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安全技术讲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安全技术讲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安全技术讲稿

2 主要内容 机械安全技术 电气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技术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职业病防治技术

3 主要内容 安全色标 特种工具 特种作业 劳动防护用品 危险作业安全技术 应急计划

4 机械安全技术 本质安全与安全装置 机械使用安全 机械事故种类 机械事故的对策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守则

5 电气安全技术 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电气火灾的防止 防雷 静电安全

6 电气防爆 电磁辐射的防护 用电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管理措施 触电急救

7 防火防爆技术 基础知识 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火的基本措施 灭火措施 常见灭火器材及使用 焊接与切割安全 防火宣传

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特种设备的范围 特种设备的使用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9 职业病防治技术 职业病范围 尘毒危害及防护 噪声危害及防护 防暑降温

10 安全色标 安全色 对比色 安全线 安全标志

11 危险作业安全技术 高空作业 带电作业 动火作业 有限空间内作业

12 特种工具 手持电动工具 燃爆场所的器具 登高梯台 吊索具 安全带 安全阀与压力表 其他工具

13 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从事的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周围的设施和他人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从事的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周围的设施和他人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范围: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 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压力容器操作;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

14 劳护用品 资质认定 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15 应急计划(应急预案) 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 事故调查 现场恢复 生活紧急事件

16 谢谢!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17 本质安全与安全装置 本质安全:在设计阶段就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 失效安全: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定位安全:把机器的冲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 机器布置: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出入安全。

18 固定安全装置:通过设计设置防止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安全装置。
连锁安全装置: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控制安全装置:只有当控制装置完全闭合时,机器才能开动,如果控制装置断开,机器就会迅速停止或反转。

19 自动安全装置:把暴露于危险区域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仅用于低速状态。
隔离安全装置: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如栅栏。 可调安全装置:使用部分可调的固定安全装置。

20 自动调节安全装置:由于工件的运动而自动开启,当操作完毕后又回到关闭的状态。
跳闸安全装置:当操作到危险点时,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 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纵者要用双手来操纵控制器。

21 机械使用安全 常用机械的主要危害部位: 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旋转的轴,包括联轴器、心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等。 旋转的凸轮和孔处。

22 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辊等。
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

23 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
旋转部件和滑动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

24 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坑必有盖、有走台必有护栏。
安全防护装置结构应简单,布局应合理,有足够的可靠性,并适应工作环境。 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运转联锁,保证安全装置未起作用前设备不得运转。 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25 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包括应与制动器和离合器联锁,以保证能迅速终止运行。
紧急停车开关:颜色为红色,在停止运行后应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

26 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
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这类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刀具造成的伤害。刀具直接造成的伤害,包括在前两类伤害中,不再重复。

27 机械事故种类 但还应注意,在生产中刀具产生的切屑也会造成伤害; ①烫伤。刚切下来的切屑温度很高,可达600-700度,容易造成烫伤;
②刺、割伤。各种金属切屑都有锋利的边缘,会造成刺伤或割伤。飞起的切屑可能伤害眼睛; 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打伤人; 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伤害。

28 非机械伤害:电气故障、化学品暴露、高温、高压、噪声、振动和辐射等所造成的伤害。
软件因素造成的:计算机控制、操作机器的人的干预等造成的危险。

29 机械事故对策 实现机械安全: 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即本质安全 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需求 使人们难以接宾机器的危险部位
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提供防护装置或防护服 培训。

30 机械设备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 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31 ①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
②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时会发生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等。

32 ③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各种灯光信号,或各种警告标志牌等。
④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搞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相互连锁装置。使某一个动作,必须在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不可能动作。

33 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①供电的导线必须正式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或过线的地方。 ②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

34 ③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④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按零装置,连接的导线要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 ⑤局部照明灯应使用 36伏的电压,禁止使用 110或 220伏电压。

35 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
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

36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守则 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37 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 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量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38 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39 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气事故主要包括电流伤害事故、电磁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某些电路故障。
电流伤害事故:俗称触电,电流伤害又分电击和电伤。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称为电击,电击会使肌肉发生抽搐,如果不能立刻脱离电源,电流将伤害到神经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的对人体的伤害叫做电伤。电伤包括的伤皮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

