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2 古典社會學理論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馬克思(Karl Marx)與 韋伯(Max Weber) 三位對歐洲社會學的發展貢獻卓著。至今仍然對社會學思潮影響深遠。

3 涂爾幹( ) 法國猶太裔學者,在學術生涯早期,法國正處於政治宗教巨變的陣痛中。反猶太情結和對其他宗教反感的情緒高漲。非常關注法國非猶太群體對猶太群體進行的集體公開眨抑,能平穩高漲的不滿情緒,而將分裂的法國民眾整合起來

4 涂爾幹

5 公開儀式有其特定之社會目的,能夠創造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亦即連接團體成員之社會連結(social bonds)。 涂爾幹最著名的成就之一,就是探討凝聚社會的外力作用。

6 信仰體系乃凝聚社會之主要因素。而儀式與其他制度能夠象徵化,並強化對某個社會或團體的歸屬感

7 公開懲罰有罪的民眾,有助於社會道德感的凝聚。 可供解釋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r)。

8 將社會視為,各部分加總起來大於總體的一個實體。他認為社會乃sui generis(自成一體的)。 應該將社會整體,而非個別社會成員之加總,視為研究對象。

9 社會位於個人之外,但因人們習於將社會期許內化,故而社會的概念仍存在於個人內在的心理模式中。 將社會視為一個整合的實體,每個部分都對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有所助益---功能論(functionalism)。

10 社會事實(social facts)是存在於個人之外的社會型態。諸如社會風俗和價值觀存在於個體之外,而如動機之類的動力,則是存在於個體內心。因此,社會事實無法從生物學或者心理學的角度來推理,而必須成為社會學研究的主體。

11 自殺論 自殺率的差異和某個社會的規範和風俗習慣是否清晰,社會規範和風俗習慣之間是否彼此衝突有關。社會混亂通常發生於社會規範不清楚,或者彼此相互衝突的情境下。同時也容易導致該社會更高的自殺率。

12 一個社會自殺率較高,乃源於其社會情境的影響,雖然此影響外於個體,卻為個體內心所感知。

13 社會事實就是存在於個人之外,但又能制約個人行為的社會型態。

14 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 人類知識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學者。馬克思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知識演進,也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歷史。

15 馬克思

16 解釋資本主義如何塑造社會。資本主義(capitalism)乃利益至上且以保護私有財產為基礎之經濟系統。

17 資本主義為不同階級之間關係所形成的一個大系統,其中包括了資產階級(布爾喬亞階級)、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小布爾喬亞(中小企業老闆或者經理人),以及流氓無產階級(lumpenproletariat,那些被資本主義體系所排斥的民眾,如流浪漢)。

18 追求利潤是資產階級努力的目標,但卻得自於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工人出賣勞力以換取薪資,而資方所提供的薪資卻遠低於勞工之生產價值,與此同時,資產階級更將剩餘價值據為己有。

19 資本主義體系(capitalist system)本質不公,因為它讓工人得到的報酬遠低於所付出的勞力。

20 社會經濟組織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最為重大──不論行為與思想層面皆然。一般民眾的想法往往更傾向支持資本主義之利益,而非工人自身或者工人階層之利益。因為資產階級不但控制了產品之生產,更控制了形塑培養思想之領域。。

21 資產階級擁有出版公司、資助被譽為生產知識場所的大學,並且控制了資 訊工業──媒體──以控制人們的思想。

22 經濟力量是塑造社會之基礎。法律、家庭結構、學校以及其他制度都為了滿足資本主義下之經濟需求而發展。

23 社會變遷乃源自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之衝突。

24 以社會結構而非個人行動為研究主題。宰制人類行為的乃資本主義制度。 社會有其系統性與結構性,且階級乃塑造社會行為之根本。

25 韋伯 德國社會學家( 1864-1920)深受馬克思的影響,並在馬克思的基礎上建構自己的理論。然而馬克思將經濟視為社會構成之基本元素,韋伯則將社會歸類為三大基本面向:政治、經濟與文化。

