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选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选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选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2 钴鉧潭西小丘记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3 【题解】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河东人(今山西永济县西)。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在今陕西蓝田)尉,后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擢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十年后任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卒于任上。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与朝愈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称‘韩柳’。所写山水游记,最为世人称道。柳宗元的诗歌也很有成就。与韦应物并称为“韦柳”。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遭到政敌的迫害,被贬到永州当司马。当时,名义上还是政府的官员,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权力,不能过问政事,实际上跟罪人一样。他在柳州这个偏僻的山沟里,整整住了十年,此间他发愤读书,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其中,著名的《永州八记》就是他在永州时写成的。《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八记中的第三篇,第二篇叫做《钴潭记》。钴鉧潭是冉溪的一个深潭。冉溪是潇水的一条支流,也叫冉水,又写作染水。“潭”就是“渊”,南方方言叫“潭”,钴鉧潭的形状是圆的,好象一个钴(圆形的熨斗),故取名为“钴鉧潭”。小丘,就是一个小山包。这个小山包没有名字,所以只能说钴潭西面的那个小丘。用临近地区的名字或者方位来说明它的存在。后来柳宗元在另一篇文章中,给这个小丘起了一个名字叫“愚丘”,他还把“冉溪”的名字改为“愚溪”。这含有深刻地讽刺意味。“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一篇属于山水游记。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4 得西山后八日,——得:本是“得到”的意思,这里是“发现”的意思。“西山”在永州城的西边。柳宗元在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游西山,写完《永州八记》里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就是十月上旬。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寻:本是探寻的意思,这里是沿着的意思。“山口”是指西山口。道:名词活用为动词,行走的意思。步: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古人所说的一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两步。这里所说的“步”,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步有多少尺?各个时代不一样。《汉书》说:“古者六尺为步”,这是秦代的规定。有的注本说“五尺为步”,这也是有根据的,因为过去的营造尺就是五尺为步。二百步就是一千尺,也就是相当于三百多米。【译文】沿着西山口向西北走三百多米。 又得钴潭。——【译文】又发现了钴潭。得:仍然是“发现”的意思。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渔梁。——【译文】在钴潭西边四十多米远的地方,在河水又深又急的地方是一道渔梁。当:介词,“在”的意思。“湍”指水流很急。“浚”指河水很深。“者”是个代词,相当于“……的地方”。它和前面的修饰语“湍而浚”组成“者字结构”,做“当”的宾语。为:表判断,相当于判断词“是”。鱼梁:是拦河筑起的水堰,在水堰上设有捕鱼的装置。在湖南山区的小河中,这种鱼梁到处可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梁之上”不能直接译成“在鱼梁的上面”,而应当理解为:在靠近鱼梁的上游河岸。有丘焉:有一座小山包在那里。焉;兼词:于此。可译为:在那里。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5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者”是个辅助性的代词,从“突怒偃蹇,负土而出”,到“争为奇状”是修饰成分,与“者”字组成“者字结构”,做中心语。“之”是连词,连接定语“石”和中心语“者字结构”。这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所表示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其石”是指小丘上所有的石头,而“者字结构”所表示的是所有石头中的一部分石头,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小丘上石头中那些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放到了后边。它的公式为:中心词+连词“之”+定语+者。在这个句子中,“石”是中心词,加连词“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是定语,后面加“者”,也就是把原结构改为: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之石。突怒:形容石头耸立突起的样子。偃蹇:叠韵联绵词,它形容石头高高耸起的样子。“负土”就是背着土,石头一部分在土里,一部分露在外面,好象背着土一样,这是拟人化的写法。“争为奇状”:“争”就是竞争,就是互相比着。“为”:这里是表现出的意思。“奇状”就是奇特的形状。石头们竟相表现出各种奇异的形状。“殆不可数”:几乎数不清。殆:副词,几乎,差不多。数:动词,计算的意思。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6 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和下面一句的“其”字,都是代词,相当于上一句的“石之”,句式结构相同,为定语后置句。“然相累而下者”是者字结构,作后置定语。“然”就是倾斜的样子。这里指石头向山脚下倾斜的样子。“然”是形容词的词尾,表示“……的样子”。“相累”就是一个连着一个,一个迭着一个。“相”在这里不是“互相”的意思,而是表示某种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实现的意思。这里所指的动作就是“累”。“累”有重迭、连接的意思,所以我们把“相累”解释成为:一个连着一个。