40 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磁场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是人体在电磁场能量辐射作用下,受到的伤害。
雷电事故属自然灾害。雷击可能毁坏建筑设施,伤及人、畜,造成火灾和爆炸。 静电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静电最严重的危害是引起现场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另外,静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电击。 电路故障本是设备事故,但设备事故往往会引发人身事故。例如,电线短路可能引起火灾,从而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等等。

4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危险就越大。
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越大。另外,由于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会降低,通电时间过长,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加,电击的程度亦随之增加。 电流途径。通过心脏的电流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触电者死亡。

42 电流种类。我国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流称为工频电流,此外,还有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和静电电荷,它们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人体状况。身体越强健,受电流伤害的程度越轻。因此,触电时,女性比男性受伤害更重;儿童比成人更危险;患病的人比健康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更大。

43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44 绝缘、屏护和间距 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1、绝缘 1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45 绝缘、屏护和间距 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2、屏护 1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46 绝缘、屏护和间距 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3、间距 1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47 2 接地和接零 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48 2 接地和接零 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49 2 接地和接零 保护接零 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50 3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51 4 采用安全电压 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

52 采用安全电压 4 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
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53 5 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

54 电器火灾的防止 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55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
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

56 防雷 雷击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电脑局域网应注意防雷。 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 电脑局域网应注意防雷。

57 静电安全 静电是由于不同物质分离、接触和摩擦产生的。 静电电压可高达数百伏甚至上千伏,但电流和能量较小,当电阻小于1M欧时产生放电。
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58 防静电的主要措施就是接地。 管道和设备连成连续的电气通路并且一点或多点连续接地。 金属法兰两端应设跨接线,容积大于50m3和直径大于2.5米的贮罐应多点接地。 油罐车在灌注或热电厂放可燃性注入体时应接地。 当润滑油电阻大于106欧电阻时,设备的旋转部分应接地。 工作人员做好静电防护工作。

59 电气防爆 危险温度:短路、接触不良、严重过载、散热不良、漏电等。 电火花和电弧。
危险物品分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蒸汽、薄雾;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防爆电气设备在其外壳明显处设置明显的凸纹“EX”,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特殊型等8种。

60 电磁辐射防护 电磁场对人的伤害取决于辐射强度和累计剂量。 WHO已将0-300HZ的低频电磁场列为可疑致癌物。
主要措施:采取屏蔽隔离、人员穿屏蔽工作服。

61 用电安全基础知识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
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62 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对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检查,保证连接牢固;接地或接零的导线没有任何断开的地方。
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导线救物体压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将导线拉断。

63 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灯口不得外露。引线要采用有护套的双芯软线,并装有“T”型插头,防止插入高电压的插座上。行灯的电压在一般场所,不得超过36伏,在特别危险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内、潮湿的地沟处等等,其电压不得超过12伏。 一般禁止使用临时线。必须使用时,应经过设备能源部门和安技部门批准。临时线应按有关安全规定安装好。不得随便乱拉乱接。还应按规定时间拆除。

64 进行容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操作时(如使用汽油洗涤零件、擦拭金属板材等等)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对导除聚集的静电。
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65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救火时应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器设备接触.以防危险。
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施,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66 电气作业管理措施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度。

67 触电急救方法 脱离电源 ①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插头拔掉,切断电源。要注意,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关断的不是相线,并未真正切断电源。 ②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③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线来切断电源。 ④遇高压触电事故,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总之,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

68 触电急救的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体外心脏挤压法:是指有节律地挤压心脏,用人工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使心脏恢复搏动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69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 火三角即为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烯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火旋风:火灾在蔓延过程中会形成旋转火焰,从而使得火蔓延速度和强度大增加。 轰燃和回燃。

70 火灾发展变化一般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四个阶段。
火灾规律的双重性:确定性和随机性。 火灾的防治途径:清洁阻燃、智能探测、清洁高效灭火、性能化设计和评估。 阻燃 火灾的分类:森林火灾、建筑火灾、工业火灾和城市火灾。

71 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建筑结构不合理;火源或热源靠近可燃物;电器设备绝缘不良、接触不良、超负荷运行、缺少安全装置;电器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不相适应;化学易燃品存放及管理不符合安全要求;避雷设备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易燃品堆积量较大,缺少防火间距;动火时易燃物品未清理干净;操作人员不懂防火知识;车辆进入易燃场所未有防火措施。