26 韋伯

27 完整的社會學分析應該體認經濟、政治與文化制度間的互動影響。 超越馬克思單以經濟之因素分析社會的成就。
完整的社會學分析應該體認經濟、政治與文化制度間的互動影響。 超越馬克思單以經濟之因素分析社會的成就。

28 沒有價值觀的社會學研究不可能存在,因為價值觀必定影響社會學家之研究主題。韋伯認為社會學家應該意識到價值觀的影響,才不致讓信念影響自己的客觀立場

29 社會學家應該教導學生所有世界上令人不快的真相。老師不應該利用其地位來推銷其政治理念,反而應該責無旁貸地檢視所有理念──包括那些不予認同的觀點,並且運用社會學追根究底的研究工具,以理解人們的信念與行為。

30 理解(verstehen)即從當事者的觀點來了解社會行為。
若想了解社會行為,就須了解該行為對人們的意義。 不相信社會學家必須身為團體一份子才能理解該團體;不相信「要知曉某人就必須是某人」。 社會學家必須建立對他人如何體驗其世界之主觀理解(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31 社會行動就是人們賦予了意義之行為。

32 美國芝加哥學派 對社會如何形塑人們心理與認同的過程感到特別興味盎然。
代表人物: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將社會視為人類行為的實驗室,是他們能夠透過觀察而理解人類行為,從而更清楚人類需求的場域。 以所居住的城市作為他們的生活實驗室。

33 派克(Robert Park) 對都市之社會學設計深為著迷的派克,留意到都市規劃基本上乃由幾個同心圓之圓圈所組成。非常富有與非常貧窮者住在中間,周圍則是貧民窟與低收入社區。

34 社會學的理論架構 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衝突論(conflict theory)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35 功能論 社會的每一部分都對整體的穩定、存續有貢獻,每個部分都有它存在的功能。組成部分主要為社會制度,每種制度都滿足不同的需要,且每個制度都對社會之組成帶來特定結果,並且相互依存。

36 功能論 強調社會的共識與秩序,注重社會穩定與共享之公共價值觀。相信社會構成元素間必須相互調整才能達到穩定,故認為,諸如異常行為等制度的解構disorganization,將導致社會變遷。

37 功能論 當社會之一部分不再運作(或有反功能,dysfunctional),其他部分必受影響,因而製造社會問題。變遷導致的結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壞。更差乃因為社會系統不穩定,如共有之價值觀被打破,或某個社會制度不再滿足人民需要等。

38 派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社會系統之所有部分皆相互關聯。社會的各個不同部分都具備其本有的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需求包括A、G、I、L: Adaptation適應 Goal-attainment目標獲得 Integration整合 Latency維續與潛伏模式

39 墨頓(Robert K. Merton, ) 社會慣行(social practices)通常會對社會有影響,只是並非立即可見,且其影響未必與所宣告的目的相同。人類行為同時具備顯性與隱性兩種功能。

40 行動次系統: 文化(價值、符號) 社會(互動、角色) 人格(情感、動機) 行為有機體(生物特徵)

41 顯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s)
社會行為所宣告並意圖的目標。 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 行為之非意圖且較不被知覺的後果。

42 對功能論的批判 過分強調社會穩定性,顯現功能論者的天性保守,忽略了社會所存在的權力關係和衝突。
功能論者認為社會不平等能夠持續是因為其創造了一個公平與平均分配社會資源的系統;認為此系統之所以公平,是因為較高社會階層的人對社會更為重要(功能性更強),因此賺取更多的收入是公平的;不平等本身也具有功能:提供一個有激勵性的社會系統,促進相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團結。 批判者認為功能論者過度接受現狀的不圓滿性。

43 衝突論(conflict theory) 強調強制與權力的作用,亦即個人或團體所具備足以控制他人的影響力,從而進一步形成社會秩序的能力。
強調爭鬥與摩擦。 源自馬克思的衝突論,將社會區隔為幾個互相競逐社會與經濟資源的團體。 社會秩序乃受擁有最多政治、經濟與社會資源的人所宰制

