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研究员 周 卫 2008年10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研究员 周 卫 2008年10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研究员 周 卫 2008年10月

2 1.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教师成长型

3 1.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教师成长型
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设法找到恰当的理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以问题唤起反思和变革的行动。

4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 ----《爷爷一定有办法》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课例研究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 ----《爷爷一定有办法》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课例研究 背景: 1、北海幼儿园是北京市示范幼儿园. 2、幼儿园正在开展的课题是“师幼互动中老师应答适宜行为的研究”,有课例研究的热情和基础。 3、参加研修活动的有该园柳茹园长,保教主任,6位老师,执教老师王鑫,西城2位教研员沈心燕,左晓静和周卫研究员. 4、教学内容是讲故事,加拿大著名儿童作家菲比.克尔曼的著名民间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5 《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梗概 作品用重复而有节奏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加拿大小镇约瑟一家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为约瑟缝了一条方格毯子。约瑟渐渐长大了,毯子变得老旧了。妈妈说,“约瑟,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又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 ”…… 故事线索:毯子——外套——背心——手帕——钮扣 ——最后约瑟把这些材料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6 第一轮实践(4月1日),教师的原经验 活动目标: 教学诊断: 1、喜欢阅读故事,能预期故事的内容;
2、尝试在操作体验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意思. 教学诊断: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看图说话,填空式问答,语言教学变得机械而乏味。孩子只能被动回答简单的句子和短语. 教师讲第二幅图(外套变背心)片断: ?:“约瑟长大了,神奇的外套怎样了?” da: “缩水了,” “头穿不进去了。” ?:“妈妈怎样说?” da:“妈妈说把它扔了吧.” ?:“爷爷有什么办法?” da:“爷爷把他剪了剪,缝了缝,做了件背心。” ?:“为什么说爷爷有办法?” da :“他能废物利用。”

7 2、教师试图通过在纸上剪一剪、画一画,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勤俭节约的道理、但由于美工操作脱离故事情景,结果变成俩张皮。
操作结果:背心——一条裤子和一条裤衩(一顶帽子) 3、故事最终,钮扣丢掉了,约瑟很伤心,老师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 小朋友答:拿布再做;打工挣钱;拿钱再买;我把它变成一颗珍珠。 老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办法。

8 研究者对第一轮实践的评价 割裂故事内容的问答,脱离故事情节的操作,使小朋友并没有真正理解故事的内容,更谈不上从中受到什么教育了。
在第一轮评课环节中,我发现一种现象,老师们热衷于具体教法的改进。怎样将美工操作与语言教学相整合?哪些地方适合师幼互动?老师如何应对才恰当?但却很少关注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挖掘。而脱离开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本质,一味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成了本末倒置.从这种意义上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9 第二轮课堂教学程序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新课导入 二、师生一同讲故事 三、表达多元体验
教师利用PPT,介绍故事书封面,作者\故事主人公 1、教师边操作,边讲述三段故事:毯子—外套—背心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引导幼儿创造性复述故事结尾:背心—手帕—钮扣—最后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3、教师让幼儿分角色配乐讲故事. 师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哪儿有意思?为什么? 幼儿读故事名:“爷爷一定有办法。” 小朋友尝试分角色复述,理解故事结构。 几个幼儿已能完整地复述一段故事,有2个小朋友,始终坚持要把旧背心变成 小裤衩。 “我特别喜欢爷爷翻过来翻过去,我奶奶就不这样,上来就剪。” “我喜欢爷爷肯动脑筋,总会想出好办法。” “我喜欢故事的结尾。特别有意思.”

10 第二轮实践(5月27日)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 1、通过师幼合作讲故事,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在听的记忆、听的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创造性地复述分段故事结尾。(语言发展) 2、培养阅读兴趣,鼓励儿童表达各自对故事的多种体验。(情感体验) 3、在问答互动中仔细聆听,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有办法。”(互动交流)

11 第二轮教学的三个变化 1、从让孩子体验性地动手操作,在纸上画一画,剪一剪,到教师引导边操作教具(方格布),边讲故事。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发现不变的是材料,变的是材料的功能和大小. 2、从教师告诉孩子一个勤俭节约的道理,到引导儿童个性体验感悟故事的意思。 3、从简单的看图说话,填空式问答,到引导儿童学习听的记忆,听的理解,模仿复述,创造性复述,语言训练更加有序有效。

