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乳儿期 (出生~1 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乳儿期 (出生~1 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乳儿期 (出生~1 岁)

2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3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4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5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6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6、7岁到11、12 岁)

7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6、7岁到11、12 岁)

8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6、7岁到11、12 岁)

9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 (11、12岁到14、15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6、7岁到11、12 岁)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 (11、12岁到14、15岁)

10 第六章 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11

12

13 第一节 少年期生理的发展 一、少年期年龄阶段 二、少年期生理的发展 三、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四、生理上的成人感与心理上的幼稚性间的矛盾
五、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14 一、少年期年龄阶段 (一)少年期 又称青春期(adolescence),是 由童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 具体是指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
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二)年龄阶段 11、12岁至14、15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15 二、 少年期生理的变化 (一)身体外形的剧变 1、身高的变化 图6—1 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示意图
胎儿期 乳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小学期 少年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图6—1 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示意图

16 2、体重变化 图6—2 青少年体重变化

17 3、头面部变化 图6—3 头面部变化

18 (二)内部机能的变化 1、心脏 假定新生儿的心脏大小为1,可以列表表示 表6-1 心脏重量接近成人 新生儿 一个月 12岁 14~15岁 1
3 10 14(接近成人)

19 2、肺的发育 年龄(岁) 图6-4 男女学生肺活量平均数曲线

20 3、肌肉力量的变化 年龄(岁) 图6—5 男、女握力发展对比曲线

21 4、神经系统的变化 结构上 (1)脑重量接近成人 新生儿 6个月 1岁 2-3岁 7岁 9岁 14岁 390g 900g 1000g
表6-2 脑重量 新生儿 6个月 1岁 2-3岁 7岁 9岁 14岁 390g 900g g 1000g 1280g 1350g 1400g

22 (2)脑细胞形状、大小都在发生变化 图6—6 脑细胞发生变化 ※这种大脑变化的结果,为青春期认知功能的显著进步铺平了道路。

23 (3)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逐步完成 (4)大脑各区域逐步发育完善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5)脑电波的发展 到13~14岁α波和 θ波之间的对抗基本结束。

24 机能上 (1)条件反射形成、抑制机能均增强 (2)符号、抽象思维能力提高 (3)意识性、计划性明显提高

25 (三)性的发育与成熟 1、性器官的发育 女性性器官包括卵巢、子宫及阴道, 男性的性器官包括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及阴茎。 2、性激素的增多 女性的性腺为卵巢, 男性的性腺为睾丸。

26

27 3、性机能的发育 (1)第一性征(primary sex characteristics) 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形态上的不同称之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 (2)第二性征(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i) 进入青春期以后生殖器官以外的性特征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性征又称次性征。

28 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

29 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

30 三、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一)一般影响 1、对自己的身体、容貌、风度各方面的关注 2、体力与性意识的萌发使青少年开始产生成人感
(1)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3)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31 (二)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1、早熟 男孩—早熟对男孩子的成长中起的作用。 女孩—早熟对女孩子的成长中起的作用。 2、晚熟 男孩—晚熟对大多数男孩子起的作用。 女孩—晚熟对女孩子起的作用。

32 (三)少年期性意识萌发的影响 1、渴望了解性知识 2、对异性的好奇与爱 3、在异性面前表现紧张 4、性冲动的产生

33 问一问…… 生理变化带来的其他心理影响是?

34 青春期 ——人 生 的 黎明 风 景 生命周期 生理发育高峰 心理变化高峰 身心变化双高峰 乳儿期 婴儿期 儿童期 少年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35 理论引出的新思考 1、一位母亲向你询问,如何让她14岁大的儿子远离性诱惑直到他长大,你将和她说什么?
2、你认为为什么进入青春期在很多文化下都被看做巨大的转变,以至于要举行特殊的仪式?

36 四、生理上的成人感与心理上的幼稚性间的矛盾
(一)反抗性与依赖性 (二)闭锁性与开放性 (三)勇敢和怯懦 (四)高傲和自卑 (五)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37

38

39

40 我们在一起,好幸福啊!

41 别怕!我来帮忙

42

43

44

45

46 五、少年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一)心理生物性紊乱 (二)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三)青春期的精神分裂症

47 (一)心理生物性紊乱

48 (二)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49 (三)青春期的精神分裂症

50 想一想…… 你如何牵着 青少年的手走过烦恼?