72 吸烟引起的事故 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 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有些工作需要在生产现场动用明火,因管理不当引起事故。 静电引起的事故。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会产生静电。例如,用汽油洗涤、皮带在皮带轮上旋转摩擦、油槽车在行走时油类在容槽内晃动等,都能产生静电。人们穿的化纤服装,在与人体摩擦时也能产生静电。

73 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例如,超负荷使用电气设施,引起电流过大;电气设施的绝缘破损、老化、电气设施安装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等。
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例如煤堆的自燃,废油布等堆积起来引起的自燃等。 雷击引起的事故。雷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能产生高温和高热,引起火灾爆炸。 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带故障运行或管理不善引起的事故。

74 防火的基本措施 ①消除着火源:如安装防爆灯具、禁止烟火、接地、避雷、隔离和控制温度等;
②控制可燃物: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 ③隔绝空气:将可燃物品隔绝空气储存,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

75 灭火措施 报警 限制火灾和爆炸蔓延 一旦发生火灾,应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防止火灾蔓延,如设置防火装置、在车间或仓库里筑防火墙或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等。 灭火方法 ①窒息法:即隔绝空气,使可燃物质无法获得氧气而停止燃烧; ②冷却法:即降低着火物质温度,使之降到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 ③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源孤立,火势不能蔓延。

76 常见灭火器材及使用 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油类火灾。 使用泡沫灭火器时,首先拔下保险销,将喷嘴对准起火点(火源根部),按下压把,左右摆动喷射、平行推进。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合扑救贵重仪器和设备,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可以手提也可以肩扛,在距燃烧物3-4米左右时,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手柄,另一手旋开手轮,并将喇叭筒对准起火点。使用时不能用手直接抓喇叭筒外壁,以免冻伤手。 干粉灭火器:适用扑救石油、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和电器设备等火灾,使用灭火器时,首先拔下保险销,将喷嘴对准起火点(火源根部),按下压把,左右摆动喷射、平行推进。

77 焊接与切割安全 种类:手工电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碳弧气刨、埋弧自动焊、电渣焊、电阻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气焊与气割 主要危害有触电、弧光辐射、有害气体、噪声、火灾、紫外线、挤伤和压伤等。

78 焊接与切割安全 胶管与管道安全 气瓶安全 焊接电源安全 焊割矩和电源安全

79 十不焊割 无上岗证不焊割。 雨天露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不焊割。 装过易燃,易燃及有害物品容器,未彻底清洗不焊割。 密闭器具未采取措施不焊割。
设备未断电、容器未卸压不焊割。

80 十不焊割 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干净不焊割。 焊体性质不清、火星飞向不明不焊割。 焊接设备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
锅炉、容器等设备内无专人监护,无防护措施不焊割。 禁火区未采取措施和办理动火手续不焊割。

81 教育孩子不玩火和电器

82 照明火时不要离开人

83 不要乱接、拉电线

84 不乱丢烟头 不卧床吸烟

85 使用电器注意安全

86 不乱倾倒液化气

87 不能存放过多易燃易爆危险品

88 切勿乱堆放杂物

89 一旦失火 不要惊慌

90 迅速报警

91 平时要多学习火灾逃生方法 多掌握几条逃生路线

92 千万不要贪恋财务

93 当机立断 快速撤离

94 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95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96 采取低姿势或匍匐前进

97 身上着火 不要奔跑 可就地打滚或用衣物压灭

98 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住门

99 在阳台上呼救

100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

101 起重事故类别 失落事故:在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
挤伤事故:在起重作业中,作业人员被挤压在两个物体之间,造成的挤伤、压伤、击伤等人身伤亡事故; 坠落事故: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从起重机机体上门空处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102 触电事故: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遭受电击所发生的伤亡事故,
机毁事故:起重机机体因失去整体稳定性而发生倾翻翻倒,造成起重机机体严重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的事故; 其他事故:包括误操作事故、起重机之间的相互碰撞事故、安全装置失效事故、野蛮操作事故、突发事故、偶然事故等。

103 起重事故原因 起重设备质量不好,强度不够; 没有保险装置和联锁装置,或者这些装置失灵; 没有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损坏;
过道、扶梯、驾驶室和着陆台安装不合理; 操纵时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 对起重机及其辅助设备的使用状况缺乏认真检查。

