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先秦史知识体系 史前文明: 先秦史 奴隶社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建立: 发展: 强盛: 瓦解: 封建社会 形成: 夏朝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先秦史知识体系 史前文明: 先秦史 奴隶社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建立: 发展: 强盛: 瓦解: 封建社会 形成: 夏朝"—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先秦史知识体系 史前文明: 先秦史 奴隶社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建立: 发展: 强盛: 瓦解: 封建社会 形成: 夏朝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先秦史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 奴隶社会 西周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春秋时期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封建社会 形成: 战国时期

2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3 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4 ※ 观察下列两组图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区别:从制作过程(砸打与磨制),形状(简单,粗糙与光洁、钻孔,有造型)用途(剥去动植物的果皮,与种植农业)名称(旧石器与新石器),两者的区别从距今1万年开始 从制作过程(砸打与磨制);形状(简单,粗糙与光滑、钻孔,有造型);用途(剥去动植物的毛皮、果皮,与种植农业的农具);名称(旧石器与新石器),两者的区别从距今1万年开始。

5 一、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1、原始农耕产生时间: 2、产生的标志: 先民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3、生产方式:
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4、中国特点: 典型遗址:北——半坡遗址 南——河姆渡遗址 原因: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 5、生活方式: 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特色: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6 获取远古的农具和农作物等信息 河姆渡文化猪纹钵 河姆渡文化骨耜 新石器时代的石镰
上述图片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证据采用,哪些只能作为历史信息来了解? 新石器时代的石镰

7 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建造房屋定居、农耕聚落的社会形态(由栅栏、壕沟),形成公共的活动空间,集体生产共享成果,血缘关系等。村落遗址中有房屋、畜栏,村周有壕沟围绕,村外有窑场和墓地。有不少与鱼有关的彩陶图案,甚至族徽采用人面鱼纹。说明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原始畜牧业、渔猎经济为辅,并有原始的手工业的自给自足的生活。②生活方式:人们聚族定居,聚落内的经济设施如窑场、牲畜栏(没有单个的)等均为全体氏族成员所有,居住用的房屋虽然大小有别,但从房屋内部的摆设观察,大房子与小房子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房子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的多少,成员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说明当时姜寨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③整个村落呈向心式布局,体现了母系氏族强而有力的血缘关系(随着母系氏族的衰落,就被排房式或单元分散性村落布局所代替)。 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还处在农业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

8 经济上: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的性质。
问题一:原始农耕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意义: 经济上: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的性质。 生活方式:农业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9 问题二: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神话传说: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一代代人口耳相传得以传承 史料价值:不等于历史事实,但保留了许多真实的历 史信息

10

11 涿鹿之战 距今四五千年前,位于陕西渭河支流的黄帝、炎帝部落东迁至河北平原西部,与从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向西发展的蚩尤九黎部落发生冲突。蚩尤部落武器精良、勇猛善战。它联合巨人夸父部落把炎帝打败,并夺其居住之地。炎帝向黄帝求援,并结成联盟对抗蚩尤。蚩尤率领所属72族(一说81族)进攻黄帝部落,黄帝仅率以熊、罴、貔 (皮)、貅(休)、貙(初)、虎为图腾的氏族和炎帝残部应战,因力量悬殊,屡战屡败,被迫与蚩尤长期争战于涿鹿之野。传说黄帝后来得到九天玄女的帮助,学会在各种地形布阵的方法,并用击鼓、吹号角助威,响声惊天动地,蚩尤听了心惊胆战,黄帝趁机发起进攻,一举将蚩尤打败擒杀

12 二、文化遗址 满天星斗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特点(距今5000—4000年前 八方雄起) 史前遗址分布图 丁村 马家窑 大汶口 半坡 仰韶村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特点(距今5000—4000年前 八方雄起) 北京 丁村 马家窑 大汶口 半坡 仰韶村 蓝田 良渚 巫山 屈家岭 河姆渡 大溪 元谋人 史前遗址分布图

13 二、文化遗址,星罗棋布 1、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地图册) 时间:距今5000—4000年前 八方雄起 特点:
时间:距今5000—4000年前 八方雄起 特点: 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原始平等已被破坏。 古城、祭坛遗址等,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 政治实体也已产生――早期国家等。

14 远古文化遗址分布特点,反映了文明起源的特征?(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地区)

