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3 投射性認同投射性認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4 投射性認同與反移情之關係 Kernberg(1965)認為反移情乃是個案運用投射性認同時,治療者所展現正常的同理心能力。
治療者應允許自己在意識上瞭解自己的反應,並從這些反應裡,獲得有關個案內在世界(internal world)的重要訊息。 Kernberg(1965)治療者若能敏感地與個案的狀態共鳴時,治療者必定會感受到個案投射在他們身上的混沌情緒(chaotic emotions)。

5 投射性認同-特徵

6 投射性認同-特徵 投射性認同是一個人誘使他人以一種被限定的方式 去行為或反應的人際行為模式。
投射性認同裡的主要動力是存在於其底層的誘導(induction)。就像是某一個體強迫另一個體在內在戲碼的演出中扮演一個角色(一齣涉及其早期客體關係戲碼)。 每個投射性認同都包含一個強有力的強制命令,這些強制的威脅經常被包含在所謂「後設溝通」的隱藏訊息裡。 後設溝通在病態關係裡特別普遍,因為它們提供了在各種投射性認同背後的力量。 依附型態-逃避退縮型withdrawer,他面對困境會一直退縮,誘使他讓他的另一伴變得憤怒,或是用一個一直猛烈追問的模式回應他。

7 投射性認同-特徵 投射性認同是有困擾之客體關係的病態結果,而其大部份發生於生命的早期。這些關係大部份在本質上是前語言期的,而且在意識上不可及。 例如:一位敵意的丈夫(自己並沒有覺察),會一直刺激他的妻子,並且誘使她變得憤怒。

8 投射性認同-特徵 by Klein 個體為了解除焦慮,將內在不能接受的部分自體、部分客體與衝動分裂、投射到外在世界, 再透過內射使之回復的現象,是一種防衛機轉。 Klein認為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分裂式的防衛」,此防衛加深了「分裂機轉」(splitting)也妥協了否認(denial)和理想化(idealizing)。 他認為在嬰孩的自體與他的客體仍處於混亂狀態時,投射性認同是一項工具,用來消減對於分離(separation)的認知。 1.自體壞的部分被分裂且投射在另一個人身上,藉此排除自體裡的”壞的客體部分”,因為這些壞的客體部分會對內在自體造成威脅。 Klein認為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分裂式的防衛”(schizoid defense),此防衛加深了”分裂機轉”(splitting)也妥協了否認(denial)和理想化(idealizing)。 他認為在嬰孩的自體與他的客體仍處於混亂狀態時,投射性認同是一項工具,用來消減對於分離(separation)的認知。

9 投射性認同特徵 by Bion 個體分裂其內在不想要具迫害性或如惡魔般的部分,投射至客體裡面,然後想要控制它。
正常發展的必要因素是孩童覺得父母是安全可依賴的對象,父母的功能是充當孩童投射性認同的包容者(Container),並使孩童能夠成功地運用此功能,進而充當自己的包容者。 1.分析者覺得被操縱而必須扮演某個角色,而這些角色是其他人(個案)的幻想,Bion認為~不只是一種幻想,也涉及某人被另一人操縱,因此是一種人際之間的互動。 Bion也提到說由於雙親無法使自己接受小孩的投射性認同時,所導致的副作用: 「投射性認同使得(孩子)能夠在一個足夠包容的強而有力(雙親)人格裡,評估自己的情感。」 否認此種機轉的機制,例如母親拒絕充當應還情感的儲藏室,或是個案由於恨意與極度而不允許母親實踐此功能(當一個情感儲存室),因而破壞了嬰孩與乳房間的嚴重障礙,而影響了學習。

10 投射性認同-功能 投射性認同-功能

11 投射性認同之功能 by Klein 投射性認同的防衛目標有以下三種: 與外在客體融合以避免分離(separation)。
控制對個體構成威脅的壞客體。 保存自體好的部分,並透過投射,將壞的部分丟給他人,以保持安全感(safe-keeping)。

12 投射認同的功能 by Ogden 1. Defense防衛- 隔離自己不想要的部份, 讓它在別人身上繼續生存。
2. Communication溝通-藉由施壓讓接受者經驗自己曾經有過的感受讓自己被了解。 3. Object-relatedness客體關連—在一個足以接受投射的分離下,與接收者互動,在的投射中允許一些誤解的發生,並培養一致的感覺。 4. Pathway for psychological change心理過程改變的途徑—在接收者修正後,藉由重新內在投射和投射的轉變,發生心理過程的變化,常發生在母嬰間的關係、 婚姻或病人治療師的關係。

13 投射性認同-過程

14 投射性認同-過程 by Klein 此概念由Klein(1952a,1957)提出,並由後續學者持續發展和運用,包括三階段的心理過程:
投射階段:將自己不要的自體面向或內在客體加諸他人身上。 內射階段:與客體互動並引發他者經歷或扮演自己的感受。 認同階段:無意識地認同客體的反應,並以此作為管理在內衝突的潛在模式。 係指投射者與接收者在潛意識層面所進行的雙向互動歷程。接收者若未能察覺投射性認同所引發的感覺,就可能被當時的感覺所控制,而直接反應出投射者所投射的情緒。 Klein曾描述投射性認同就像是一種幻想,在此幻想中,嬰孩分裂成好的及壞的部分,將壞的部分投射在母親的乳房上,而母親接收並認同此一部分,乃採用壞的互動方式。 這是一種內在的、防衛的、唯我的自我與心智轉換模式。

15 投射性認同過程 by Odgen 接受者被迫以一種與投射者放出的感受一致, 且與具體成形於投射幻想之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
一致的方式去思考、感受並行動。 人際間的互動包個三階段: 1. Expelling part of the self into someone else, where it takes hold.將部份自己投射在可接納的他人身上 2. Pressuring the other person to experience it.施壓他人去感受 3. Getting it back from the other person.從他人回到自己身上

