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 4 章 社會中的文化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二、文化的內涵 三、次文化 四、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2
教學資源 備課文件檔 習作PPT 教學動畫 公民word圖集 教學影片 公民評量圖集 圖片素材庫 好站連結 教材PDF檔
3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 是指某個社會或團體所共享的一套生活 方式,是人類所特有;也就是說,人類因應 生存的需要,經由 或 而來的一切,
‧ 是指某個社會或團體所共享的一套生活 方式,是人類所特有;也就是說,人類因應 生存的需要,經由 或 而來的一切, 都屬於文化的範圍。 文化 創造 學習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原住民 巴布亞新幾內亞位於西南太平洋,境內許多部族至今仍過著原始的生活。他們喜歡用鮮豔的顏色、富動物形象的裝飾打扮自己。
4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文化的特徵 一、普遍性 1、文化的存在是一個 的現象,任何人類 普遍 社會,不論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或是低
1、文化的存在是一個 的現象,任何人類 社會,不論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或是低 度開發的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 2、雖然每個社會的文化表現方式不同,但這 些文化都具有許多 普遍 共通元素 例如:每個社會裡都有姓名、語言、節慶等
5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義大利威尼斯面具嘉年華
面具嘉年華會在每年的2月至3月間舉行,參加者都要穿著最誇張、最有創意的服裝及戴著色彩繽紛的面具出席
6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二、差異性 1、每個社會為了因應環境的變化,會發展出不 同的文化。
2、文化有其不同的 和 例如:因紐特人就地取材,用積雪造出傳統雪屋;東南亞地區為了擋避風雨侵襲,遮蔽炎陽照射,發展出騎樓建築。 風俗習慣 生活方式 例如:東方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
7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雪屋 騎樓 各地建築特色 在不同的地理條件影響下,會產生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方式,也成為各地的文化特色之一
8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三、累積性 文化會藉語言、文字,一代一代的累積和延續,由
,從 到 ,在累積的過程中也會經歷改變、修正與調整,並且不斷的創新、進步,注入新的內涵。 簡單而複雜 粗糙 精緻 例如:照明設備的改良,從最早的火把、蠟燭、油燈,進步到現代的電燈,使生活更加舒適方便。
9
一、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臺中燈會 元宵節賞花燈從古一直延續至今,而花燈的設計及活動的內容推陳出新,讓我們體驗到文化從傳統到現代,不斷累積與發展的活力
10
二、文化的內涵 文化的內涵 一、器物層次 1、指人們創造出來的器物或技術。 2、器物層次是判斷社會是否 的重要指標。
2、器物層次是判斷社會是否 的重要指標。 3、人類藉由不斷 和 新的物質文化,使生 活愈來愈便利。 如:房屋建築、衣著服飾、醫療技術等。 現代化 創新 發明
11
二、文化的內涵 二、制度層次 1、指人類建立的各種制度,用來 或 人 們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 2、這些制度是因應社會生活而產生,對於促進
1、指人類建立的各種制度,用來 或 人 們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 2、這些制度是因應社會生活而產生,對於促進 社會生活的和諧與穩定,有相當大的功用。 約束 指導 例如:風俗習慣、典章制度、法律等。