51 第二节 少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少年期学习活动的特点 (一)学业成绩开始分化 (二)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三)学习策略和自学能力提高

52 二、少年期记忆的特点 (一)少年期记忆的特点 1、少年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不断提高 2、同一年龄的少年,受所记材料性质的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但总的说,对直观形象材料的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 3、少年短时记忆广度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

53 4、随年龄增长,少年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效果都不断提高,但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5、少年机械记忆在10岁左右急剧上升,而后就停滞不前,转而以理解记忆为主要记忆手段 6、少年学生形象记忆和语词抽象记忆都在发展,但从小学四年级起,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形象记忆,并在中学阶段占了主导地位。

54

55 (二)记忆监控的特点

56 三、少年期思维的特点 (一)抽象逻辑性 少年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性,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抽象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个发展阶段。

57 1、形式逻辑思维 形式逻辑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先撇开事物个别性、差异性和矛盾性,片面、静止、抽象地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或普遍性。 (1)运用假设进行思维 (2)推理能力不断提高,但发展水平不平衡 (3)运用逻辑法则的能力在不断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性

58

59 2、辩证逻辑思维 辩证逻辑思维是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 ※少年在形式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3岁时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是辩证逻辑思维的水平还比较低。15岁时已经开始学习较为系统、深刻的知识,开始了解基本结构、体系和基本规律,这些都为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0 (二)少年期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 1、独立性和批判性 2、片面性和表面性 3、思维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61 第三节 少年期情绪情感的发展

62 一、少年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一)在性质上 (二)在对人的态度上 (三)在效能上 二、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 1、狂暴性与温和性 生理:兴奋大于抑制 心理:情绪与需要\评价\预期 2、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与表现

63 三、少年期的消极心境和情绪调节 (一)消极心境 1、烦恼增多 2、疏离感 (二)情绪自主 (三)情绪调节

64 四、少年期道德感的发展 (一)同情感 1、普遍的同情 2、自我中心的同情 3、对他人情感的同情 4、对他人生活状况的同情 (二)责任心 (三)羞耻和内疚

65 第四节 少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66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包括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意识,自己的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对人我关系的意识。

67 1、少年期自我概念的总体发展趋势 少年期是继1-3岁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后的第二个飞速发展期。少年开始主动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少年长久的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2、自我意识发展顺序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68 (二)自我控制的发展 1、情绪自控 2、思维自控 3、行为自控

69 反抗心理是当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感受到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自身激发的一种抗拒心理。
(三)自我的独立和反抗 反抗心理是当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感受到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自身激发的一种抗拒心理。 哼!我偏偏不这样做!

70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使他们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有旺盛的表现欲。
1、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使他们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有旺盛的表现欲。 (2)由于少年期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所导致。 (3)由于强烈的独立意识所导致。

71 2、反抗心理的表现 (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2)漠不关心,冷淡对待 (3)反抗具有迁移性

72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亲子冲突: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弱的变化。

73 主要表现在 1、情感上的脱离 2、行为上的脱离 3、观点上的脱离 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74 (二)少年期的师生关系 1、他们要求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独立和尊重。 2、他们对教师的学识尤其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期望。 3、他们期望从教师那里得到公正的评价和积极期望

75 (三)少年期的同伴关系 少年交往对象的重点开始向同龄伙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 1、少年生理机能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欲求体验,心理的闭锁性又使得他们在这些欲求冲动中羞于启齿。 2、随着少年需要层次的不断递增,他们不再局限于儿童时期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开始上升到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76 到初中阶段的后期,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而且,在一些男生与女生心中,会有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
(四)与异性朋友关系的变化 进入初中以后,男女生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但是在最初的阶段,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从表面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 到初中阶段的后期,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而且,在一些男生与女生心中,会有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 怎样交往呢?

77 第五节 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少年期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青春期症候群 (二)自杀倾向和行为 (三)网络成瘾 (四)吸烟和饮酒
第五节 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少年期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青春期症候群 (二)自杀倾向和行为 (三)网络成瘾 (四)吸烟和饮酒 二、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性教育 (二)尊重少年的独立意识 (三)指导少年进行情绪调节

78 第六章 思 考 题 1、论述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2、少年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引发了哪些心理矛盾? 3、简述少年期思维的发展
第六章 思 考 题 1、论述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2、少年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引发了哪些心理矛盾? 3、简述少年期思维的发展 4、简述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5、如何维护少年期心理健康?


Download ppt "乳儿期 (出生~1 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