16 階段一 個體以投射幻想的形式,幻想把自己的一部分放置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並且嘗試從內在去控制這個人。(通常是把壞的自體影像與客體影像)。 階段二 個案施加一些壓力在被投射者(治療者)身上,使被投射者被逼得以個案所投射的幻想,來經驗及體會自己,並依據這些體會而行為。對被投射者而言,這種壓力是真實的,因此如果個案與被投射者之間沒有互動,則投射性認同不至於發生。 =誘導(induction) 階段三 接收者回應那些被投射性操縱所誘導出來的感受和反應。被投射者沈浸於個案的投射幻想裡,因此只以自體的某些部份看待自己。在此刻,被投射者的情緒狀態很接近個案的情感狀態,但兩者並不等同,因為被投射者自己仍是自己情緒的創作者。

17 投射性認同過程 by Bion The Contained Container β α 包容 嬰兒將原始衝動或身體感覺投射出去 覺察
包容者接受/ 內攝了自體的投射性認同 Containing Function The Contained 轉換 Container 他最著名的理論概念有容器/內容物(container/contained)、β元素(β-element)和α功能(α-function) 將投射性認同概念從一種原始的防衛機制擴充為一種生命早期正常的溝通方式。在Bion眼中,思考的過程常可以類比為消化系統。 他認為嬰兒會投射各種β元素,那是一些很原始的東西,就像是嬰兒無法消化的生的東西。 這些元素以投射性認同此一原始溝通方式進入母親的心智中,起初母親同樣不能消化,但她的心智就像容器一般, 這時母親的「神遊」(reverie)發揮α功能將那些β元素消化為α元素,將原先無法被思考的內容轉變為可以被思考的思想,再回饋給嬰兒。 Bion認為發生在個案和分析師之間的過程也與此類似。 若小孩的β刺激到父母的β,並還給β→小孩會內射一個壞客體 若父母的α >β,就是good enough mother 若父母聽得懂孩子的β,還給孩子α→孩子可以漸漸成熟、健康 α 投射 包容者轉化以後, 再投射出去

18 投射性認同過程 by Scharff   Scharff(1992)將歷年來各學者所發表的相關文獻統合與分    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她對此機轉的過程分為八個步驟: 投射(projection) 在潛意識精神過程中投射者將自我的一部份或其客體驅逐出來而投放於被投射者的身上,此時投射者本身並不知道有這個投射作用發生,而被投射者會被他認為擁有其投射出來的特質,但事實上那部份是投射者本身原先即擁有的。 客體誘導(object induction) 投射者認同自己投射出去而在外界客體身上的部分,而被投射者潛意識中亦會激起此時被投射出來的部份之相關感覺。 摘自 愛與恨-客體關係婚姻治療 李文瑄著

19 投射性認同過程 by Scharff 外界客體的內射性認同 外界客體此時會經由潛意識中內射性認同的機轉而認同投射者所投射出來的部份。
被投射者對投射者投射出來部份之轉化 因為被投射者有自己的人格,故對投射者投射出來的部份所認同的特質,會與此部份原先在投射者精神內在的特質不同,因為部份已被被投射者加以轉化,其可能是對其加以誇大貶值或加以肯定。

20 外界客體的內射性認同類別 若投射出來的部份為投射者的部份自我(self)則其所內射性認同的形態被稱為一致性型(concordant type)。 若投射出來的部份為投射者的客體部份,則其所內射性認同的形態被稱為互補型(complementary type)。 被投射者接受投射價位(valency) 被投射者對投射者所投射出來的部份,有一個相當的價位時,則會傾向於接受此被投射的部份,有時候被投射者亦會主動地尋求其要認同的部份,被稱為榨取式內射性認同(extractive introjection)。

21 投射性認同過程 by Scharff 投射者的再內射性認同過程
被轉化的原投射部份,會經投射者的認同、內射及轉化。若其被經由去毒化(detoxified)再內射進來,可減低原有焦慮,若其被完全扭曲,則可能使關係更加惡化。 相互的投射性認同 當投射者投射出部份自我或客體的同時,被投射者亦會同時行投射出其部份自我或客體。例:夫妻間基於價位的吸引而行相互之間的投射性認同。

22 投射性認同的四個類型

23 四種投射性認同的類型 依賴 權力 迎合 性慾

24 類型:依賴 特徵:持續性的無助感 誘導:誘導那些與他們有關的人來關心照顧他們。 後設溝通:我沒辦法靠自己活下去
將治療師置於照顧者角色;將治療師視為敏感、全知、全能,知道個案 所不知道的事情和答案,常請求治療師給予忠告、指導、答案或支持。 他們表現得很無助的樣子,藉著表現得沒有能力靠自己處理生活,才會 感覺到其他人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 (退化性的因應方式) 。 表達陳述:「您認為如何?」「我應該做什麼?」「你可以幫助.....嗎?」「我似乎無法靠自己處理這件事。」 失敗結果:亂發脾氣,歇斯底里的哭泣,以及其他暗示著世界快要分崩離析的情感爆發。 另一種普遍的反應是憂鬱。投射者覺得自己被獨自留下,從關係中退縮,並且變得垂頭喪氣。 最後,常會有自殺意圖的陳述或甚至有真正的自殺嘗試。 來源:追溯到個體早期的客體關係。在健康的母親兒童互動中,兒童的自主行為是受歡迎且被讚美的。 在不健康的互動中,兒童相同的行為卻遭受母親情緒上的撤離、處罰,有時候甚至是遺棄。 這彷彿是母親無法忍受兒童,除非他是軟弱需要他人照顧的。 而到了兒童以軟弱且需要他人照顧的形式來回應,母親便會盡所能施與愛和情感。 而兒童透過這種經驗所學到的是,要成為好的(有愛,被接納,被保有),就是要成為軟弱且無助的。

