的内容 正文——本框的活动、知识、预期 小栏目——链接、名言、图片、法律条文等

18 二、教材的特点分析 活动即学习 注重情景创设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体现思维的过程 强调综合性 体现探究学习

19 1.活动即学习 新教材的每一个观点的介绍和形成都借助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课文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多样性的活动
听起来感动、做起来激动、过后原地不动

20 《思想品德》七年级 上册 (人教版)第2课 把握学习新节 奏 P14-15

21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

22 zhl007520: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初一年级的人教版的教学中活动课比较多,如何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呢?

23 《思品课标》不仅明确了活动教学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而且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对活动教学提出了要求。
活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被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为了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教学中,教师: 首先要设计有利于学生群体参与的教学活动,为所有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可能;

24 其次,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分组前,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任务、时间、分组的规则、组长的产生和注意事项等提出明确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及时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选取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总结提升,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表现,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5 2.注重情景创设 新教材以图片、故事、心理测试等方式创设了学习的情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平台。 例:P24《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情景的真实性、情景的感染性 情景创设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教育具有预防作用,并不是学生出现问题、犯了错误才教育,关键通过创设情景,同龄人的事实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吸毒、吸烟问题

26 《思想品德》七年级 上册 (人教版)P24

27 3.贴近学生生活 新教材的设计就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注重从学生生活感受中总结提高。 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28 《思想品德》七年级 上册 (人教版)第9课 保护自我 P91

29 4.体现思维过程 新教材用设问思考、讨论争辩等方式呈现了思维的过程,在过程中注重形成概念、观点、结论,鼓励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例:P4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0 5.强调综合性 新教材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综合有两种: 宏观上的,指在一册教材中,既有心理、品德的内容,也有法律方面的内容。例:P65(排解不良情绪) 微观上的,指在一篇课文中,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角度去探讨。 例:P19(学习中的苦与乐)

31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6课 做情绪的主人 P65 (排解不良情绪)

32 6.体现探究学习 整体课文设计 单元设有主题探究活动:
目的: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感悟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活动问题。

33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主题探究
案例1

34 案例2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主题探究

35 《思想品德》七年级 下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 主题探究
案例3

36 主题探究活动教学建议: 1.教学中,可以先介绍主题活动的内容,成立合作小组,分工; 2.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资源、获得的途径;给学生提出活动的要求; 3.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要提供展示、检查、交流活动成果的机会; 4.把结果作为本学科学习状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37 三、新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1. 逻辑结构(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面临的主要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核 心 概 念 :关爱、自尊(自强)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笑迎新生活 认识新自我

38 2. 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第一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 主题探究: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

39 设立本单元的原因 初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转折点 不适应 —— 笑迎新生活 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教育生活场所 新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热爱与归属感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 学习是学生各种活动中的主导活动

40 教学建议: 课前,老师通过档案材料对学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与班会活动结合起来,了解初中学习、学校的变化; 利用自我介绍、抽签介绍等各种活动,帮助同学之间互相认识、沟通,使他们尽快熟悉起来; 采用“介绍我的小学班集体”等活动,使学生确立初中三年我们应建立怎样的班集体,明确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责任。

41 教学活动安排: 游戏;“集体的事情大家做”连锁问答(我是集体中的一员)一个同学说:因为有了我—— 我可以—— 设计班徽、选班歌、板报、开门、打球、长跑——大家都为集体出力。 目的:培养责任心,给每个同学一个表现机会。

42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从点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适应问题 学习新天地 学习新特点 做学习的管理者 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享受学习
学习中的苦与乐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探索世界的奥秘 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知识、探索奥妙

43 教学建议: 可以课前设计一份小型的“初中学习情况”调查表,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学习的变化; 可以请高年级的学生用实例介绍自己如何适应初中的学习,怎样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课程、学习时间的安排等,通过同龄人的介绍和真实的学习历程,容易被学生接受;

44 利用课本中的判断、比较、确定自己学习方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学得愉快、学得有效。
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的含义是丰富的,可让学生把课外学习的一些体验带入课堂之内,如介绍平时喜欢看的书籍等。

45 “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主题探究 目的:一方面,让同学们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积极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建议:发挥集体优势,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体验到这个班徽有“我”的一份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爱这个班集体,有为班级争光的责任意识。 可以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46 班徽作品分享

47 班徽:大雁图案 由DY组成一只飞翔的大雁,在优美的琴乐中大雁奋飞而起,象征着德育校长们承担着德育先锋的历史使命

48 班刊

49 班级网页

50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1.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 开朗的性格。
(二)1.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 开朗的性格。 (二)1.6: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 “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 荣誉和利益。 (四)1.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1.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六)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51 小结

52 七—九年级的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能力培养
尊重、关爱 关爱、自尊 责任 珍惜初中生活, 做生活的主人 学会交往与合作, 维护权利与履行义务 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的明天 核心概念 教育主题 七年级 八年级 能力培养 生活与 适应能力 交往与 维权能力 社会参与与 选择能力 交往的发展 意识的发展

53 谢谢聆听 敬请指正!


Download ppt "第二讲 认真研读教材 把握教材特点 北京教育学院 王远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