12
二、文化的內涵 三、理念層次 1、指人們精神生活中所擁有的各種思想,包 括 、 、 等。 2、理念層次影響著人們日常的行為判斷,代
括 、 、 等。 2、理念層次影響著人們日常的行為判斷,代 表著人們對生命所抱持的一種理想,使人 們擁有 和 。 理想 信念 價值 生活的目標 心靈的安定 例如:藝術、哲學、宗教中所蘊含的人生觀
13
二、文化的內涵 琉璃佛像「千手千眼觀音」 創作者楊惠姍藉琉璃材質的澄澈純淨,表現出佛教所蘊含的哲學概念
14
二、文化的內涵 制度層次 器物層次 人類的價值、理想和觀念。是社會中集體遵守的觀念和重視的價值,最難改變。 宗教信仰、哲學思想、崇尚真善美
理念 層次 制度層次 器物層次 指人類建立的典章規範和風俗習慣對應理念而衍生出來的,可作為規範的標準。可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 法律制度、校規、習俗 人類在物質上的發明創造改變。是最容易改變和數量最多、也最易被保存的項目。 交通工具、房屋建築、通訊方式
15
二、文化的內涵 1、文化三層次彼此互相關聯, 落實在生 理念層次 活中的所有層面上。 2、文化間發展的速度不一定是一致的,通常 發展比較快。
1、文化三層次彼此互相關聯, 落實在生 活中的所有層面上。 2、文化間發展的速度不一定是一致的,通常 發展比較快。 3、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同時兼顧三者的發 展,才不會產生 的現象。 理念層次 例如:戒指只是種器物,但是婚戒的意義更代表著兩個人相愛,並遵守婚姻制度的承諾。 器物 層次 例如:汽車性能愈來愈精良,交通規則也愈趨完善;但人們若尚未培養守法的觀念,將會造成交通的紊亂。 文化失調
16
二、文化的內涵 ◎ 文化失調 新的物質文化進展太快,舊的規範、價值、文化無法調適所產生的落差 C A A B B C 器物層次、理念層次
答 錯 對 一、下列的題目分別屬於不同的文化內涵,請將答案填 入空格中。 (A)器物層次 (B)制度層次 (C)理念層次 1( )奈米科技2( )人權思想 ( )筷子 4( )中秋賞月5( )動物保護法 6( )慎終追遠的信念 二、在故宮博物院展覽的古代碗盤,其中可以看到哪些 不同層次的文化內涵? C A A B B C 器物層次、理念層次
17
三、次文化 1、不同民族和社會間,文化會有所不同,即使同一 個社會之內,不同的團體也可能出現文化的差異 。
2、主流文化:社會上大多數人所認同的 、 和 等。 3、次文化:社會中某些團體的成員,因年齡、職業 、宗教、族群差異,形成獨特的團體。具有相同 的 、 、 和 ,與主流團體展現 出不一樣的特色。 價值 信仰 規範 例如: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臺灣社會主流文化 行為 價值觀 規範 信仰 例如:青少年次文化。
18
三、次文化 4、次文化的「次」,不是次等,是指它和主流文 化有所差異,但無高低優劣之分。 5、次文化與主流文化間仍有共通性,不一定互相
排斥。 6、通常社會中,除了主流文化,還有許多次文化 團體存在。 7、次文化可讓社會的文化內涵更加 和 。 多元 豐富 例如:原住民文化的歌曲、舞蹈,客家文化的小吃、山歌,都成為臺灣文化的特色之一。
19
三、次文化 青少年次文化 青少年的喜好、語言及服裝創造出獨特的次文化,如滑板族、火星文等
20
三、次文化 不同團體也可能出現文化的差異: 主流文化 次文化 定義 舉例
社會中某些團體成員,具有相同價值觀、規範、信仰,是屬於個別團體的特殊文化。 社會上多數人所認同的價值、信仰和規範 崇尚民主 青少年次文化 ◎ 青少年次文化 青少年次文化指的是12到18歲這個年齡層所獨具的價值、行為、觀念態度與生活方式, 如青少年獨特的語言、服裝、價值觀等
21
四、文化傳承與創新 1、文化除表現在 、 外,也存在 、 及 之中。 2、這些現存的寶貴資源,不只是傳統文化的沉澱更
1、文化除表現在 、 外,也存在 、 及 之中。 2、這些現存的寶貴資源,不只是傳統文化的沉澱更 為文化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養分,它重現過去,也 為未來提供思考的方向。 3、在文化發展的歷程中,隨著時空轉變,逐漸加入 新的成分,也改變舊有內涵, 與 並進, 形成具獨特風格的社會文化。 典 籍 人際交往 日常生活 文物 語言 傳承 創新 例如:不同身份的移民,陸續到台灣,形成台灣文化的多元色彩。
22