25 類型:依賴 -早期經驗 在不健康的互動中,兒童自主的行為遭受母親情緒上的撤 離、懲罰、甚至是遺棄。兒童透過此經驗型態學習到「要 成為好的、被愛、被接納,就是要成為軟弱且無助的」。 向外尋求以「無助感」為其優勢主題的關係。 花費生活絕大部分的時間誘使親密他人成為照顧者,並深信這樣的互動會形成永久持續關係的基礎。

26 類型:依賴 -表現方式 「你覺得我該怎麼辦?」 「我應該怎麼做?」 「你可以幫助我…嗎?」 「我似乎無法自己處理這件事?」

27 可能引發治療師或他人的反應 治療師會想要以可能會被認為是「過當的」方法去幫助個案, 像是提供額外的協助;治療師可能會「過度保護」個案;努
力」幫助個案、給個案「額外的」協助等。 在治療師身上引出的反應是「幫助」、「 照顧」 。 治療師在努力幫助個案時可能會不知不覺地提供了個案想 要的忠告,而這忠告經常無法被達成,個案便會以責備治 療師來作結束。 當所有的給都是單向時,關係是很難維持下去的。變成依賴 之投射性認同的目標者,最終會覺得被榨乾及被剝削。

28 投射性認同類型:權力 特徵:權力與控制的議題。 誘導:在其他人身上引出軟弱及無能的感受。 後設溝通:沒有我,你活不下去。
控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個案會批評治療者所做的,希望治療師遵循他的建議。誘導治療師感到無助、無能、失敗,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可以幫助案主;或者覺得惱怒,想要擺脫當事人。 表達陳述:「確實照我所說的去做。」「遵從我的引導。」「就這樣去做。」「遵守我的指示。」 來源:1.照顧者在早期客體關係,傳達出他們無能力照顧孩童的互動。反倒傳達出他們自身需要被照顧,顛倒父母與子女間的照顧關係,而產生了「父母化的兒童」。 兒童不僅必須照顧自己,還必須照顧父母。父母化的兒童發現,有能力和自我價值的感受在於控制住一切與其有關的事時才能獲得。例如:酗酒家庭。 2.與母親的退縮或不可及有關,母親扣留了愛和情感,並且使兒童覺得自己是不被渴望的小孩。 這種被遺棄的威脅在兒童心中徘徊不去,使他產生恐懼。為了要預先阻止恐懼感受,兒童透過幻想去控制母親的行為。 在成人時期,這類個體在與女人關係中演出了他們的控制幻想。藉著身邊女人感覺靠她們自己生活的不適和恐懼,來保證他們的不被遺棄。

29 類型:權力-早期經驗 「被拯救型」的照顧者 1. 「被拯救型」的照顧者。 照顧者 常說的話
「我無法幫你」「我不能做這個」「你認為我該做什麼?」「我無法和他說話,你去吧!」「我不知道,去問你爸(媽)」「我不能告訴你爸(媽),這將會使他感到煩亂」「你爸(媽)生病了,不要去煩他」「我自己覺得太煩亂,以致於無法告訴你」「我討厭你」等。 傳達給 孩子的訊息 「我不能給你你所需要的」「我無法照顧自己,也無法照顧你」「我已自顧不暇,壓力已超過我所能承擔的了」。 孩子學到的 人生信條 「我需要靠自己;求助是無用的;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父母(他人)都是無能柔弱,需要我照顧的」「我必須要堅強」等。

30 類型:權力-早期經驗 2. 「陌生型」的照顧者。 照顧者 掛在嘴邊的話
「改天吧」「我沒空」「你自己去就好了」「我很忙,等一下」「我不能答應你」「你沒看見我正在忙嗎?」「我或許明天可以做完」「我不是那麼確定要有一個小孩的」「你的出生只是一個意外」等。 傳達給 孩子的訊息 「別的人、別的事比你重要」「你不重要」 孩子學到的 人生信條 「自己是不重要的、不好的」

31 類型:權力-早期經驗 「父母(他人)都是無能柔弱,需要我照顧的」, 迫使被投射者採取卑屈的角色。
「為了阻止被母親遺棄,透過幻想去控制母親的行為」 ,讓身邊的女人離不開自己,證明自己是被需要的。

32 類型:權力-表現方式 表面─下命令、作批評、挑戰對方的能力。 後設─ 「沒有我,妳活不下去」 。 治療判斷線索:會談中瀰漫著吹毛求疵的批評。

33 可能引起治療者或他人的反應 個案可能引發治療師或他人的反應: (CO被置於一個不舒服的位置, 引出無能、即將失敗的感受)
        引出無能、即將失敗的感受) 懷疑自己的處遇是否正確。 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所發生的一切。 容易變得惱怒,對個案憤怒。 產生無能或即將失敗的感受。 會有想擺脫個案的秘密幻想。

34 類型:性慾 特徵:透過性的方式來建立並維持關係。 誘導:引出別人的性反應,並且保持兩人關係在此基礎上持續運作。 後設溝通:我會使你覺得在性方面是勝任的。 整體意圖是性慾的滿足,藉著確定自己在性方面有價值, 來確保人際關係上的欲求。此類個體學會對生活中成人 提供性刺激,以感覺到被需要,並以自己能提供他人多 少性滿足來定義自己對他人的價值。 對個案來說,性可能是關係的唯一依靠,性=關係。 治療師會覺得有快感、被色欲所引誘、性欲被激起,甚至是性興奮。 失敗結果:如果性並非關係之主要成份的話,那麼這關係逐漸惡化到最終便會瓦解。 來源:個案藉自己在性方面的價值,來確保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的慾求。