44 衝突論觀點 共識之所以存在,乃因為一群擁有共同利益的人聯盟在一起,並據此對抗與其利益相反的其他群體。

45 衝突論 不平等的存在是因為掌控社會資源分配者會主動捍衛其利益而排擠其他群體。
社會之所以凝聚是因為有權力者的高壓與社會控制,而非共享的價值觀或群體的相似性形成社會的凝聚力。 社會團體與個人莫不設法掌控社會資源,努力促成自身利益之最大化。資源最多者可在他人身上施行權力,不平等與權力爭鬥因而產生。

46 衝突論 著重社會中的階級、種族與性別的差異,因為這些乃社會中長期以來最苦於爭鬥的群體。
對社會學的最大貢獻在於指出階級、種族與性別不平等,以及這些因素對社會生活之所有面向的影響。

47 衝突論 將不平等視為與生俱來的不公平,而非如功能論者般認為不平等對社會有益。
利益之所以能夠在某些經濟優勢群體中得到長期的維持,只因為他們有能力運用自己的資源維護他們的利益。 優勢團體能透過公共資訊、教育和宗教等製造信仰與思想的影響機制,左右他人的信念。 衝突團體之間的權力鬥爭亦是社會變遷的來源之一。

48 衝突論 被認為忽視社會共同價值和公共共識的重要性,卻過度強調社會的不平等。
和功能論者一樣都發現社會行為的模式乃源自社會結構而形成。但不同之處在於衝突論著重社會中權力的重要性。

49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不像前兩者將社會的概念抽象化,符號互動論認為當下的社會互動即「社會」存在 之處。 人們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賦予不同的意義,而這正是人們詮釋不同社會行為、不同社會事件的方式。

50 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必須大量仰賴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所衍生的符號意義。 符號互動論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互動,因此被認為屬於微觀社會學。

51 符號互動論 自芝加哥學派中所發展而來; 強調以人對物體、事件與行為的主觀意義來分析社會; 人的行為源自其所相信的事物,而非全部源自客觀真實。
社會乃透過人們的詮釋所進行的社會建構的產物。

52 符號互動論 意義會不斷隨著社會互動而調整;
人們會解釋他人的行為,這些解釋是形成社會連結的基礎,它們被稱為「情境釋義」(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53 符號互動論 將社會秩序解讀為透過人們對其行為的解讀,而不斷相互調節與創新的結果。

54 符號互動論 尋求的不僅是事實,而是「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s),亦即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不論是具體的象徵或非言語的行為。 認為社會是非常主觀的: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即使它的作用非常真實。

55 第二章 文化與媒體

56 文化(culture) 定義某特定團體或社會之生活方式之意義與行為的複雜系統,包括信仰、價值觀、知識、藝術、道德、法令、習俗、習慣、語言和穿著。 思想方式與行為模式都包含在文化範圍之內。

57 文化 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是指某個特定社 會所創造出來的所有物品,包括建築物、藝術、工具、玩具、出版品以及其他有形體
的物品。 非物質文化(nonmaterial culture)則是在一群體內所擁有的規範、法令、習俗、想法和信仰本身。

58 文化的特質 1.文化是共用的; 2.文化是學習而得的; 3. 文化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 4. 文化具有象徵性; 5. 文化因時、因地而異。

59 文化的元素 語言 一組符號與規則以有意義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並提供複雜的溝通系統 規範 是指在特定情境下該如何作為的特殊文化期待 民俗
是指符合某團體習慣的一般行為標準 民德 控制道德與倫理行為的嚴格規範 價值 一個社會或團體界定何謂理想原則的抽象標準 信念 在某個特定文化中,一群人共同擁有關於社會真實面貌的想法

60 語言可以塑造文化嗎? 薩皮爾—伍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提出:語言決定了文化的其他層面,因為透過社會真實的觀察而定義的類別概念(categories),必須經由語言的表達才得以建立。 薩皮爾和伍爾夫認為語言決定了人們的思想,因為語言強迫人們用特定的術語來認知世界。

