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6章 複迴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6章 複迴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6章 複迴歸

2 前言 只用一個預測變項的迴歸方式,稱為簡單迴歸。將多個有用的預測變項納入迴歸方程式內,以增加迴歸的預測力,減少殘差,稱為複迴歸或多元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 複迴歸只是簡單迴歸的延伸,不過在解釋上稍微複雜些而已。

3 第一節 一般線性模式(1) 有p個預測變項X1, …, Xp
Yi = b0 + b1Xi1 + b2Xi2 + … +bpXip + ei, ei ~ N(0, s2) b0,b1, … ,bp為參數;ei服從常態分佈,平均數為0,變異數為s2,且誤差之間彼此獨立。 定義Xi0 = 1,則 Yi = b0 Xi0 + b1Xi1 + b2Xi2 + … +bpXip + ei

4 第一節 一般線性模式(2) E(Yi) = b0 Xi0 + b1Xi1 + b2Xi2 + … +bpXip 假設樣本數為n,則
Y1 = b0 X10 + b1X11 + b2X12 + … +bpX1p + e1 Y2 = b0 X20 + b1X21 + b2X22 + … +bpX2p + e2 Yn = b0 Xn0 + b1Xn1 + b2Xn2 + … +bpXnp + en

5 第一節 一般線性模式(3)

6 第一節 一般線性模式(4)

7 第一節 一般線性模式(5) Y是量的變項,X變項可以是量的變項,也可以是質的變項。
如果所有的X變項都是量的變項,那麼稱為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如果所有的X變項都是質的變項,就是變異數分析結構模式。 如果有的X變項是質的變項,有些是量的變項,就是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8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1) 點估計 利用最小平方法估計迴歸線的係數b。也就是要找到一組b的估計式,讓Q最小:

9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2) 令 為b的估計式,得 b是b的不偏估計式,可當作b的點估計。
X-1表示X矩陣的反矩陣(inverse matrix)。矩陣乘上反矩陣會等於單位矩陣:XX-1 = I。

10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3) 例子1 利用8歲體重X1和17歲體重X2來聯合預測20歲體重Y,現得到10人資料如表1。求迴歸線。

11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4)

12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4)

13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5) 因此, 8歲體重X1每增加1公斤,20歲體重期望值就增加2.027公斤。但是17歲體重X2每增加1公斤,20歲體重期望值反而減少0.099公斤。 17歲體重和20歲體重的相關為0.77。

14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6) 區間估計與假設檢定 用MSe替代s2

15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7) 針對某個bk而言, 是自由度為 n-p-1的t分佈。 bk的(1-a)100%信賴區間是

16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8) 例子2 利用例子1的資料,估計b0、b1、b2的95%信賴區間,並檢定b1和b2是否為0。 作法

17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9) 截距、8歲、17歲的標準誤為

18 第二節 迴歸係數的估計與檢定(10) b0、b1、b2的95%信賴區間分別為

19 第三節 預測效果的變異數分析 (1) 複迴歸也可以進行預測效果的變異數分析,以檢定這條迴歸線是否有用。 自由度:n-1 自由度:p

20 第三節 預測效果的變異數分析 (2) 當b1= b2 =…= bp = 0, 會服從F分佈,如果計算的 超過臨界值,就拒絕虛無假設。

21

22 第三節 預測效果的變異數分析 (2) 例子2 作法 承例子1,進行預測效果的變異數分析,計算R2和 。
計算X1、X2、Y的平均數分別為28.6、64.5、64.4。利用 計算 。計算SSe和SST,分別為496.70和 。

23

24 第三節 預測效果的變異數分析 (3) 拒絕虛無假設,而宣稱迴歸線的效果不等於0。 R2 = / = 0.66。

25 第四節 平均數的估計誤差 (1) 對於Xh而言,效標變項 的點估計為 當母體變異數未知, 的(1-a)100%信賴區間是

26 第四節 平均數的估計誤差 (2) 例子3 承例子2,對8歲時體重30公斤,17歲體重50公斤的人而言,他們在20歲時的體重平均數為多少?此母體平均數的95%信賴區間是多少? 作法

27 第四節 平均數的估計誤差 (3) 例子3 承例子2,對8歲時體重30公斤,17歲體重50公斤的人而言,他們在20歲時的體重平均數為多少?此母體平均數的95%信賴區間是多少? 作法

28 第四節 平均數的估計誤差 (4) 這些人體重平均數的95%信賴區間是

29 第五節 新觀測值的預測 (1) 新觀測值的預測 的(1-a)100%信賴區間是 「m個」特定的個體的平均數的預測

30 第五節 新觀測值的預測 (2) 例子4 對某一個8歲時體重30公斤,17歲體重50公斤的人而言,他在20歲時的體重為多少?95%信賴區間?對十個8歲時體重30公斤,17歲體重50公斤的人而言,他們在20歲時的體重平均數為多少?此平均數的95%信賴區間?