35 類型:性慾-早期經驗 照顧者將孩童當成性客體。

36 類型:性慾-表現方式 個案藉著愛慾成分引進關係裡,在治療中使用語言、衣物或暗示性 姿勢將治療性慾化,並演出性慾的投射性認同。
個案藉著愛慾成分引進關係裡,在治療中使用語言、衣物或暗示性 姿勢將治療性慾化,並演出性慾的投射性認同。 案主打從心底相信治療師真正和他們在一起唯一理由是因為性。 例如: 有些個案提供其性問題與性傾向的細節描述,彷彿他們正在與治 療師玩某種性遊戲。 非語言的方式:個案設法「呈現」他們相信“在自己身上其他人 最重重視的部位”給治療師看。

37 可能引發治療者或他人的反應 治療師自然的反移情關係就是「性興奮」,覺得有 快感、被色欲所引誘、性欲被激起。
 →「其不尋常之處是,包含了對性活動過度詳盡的 描述。這幾乎就是史恩企圖透過語言使我涉入到他的 性越軌事件裡。」(林秀慧、林明雄譯,p.153)

38 投射性認同類型:迎合 特徵:主要情緒成份是自我犧牲。 誘導:誘使他人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和犧牲感激他們。 後設溝通:內心期望可獲得某種回報,而那某種回報是一種擔保。 以「自我犧牲」來建立關係,誘使他人對投射者所做的事情或犧牲而感激,投射者藉著得知自己對他人有幫助,以確保自己被需要。治療師會發現自己處在被期望去感謝和讚賞的情境裡。 表達陳述:「我這麼努力就是要使事情對你來說可以容易一些」 ; 「我拼命的工作」 ; 「你並不感謝我為你做了多少事情」 ; 「你總是視我為理所當然」 。 失敗的結果: 「我還有什麼用呢? 」 來源:早期訊息是他們需要為那些照顧他們的人做一些事,否則他們就不會被愛。 他們花費了生命中的絕大部分時間來迎合他人,來當作兩人關係的一種方式。 例如:一個花了大半輩子在打點家庭的女人,可能會將整個自體價值感歸結於「做事情」上,以及為此所收到的感謝。 可悲的是,這種模式的互動根本損壞了她最深切渴望的東西:那種因為她之"所是',而非她之"所做"而被愛的感受。

39 類型:迎合-早期經驗 不相信其他人會無條件的愛他們,他們需要去迎合他人, 以便建立關係。 照顧者 掛在嘴邊的話
「受害者型、犧牲者型」的照顧者 照顧者 掛在嘴邊的話 「這個悲慘的婚姻生活,讓我痛苦萬分,但我仍未離開,為的是什麼?還不都是為了你」「我為你做了多少的犧牲,你應該要聽我的話,回報我才是」「要不是你,我也不會…」「都是因為你,我才有如此的下場」「都是我不好,不會教導你,才讓你不學好,都是我的錯」「只要你快樂、聽話,再苦我都願意承擔」等。 傳達給 孩子的訊息 「我的痛苦、不快樂都是你造成的」「你是累贅、負擔」「你不好」,同時也傳遞著許多沉重的要求─「為了你,我犧牲如此大,你應該要好好聽我的話,報答我才是」。 孩子學到的 人生信條 以「父母的快樂為己任」。 我需要為照顧者做一些事,否則他們就不會被愛。

40 類型:迎合-表現方式 個案會試圖讓自己對治療師有所幫助。 個案表示自願成為治療師的實驗對象。 個案會讓身邊的人知道治療師多麼有能力。
在這些情況下,治療師很難不表達感激之情。 以自我犧牲來建立關係,誘使他人對他們所做的事情與犧牲而感激他們。 持續傳遞這樣的訊息:為了別人他們在不停地麻煩自己,他們提醒周圍 的人注意,他們是多麼地付出自己,卻又感到多麼地不被感激。

41 可能引起治療師或他人的反應 治療師會發現自己處在被期望去感謝和讚賞的情境裡。 感謝和歡迎個案的“善解人意” 。
感謝個案努力配合治療,覺得他是『最好的個案』。 因沒有配合個案而感到內疚。

42 投射性認同與人際關係病理 投射性認同 關係立場 後設溝通 誘導 依賴 無助 我活不下去 照顧 權力 控制 你活不下去 無能力 迎合 自我犧牲
你虧欠我 感謝讚賞 性慾 性愛 我將使你 在性上達致圓滿 性興趣 摘自 林秀慧、林明雄(2001譯)

43 投射性認同 在治療中的應用-案例一與案例二

44 案例一 治療歷程概述 個案約22歲的女性,具低自信且自殺傾向之特質,與家人相處不佳,與治療師歷經了七年半的治療時間當中,愛上了治療師,但中間亦出現了諸多對治療師的測試行為,除引發治療師自身之反移情外,亦使得治療關係多次陷入僵局。 後經治療師涵容的態度之下,再試以使治療關係更加的坦承與透明後,除對個案產生療癒性的修通外,對於治療師而言,亦適時的把握了覺察自身反移情與更加了解自己的機會。最後彼此在感傷與不捨下相互道別並畫上一彼此感恩的句點。

45 主訴問題 1.Ms. T., 22歲,單身,學院畢業生,從事文書 整理的工作。 2.轉介理由為長期性的覺得自己 :
a.低於人類(subhuman)。 b.無法在生活中獲得樂趣,因害怕拒絕而無法與他人 交流。 c.有自殺意念。