12 第二轮教学执教者反思 1、教学目标明晰了。以往总觉得教学目标空洞,现在从语言发展,情感体验、互动交流三个方面,把三维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监控的行为目标。 2、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能力,尤其应重视提高学科素养。比如,对于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怎样分析故事的发展线索、结构特点以及故事语言特点及核心价值。只有自己真正读懂了,才能给孩子讲明白。 3、通过反复实践,我才懂得了什么是个性体验,以往我讲述一个故事,总想告诉孩子一个什么道理。往往会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孩子的体验。现在让孩子在听懂故事的基础上,自己去悟出一个道理,真是太奇妙了!每个孩子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我一下惊呆了,一时竟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13 第二轮研究者的评论 1、从第一轮到第二轮,教学目标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三维课程目标变得更具体,可操作了.教师真正明白了该教什么,怎么教.在课改强调学习方式变革的潮流下,老师能清醒地意识到提高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注意到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突出语言教学的特点,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2、在教学改革中,既要重视课程观念的更新,又要重视教学行为的跟进。一方面让儿童创造性地复述,但当小朋友把旧背心变成了小裤衩,老师却一再强调只能变成小手绢,缺乏对幼儿感受的认同与接纳,这是观念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儿童个性体验,但当幼儿真的说出自己的体验时,教师又缺乏由衷的赞赏,悉心的聆听,积极的回应,适时的追问与引申,这是教学行为与策略的缺失。研究还在继续……

14 1.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教师成长型
强调利用故事和叙事来获得知识和沟通,课例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理论无法取代的默会知识。整个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资源,开发资源,拓展资源,共享资源的过程.

15 [案例]从告诉事实到组织观察 淀粉特性:淀粉遇碘酒变为蓝紫色
----小学自然《淀粉》 淀粉特性:淀粉遇碘酒变为蓝紫色 现代自然科学课程理念指明,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种课程应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提供给他们一种思想工具,这样,他们就会更接近于了解作为科学特点的探索精神了。

16 (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
问题诊断 (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 (2)有的课形式上象探究,但实际上是对结论的验证,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主动观察与分辨的学习活动. (3)学生探究需要方法的引导,也是个重要问题。这种引导将经历:有结构的探究→指导性探究→自由探究,逐步放开。

17 改进设计 把是好朋友的用线连起来: “找朋友” 观察得出性质 分类、鉴别 变成蓝紫色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马铃薯 黄酒 盐 酱油 面 粉 碘酒
“找朋友” 观察得出性质   分类、鉴别 …… 变成蓝紫色 把是好朋友的用线连起来: 马铃薯 黄酒 盐 酱油 面 粉 碘酒    醋  米 饭 米饭、面粉、马铃薯中含有淀粉,遇碘变色

18 (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
问题诊断 (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 (2)有的课形式上象探究,但实际上是对结论的验证,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主动观察与分辨的学习活动. (3)学生探究需要方法的引导,也是个重要问题。这种引导将经历:有结构的探究→指导性探究→自由探究,逐步放开。

19

20 1.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教师成长型
尊崇理论的价值,认为教学是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结果,课例为印证理论、检验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实据。

2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动态生成观察要点 教学环节 观察要点 观察记录 一、创设情境 根据烧饼、油条、豆浆价格提问题。
一、创设情境 根据烧饼、油条、豆浆价格提问题。 ●教师有没有局限预设的问题和顺序? ●教师有没有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并分类板书? 二、自主探究 (一)小数加法 ⒈一位小数加一位小数 ⒉一位小数加整数 = 5.2 教师有没有通过口算,将数学问题与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 教师在巡视中有无发现不同算法?对出错同学是否运用出声思维方法,让其说出错误原因? 在竖式计算中,是否注意了“元、角”在数位对齐中的支架作用,是否强调了低位算起?

22 动态生成观察要点 教学环节 观察重点 观察记录 (二)小数减法 ⒈整数减一位小数 豆腐脑比豆浆贵多少? 3-1.4 = 1.6 3.0
在学生独立完成时,有无巡视发现典型错误? 发现列式错了,教师是如何纠正的?有无恰当运用追问和转问? 教师有无通过小组交流发现不同解法,让学生相互争论,发表意见? 教师是怎么比较点点儿补零的?有无追问与不补零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 教师有无鼓励学生的发现和好的想法?(如称赞”相同单位对齐”) 教师有无强调退位记点的策略?讲清退一当十的算理?

23 动态生成观察要点 教学环节 观察要点 观察记录 三、巩固练习 7.3 + 8 = 10.4-6.8 = 9 - 7.3 =
教师有没有注意让前面出错的同学计算,注意当堂反馈,给出错的同学一个当堂改正的机会? 四、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有没有鼓励学生自己概括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有无用板书及时梳理强化学生的小结? 教师布置的作业有无针对性?