“而”是连词,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偏正关系,前者修饰后面的动词“下”,“下”就是向下、往下。“若牛马之饮于溪”,就是说那些石头们象牛马一样在河边饮水。这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写石头。注意:这个“之”,仍然是连词,它连接主语“牛马”和谓语“饮于溪,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作动词“若”的宾语。“溪”就是上面提到的冉溪。 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之登于山。——【译文】那些气势冲冲地象兽角一样挺拔排列着的往上去的石头就好比是熊在登山一样。冲然:就是由山脚下往山上冲的样子。角列:象兽角一样排列。“角”,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上:动词,往上。“熊”“”是同一种类的动物。“”也是熊的一种,这是把石头比作熊。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7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丘小:本是一个主谓结构,中间插进连词‘之’,就变成了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句中做主语。“不能一亩”就是不足一亩,不够一亩地那么大。能:是“足、够”的意思。“可以”是助动词,能够的意思。“笼”:名词用“而”连接,活用为动词,用笼子装。装进笼子。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货”就是卖,在唐宋时,“货”和“卖”是同义词。“货”是卖出去,必须是把东西卖出去以后才能叫做“售”,“不售”就是没有卖掉。如果以为“售”就是卖,这句话就讲不通了,那就成了货而不卖也就是卖而不卖,这就不对了。“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这两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上面第一段把小丘写得那么美好,小丘上那些石头是多么地招人喜爱,而这里却说是“弃地”,而且是一块卖不掉的弃地,这就说明这个小丘的遭遇是很不幸的,尽管它有这么美好的景致,却没有人重视它,没有人赏识它。柳宗元是不是在就事论事呢?当然不是。“唐氏之弃地”这句话就透露了他的真意所在。这里的“唐氏”无疑是在隐喻唐王朝,“弃地”无疑是柳宗元自喻。“货而不售”是说想为国家效力,贡献自己的才能,却没有机会。这对于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来说,的确是不幸的。柳宗元在向人们诉说着小丘的不幸,而人们却不难理解,柳宗元也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8 问其价,曰:“止四百。”——【译文】问这个小丘的价钱,回答说:“只四百钱。”“四百”后面省略了货币单位量词,这个量词应该是“钱”或者是“文”。“止”是副词,仅仅,只不过。“止四百”就是只不过四百钱,当然是很便宜了。 余怜而售之。——【译文】我爱怜它,而且买下了它。“怜”是怜爱、怜惜,这里既有怜爱,又有怜惜的意思,小丘的景致这么美好,就产生了怜爱之心;小丘的遭遇这么不幸,就又产生了怜惜之情。“售之”:好几种注本都注为:使它卖出去,认为“售”在这里是用作使动。“之”指代小丘。书上也是这么注释的。但就郭锡良的考察:“售”在唐宋时期除了有卖出去这一层意思以外,还有“买”的意思。就是说:同一个“售”字兼有“卖”和“买”两个意思。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叫做反训词。在这里,“售之”就是买之,就是把它买下来。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李、元二人都是柳宗元的朋友,元克己也是由朝廷贬官来到永州的。时:当时。同游:就是一同在小丘上游览。出自意外:出自意料之外。出:产生。自:介词,从。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9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译文】就交替更换工具,铲除割掉杂草,砍掉不好看的树木,使火烧起来焚烧掉被砍下的杂草和不好看的树木。即:就。更:相继的、交替的意思,也是副词。器用:就是器物工具。如锄头、斧头之类。铲刈秽草:铲、刈:动词:铲是铲除的意思。刈是割掉的意思。秽:荒芜的意思。秽草:就是杂草的意思。伐去:砍掉。去:就是除掉。恶木:不好看的树。烈火:使火猛烈地烧起。烈:使动用法,使火烈。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嘉木:就是美好的树木,它是对恶木而言的。立:挺立。美竹:好看的竹子。奇石:奇异、奇特的石头。露、显:都是显露出来的意思。显露出美、显露出奇。原来是杂草丛生,杂树丛生,以致于嘉木和恶木混在一起。竹子的美、奇石的美都显露不出来。现在经过一番整理,这个小丘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了。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0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下面柳宗元写了两种感受。一种是“由其中以望”,一种是“枕席而卧”时候的感受。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其中:是指小丘之中。“以”是连词,译作“而”。“望”就是向外看,向远处看。铲除杂草、伐去恶木以后,人的视线就开阔了,原来望不见、看不真切的景致现在看得清清楚楚了。柳宗元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高山、浮云、临水遨游的鸟兽。“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是四个并列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作主语。“山高”“云浮”“溪流”“鸟兽遨游”本来都是主谓结构,插进连词“之”就变成了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举”:副词,全、都。“熙熙然”,和谐愉快的样子。“熙熙”是迭字形容词,然:是形容词词尾。“回巧献技”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技”和“巧”都是名词,指山峦、流水、云彩各种各样的形状,鸟兽的各种各样的动态。“回巧”就是运转它们的技巧。“回”有回转、回旋的意思。“巧”就是技巧。“献技”就是呈献它们的技艺。【译文】都和谐愉快地运转它们的技巧,呈现它们的技艺。 “以效兹丘之下”:——【译文】用这些表演呈现在这个小丘的下面。以:介词,后面的宾语“此”省略了。效:呈现。兹:代词,这个。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1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枕、席:本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放好枕头,铺好席子。卧:躺着的意思。“卧”的原义是靠在几案上休息。“几案”是古代的小桌子,有时,“卧”就是靠在几案上打瞌睡。如《孟子》“引几而卧”。