46 家庭背景 1.宗教-羅馬天主教 2.父親-努力工作,從事小型生意,高中畢業, 很希望孩子們都接受好的教育。 3.母親-衝動並且難以預測

47 4.當事人在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二,她覺得自己是
最笨的那一位,也是家中的代罪羔羊,她的成 績中等,但其他兄弟姊妹則成績優秀。她的兄 弟姐妹們表示不明白當事人對家庭情況的觀點。 5.「正常」的早期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里程碑, 在學校以及與同輩的相處都適應的不錯

48 個案言行分析 一.個案給予治療師諸多的測試行為有 : 1.治療時間由一周三次改為一周四次 2.時而躺著,時而坐著
3.要求治療時間中改成與治療師去戶外散步。 4.要求治療師必須言出必行,連「假設」的言詞也 不被允許。

49 5. 向治療師要求將病歷卡給予個案當作紀念。 6. 對於治療師之言談當中帶有著諸多攻擊傾向。 7
5.向治療師要求將病歷卡給予個案當作紀念。 6.對於治療師之言談當中帶有著諸多攻擊傾向。 7.個案試圖想取得談話主控權(ex:堅持每次會 談由治療師開始起頭說話)

50 二. 個案對於治療師屬於「權力型之投射性認同」 三
二.個案對於治療師屬於「權力型之投射性認同」 三.個案之測試行為,除習慣性的重演其「家庭 相處 」中的負向預期外,其實測試之最主要 之潛意識目的,即為尋得真正能夠接納並涵 容個案的Selfobject。 四.個案藉由諸多測次行為,亦為從治療關係裡 ,去尋的其與案母相處之道。

51 五. 而個案也使用其投射性認同,來引發治療師 對於個案關係相處時之焦慮的反移情感受。 ex

52 治療師之處遇過程分析 一.涵容的態度 1.個案需要治療師扮演一個selfobject的功能,能夠接受
她的投射和挑釁並將他內心被激起的感受以語言的形式 表達出來。 2.治療師能以一個非扭曲或是殘酷的口語形式表達出來,顯 示他也涵容了這些的投射,這個過程容許當事人獲取這些 經驗中所需要的,並將其再內化,協助她最終能夠「確認」 和「擁有」這些自己被埋藏的感受。

53 二.治療關係的涵容、真誠與透明 1. 允許治療關係的模糊性存在,而不是急著對個案做清 楚的詮釋(與個案同在)。
2. 對個案表達諮商師此時此刻當下的氛圍與感受。

54 統整分析 1.從質變的內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的角度來看,
個案不僅內化自己的修正的部分,同時也內化了治療師的 功能。 2.當事人需要治療師將與她的互動經歷化為語言的需要,不 應被視為應用治療所有當事人的技巧,這位當事人是一為 Schizoid 患者,以其獨特的需要來和其治療師互動。

55 2.治療師是否能夠接受情況的模糊性而不急著去分化他
們的痛苦和憤怒?他是否能夠了解,她需要一個人來 忍受這個痛苦和模糊性而不報復,不過早的解釋,核 心的問題就是,治療師是否能夠為她行使selfobject 的功能,是否他能夠在她把他當為投射認同的對象時 ,接受、承擔、涵容和協助她統整關於她自己的難以 忍受的部分。

56 3.在面對投射性認同,就如面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當事人一般,
治療師需要能夠面對當事人的憤怒和吞噬性的言語而仍然生 存,從這角度來說,當事人的投射和人際關係上的挑釁是被 治療師所涵容(contained);投射的修改後版本被當事人再 內射(reintrojected),引致治療中的結構性改變。治療歷 程中的針對無可避免的投射性認同所進行的治療工作成為療 癒性歷程。治療師的角色是容許它的發生、涵容(contain) 它,並且合宜的分析它;這些事治療師的selfobject 功能的 定位。

57 4.投射性認同以及過度現象的關係:Winnitcott 所提的過渡
空間(transitional space)對於成人也一樣適用。心理 分析容許模糊性以及一個存在於參與者之間的空間,無法 回答有多少是從治療師或是從當事人投射出來的,多少是 聯繫於過去,多少是現在。在容許模糊性的治療情境中, 過渡性現象和建設性的投射性認同兩者都可以發展並且近 乎同等。

58 5.唯一的不同,是投射性認同的人際關係的挑釁的部分。
過渡性現象中,當事人唯一的希望是治療師容許創意的 過程而且不會摧毀他們之間的過渡性空間。而破壞性的 投射性認同,人際關係的挑釁愈發的強烈使得治療師越 來愈感到難以包容這個投射,也難以不背激怒而產生破 壞性的反移情反應。

59 案例二 A女士,34歲,育有一子,單親媽媽,在大型國際貿易公司工作。

60 治療歷程 Ms. A:「我覺得自己處在精神病的臨界,我想要住院,想要有人來照顧我。」 「我非常地不舒服,我希望你能跟我多說一點。」
治療師擔心個案精神病復發或自殺,因而感到焦慮。(反移情) 後設: 應允要求→認同個案→CO&CL都認為CL無能 CL是健全且有資源的人→CL可以忍受分析過程的焦慮並從中獲益 決策:CO涵容並調節自己的情感,並讓CL知道,他聽見她的痛苦。 CO:「你很難安撫自己,你希望我透過談話來安撫你。就你所述,在你早期的生命經驗中,你被期許成為一位理性又負責任的小女孩;或許,這種無法讓自己安定下來的困擾,干擾了你的睡眠。你今天看起來很疲倦。」

61 Ms. A冷靜下來並說:「嗯,我也有這個問題,但昨晚是因為我兒子,我無法幫助他入睡;他不斷地把我吵醒,我很生氣並對他大吼大叫,然後把他送回他床上。可是,他一直哭,告訴我他做惡夢,他很害怕。我感到相當愧疚。後來,我想,讓他睡在我身旁會好一點,但我知道我不應該這麼做。大家都跟我說,只要過幾晚,他就會習慣自己睡,可是他並沒有。我該怎麼辦?」 CO再度感到焦慮,想改變分析形式,做親職諮商。CO安靜地思考,並從CL盯著他看的表情讀出,她想要他給予立即的回應。 CO:「你剛才說,你無法按別人給你的建議做。我不確定,你為何要我的建議?你想要怎麼做?」