61 語言裡透露的社會不平等 文化的語言模式中,存在著以刻板印象和人們會話中根深蒂固的假設複製這些不平等的現象。語言中所展現的種族、性別與階級不平等現象,最能代表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係。

62 規範(norms) 社會社會規範是組成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元素。 規範是指在特定情境下該如何作為的特殊文化期待。
社會如果沒有規範就會陷入混亂;人們必須根據穩固的規範,才知道如何行為處世,社會互動才會一致、可預測,而且可加以學習。 規範無所不在

63 兩種規範:民俗與民德 民俗(folkways)是指符合某團體習慣的一般行為標準。
民德(mores)是比民俗還嚴格的規範。民德對道德與倫理行為有嚴格的要求,例如,法律條文、宗教教條、對殺人與通姦行為的禁制命令等。 民德往往透過規定或法律(laws)來維護。法律是民德的正式化。

64 社會制裁、禁忌 社會制裁(social sanctions)是社會強化規範、民俗、民德的控制機制。制裁嚴厲與否,取決於規範或者道德被社會期望的遵守程度而定。 社會中最嚴格的規範就是禁忌(taboos),違反者將遭受最嚴格的制裁。

65 俗民方法學(ethnomethodology)
俗民方法學正是透過刻意打亂社會規範,並觀察個人如何反應並如何嘗試恢復社會秩序,以研究人際互動的技巧。 這個技巧的立論點是:社會規範的破壞有助揭露社會正常秩序。

66 俗民方法學 俗民方法學研究讓我們理解,社會是建構在「猶如」(as if)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社會的存在,是因為在人們的認知中,「猶如」沒有其他行為模式可以代替,只能選擇被期待的行為模式行事。

67 信仰(beliefs) 信仰是在某個特定文化中,一群人共同擁有關於社會真實面貌的想法。相同的信念,同時也是在特定社會中的人們能夠凝聚在一起的主要元素。 這些信仰也是許多文化規範和價值觀的基礎。

68 信仰 不論人們選擇相信什麼樣的信仰,它都扮演者幫助人們藉此認識世界的關鍵作用。 信仰也為人們解答許多關於生命意義何在的迷惑。
信仰,同時也在文化的建構過程中,提供一個有效的意義系統。 不論信仰是源自宗教、神話、民俗或科學,都是人們用來塑造自己信以為真環境之依據。

69 價值(觀)(values) 價值(觀)是合乎需求且合乎道德標準的理想原則。因此,價值觀決定了對錯、美醜、好壞。
雖然價值(觀)是抽象的,但卻提供行為的一般準則。 價值觀可以提供行為的準則,不過同時也是衝突的來源。從最具爭議性的議題中,總可以發現其最終問題歸結到最後都是價值觀的衝突所造成的。

70 文化的多元性 沒有一個社會的文化風貌是一致的。不同的文化傳統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日趨複雜,而逐一出現。越複雜的社會,其內部的文化就越多元歧異。

71 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
。主流文化是社會中最有權力團體所擁有的文化,是社會主要機構最支持的文化型態,並因此構成主要的信念系統。 雖然主流文化並非社會的唯一文化,仍有其他文化型態的存在,但主流文化卻普遍被被認定為「該社會的文化」。 是社會中擁有足以界定文化架構權力團體的文化。

72 次文化(subcultures) 次文化是指價值觀和行為規範與主流文化不同之團體文化。
次文化成員往往互動頻繁,擁有相同的世界觀。他們的外表(服裝或飾品的風格)、語言、口音或其他文化特徵可能非常鮮明,容易辨認。 某些次文化和主流文化保持疏離的關係。

73 次文化的風格與習慣也可能成為社會的創新來源。譬如嘻哈風,曾經只是城市黑人青少年的次文化,現在也影響到所謂主流風格。

74 社會學思維 找出一個你所處校園中的次文化團體。這個團體有些什麼與眾不同的行為規範?根據你的觀察,你會如何描述該團體和校園主流文化之間所存在的關係?