104 起重机械安全要求 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标准GB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起重机械必须设有关安全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过卷扬限制器、电气防护性接零装置、端部止挡、缓冲器、联锁装置、夹轨钳、信号装置等。 严格检验和修理起重机机件,如钢丝绳、链条、吊钩、吊环和滚筒等,不能用的机件要立即更换。

105 建立和健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规程。每台起重机都要详细记载其规格、性能等有关技术资料,记载历次大修、中修情况,记录起重机的重要性能的变化和重大事故的情况,以备考查。
起重机运行的时候,禁止任何人上下;也不能在运行中检修;禁止从一台桥式起重机跨到另一台桥式起重机上去;上下吊车要走专用梯子。

106 使用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时,起重机悬臂能够伸到的区域内不准站人,使用电磁起重机,应当划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不能有人。
起重机械吊运时,应走吊运通道;不能从人上空经过,在吊运的东西上也不能站人,更不能对挂着的东西进行加工。

107 起吊的东西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停留时,在起吊物品下面要禁止一切人员站立或通过。

108 起重机械操作安全要求 起重机驾驶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亦应给予断续铃声或报警。 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确认起重机上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如电源断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牌时,应由有关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主电源。

109 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
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 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当风力大于6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对于门座起重机等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7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 司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的司机。

110 起重机械“十不吊”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吊绳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歪拉斜挂不吊;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有浮置物不吊;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不吊; 带棱角快口未垫好不吊; 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不吊。

111 职业病 尘肺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职业病

112 尘毒危害防治措施 在工业生产中对从业人员有害的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毒物,被称之为尘毒危害。有害物质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途径有三条:
通过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皮肤接触有害物质; 由消化道进人人体。 防治措施:工艺措施、设备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113 噪声危害及其防护 噪声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空气动力性噪声:如鼓风机、空压机、汽轮机、风动工具、汽笛等产生的噪声。 机械性噪声:如冲床、球磨机、车床、电锯、滚筒、剪板机。如剪板机等产生的噪声。 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继电器等电气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噪声。

114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噪声能损伤人体听觉器官:噪声损害听力的程度与人体接触噪声的时间及其强度有关系。 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对人的正常生活都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噪声强弱、接触时间长短有关系。

115 控制和预防噪声的危害首先应从消除或控制噪声源和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强度入手。对于从声源及传播途径上无法消除或控制的噪声,则得要在噪声接收点进行个体防护。
常用的个体防护办法是:让从业人员在耳孔里塞上防声棉或佩带防噪耳塞、头盔等防噪声护具,把噪声拒之于人耳之外。

116 防暑降温 当某作业地点存在有生产性热源,并且该作业地点气温高出该地点夏季室外气温2℃或2℃以上时,称该作业为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下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变化。当高温超过人体调节的适应范围时,可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紊乱,发生中暑及各种病患,甚至于危及生命安全。

117 中暑是由于高温、日晒等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中暑的初期症状,首先是感到头晕、眼花、耳鸣、心慌、乏力,严重的体温会急速升高,出现突然晕倒或肌肉痉挛等现象。 中暑的发生与高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时间及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在闷热及高温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休息条件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特别是年老体弱、新员工缺乏高温环境锻炼、适应能力差,都可能成为中暑的原因。

118 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大、汗不易蒸发,使体内热量蓄积过多,或者气温超过34℃时,同时存在强烈的热辐射、风速又小时。更容易使人中暑。

119 为了防止中暑,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件事: 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防护用品能遮挡或反射侵袭体表的辐射热,使衣服与体表之间空气层的温度低于外界气温,有利于体温的扩散; 及时补充盐分和水分,但不要暴饮; 大量出汗后,不要在大风量风扇前久吹或马上用冷水冲洗;

120 夏天出汗多,人容易疲劳,食欲较差及睡眠不足时更易发生中暑。因此,要注意个人营养,吃好睡足,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密闭设备或狭小房间内作业时,要有人监护 如有人员中暑,应立即移到阴凉通风场所,解开衣扣腰带,喂服解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等,重者马上送医院治疗。

121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的级别如下:1级:2-5米;2级:5-15米3级:15-30米;4级:30米以上; 强风(阵风风力六级以上,风速10.8米/秒)、异温(高、低温)、雪天、雨天、夜间、带电、悬空、抢救等情况下的高处作业称特殊高处作业。凡高处作业必须经过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安全技术措施。