四、文化傳承與創新 4、以臺灣為例,從古至今,人們從各種不同文 化形式,如文學、歌謠、美術、詩歌等,傳
承文化內涵;不同身分的移民,到臺灣定居 ,形成臺灣 。 5、身處現代社會,各族群有其獨特的 或 。 6、對文化的理解,除體認文化是多元存在於社 會,更應在不同文化間、主流文化與次文化 間、不同次文化間給予平等的對待,相互 、 與 。 文化的多元色彩 文化觀念 歷史經驗 尊 重 欣賞 包容
23
四、文化傳承與創新 明華園演出「鴨母王」 歌仔戲起源於宜蘭,發展至今約有100多年的歷史。從早期的歌謠到現在的劇場表演,充分表現出文化創新的意涵
24
四、文化傳承與創新 文化傳承 嘉義縣中埔鄉客家庄耆老向小朋友講解米篩、米斗等古農具,以傳承客家文化。
25
四、文化傳承與創新 文化創新 臺南縣鹽水鎮天主堂充滿中國味,融合西方宗教與當地的文化,也是一種創新。
26
補充 文化的意義 1、文化的意義: 是指人類因應生存的需要而 發展出來的一套生活方式。 2、人類所創造出來的一切事物,都屬於文化的範
1、文化的意義: 是指人類因應生存的需要而 發展出來的一套生活方式。 2、人類所創造出來的一切事物,都屬於文化的範 圍。 3、由歷史觀點來看,文化是人類努力創造的成果 。經過長期的累積,代代延續,形成具有特色 的傳統。 4、具體的說,文化包括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中的 、 、 、 和 等。 文化 知識 信仰 道德 法律 風俗習慣
27
補充 文化與自然的比較 自 然 文 化 定義 舉例 變化 驗證 人類以智慧、雙手改造環境,表情達意而形成文化且代代相傳。
自 然 文 化 定義 舉例 變化 驗證 人類以智慧、雙手改造環境,表情達意而形成文化且代代相傳。 宇宙中現成的萬物,未經人工雕琢的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鳥獸重魚、草木花卉 文物古蹟、民主政治、文學藝術 受固定規律左右,即使是突變現象,也都有跡可循。可預測性較高 涉及個人自由意志與評價,不易形成共識,也較難預測 文學、哲學、政治、法律學 天文學、物理學、化學
28
補充 常見文化名詞 【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 本土文化 →大多數人所共同接受與遵行的主流價值和概念。 外來文化
→社群中其他小團體所發展出不同於主流文化的 價值型態 ※八字算命是本土文化、塔羅牌則是外來文化
29
補充 常見文化名詞 【單一文化】和【多元文化 】 單一文化 →指的是社會中只接受單一的價值觀 多元文化
→指的是社會中同時存在不同的價值觀,且相 互平等的發展 ※專制獨裁國家通常只有單一文化,民主自 由國家則為多元文化形式 。
30
補充 常見文化名詞 【文化交流】和【文化衝突 】 文化交流 →是不同文化自然融合、吸納的過程 文化交流
→是不同文化間因差異性而造成排斥與抗拒的 現象 ※接受改良式的旗袍是交流,義和團事件則是 衝突。
31
補充 文化與生活 1、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漸富裕,人們更加重視文 化生活。 2、近年來,政府對提倡文化生活不遺餘力。
3、提昇文化生活是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責任。 4、文化無好壞優劣,對各種文化都應該以尊重 與包容的態度面對,既能保有豐富的多元文 化,也能解決因文化差異帶來的歧異與衝突 例如:舉辦各類藝文活動、鼓勵地方民俗活動。
32
1 補充 文化與生活 面對現代多元文化社會應有的態度 世界各地因生活環境的自然限制、科技進步的速率不同,而產生最能適應生存的文化特色。
每一種文化皆有存在的價值,文化間無優劣好壞之分。每種文化都應平等的發展,且應相互尊重,不應以自身的主流文化去評斷其他文化體的好壞。
33
2 補充 文化與生活 面對現代多元文化社會應有的態度 要以開放的心態去包容其他文化的特 色,學習欣賞不同的社會價值學習的目
的就在於避免文化歧視。
34
3 補充 文化與生活 面對現代多元文化社會應有的態度 文化交流時應考慮自身社群主流文化的 重點,不應一昧接受西方強勢文化,而
放棄傳統的文化特色。這樣會造成文化 斷層,影響未來的發展。
35
補充 文化與生活 4 面對現代多元文化社會應有的態度 未來的多元社會,文化交流將越頻繁, 文化的獨特性將成為競爭的重點。
36
動動腦時間: 一、舉例介紹時下青少年的次文化(如價值 觀、行為、觀念態度與生活方式)? 二、你知道臺灣有哪些文化團體不遺餘力
的致力於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嗎?