75 反文化(countercultures)
反文化是為了對抗主流文化價值觀而產生的次文化。 反文化團體的成員往往基於政治或道德理由,而抗拒主流文化價值觀,並且發展出公然對抗主流團體規範和價值觀的文化活動。 反文化的標籤就是不順從主流文化。

76 我群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
我群中心主義是一種只從自己團體的觀點來看事情的習慣。用自己所屬的文化標準來評斷另一個文化,就是我群中心主義。 我群中心的觀點會妨礙一個人對他人經驗的理解,甚至可能導致對多元文化價值的狹隘解讀。 我群中心主義形成了強烈的種族團結感和優越感,不過也因此妨礙了各個文化和團體之間的理解。

77 我群中心主義形成了強烈的種族團結感和優越感,不過也因此妨礙了各個文化和團體之間的理解。我群中心主義的概念,對於理解當代歷史上所發生之主要民族或國家衝突頗有助益。極端的我群中心主義極容易導致明顯的政治衝突、戰爭、恐怖主義,甚至集體大屠殺等舉動。

78 我群中心主義,亦有助於詮釋為什麼其他國家對於美國(或中國)的看法,與美國(中國)人本身如此不同的現象。

79 文化相對主義 (cultural relativism)
和我群中心主義對立的是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係指只有將文化現象放在所有相關的整體脈絡下,才能被理解和評斷。 但這樣的概念並不代表每個文化的行為模式,都能在道德上直接被接受和認同。而只是表達若缺乏文化脈絡的理解,幾乎不可能詮釋人們文化行為模式背後成因的觀點。

80 文化霸權(cultural egemony)
社會學家將文化勢力的集中現象稱為文化霸權,也就是單一文化在社會中滲透並享有過度影響力的現象。 文化霸權意指即使不存在任何強迫性的指示,人們仍傾向於順應權勢菁英的文化模式和興趣。

81 文化霸權 控制文化機構的人透過文化霸權,同時控制人們的政治意識。
因為統治者創造了虛擬的文化信念,讓當權者因而具備正統地位,結果也削弱了民眾對主流文化施行政治抗拒的意志(Gramsci, 1971)。

82 反映假說(reflection hypothesis)
媒體是價值觀的創造者,還是如實反映流行的價值觀?反映假說認為大眾媒體的作用,乃是反映一般大眾的價值。 為了吸引最多數的觀眾,媒體機構會以最受歡迎的價值觀來描繪人物形象以及相關的概念。

83 文化與團體凝聚力 韋伯檢視過文化對其他社會和經濟制度的影響。他在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中即提到,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教倫理的文化信念是密切相關的。新教倫理中強調努力工作而達成物質生活上的成功,是得到宗教救贖的一種有效方式,此文化信念從而間接而有效地促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型態,換句話說,文化影響了其他社會制度的發展。

84 功能論者認為規範和價值觀創造了人和社會之間的連結。文化因此成為凝聚和穩定社會的來源。

85 《單人保齡球》 (Bowling Alone, 2000)
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單人保齡球》書中提到,近幾年來,人民參與志願組織、宗教活動和其他公共生活形式的公民參與率已經下降。由於人們越來越少參與這類活動,以至於社會共享的價值觀和規範也越來越少,結果造成社會的失序狀態越趨嚴重。

86 文化、權力與社會衝突 衝突論者則視文化為社會中各方權力互動的來源。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中,處處都證明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是世界大事發展背後的主要成因。 一個明顯的例子,便是中東地區庫德族人(Kurdish)所面臨的處境。

87 所謂族裔肅清的可怕行為,正是由於群體之間由仇恨所引發的文化衝突,以及強權者之強制力所造成的。

88 衝突論者認為當代文化是在制度中製造出來的,而這些制度則是以不平等和資本主義原則為根據。因此,所製造和銷售的文化價值觀和產品,只會促使擁有或能從這些文化產業中獲益的團體得到經濟和政治利益。
這一點在流行文化中特別明顯。大力促銷流行文化的,就是那些能夠從其產品的散播中獲得大量經濟利益的團體。衝突論者因此結論:文化產品絕大部分符合社會中最有權勢團體之價值觀、需要和利益。

