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基本的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 一、理论的奠基人:斯密与李嘉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基本的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 一、理论的奠基人:斯密与李嘉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基本的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 一、理论的奠基人:斯密与李嘉图
第一节 基本的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 一、理论的奠基人:斯密与李嘉图 亚当·斯密( ),被人们称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经济学界的牛顿,其《国富论》一书也被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第二章

2 他在该书里首次以比较优势原理补充与发展了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 , 故人们将他同斯密并称为自由贸易学说的奠基人。
大卫·李嘉图( 年)于1817 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他在该书里首次以比较优势原理补充与发展了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 , 故人们将他同斯密并称为自由贸易学说的奠基人。 第二章

3 他们两人共同创造了劳动价值论,并以该理论为基础解释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人们将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理论称为古典贸易理论,故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章

4 二、基本的理论假设 (一)理论分析模型:2×2×1
一般假设贸易参与国只有两个,即本国和外国,而且它们总体的经济实力比较接近,即两国发生贸易时,都能提供彼此需要的商品;两国间只交换两种商品, 这里我们假设一种是食物,一种是衣服;此外,两国均用劳动这唯一一种同素质的生产要素生产食物和衣服。我们将这个包含两个国家,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并交换两种商品的分析模型简称为2×2×1模型。 第二章

5 (二)交易对象:最终产品而非生产要素 假设作为唯一生产要素的劳动可以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 ,但在国际间不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跨国移民现象。
1.两国家间交易的是最终产品而非生产要素,即作为唯一生产生要素的劳动力不允许跨国移居。 2.由于劳动力不能进行跨国自由流动,那么,各国的劳动需求不能超过自身的劳动供给。 第二章

6 我们用 和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食物产量, 和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衣服产量,
我们用 和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食物产量, 和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衣服产量, 和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生产单位食物的劳动投入量, 和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生产单位衣服的劳动投入量, 与 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劳动供给量,那么,各国劳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是: (2.1) (2.2) 第二章

7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的衣服生产部门的工资率 ,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统一的工资率,则必会有: 以及 。
3. 由于劳动力可在国内各部门充分自由地流动,国内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劳动力的素质是无差异的,那么,各部门的工资率均相等。如果用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的食物生产部门的工资率,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的衣服生产部门的工资率 ,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统一的工资率,则必会有: 以及 。 第二章

8 (三)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假设贸易各国的政府对私人合法的跨国商品交易均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即国际贸易属自由贸易;各国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型的,各国生产者与交易者均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这表明各国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食物的价格, 和 表示本国与外国衣服的价格,那么,必然有如下的关系成立: (2.3) (2.4) 第二章

9 (四)生产技术的特征:生产成本不变 (五)交易成本:不存在 (六)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
假设贸易各国的生产技术均为规模报酬不变的,即产出与投入按同一速率增加;贸易各国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是不会随着产出的变化而变化的。 (五)交易成本:不存在 假设国际贸易得以实现所必需的交易成本,即信息成本和运输成本均不存在。 (六)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即承认劳动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高低。 第二章

10 三、主要概念 (一)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1.产出表示法 2.投入表示法
机会成本是微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选择一单位某一物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机会成本越小,则表示选择该物品的经济合理性越高;反之,则越低。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可用两种方法表示。 1.产出表示法 2.投入表示法 第二章

11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给定技术和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所得到的两种物品的各种产出数量的组合轨迹。 前面已假设各国生产成本不变,国民不能在国际间移动,那么,本国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方程(2.7)与(2.8)给出: (2.7) (2.8) 第二章

12 图 2-1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二章

13 图2-1中,AB表示本国充分利用劳动资源所能得到的食物与衣服的各种产出的组合,其横截距与纵截距分别为 和 ,表示当劳动资源或全部投入衣服部门,或全部投入食物部门所能得到的最大数量的衣服与食物的产出。
AB的斜率为 ,它表明每增加一单位的衣服与食物的产出所应放弃的食物产出的数量。该斜率又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因AB的斜率不变,则边际替代率也为常数。 第二章

14 (三)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保持等量的国民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消费量组合的点的轨迹。或者说它是显示社会福利水平为一常数的各种消费选择。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方程为: (2.9) 图 2-2 则是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章

15 图 2-2 时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章

16 图2-2中,纵轴为食物的数量,横轴为衣服的数量。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的,这表明国民均倾向于同时消费两种物品―食物与衣服,以满足既定的效用水平。
图2-2也表明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消费点,其效用水平相同(如A与B点);由于效用函数的单调递增性,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则其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 第二章

17 (四)国民预算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其所拥有的收入水平和相应的价格水平决定的。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下,我们会得到一条表明一个国家各种消费选择的国民预算线(National Budget Line)。我们将本国和外国的国民预算方程写成: (2.10) (2.11) 第二章

18 图2-3 国民预算线 第二章

19 图2-3中,纵轴为食品数量,横轴为衣服数量,曲线是本国的国民预算线。预算线上的一切点(如点A)表明资金需求等于收入水平,预算线以内的一切点(如点B)表明资金需求低于收入水平,预算线以外的一切点(如点C)则表明资金需求超过收入水平;预算线的斜率为负值,它表明每增加一单位的衣服消费所需放弃的食物的数量。 第二章


Download ppt "第一节 基本的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 一、理论的奠基人:斯密与李嘉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