122 高处作业的地面应划出禁区,加设围栏(墙),并在作业区不同的位置悬挂有关的警示标志。
禁区围栏(墙)作业位置外侧间距为: 一级高处作业 2-4米 二级高处作业 3-6米 三级高处作业 4-8米 四级高处作业 5-10米 任何人不准在禁区内休息或工作。

123 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应在作业区醒目处悬挂标记,写明级别种类和技术安全措施。在作业区入口处悬挂有关标示牌,或危险信号旗,提醒作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注意安全。
凡患有癫痫病、精神病、高血压、贫血病、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和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者,禁止上岗作业。

124 作业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作业负责人(含班组长)要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种工具和防护用具、机电和其它设施是否安全可靠,发现问题立即调整、更换、停用,直至确认安全可靠,才能开始作业; 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上岗前的一切准备,检查脚手架和所用的工具、设施、安全用具等,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好安全带,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准穿光滑底、硬底鞋;

125 进行特殊高处作业,必须有保证安全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岗责任人和专职监护人。禁止在露天进行强风(六级以上大风)特殊高处作业;
夜间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126 建设施工靠近低压电源线路时,应距离低压线至少2米,在2米以内时,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距离10千伏线路至少应在5米以外,否则应采取绝缘屏护及防止误触事故的措施。禁止在高压线附近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在上下时,不得乘坐货梯和非载人的吊笼,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准在高处投掷任何物件。不准将易滚易滑的物件堆放在脚手架上,工具、材料要放平稳牢固。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

127 严禁上下同时垂直作业。若特殊情况必须垂直作业,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在上下两层间设专用的防护棚或者其它隔离设施。
当需要在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工作时,必须采取安全行走的技术措施,如铺设木板、跳板并加护绳等,在屋面下部增加安全网和安全带,不准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情况下冒险踏踩。 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得在墙顶上工作或通行,严禁坐在高处的无遮拦处休息。

128 脚手架不准超负荷使用(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9千克),禁止多人集中在一块脚手板上作业。超过3米长的铺板不能同时站两人工作。
进行高处焊接、氧割作业时,必须事先清除活性飞溅范围的易燃易爆品。若在锅炉、压力容器、金属构件、大中型产品工件等处作业高度大于等于2米时,必须搭设活动梯台、平台及防护拦网,禁止在无防护技术措施情况下登高作业。

129 脚手架、斜道板、跳板和交通运输道,应随时清扫,不得有泥沙、冰雪,要采取有效防滑措施,并经工程负责人会同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工。
使用的各种梯子必须符合GB 、GB 、GB 标准规定,并应有防滑装置。梯顶无搭钩、梯脚不能稳固时必须有人扶梯。人字体拉绳必须牢固可靠。

130 带电作业安全技术 低压线路进行带电作业时应有: 安全监护和安全措施; 要使用合格的且有效的绝缘工具; 地面作业时应站在干燥的绝缘垫上;
杆上作业时,同一杆上不准两人同时在一根电杆上带电工作。

131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132 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33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134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135 动火作业证必须按有关规定予以审批。 企业主管消防的部门要到场监察各项措施的落实。

136 有限空间内作业安全技术 分类: 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等。
地下有限空间:包括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等。 地上有限空间:包括贮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或试验室等。

137 防护措施 专人监护; 进行氧含量监测:包括作业前、作业中; 根据氧监测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作业措施。

138 安全色 安全色:红、蓝、黄、绿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139 对比色 有关对比色的知识 : 对比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而黑、白两色互为对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

140 安全线 安全线 : 工矿企业中用以划分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的分界线。厂房内安全通道的标示线,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都是属于此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全线用白色,宽度不小于60㎜。在生产过程中,有了安全线的标示,我们就能区分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有利于我们对危险区域的认识和判断。

141 安全标志 : 安全标志类型: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注意危险 禁止鸣喇叭 安全标志 : 安全标志类型: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142 安全标志 :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紧急疏散方向 安全标志 :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143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或其他能源,并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参数,并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为:容积大于或等于30L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等于0.1MPa,且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144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液体或气体,承载一定的密闭设备。其范围为:最高工作压力>=0. 1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2. 5MPa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液体或气体,承载一定的密闭设备。其范围为: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液体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工作压力>=0.2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或标准沸点小于或等于60度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145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输送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管道。