62 Ms. A不耐煩地回應:「我不知道。你會怎麼做?」
CO:「或許,你想要我藉由給你建議來證明我關心你。你可能要我特別為你破例,所以你就不會感到如此孤單,這也是你兒子對你的要求。當我要你獨自處理這件事時,你變得惱怒,並更大聲地抗議:你無能為力。」   這個回應想要傳達CO對CL情感的涵容(同理)而非解釋。這個做法似乎讓CL回到分析模式。在剩下的時間裡,A女士整理了父母期許她比她的年齡表現得更成熟的記憶。她回想,她感覺被遺棄,並對其依賴需求未獲滿足感到憤怒。當她的兒子出生時,她決定要以她期待父母照顧她的方式來照顧他,她寵溺他直到精疲力盡。儘管這個洞察與分析工作經歷了這個療程的中間四十分鐘,她在要結束療程前又回到焦慮的要求狀態,她再次懷疑她可能精神病發作,她要求住院治療。

63 Ms. A:「我該怎麼辦?我受不了了!」 CO:「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們下週五見。」 A女士微笑著離開。

64 在下一個療程中,A女士表現得較為精力充沛,她臉部的表情明亮且有自信,她的兒子在數個月後,第一次獨自睡了兩晚。
Ms. A:「當他來到我的房間,告訴我,他做了惡夢;我起床,帶他回到他的房間,並告訴他:『跟我說說你的惡夢。』在他說完後,我回應他:『這只是個夢,你會好好的。如果你做了另一個夢,你可以在明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再跟我說,但是現在,你是個大男孩了,你可以自己一個人睡。』」 CO展現其對病人焦慮之冷靜的理解,因此影響CL能夠自我冷靜,並且能繼續分析工作。因為CO當下的表現,引發病人的冷靜自信,並影響她,無論多麼地隱微,CO都在進行人際的投射性認同。 CL透過自我冷靜及繼續分析工作來回應,然後,當她描述如何有效地涵容兒子的焦慮時,作法與CO先前回應她的方式一致,確認了其內化治療師投射的涵容功能。

65 治療歷程中的能指/所指 單親媽媽找的不只是治療師,還有伴侶;於是藉由想要住到治療師的醫院去,進而要求睡到治療師的床上,因為她渴望肉體與性的親密。 CL要求的實際幫助和再保證,乃在要求CO能超越界線地對待她。然CO維持了分析的取向(approach),向CL表明在治療中,將不會演變成CL的性幻想。然而,這讓CL感到失望。 CL的小男孩可能是CL恐懼的內在小孩外,也可能指她的男性伴侶。

66 個案的投射性認同 治療師的投射性認同 嬰兒之於母親 患者之於治療師 Alpha Function

67 反移情反移情 countertransference

68 反移情觀點的演變 近年來,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被視為一種越來越有用的治療工具。
最早,1910年Freud將反移情定義為治療師對患者無意識、幼稚的(infantile)反應。 後來,1965年Kernberg對反移情有了新的界定,認為反移情定義成將反移情定義為治療師對患者有意識、適切的情緒反應。 (楊添圍、周仁宇譯,2013)

69 比較古典和當代精神分析 對反移情的觀點與對治療的影響
古典精神分析 當代精神分析 觀點 是不適當的反應 是能了解個案如何和他人互動的線索 定義 治療師內心還未解決之心理情結、受到個案的影響所經驗到的個人的衝突、焦慮、防衛等不適當反應 對個案適度的情感反映、 與個案關係有內心體驗的洞察 治療 過程 治療者避免投射在個案身上 需要分析、意識化 投射性認同可能引發治療者對個案的反移情。因此,治療師感受和認知自己的感覺很重要,促使治療發展與完成 治療者 立場 保持中立 治療者增加機會去發現 並面質個案的防禦模式

70 從不同學者觀點看 「反移情的形式」 (ㄧ)Kernberg視反移情為整體。 (二)Winnicott分為主觀的反移情、客觀的反移情。
(三)Racker分為一致性的反移情、互補性的反移情。 (四)其他學者(Gelso, Carter, & Langs) 則分為非理性的反移情、基於現實的反移情。

71 反移情的形式 提出者 反移情的形式 內涵 Kernberg 整體觀
(totalistic approach) 治療師對個案的所有感受都是反移情。當個案使用投射性認同,反移情可能來自治療者正常的同理能力。 Winnicott 主觀的反移情 (subjective countertransference) 治療者的感受是被 自己本身的心理病理問題所誘發 客觀的反移情 (objective countertransference) 個案核心衝突所誘發

72 反移情的形式 提出者 反移情的形式 內涵 Racker 一致性 反移情
治療師對個案當前的經驗產生一種同理的、共鳴的反應,使治療師和個案有相同的感受、態度與判斷,並且將這些反映回去給個案 互補性 治療師認同了個案內在客體中的他體(other),治療師的感受和個案是互補的,但和他體的感受卻是一致的,治療師能夠清楚個案在早期的關係脈絡中發生的狀況

73 反移情的形式 提出者 反移情的形式 內涵 其他學者(Gelso, Carter, & Langs) 非理性的 (irrational)
治療者對個案的反應是非客觀的、神經質的扭曲,將這些與個案互動中所激起的自我內在衝突行動化,不利於治療 基於現實的 (reality-based) 治療者對個案的感受是基於現實的真實感受,有助於治療 但要如何區分出是真實的感受?