31 第五節 新觀測值的預測 (3) 作法 對那樣的人而言,點估計為66.87公斤,估計變異誤為 因此他的體重的95%的信賴區間為
對這樣十人而言,點估計仍為60.27公斤,估計變異誤為 他們體重的平均數的95%信賴區間是

32 第六節 標準化迴歸係數 (1) 在眾多的預測變項中,難免各自會使用不同的單位。例如用起薪和年資來預測收入,如果迴歸方程式為
要避免單位不同導致迴歸係數無法直接比較的困擾,可以將所有變項標準化,然後進行複迴歸分析,這些迴歸係數就是標準化迴歸係數。 標準化迴歸係數與原先的迴歸係數的關係:

33 第六節 標準化迴歸係數 (2) 例子5 作法 計算例子1中8歲和17歲體重的標準化迴歸係數。
= 34.93, = , = 。b1= 2.027,b2 = 。因此

34 第七節 共線 (1) 在複迴歸分析裡,有些預測變項間可能會有高度的關連,以致造成迴歸方程式可能會與原先的預期不一樣。

35 第七節 共線 (2) 8歲體重預測20歲: 17歲體重預測20歲: 8和17歲體重預測20歲:
8歲的係數和17歲的係數未達0.05顯著水準,表示17歲體重來估計20歲體重是無用的。

36 第七節 共線 (3) 用8歲來預測時,8歲迴歸係數標準誤為0.45。 用17歲來預測時,17歲迴歸係數標準誤為0.18。
用8歲和17歲聯合預測時,標準誤分別變為1.67和0.61,為原來標準誤的3.7和3.4倍。 標準誤膨脹的主因是預測變項間有高關連:8歲體重與17歲體重的相關高達0.96。預測變項間的高相關,就是所謂的多元共線(multicollinearity)現象。

37 第七節 共線 (4) 為了避免(高度)共線的影響:
1. 將兩個相關過高的預測變項,擇一保留即可。例如用8歲體重預測20歲即可,將17歲捨棄。 2. 分別呈現兩條簡單迴歸線。 再看R2,以8歲體重預測,得R2為0.663。加入17歲體重進行聯合預測變為0.664,表示加入17歲並沒有幫助。在 方面,以8歲體重單獨預測時,得為0.621。加入17歲體重進行聯合預測後反而變為0.569。

38 第七節 共線 (5) 共線的警訊 1. 迴歸係數正負號與理論不吻合,
2. 加入某一個新的預測變項,會使得原先預測變項的迴歸係數的標準誤大幅的改變, 此時應仔細檢測預測變項間的關連。可以用其他所有預測變項來預測某一個預測變項,如果發現R2很大(如大於0.8),則存在著高度共線,可將這一個預測變項刪除。

39 第七節 共線 (6) 選定適當的預測變項 1. 預測變項要和效標變項的關連越高越好 2. 預測變項間的相關越小越好。

40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1) 一個量的變項X來預測Y,且採用多項式迴歸模式(polynomial regression model):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1) 一個量的變項X來預測Y,且採用多項式迴歸模式(polynomial regression model): 通常先將原始分數減去平均數後所形成的離均差, 加以平方或立方等。這樣可以避免各個預測變項(如一次方項、二次方項、三次方項等)的相關過高, 以致產生所謂的共線。經由此離均差所得到的迴歸方程式,必須再還原回原始分數的方程式,以利解釋。

41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2) 例子6 作法 以表1的8歲體重來預測20歲體重,進行迴歸分析,迴歸方程式為兩次方: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2) 例子6 以表1的8歲體重來預測20歲體重,進行迴歸分析,迴歸方程式為兩次方: 作法 8歲體重平均數為28.6。令8歲體重的離均差為x= X-28.6,並計算x2。

42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3) 將x看成X1,x2看成X2,求得R2為0.73, 為0.66。參數估計值和標準誤為: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3) 將x看成X1,x2看成X2,求得R2為0.73, 為0.66。參數估計值和標準誤為: = x x2 x和x2迴歸係數的標準誤為0.43和0.06。一次方的直線迴歸線就夠用了。

43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4) 轉換為原始量尺

44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5) 如果用原始量尺,求得R2為0.73, 為0.66。這和用離均差的結果一樣。參數估計值為: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5) 如果用原始量尺,求得R2為0.73, 為0.66。這和用離均差的結果一樣。參數估計值為: = – 2.99X X2 X係數的標準誤為3.54,X2係數的標準誤為0.06。因此X和X2係數均未達0.05顯著水準。 和離均差量尺的結果相比,可以發現一次方係數的標準誤從原先的0.43變為現在的3.54。這導致原始量尺的X的係數無法拒絕虛無假設。 x和x2的相關為0.22,X和X2的相關為0.99。

45 第八節 多項式迴歸方程式 (6)

46 第九節 預測變項的選擇 (1) 選取預測變項 1. 「反向消除法」(backward deletion),納入所有預測變項,逐一刪除沒有預測效果的變項。 2. 「順向選擇法」(forward selection),選一個最重要的預測變項,逐一納入次重要的變項。 3. 「逐步迴歸法」(stepwise regression),跟順向選擇法類似,在加入新變項之前,還要檢驗已經在迴歸方程式中舊變項是否變得不重要。

47 第九節 預測變項的選擇 (2) 預測效果的假設檢定 1. 該變項的迴歸係數的t檢定 2. R2差異的F檢定。
加入該變項後的模式稱為擴大模式(full model),加入前的模式稱為縮減模式(reduced model):

48 第九節 預測變項的選擇 (3) 階層原則(hierarchy principle):如果保留高次方的變項(如X2),其他低次方的變項(如X和常數項)就要保留。同理,如果要刪除低次方的變項(如X),就要連高次方的變項(如X2和其他更高階的變項)一起刪除。 源於同一個質變項的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必須同進同出

49 第九節 預測變項的選擇 (4) 例子7 作法 比較二次方的迴歸方程式的預測效果是否顯著的比一次方(簡單線性)迴歸方程式為佳。
用一次方來預測得 = 0.66,r = 1。用二次方得 = 0.73,f = 2。 這兩個模式的預測效果沒有顯著差異。


Download ppt "第16章 複迴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