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 何谓急救? 哪些情况需要急救? 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 何谓急救? 哪些情况需要急救? 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3 何谓急救? 哪些情况需要急救? 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4 急救 即紧急救治,是当人们遭到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在医师还没有到达现场或送到医院之前,施救者按医学护理的原则, 对于伤患所给予紧急性,临时性的救护工作。 急救的目的 保存生命、防止伤势恶化、促进复原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5 急救概况 全民急救普及率:美国为25%、日本为15%、中国香港为10%、欧洲国家平均为5%-10%,而第三世界国家不到1%。
我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不到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而美国的拉斯韦加斯州已达74%,美国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都要学会急救,急救知识灌输到了公众。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6 急救概况 以上。 其存活很关键,每延长一分钟,其死亡的可 能性增加7%-10%。 ●我国每年因心跳骤停而死亡的人数为百万
● 呼叫120系统中,比例最高的是心跳骤停。 ● 心跳骤停病人能否得到有效及时的救助对 其存活很关键,每延长一分钟,其死亡的可 能性增加7%-10%。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7 脑代谢的特点 脑重量占体重2% 氧耗量大: 血流量占全身15% 耗氧量占全身20-25% 对缺氧耐受性差 血流中断10秒, 大脑缺氧而昏迷
氧耗量大: 血流量占全身15% 耗氧量占全身20-25% 对缺氧耐受性差 血流中断10秒, 大脑缺氧而昏迷 2-4分钟后,大脑葡萄糖和糖原储备耗尽 4-5分,ATP耗竭--极限?! 故一般认为,全脑缺血5分钟以上,即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8 心肺复苏期间的脑氧供与氧耗 脑血供占心排量 15%,氧耗25%,正常供血量的 25%不会造成严重损害。正规CPR可提供30%血供。心肺复苏期间可维持 PaO275mmHg。 4分钟内行初期心肺复苏,8分钟内行电除颤,存活率可达40%。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9 急救的核心思想 快 ! 争分夺秒 !! 时间就是生命 !!! 正确!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10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1 一、生命危急状态的判断 ●有无意识 ● 有无呼吸 ● 有无脉搏 ● 有无大出血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2 二、急救处置顺序 1.快速判断生命危急状态 2.呼救 3.救护人员到达前的救护 4.搬运病人到安全地点或医院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3 三、搬运法 原则是不可扭曲或束紧患者身体及头颈,尽可能用担架、门板运送。
  发现昏迷者时,原则上尽可能在不移动患者的情况下进行救治。但若事发现场有危险(如马路上、火灾现场、煤气泄漏、建筑物坍塌等)而无法救治时,需将昏迷者转移至安全地方。 原则是不可扭曲或束紧患者身体及头颈,尽可能用担架、门板运送。

14 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
提高存活率的4个关键步骤,相互衔接,环环相扣 Early access Early CPR Early defibrillation Early advanced care 及早进入急救程序 及早CPR 及早电除颤 及早进一步治疗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5 Phone first ? CPR first ? 当发现有人心跳骤停倒地,是先进行CPR,再尽快打电话求救?还是先打电话求救,再进行CPR? ┌──── 10.1’ ──────┐ 发现─3’─呼救───7.6’───到场─2.5’─首次除颤 └────停搏时间13.1’──────┘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6 Phone first? 结论: Phone first! 应酌情而异: 美国:发现无反应即电话通知EMS(急诊医疗系统)
澳洲:开始通气后启动 中国:?!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7 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开始第一阶段的 ABC ,8分钟内开始第二阶段的进一步 心脏生命支持。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8 三、常用急救自救方法 (一)现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指对呼吸、心跳停止病人所施行的抢救。 实施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心肺脑等 重要脏器不至于受到不可逆损伤。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19 复苏步骤 1.基本生命支持 -BLS(Basis Life Support) 2.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Advanced Life Support) 3.复苏后处理 -PRT(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 基础生命支持,是复苏中抢救生命的重要阶段,若现场心肺复苏不及时,方法不恰当甚至错误,将导致整个复苏过程的失败,因此,现场心肺复苏必须严格掌握最基本而简要的抢救步骤和方法。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0 复苏程序 --BLS阶段的ABCD 目标:尽快恢复全身组织器官的供氧,保证机体最低的氧需要。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D Defibrillation 电除颤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1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迅速判断 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判断有无呼吸 判断有无心跳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2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循环停止10s,大脑因缺氧即昏迷 故意识消失,当为首要表现. 判断方法: 拍打或摇动 大声呼唤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3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判断有无呼吸 方法: 耳面靠近患者口鼻,感觉气息 ,眼睛同时观察胸廓隆起 ,听有无气流呼出声音 ,时间不超过10秒钟 。心跳停止者多无呼吸.偶有异常或不规则呼吸, 或有明显气道阻塞征。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4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判断有无心跳 : 触颈总动脉搏动 ,时间不超过10秒钟!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5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对检查脉搏的质疑!!! 一直被视为金标准,1992年以后有异议 所需时间长 敏感性低:仅90% 特异性差:仅60%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6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最新规定: 非专业人员: 无需检查脉搏,发现患者无反应和无呼吸,即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或电除颤。
一方面检查脉搏,同时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等 ,时间不超过10秒 ,若不能肯定,应立即行胸外按压。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7 (一)现场心肺复苏 步骤: 1.判断意识是否存在 2.呼救 3.置患者于仰卧位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明确呼吸是否存在