24 动态生成观察后的思考 科学、有针对性的观察,必须紧扣研究的主题和具体教材内容,必须基于前期生成理论的研究准备,才有可能预设出观察的视点。很难找到通用的万能课堂观察表。 行动教育倡导,在观察中学会观察,在课例研究中学会课例研究。 课堂观察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别人的观察,激发执教者自身自觉意识到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5 1.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教师成长型
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课例真实地记载了教师成长的历程,其中的甘苦与困惑、迷茫与挣扎以及反复探寻之后的豁然开朗。

26 青年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尹靓南三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教学背景: 研究线索:
尹老师,24岁,西南大学毕业,教龄不到二年,基本素质好,是学校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请区教研员、本校骨干、展一小学6位骨干共同帮助诊断、评议、改进。 研究线索: 现场深入观察分析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教材理解、学科本质、特点理解有多少提高? 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处理上有哪些改进?

27 原经验 改进后 关注重点 教学内容 ●完成预设的教案、教参、多媒体、板书 ●精心准备自己的教学语言和问题
●把自己对人物的性格分析和感悟告诉学生,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 ●用好教材和教参、多媒体、板书,去掉练习题:“尊贵、俗气、刁钻”,突出凤辣子“张扬、善变、迎合”的性格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仔细聆听,积极回应,恰当引导,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个性感悟来,读出情调来,读出问题来,品出意蕴来。 教学内容 ●平均使用力量,在教法指导上用时过度,没有突出重点、难点。 ●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节奏、分寸,突出重点、难点。

28 原经验 改进后 对人物性格分析 ●简单归类:王熙凤处处虚伪,百般逢迎。结果造成简单褒贬,把经典名著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表浅化、脸谱化。 ●深入理解“凤辣子”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既泼辣、张扬,又心机极细,应对自如;既能言善变,巧于逢迎,又八面玲珑,精明强干。夸黛玉漂亮,讨老祖宗欢心,赞三春美貌。 “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 “言谈极爽利,心计极深细。”

29 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30 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4.1 主题明确 4.2 线索清楚 4.3 具有关键性事件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 优秀教学经验的凝炼 ◈ 教学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 ◈ 与先进教学理念的挂钩点 ◈ 新颖的理论视角 1

31 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 交代背景、问题 ◈ 有困惑、有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小标题 2.1 2.2

32 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体现教育的核心问题和价值观 ◈抓住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 ◈突出关键问题的细节描述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3

33 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有教学决策的选择与困惑、不同教学决定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由此现象引发的思考和新的决策的产生。 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者的诠释 资料描述必须充分,以供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4

34 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研究结论和启示 学生感受,教师反思,研究者的评析 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变化 由此引出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1 主题明确 2.2 线索清楚 2.3 具有关键性事件 2.4 过程性资料翔实 2.5 有结论和反思 5

35 3.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36 3.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选择一个或几个别人的典型课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分析:重点领会课例作者如何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主要问题?如何处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问题如何与课例内容相关联?

37 3.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制订课例研究计划(研究主题、授课内容) 开课或听公开课(课堂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开教研会,头脑风暴(授课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遇到的问题,自己如何处理;参与者“移情”,从任课老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 再反复改进授课……(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38 3.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选择关键性的事件(印象最深的事件) 对事件的背景过程进行描述 重点写前后变化以及学生的反应 反思行动的结果 假设你再次遭遇同类事件该如何应对

39 3.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用课例的几个要素来衡量 反思、斟酌,听取各方面意见 请没有参与课例研究的人阅读 反复修改甚至重写,最后改定

40 4.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考虑所写课例的类型 修改标题、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41 研究程序: ⑴ 选择学科、年段、基地学校、由研究人员、校长、教师、技术人员共同组建研究小组;
⑵ 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和成果形式、组织相关培训 ⑶ 精心选题和选择课例,查阅相关文献 ⑷ 研究实施,详细占有资料数据;分阶段交流、指导和监控 ⑸ 撰写初稿,提炼观点,斟酌修改,制作成文本或视频课例 ⑹ 建立电子档案,交流研讨

42 如何选题: 选题依据: 《故宫博物院》课例研究(有课例,无主题)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而不当) 小学语文体验式朗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初、中、高段朗读教学要求(不便具体操作) 《故宫博物院》课例研究(有课例,无主题)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而不当) 小学语文体验式朗读教学研究 选题依据: 课改热点 核心知识 学科优势 研究基础 切口要小 共同关注

43 如何让体验更有效 体验什么? ——基于《小珊迪》课例的体验式朗读研究
通过体验式朗读,感受小珊迪的贫穷、可怜,感悟、钦佩小珊迪的诚实守信,体验小珊迪的内心情感,体会人物对话的语境和语感。