37
課後複習 1.文化的意義與特徵 (1)文化是指某個社會或團體所共享的一套生活方式, 是人類所持有 (2)文化的特徵: 每個文化共同的要素
內容 例子 普遍性 差異性 累積性 每個文化共同的要素 姓名、語言、節慶等 每個社會文化表現方式不同之處 各地不同的建築特色,如雪屋、騎樓等 文化由簡單而複雜,從粗糙到精緻的累積過程 照明設備的改良等
38
課後複習 2.文化的內涵 (1)文化分為器物、制度和理念三個層次 器物 制度 理念 人們創造出來的器物或技術 房屋建築、衣著服飾、醫療技術等
內容 例子 器物 制度 理念 人們創造出來的器物或技術 房屋建築、衣著服飾、醫療技術等 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典章制度、法律等 人類建立的各種制度 人們精神生活中所擁有的各種思想 理想、信念、價值等 (2)文化三層次彼此互相關聯,互相影響 (3)文化間發展的速度不一定是一致的,通常器物層次發展比較快;文化層次之間不等速的變遷所造成的差距,稱為文化失調。
39
課後複習 3.次文化 (1)社會上大多數人所認同的價值、信仰和規範等,稱為主流文化
(2)社會中某些團體的成員,因年齡、職業、宗教、族群等差異,形成一些獨特的團體。這些團體所發展出來的獨特文化,就成為次文化。 (3)次文化的「次」,並不是次等的意思,是指它和主流文化有所差異,但無高低優劣之分。次文化與主流文化間仍然有某些共通性,不一定互相排斥。
40
課後複習 4.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1)文化傳承:對於古蹟、歷史文物、民俗藝術、語言的保存與維護。
(2)文化創新:文化隨著時代演進和社會變遷而變化,豐富了文化的內涵
41
歷年基測試題 ( ) 1.文化的內涵大致可分為器物(物質)、制度和理念三個層次。下列有關文化傳播的敘述,何者最接近「理念」層次? B
( ) 1.文化的內涵大致可分為器物(物質)、制度和理念三個層次。下列有關文化傳播的敘述,何者最接近「理念」層次? (A)漢代透過絲路貿易,將中國的絲綢西傳 (B)日本派人學習唐朝的文字、儒學與佛教 (C)蒙古西征將中國火藥傳入西亞與歐洲 (D)美洲番薯在明清時期傳入臺灣與中國 【97一基測】 B 答 錯 對
42
歷年基測試題 ( ) 2.新聞報導:「有鑑於爆竹工廠意外頻傳,除常見民眾採取圍廠手段抗議,政府也鼓勵民眾以播放爆竹錄音帶取代燃放真實爆竹,且積極與各民間團體對於減少爆竹使用進行溝通,並計畫立法規範爆竹工廠的設立。」,上述何者是試圖從制度層面尋求問題的解決? (A)甲 (B)乙 (C)丙 (D)丁 【97一基測】 D 甲 答 錯 對 乙 丙 丁
43
好站連結 1.青少年解放陣線:青少年次文化 2.東吳大學虛擬教育學院 3.行政院文建會 4.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44
返回
45
返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