28 仰头抬颈法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29 仰头抬颏法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0 双手抬颌法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1 Artificial Breathing --人工呼吸
缓慢吹气 (持续2秒以上) 潮气量10ml/kg (约 ml) 频率:10-12次/min (每4-5秒一次) 开始通气次数: 连续2次或5次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2 6.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 (2)口对鼻孔吹气 施行人工呼吸时注意: 首次人工呼吸吹气两口;连续两次人工呼吸后检查脉搏;单人或双人进行现场复苏时,均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两口,即按压与吹气之比为15:2。

33 7.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8.胸外心脏按压,建立人工循环。 机制:胸骨下1/3加压,通过增 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促使血 液流向肺部及其他重要脏器。

34 心前区叩击:一旦确认心跳骤停,立即用拳头在按压部位以20-25厘米的高度,用50牛顿的力量垂直向下猛捶心前区(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此法对心跳骤停1分钟以内者可起作用。如不成功,应尽快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寻找心脏按压部位:跪于患者胸侧,手示、中指从肋骨下缘开始,向腹部中央(剑突部)移至胸骨下端,取胸骨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二横指)。掌根放在按压区,双手掌重叠并翘起,使手指抬离而不压迫胸壁。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5 心前区扣击 心脏按压部位

36 胸外心脏按压 体位: 硬板床或地面仰卧 按压部位: 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 手法: 掌根置胸壁,另掌交叉重 叠 ,手指翘起 ,肘关节与
胸骨垂直下压,放松时双手 不离开胸壁。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7 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幅度:4-5cm 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50% 按压/呼吸比: 15:2 (原规定:单人15:2
双人 5:1) 15次中间不换手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8 现场心肺复苏有效的判断: 面色由青紫、苍白转为红润; 心脏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人工呼吸时胸部抬起; 患者意识丧失及昏迷程度减轻。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39 电除颤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室颤终止的方法。存活链的重要环节,提前到BLS阶段。2000心肺复苏指南要求: 院内3分钟内完成 ,院外5分钟内完成 。 电除颤越早越好: 心跳骤停后,最常见的初始节律是室颤 室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电除颤。 除颤成功可能性,随时间推移而迅速减低 数分钟内,室颤有可能转为更恶性的心律失常。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0 (二)异物 1.气管异物 2.眼异物 3.耳异物 4.鼻异物

41 气管异物 食物或其他物品阻塞气道会引起阻塞,尤以幼儿吞食糖果、花生、小玩具等及成人假牙脱落人气管为常见。气管阻塞时,患者会竭尽全力呼吸,但结果反会使阻塞气道的异物更加深入气管,呼吸困难加重,气道完全阻塞则立即致人窒息。因此,当有发生气管异物时,必须争分夺秒,采取急救措施。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2 气管异物 [临床表现] 阵咳、面、颈部充血或青紫;呼吸费力,不省人事,呼吸停止。婴幼儿突然咳嗽、发出呜咽声,呼吸有“瞅一瞅”声及痛苦的呼吸声。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3 气管异物 [急救与自救] 如果气道部分阻塞,患者会反射性地吸人足够空气做有效咳嗽。只要患者在咳嗽脸色正常,你就不要帮助他;如果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就需要对他施行救护。若患者有意识、无法咳嗽时,请从协助排出异物开始急救。若患者无意识时,请即刻开放气道并人工呼吸。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4 协助排出异物法: a.拍打背部法:单手掌支撑患者胸部并将其头压的比胸低,另一手掌在患者背部两肩胛骨中央用力、快速拍打4~5次。如为婴儿,则一手抓住其双足倒提起来,另一手拍打。如为儿童,则使其俯卧于成人大腿上,头足垂于腿旁拍打。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5 b.推压上腹法: 是一种较新概念的清理气道异物的方法。优点在于施压部位较低,又能持续不断将异物清理出来。拍打背部无效时可用此法。 成人:患者站立或坐下,救助者站在患者背后, 一手握拳,以拇指的一边置于患者接近肚脐但远离肋骨下缘之部位,另一手则抓紧握拳之手,随即用力紧抱压迫患者上腹部3—4下,用力方向朝向已方,要用双手施压。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6 婴儿:将婴儿置于自己膝上,面朝外,双手各伸出二指,以指尖于婴儿上腹近脐部位向上轻轻施以平稳压力。
幼儿:仰卧,双手各伸出二指,以指尖置于上腹近脐部,向上轻轻施以平稳压力。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7 自我救护: 患者一手握拳,以拇指置于上腹部近肚脐部位,另一手抓紧握拳的手向内、向上猛力推压几次。也可以利用椅背、桌边,两手紧扶椅子两旁俯身椅背上,椅背边缘顶住上腹部近肚脐部位.先向内,再向上使劲推压3—4次。 第二节 急救的方法