44 如何指导学生体验 有形的体验 有效的体验 混沌的体验 通过多种感官,多种媒体,情境创设,激活经验,对话移情;
用画画来体验小珊迪的贫穷(费时多); 用课本剧表演体会可怜(难度大,缺乏角色理解); 用画面和音乐来渲染情绪。 有效的体验 教师真情投入,打动自己,才能感染学生; 恰当运用范读、投影和音乐,把握朗读的基调; 提倡个性悟情,通过分角色朗读,比较品味; 设身处地,体会主人公的处境和内心情感; 想象模拟,读中悟情,在体验基础上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体验。 混沌的体验 老师将自己的体验告诉学生; 过分注重老师范读,学生模仿; 为了提高参与度,齐读过多,大声、整齐、洪亮; 偏重技巧分析,重点词的作用。

45 什么是有效的交流? 报告样例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
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先进理念的挂靠点

46 交代背景:是教研组进行一个教学研究活动、课题材料、有教研员的参与等信息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 沈老师课的内容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是上海“一期教材”三年级第一册)。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老师的课。

47 第一次授课:“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春游你花了多少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回答:47,37) 。 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 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的资料

48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有的老师要要求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自动化的程度。 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多大价值? 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更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 有教学决定的过程再现

49 案例撰写者的评论 教师们达成的这个共识向我们暗示:课堂中的语言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尤其是口头语言,它是学生数学思维外显的载体;让学生“表达”,就是通过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他们思维的结果。 “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与学校教学向来以书写结果作为终断依据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对比。或许教师们并没有对他们的“共识”进行过这样深层的思考,但我们从这个角度不难认识交流的价值。

50 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二次授课:“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76-19”的差是多少?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 生1:我是先算76-10=66,再算66-9=57。所以76-19=57。 生2: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所以76-19=57。 生3: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所以76-19=57。 生4:我是想竖式算的。 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76-9=67,再67-10=57。所以76-19=57。 生6: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所以76-19=57。 生7:我把19看成16和3,76-16=60,60-3=57。所以76-19=57。 生8:我是这样算的:76看成80,80-19=61,61-4=57。所以76-19=57。 教学过程的资料

51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 “还有不同意见吗?” “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 课堂教学过程的 细节描述

52 第二次课后讨论 新的教学决定 产生过程 我们教研组的所有老师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
对于这堂课,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有老师说:沈老师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交流尤其充分! 也有教师认为,沈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全班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共享智慧。 还有教师觉得沈老师的 “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3 不过,也有教师提出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热烈的赞扬突然陷入了平静……
我们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 结果出乎意料: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47-18=”的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 困惑、疑问再一次流露在老师们的脸上。 有关键性事件:冲突和矛盾。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

54 通过仔细观看课堂录像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也没有用归类来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整理的暗示。
大家觉得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看来“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授课老师也觉得很有必要借班再上一次,对什么是“交流”做出改进。 有教学决定的过程再现

55 案例撰写者的评论 这次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中,课堂交流不但被视为对思维结果的外显表达,更被视为对不同的思维过程的表达。
让学生表达不同算法的思考过程、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学习是一个群体中互动的经验过程;对不同的算法做出比较、判断和优化,也即把学习视为一个具有“社会协商”性质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交流”的实质与当前人们对学习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

56 第三次授课:“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学生在春游情境图下生成的算式还是“76-19” 生1:我是这样算的:76-10=66,66-9=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谁能解释一下。 生2:他的意思是先把19分成10和9,先76减10等于66,66再减9等于57。所以76减19等于57。 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许多小朋友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相近)的有吗? 生3:我的办法与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19分成10和9的,不过我是先减9,再减10的,答案也是57。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4:我是这样算的:76-20=56,56+1=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呢? 生5:他把减数19看成20,先76减20,因为多减了1,所以要再加1。 师: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 生6: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 学生又交流了几种,教师一一介入引导 教学过程的资料

57 课结束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再一次进行了讨论。
反馈会议上老师们说了许多,各人表达的共同意思是:原来还以为课堂中只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就行了,现在知道了仅仅充分交流还是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其中不少老师这样说:“听了沈老师的课,我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了。 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恍然大悟:交流中有很多学问。 结果的描述

58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研究的结论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三次授课中,教师们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在不同阶段教师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 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可见,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它更象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并最终形成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59 再反思:从学科角度理解“交流” 又一角度的诠释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中,主题是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那么本课的学科本质表现在哪里?
“两位数减两位数”中的难点是“退位减法”,而“位置值”(place value)和“重组”(regrouping)是构成退位减法的核心要素。正是位置值上数字的权重才会有“退一当十”,而退位后数字之间重组的多样化才导致了学生的多种算法,有效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数字之间“重组”的方式,体验到“位置值”的核心作用(尽管这个概念并不在教学中给出)。这是数学角度对本案例的实质问题的审读。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杨玉东博士)

60 请多联系,请多指教! 手机:


Download ppt "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研究员 周 卫 2008年10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