146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物体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0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物体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T并且起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 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147 特种设备使用 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文件。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148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149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150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151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152 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153 第三十一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第三十九条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154 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第四十一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155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156 一、锅炉简介 锅炉是生产蒸汽的设备,它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再利用热能产生蒸汽。锅炉按用途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机车锅炉、船舶锅炉和生活锅炉,按结构分为水管锅炉、火管锅炉二种,前者是烟气在管内流动。有时又按压力分为低压、中压、高压与超高压锅炉四个等级。

157 二、锅炉的危险因素 锅炉在运行时,不仅要承受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而且要遭受介质的侵蚀和飞灰磨损,因此具有爆炸的危险。如果锅炉在设计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或因年久失修,或违反操作规程都可能出现严重的事故。 江苏一浴室锅炉爆炸造成1死4伤

158 锅炉常见的危险因素有: 1、水位异常。主要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缺水和满水。当严重缺水时,水冷壁管已部分干烧、过热,如果此时强行进水,使温度很高的气包和水冷壁管发生急冷,产生巨大的热应力,同时水大量气化会造成管子大面积损坏甚至炉管爆裂。为此锅炉严重缺水时绝不能立即加水,应立即熄火停炉。满水也会使蒸汽压力严重波动造成锅炉损坏,此时应减少给水或及时排水,必要时也应停炉。

159 2、汽水共腾。主要是锅炉水位波动幅度异常,水面翻腾程度大。原因是炉水中含盐量高,管壁结垢严重,水汽化受扰动使蒸汽系统压力严重波动,有时还可引起锅炉承压系统部件损坏,甚至造成炉管爆裂。

160 3、炉膛爆炸。炉膛爆炸是指炉膛内发生可燃物瞬时爆燃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点火前炉膛内存在可燃物,一般是点火不成功没有及时清理炉膛而留存下来的,当再次点火时就可导致炉膛内的可燃气体、可燃物发生爆燃。
为此,锅炉点火前必须通风置换,清除可燃物,使其浓度远远低于爆炸界限。

161 三、锅炉运行的安全防护 2)锅炉运行要有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水质管理制度、定期检验制度等。
1)锅炉房,每层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栓住,锅炉房内的工作室或生活室的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2)锅炉运行要有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水质管理制度、定期检验制度等。 3)运行锅炉应每年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检验,每6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162 4)蒸汽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
①锅炉水位降到规定的水位极限以下时; ②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时; ③锅炉水位已经升到运行规程规定的水位上位极限以上时; ④给水机械全部失效; ⑤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⑥锅炉元件损坏,危机运行人员安全; ⑦燃烧设备损坏,炉膛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 ⑧其它异常运行情况。

163 四、压力容器的危险因素 压力容器类似锅炉,是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有些压力容器盛装可燃介质,一旦发生泄露,这些可燃气体会立即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若遇到火源即可导致二次爆炸火燃烧等连锁反应,造成特大的火灾、爆炸和伤亡事故。

164 由于压力容器是在压力状态下运行,内部介质又有可能是有毒可燃的。
所以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必须进行周密检查和必要的技术措施。 一般压力容器破裂原因可分为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腐蚀破裂和蠕变破裂等五种形式。

165 五、压力容器危险的防护措施 1、压力容器设计及其制造必须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中规定的符合等级类别的设计制造单位进行,其受压元件焊接工作,必须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焊工担任。焊缝的表面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质量标准,并作表面探伤,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凹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2、压力容器制成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166 3、压力容器应按规定装设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及切断阀等安全附件。在容器运行期间,应对安全附件加强维护与定期校验,保持齐全、灵敏、可靠。
4、使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向当地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并取得使用证,才能将设备投入运行。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数量和安全性能要求,设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5、使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167 6、压力容器应定期进行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外部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外部检查,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使用期达20年,每年至少进行内外部检验,并根据检验情况,确定全面检验时间和作出能否使用的结论。 7、压力容器的壳体及受压元件不得有裂纹存在,经内外部检验发现有严重裂纹的容器,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修理、更换或报废。

168 对于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安全要求如下: 1、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是受过培训,经过考核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必须了解压力容器基本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熟悉操作工艺条件; 3、应做到平稳操作,缓慢加压和卸压,缓慢地升温和降温,运行期间,保持压力和温度的相对稳定;

169 4、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5、做好班前、班中和班后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不正常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7、掌握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发生故障,严重威胁安全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容器运行,并报告有关部门。


Download ppt "安全技术讲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