89 衝突論者認為文化被經濟利益團體壟斷的情況,已經越來越顯著。不論是圖書、音樂、電影、新聞或其他文化形式,傳播產業中的壟斷者(文化已經越來越被其所定義),總是千方百計要保護現狀。媒體集團吞噬規模較小的業者,趕走經營效率較低的競爭對手,控制文化的製造和傳播,已經漸漸到了無人能敵的狀態,超大型傳播產業的影響力於是乎幾近無所不在,從影響電影、電視乃至報紙和學校教科書等所有生活層面。

90 文化不但具有政治抗衡的作用,也可能促成社會變遷。恢復曾被排斥或壓抑的原住民文化,是一個使不同群體取得獨立且被社會認同地位的方式。

91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法國社會學家皮耶.波迪爾(Pierre Bourdieu, 1984)提出; 就是被社會中公認高價值的文化資源(如菁英文化中的知識資本),且擁有該文化資本的團體可從中獲益。 文化的「專斷」(appropriation)是團體維護其地位的一種方法。

92 波迪爾指出主流階級成員的生活型態與眾不同,以此顯示他們在社會的獨特地位。他們展示這個文化生活型態的能力,就代表他們對別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他們擁有文化資本。
文化再生產了團體之間的不平等。具備文化資本的人利用它來提高自己的社經地位。

93 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以人們對社會行為的詮釋為分析基礎,因而認為文化正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詮釋架構,以理解社會行為。符號互動論者認為文化就跟其他型態的社會行為一樣,也是由社會建構而成的。也就是說,文化是透過社會關係的網絡,在媒體組織等社會團體中被製造,並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文化資源的配置。

94 文化落差(culture lag) 文化落差是指因應變遷的社會情境而產生的文化調整的遞延現象(Ogburn, 1922)。有些文化層面改變的速度可能比其他部分還快;因此造成某個文化層面比別的文化層面「落後」的狀況。

95 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 當文化迅速變遷,或者某人突然引爆完全嶄新的文化情境時,結果很可能就造成了所謂的文化衝擊,也就是當一個人遇到一個全新或迅速改變的文化情境而感覺迷失方向的狀況。

96 文化變遷的來源 (1) 社會情境的改變; (2) 文化擴散; (3) 重大創新; (4) 外部機構強制施加而形成文化變遷。

97 第四章 社會化與生命歷程

98 社會化(socialization) 社會化 是指人們學習外在社會對個體期待的過程。角色(role),則是透過社會化過程而習得,同時,也跟社會中特定脈絡下被期待的行為模式有關。當個體接受了某特定的角色,便傾向按照他人期望行事。

99 社會化也是認同(identity)的基礎。認同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定義。身分認同既屬於個人,也屬於社會。

100 社會化同時也建構了個體的人格(personality),也就是個體跨情境表現一致的行為、情緒與信仰之模式。

101 內化 透過社會化,人們內化文化期待,之後將這些期待傳遞給他人。 當人們將社會行為模式與概念假設模式學得非常徹底,以致深信不疑時,內化(internalization)便發生了。

102 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社會化是一種社會控制的模式。社會控制是個體或群體服從主流社會期待的過程。有時候個體可能會違反或選擇對抗此一不得不的服從性,但由於大多數人仍服從於文化期待的要求,社會化結果仍能提供整體社會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以建立社會秩序為基礎的行為模式。

103 社會化如何成為社會控制的一種形式: 請想像一個處於社會中而被許多同心圓圍繞之個人。每個圓圈都是一層社會控制,從最微妙的他人期待,到最明顯的生體脅迫和暴力。通常,要一個人順從,未必需要動用到脅迫和暴力,因為學習到的信仰和他人的期待就足以讓人們循規蹈矩。這些外力可能非常微妙,如與他人意見不合時,所感受到必須順從別人的壓力等。