74 反移情的來源 治療師對個案的所有情感反應 治療師根據本身歷史,移情到個案身上 治療師對於個案移情的意識或潛意識反應
治療師對抗由個案引起的情感或內心衝突的防衛 阻止治療師以治療態度對待個案的能力、或妨礙治療的任何反應 情感上的共鳴與同理 投射性認同的結果 兩人之間或兩個主體間的互動 由負面的看法,轉向是一種正常反應的看法 由原先較狹窄的看法,修正到較廣義的彼此關係互動看法 (陳增穎,2004)

75 觀察反移情的五向度 來源 未解決的內在心理衝突 觸發 引起反移情反應的事件 表現 反移情的行為、想法、感覺 影響 對治療過程和結果的影響
反移情處理 幫助治療者調節、管束其反移情反應 (Hayes,1995)(董淑鈴,2004)

76 來自治療者的反移情因素 治療者的個人性格因素 治療者的自戀與自尊的受傷 治療者的價值觀 治療者的個人經驗 治療者的工作角色或工作經驗
治療者對治療效果的期待 特定的內容主題 不慣用的治療架構 綜合整理源於受訪者個人因素的反移情,包括:(1)治療者的性格因素。如:A的性格較易接收到個案的悲哀與憂鬱,且被其所展現的藝術性與可塑性所吸引。B容易對人有心疼的感覺,也會被見解高深的人吸引。C警覺於出於個人控制的需要而引起的反移情。D則是出於個人的好奇與需求而想要與作家個案建立朋友關係。(2)治療者的自戀、自尊受損。A與B都提到治療者的自戀、自尊受損也是反移情的來源;尤其是B所經驗到的自戀、自尊的受傷往往會引起最大的憤怒。(3)治療者的價值觀。如:A很重視個案的基本尊嚴和權益,因此當權威者的利益凌駕個案之上時,會引發A極大的不滿。(4)治療者的個人經驗。如:A個人生活事件與個案相似時,容易因此而認同個案的情緒。B警覺到原生家庭中排行及與親密重要他人的關係與經驗的影響。C警覺於個人可能因過去重要的人際關係的經驗而影響到對個案的看法與印象。D因為過去對寫作的夢想未完成而受作家個案吸引,並也警覺過去原生家庭經驗的影響。(5)治療者的工作角色與工作經驗。如:A自覺對權威者的不滿可能跟自己的工作角色有關。B與D都曾在心理治療工作的早期,因為工作經驗少而較易產生反移情,如B還在實習時搞不太清楚份際,D則因缺乏經驗而被個案牽著走。(6)治療者對治療效果的期待。如:A與B都期待治療能夠更有效,當結果不如預期時,就會感到無力、生氣、挫折。(7)特定的主題內容。如:B個人面對性誘惑的態度與方式、助人/救人的衝動。C個人的競爭議題。D個人未完成的夢、未解決的困難。(8)不慣用的治療架構。如:非指導的治療架構讓A覺得失去預測與控制力。(9)其他。如:A認為對權威者壓迫弱勢者的憤怒應是人之常情。B警覺於個人因為未接受過精神分析,所以可能有未知的來源;D對於性侵害個案的治療興趣有部份則是受到社會趨向的影響。 (林淑君、陳秉華,2002)

77 由個案所觸發反移情材料 個案的人際模式與特質 個案的移情 個案的過去經驗 特殊事件 特殊議題(如「性」) 對治療進展的評估 對個案的知覺
綜合整理個案觸發受訪者反移情的材料包括:(1)個案的行為模式與特質。如:A特別容易被個案的敏銳、複雜、細膩、具淒美感和豐富藝術性所吸引,及被個案的聰明與悲哀、憂鬱等情緒上的痛苦所限制住;但若個案對治療關係有過度期待則會引起A的討厭。B會被個案的見解高深所吸引。C會對年長又有社會地位的男性產生被威脅感,若個案對治療關係有負面評價也會讓C感到難過。看起來楚楚可憐的個案會讓D很想幫助她。個案的特殊身份,如作家,也會吸引D。(2)個案的移情。如:個案對自己的生氣投射到A身上,而引發A的反移情。B經歷了被個案理想化、被個案視為發生愛情的對象等經驗。C曾經驗個案對之有正向移情。D曾因個案投射出希望別人救她的移情而產生反移情。(3)個案的過去經驗。如:A對被壓迫及缺乏被關懷的個案特別能同理或產生共鳴。B曾因個案特殊的過去經驗與生活背景而產生反移情感受。(4)特殊事件與議題。特殊事件如:B與C曾經驗個案的自殺或不幸事件,引起治療者很大的情緒震撼、罪惡感與愧疚感。特殊議題如:「性」。B曾經驗過有關性的反移情經驗。D在訪談中雖然沒有談到,但是在對研究資料的檢核與回饋中卻也提到,有關性吸引的經驗應該是有的,只是在訪談中不知為何出不來。或許如D所說的,這可能是個潛意識作用,畢竟性雖然普遍而重要,但卻也是個極隱私又難以啟齒的話題。(5)對治療進展的評估。如:A與B都曾因覺得治療進展緩慢或不如期待而有負面的感受。(6)對個案的知覺。如:A知覺到個案的難纏、不容易治療。B知覺到個案的「性誘惑」或「被個案理想化」。B與C知覺個案的問題類型或覺得個案難以治療。 D知覺個案的遭遇很可憐。 (林淑君、陳秉華,2002)

78 常出現的反移情行為模式 以過度關心的態度過度保護個案 因害怕個案生氣而以仁慈、親切方式與之互動 因覺察到個案高度需求性和依賴性而拒絕他們
為與個案保持距離而產生敵意的行為 需要從個案處得到持續的增強與肯定 在個案身上尋找自我而模糊了諮商目標 欲與個案發展性或浪漫的情感 強迫性的給予建議 與案主建立諮商以外的社交關係 (張學善,1997)