“清泠之状”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天空清爽明净,一种意见认为是水的清凉的颜色,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清泠之状”和下文的“营营之声”都是指小丘下面的钴潭。我认为这里的“清泠之状”指的是一种清洁可爱的景色,天上的白云是清洁的,小丘上的嘉木、美竹、奇石是清洁的,小丘下的流水也是清洁的,这一片清洁宜人的景色映入了眼帘,跟眼睛计谋着、商量着。 营营之声与耳谋,——“营营”:是形容山上的泉水和小河的流水发出来的声音。“与耳谋”:就是跟耳朵商量着。 悠然而虚者与神谋,——【译文】悠远而虚渺的境界,跟精神计谋着,商量着。悠然:悠远虚静的样子。虚: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思。“虚者”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渺的境界。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神:指精神。 渊然而深者与心谋。——【译文】深沉而幽静的境界与思想计谋着、商量着。渊然:就是深沉而幽静。“渊然而静者”就是深沉而幽静的境界。心:指思想。以上数句是写枕席而卧时的感受。前两句写目所见,耳所闻,后两句写精神上思想上的感受。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2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不满十天的时间却得到了两处奇异的地方。匝:周遍,所以翻译为“满”。旬:十天为一旬。而:然而,转折连词。异地:奇异优美的胜地。“二”:物量词,指两处,也就是西山和小丘。
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即使是古代最喜爱山水的人,也许不能到达这个地步。虽:假设连词,即使。好事之士:意思是对某种事物很感兴趣的人。或:副词,或许,也许。焉:于是,兼词,同时也有语气词的作用。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雩杜,——噫:感叹词,唉。以:介词,凭着。胜:胜景,优美的景致。兹丘之胜:这个小丘的胜景。致之:把它送到,把东西送到一定的目的地叫做“致”。现在的“致谢、致敬”就是把敬意、谢意献给对方。“之”:指代小丘。“沣”:本是陕西渭河的一条支流,在渭河的南面,就是现在西安市西边的沣河,周文王从歧县往东迁都到沣这个地方,建立了沣邑,后来周武王又在距离沣邑不远的地方建立镐京。“镐”也是一条河流的名称,镐京就是因为镐水而得名。周文王迁都沣,周武王迁都镐,从政治上来说,都是为了由西向东发展,与商王朝争夺天下;从经济上说,沣、镐都是陕西关中出产粮食的重要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比例好。雩,是古代的邑名,夏时叫“扈”,秦时改为“雩”,在今陕西北边。“杜”,这个地名在西周时就出现了,秦时设立了杜县,汉宣帝时改名为杜陵县。“沣镐雩杜”这四个地方都在长安附近。【译文】唉,凭借着这个小丘的胜景,把它送到沣镐雩杜。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3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贵游:这个词出自《周礼》,“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贵游子弟:本来是指没有官职的贵族子弟。要注意:“游”在这里不是游玩的意思,而是指没有担任官职。后来“贵游子弟”又引申为泛指显贵者,即地位显贵的人。日增千金:就是每天增加一千金。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天天,每天,表示行为的频繁。千金:是表示很多钱的意思。并不是实指。“千金”这个词,在战国时用得很普遍,当时所谓的“金”,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铜质货币。“金”是作为货币单位的物量词,这个“金”,有时候也写作“斤”,“千金”就是金有千斤。但战国时候所说的一斤,并不是后来的十六两,一斤到底有多少,因为各国的货币不完全一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致当时所说的一斤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左右。这里的“千金”当然不是那个意思,而主要是说钱很多。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农夫:农民。渔父:即鱼翁,“父”指年纪大的人。“过而陋之”:经过这个小丘的时候都以之为陋。看不起它。陋: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认为……陋。“ 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译文】价钱只有四百,却连年卖不出去。贾:有三个读音,意义也不一样。姓“贾”的“贾”,“商贾”的“贾”,“价钱”的“价”()也是这个字,“价”是个后起的字。“售”是卖出去的意思,“不能售”就是卖不出去。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而:可是。独:副词,偏偏。“喜”:高兴。得之:得到这个小丘。【译文】可是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很高兴得到了小丘。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14 是其果有遭乎?——是:代词,指上面这种情况。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果:副词,果真,的确。遭:本来是动词,在这里用作名词,是际遇、遭遇的意思。“有遭”是有好的遭遇。【译文】这种情况大概是小丘果真有了好的遭遇了吧!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把这篇文章写在小丘的石头上,是用来庆贺小丘的遭遇的。 所以:今天是一个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所”是个代词,“以”是个介词,在这个句子中,“所”指代的是“书于石”这件事。“所+以+动宾结构‘贺兹丘之遭’,成为一个名词性词组。“所以”在这里是表示庆贺小丘之遭的方式。意思是:书于石是用来庆贺小丘的遭遇的。所以: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两个词义:1、……的缘故,……的原因;2、用来……(方式、方法) 柳宗元在这篇文章的结尾,特意提出小丘“有遭”,实际上就是希望自己“有遭”,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重用,能致之沣镐雩杜,即从永州回到长安去,回到朝廷去,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克服唐王朝的种种社会矛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可惜的是,柳宗元的这个美好的愿望,一辈子也没有能够实现。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Download ppt "文选 泰山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