15

16 中华文明起源之时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从我国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中可得出此期文化遗址的特点
特点: 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原始平等已被破坏。 古城、祭坛遗址等,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 政治实体也已产生——早期国家等。

17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18 早期贵族 氏族 贵族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的出现 贫富分化 早期奴隶 下层 平民 阶级产生

19 思考:中华文明起源中已经蕴藏着哪些文明的因素?
1、农业文明的诞生——新石器时代和原始农耕; 2、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集体记忆传承文明信息 (没有文字的文明智慧) 3、考古中发现的社会组织管理 ——社会等级和政治实体出现的实物证据 (国家特征的雏形)

20 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除了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够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 实物资料:遗址、遗物和化石等; 文献资料:图画、文献等。

21 2. 除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
材料: 实物资料:遗址、遗物和化石等; 文献资料:图画、文献等。

22 史学方法介绍(1) (一)历史的载体及其价值 1、口碑传说:神话、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方言俚语等 2、实物:化石、遗址、遗迹和遗物
3、 文献:图像(抽象为地图)、雕塑、照片、影音(录音和录像)和文字记载(包括新闻、文学艺术、史家的论述等)等。

23 1、口碑传说:神话、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方言俚语等
历史的载体及其价值 1、口碑传说:神话、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方言俚语等 a) 口述史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并存;重要性是指口述者亲历过历史,危险性是指口述者的记忆、知识程度、个人情感等都会影响到史料的真实性。 b) 神话:上古时期与历史史实没有严格区别,神话不是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 c) 民间故事:一般是在非官方的途径产生和流传,内容可能是杜撰的,文学色彩浓厚。

24 2、 实物:化石、遗址、遗迹和遗物 a) 实物本身是最好的历史证据,足以弥补文献的空白
b) 化石一般都是年代非常久远的遗物,遗址是固定的,但遗物是可以移动的,不能作为判断历史依据。 缺点: 如何确定年代:考古学上年代主要分为相对年代(先后顺序)与绝对年代(距今年代) a) 相对年代一般用层位学(地层学)和型式学(事物型体特征演变法); b) 绝对年代:  i. 查阅文献:文字记载,或年历。 ii. 寻找实物:包括碑碣、墓志、简牍以及其它器物上的铭文等) iii. 自然科学手段:碳14衰变法;热释光法(陶器10000年~3000年较准确)、树木年龄等  iv. 综合法:可以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物理学、天文学、民俗学、气候学等。 c) 遗迹和遗物不是历史全部,也不是历史原貌。 d) 遗迹和遗物没有人只有物。

25 3、 文献: 图像(抽象为地图)、雕塑、照片、影音(录音和录像)等
图画史料中包括地图、绘画、相片、简图、现代重建图、雕塑等,图画和雕塑的真实与否取决于作者的技法,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b) 音像是近现代历史重要载体之一,并且具有文字无法取代的作用;音像材料中,纪录片与非纪录片有别,照片也需要鉴别,才能构成支持史实的证据。 c) 艺术品可以反映历史,可以反映一个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也可以写实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例如唐代以胖为美的风尚在艺术中的体现等。

26 文献:文字记载(包括新闻、文学艺术、史家的论述等)等。
d) 文字史料中应包含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成果的摘引等;除了故意歪曲、篡改外,文字史料相对能比较忠实地保持记录者的原意; e) 新闻可以是将来编写历史的资料来源,但是新闻绝对不等于历史。 f) 文学作品绝非信史,但可以把它看成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本人思想、实践的反映 g) 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

27 (二)、获取史料的基本途径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途径; b)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
c) 从各种文献中获取历史信息,如文献、音像、实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

28 (三)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 1、.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关键词 2、从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
1) 正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核心观念等 2) 引注中的作者、书名、文章题目、时间等 2、从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 1) 图片中人物的外貌、服饰特征、姿态等 2) 图片(地图)中的文字、符号等 3) 图片中实物的外观、材质等

29 史学方法介绍(1) (一)历史的载体及其价值 1、口碑传说:神话、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方言俚语等 2、实物:化石、遗址、遗迹和遗物
3、 文献:图像(抽象为地图)、雕塑、照片、影音(录音和录像)和文字记载(包括新闻、文学艺术、史家的论述等)等。


Download ppt "先秦史知识体系 史前文明: 先秦史 奴隶社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建立: 发展: 强盛: 瓦解: 封建社会 形成: 夏朝"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