79 反移情對治療的影響 提早結束治療 緊張的治療關係 形成非治療的關係 阻礙治療的有效進展 阻礙治療師判斷的客觀性 無法準時結束
藉以了解案主的動力 (林淑君、陳秉華,2002)

80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應用反移情 在治療中的應用

81 先備觀點 反移情為治療師-案主雙方共同創造出來的反應。
一部分來自治療師過往經驗的作用,另一部分來自被案主誘發的感受(Gabbard,1995)。

82 反移情的運用(治療師端) 當治療師越清楚自己內在的心理衝突,對自己的限制、動機等等有越多的了解時,治療就有越多的可能。
接受督導或個諮,探索過往的人際(與照顧者)經驗、情緒議題、行為模式等。

83 反移情的運用(案主端) 反移情在治療中是個必然發生的課題,如果治療師能夠覺察並加以處理,反移情可以是治療上的助力,讓我們瞭解案主的內在世界,若無法覺察、控制與處理,就可能阻礙治療(林淑君、陳秉華,2002)。

84 反移情的運用(案主端) 使反移情具治療性的先決條件-治療師在治療中有能力去經驗對個案的感受和觀察這些感受(後設思考能力)。
誠實接納自己的感覺、開放心胸、不斷自省與覺察。

85 治療師將自我當成是治療的工具,辨別出投射性認同和反移情的發生,思考其意義,並且決定如何使反移情具治療性。

86 四、行動(action;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運用反移情 四步驟 一、經驗(experiencing) 二、觀察(observing) 三、判斷(judgement) 四、行動(action;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87 步驟一、經驗 “plugging into the patient” (Mahrer,1993)
Whatever occurring in the client is occurring in the therapist. 每一個關係都是過往關係的增添物,治療師的反移情和案主的移情基本上屬於相同的歷程。

88 步驟二、覺察 覺察反移情 治療師能夠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包括感受和行為反應,探索引發治療師反移情的個案行為背後的動機。
傳統精神分析認為覺察反移情是為了避免表現出來。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反移情是無法避免的,且是重要的治療工具。 覺察反移情 治療師能夠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包括感受和行為反應,探索引發治療師反移情的個案行為背後的動機。

89 會談當下的感受 諮商師反應的強度勝過於他人 不尋常的言行 重複出現的主題 治療師偏離原本的治療契約 步驟二、覺察

90 客觀 反移情 主觀 步驟三、判斷 治療者的感受是被個案核心衝突所誘發 進行認知處理的判斷 是主觀或客觀反移情?
Winnicott將其區分為: 客觀 反移情 治療者的感受是被個案核心衝突所誘發 主觀 治療者被誘發的感受是來自於治療者自己的心理問題

91 步驟三、判斷 (主觀反移情) 當天除了對這個個案以外,是否也對其他人也有類似一樣的感受? 在這個時刻的生活當中,是否有一些不順利的事件發生?
這是不是一個很熟悉的感覺? (熟悉感) 從經驗感受轉換到觀察感受是否有困難? (轉換困難) 在這個時刻的生活當中,是否有一些不順利的事件發生? (不順利事件) 當天除了對這個個案以外,是否也對其他人也有類似一樣的感受? (類似感受)

92 步驟三、判斷 (客觀反移情) 為大多數人和個案互動時會產生的回應,而不是來自治療師個人未解決議題,帶有治療師特性的回應. 投射性認同
步驟三、判斷 (客觀反移情) 為大多數人和個案互動時會產生的回應,而不是來自治療師個人未解決議題,帶有治療師特性的回應. 投射性認同 -個案和我之間的問題也發生在個案和他的重要他人之間嗎? 治療師和個案在治療當下的人際互動,如受治療師個人的特質或實際行為表現所影響。 -我感受到的跟其他人和個案互動時所感受到的一樣嗎? -自己的介入策略合適嗎?

93 步驟四、行動(治療性的介入) 主觀反移情的處理
治療者經由自我覺察了解反移情是來自於自我的經驗所導致的,進而評估這種覺察是否就能夠阻止反移情的發生,如果持續干擾治療,治療師要去接受心理治療。 除非個案已經注意到治療師的主觀反移情行為,不然治療師不需要和個案分享這樣的經驗。

94 步驟四、行動(治療性的介入) 主觀反移情的處理 如果經由各種處理還是仍然會對個案造成傷害,應該要決定結案。在結案的時候可以告訴個案:
“由於我個人的某些因素議題,我擔心害怕自己將沒有辦法繼續對於你現在的問題,提供最有效的幫助” 和個案討論這種結案對於他造成的影響,大部分的個案都是可以接受的。

95 步驟四、行動(治療性的介入) 客觀反移情的處理 誘發來源 個案將自己內在的壞客體表徵投射到治療者身上。 處理方式
治療者在經驗、消化後,將這治療室裡經驗和個案目前生活中有問題的互動作聯結,可以向個案表達自己感受到他在「測試」治療師是否和自己的重要他人一樣壞。 不聆聽,不瞭解,不接受抱怨的父親,=>個案不停的抱怨測試治療師會不會像父親一樣不耐煩

96 步驟四、行動(治療性的介入) 一致性的認同-包含主觀反移情和客觀反移情 處理方式:
治療師自己先澄清並且解決內在衝突,可藉由督導或心理治療的方式,能區辨源於自身內在衝突或者是由個案所引發之感受或行為,即能以處理客觀反移情的方式回應個案。

97 感謝聆聽 歡迎指教


Download ppt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報告大綱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於治療中的應用 反移情 反移情在治療中的運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