48 c.压迫侧胸法: 拍打背部无效时可用此法。患者俯卧或仰卧,救助者跪于患者两腿旁,手掌置于患者侧胸部向内侧紧缩压迫。

49 无法取出异物时,反复施行上述方法,直到救护车到达。气管异物虽有咳出的可能,但机会甚少,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取出,因此,在自我救治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呼救,尽快到医院手术。

50 眼异物   常见人眼的异物为砂粒、小昆虫、毛发等,或尖锐物体木屑、玻璃渣等。细小物体闭眼或眨眼数次,让异物随眼泪一起流出,或脸浴入水中眨眼。 拭除异物,用上述方法眼内异物仍不能排出,物体附在球结膜(白眼球)或在睑结膜(内眼皮)上,可试用干净布(手帕、棉签、纸巾等)以下法将异物拭出:

51 ①患者坐在日光或灯光下向上看,将其下眼睑轻轻向下拉,如果看见进入眼中的异物,将其沾出来。
②如果未发现异物,可将上眼睑翻开,可发现眼睑及眼球上的异物,用棉签等清除。 ③异物刺伤眼睛,用纱布或手帕覆盖眼睛,并将患者送往医院。 ④如为尖锐异物贴在瞳孔上,或嵌在眼球上的异物,绝对不要揉受伤的眼睛!可将软布敷住双眼,使眼睛停止过分活动并找眼科医生治疗。

52 (三) 出血   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从血管中流出称为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前者如外伤损伤血管,后者如脑出血、内脏出血等。

53 (三) 出血 1.外出血 2.鼻出血 3.咯血 4.消化道出血 ——呕血和/或黑便、血便

54 1.外出血止血法 及时而有效的控制出血,是挽救创伤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止血方法: ⑴加压包扎止血 ⑵指压止血法 ⑶止血带法

55 常用止血点: ①脸下部及口腔一侧出血 可用一手固定伤员头部,另一手的拇指压在同侧下颌角前下方2-3厘米处,此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颞部额部和前头皮部出血,可压耳前下颌关节处的面动脉。 ②较广泛的头部出血 沿胸锁乳突肌中部前线的颈动脉压至颈椎横突上。但不能压迫时间太长,且不能两侧同时压迫,更不能因匆忙而将气管压住。  

56 ③肩部、颈部及上肢的出血 可压迫锁骨下动脉止血。在锁骨上窝内凹处,扪到此动脉搏动后,将其用力向下压在第一肋骨上。
④上臂下端、前臂和手部出血 可压肱动脉止血。在肱二头肌沟内触到搏动后,将此动脉用力压在肱骨干上。 ⑤下肢出血压股动脉止血 在同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将股动脉用力压在股骨上 。

57 出血

58 4 消化道出血 —呕血和/或黑便、血便 (1)主要表现 (2)处理原则

59 4.溺水 溺水病人的紧急救治措施 5.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毒蛇咬伤的紧急救治和自救措施

60 学习思考题: 1.第一目击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如何急救? 2.气管内异物的紧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3.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4.溺水病人的紧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6.毒蛇咬伤的紧急救治和自救措施有哪些?

61 主编:王爱敏 韩 晶 顾华丽 制作:韩 晶 李华伟


Download ppt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 何谓急救? 哪些情况需要急救? 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