104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當偏離他人期待時,將導致許多同儕壓力、嘲笑,以及各種社會批評的後果。

105 從眾性與個別性 有些人可能過度從眾,結果因此付出代價。男性角色的社會化過程可能鼓勵積極進取、獨立和不畏風險的競爭性特質。男人較低的平均壽命與較高的意外死亡率(和女人相較之下),就是來自某些和男性角色連結的危險行為。

106 社會化功能I (社會化是一個終身進行的過程──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都受到社會化結果的影響。)
首先,社會化建立了人們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是我們終其一生社會化經驗的結果。

107 社會化功能II 社會化也能夠創造得以接受角色期望的能力,換句話說,能夠像別人看我們一樣,來看待自己的能力。
社會化基本上具備反省的性質,也就是說,它是有自覺能力的人們,如何看待與回應別人期待的能力。

108 社會化功能III 社會化也能夠使得人們傾向以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行動。人們透過社會化學習附著於社會情境的規範期待,以及社會的一般期待。因此,社會化讓人類行為產生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並導致一定程度的社會秩序,否則社會將一團混亂。

109 社會化功能IV 社會化也讓人們成為文化的承載者。社會化是人們學習和內化他們文化的態度、信仰與行為的過程。於此同時,社會化也是一種雙向過程。一個人不但是文化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一個將文化期待傳遞給他人的文化創造者。因此,社會化的主要產物,就是社會本身。

110 社會化媒介 社會化媒介(socialization agents)就是傳遞社會期待的工具,包括人們、社會資源,以及社會結構。 家庭 媒體
同儕 宗教 學校

111 家庭 家庭是第一個社會化的源頭。兒童透過家庭,初次接觸了社會的期待。兒童學會透過父母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因此,父母對孩子的看法和態度,是左右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因素。

112 媒體已經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化媒介。電視對人們的信念和行為模式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再加上書籍、漫畫、報紙,以及現在流行的部落格、網際網路、電影、音樂、電玩、收音機等等不斷放送的媒體形象,對人們基礎價值觀的形塑、生活目標和對自我的期許,乃至人際關係的模式,影響之大難以想像。有人甚而擔憂,媒體在童年階段造成的影響,可能特別負面。

113 媒體中的暴力,同時激起兒童之間的反社會行為和恐懼心理,而且往往讓人失去對暴力受害者應有的敏感度,從而更少地同情暴力受害者
許多學者認為暴力型電玩可能是校園槍擊案頻發的主因。

114 同儕(peers) 同儕是人們用平等地位與之互動的人,例如,朋友、同學、同事等都屬於同儕團體。雖然同儕互動之中經常發生地位高低的改變,但同儕之間並沒有正式界定的主從關係。同儕在社會化過程中非常重要,少了同儕的認可,大部分人都會感覺自己不被社會所接納。

115 作為一種社會化媒介的同儕,是社會肯定、否定與支持的重要來源。這也是為什麼所屬團體若沒有地位類似的同儕,往往讓成員處處掣肘。

116 宗教 宗教是另外一個強大的社會化媒介,而且宗教的教誨大幅影響兒童自我認同(與世界觀)之建構過程。
兒童的宗教信仰通常和父母相同,幾乎很少轉換成和自己成長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即使那些脫離自己家庭信仰的人,其態度、自我形象和信念,仍然深受早期宗教訓練的影響。否認宗教的人經常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中,回到原來的信仰。

117 宗教 宗教社會化左右了許多成年人生涯規劃的信念,包括道德發展和行為的信念、男女的角色以及性行為等。
個人的宗教信仰強烈影響家庭中性別角色的信念,如男人參與家事的程度,以及妻子受雇在外工作之機率等。 宗教社會化也影響對性行為的信念,包括對男女同性戀者性行為的包容程度。 宗教甚至影響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清教徒較會以嚴格紀律來扶養孩子)

118 學校 通過學校裡的社會化,可了解性別、階級以及種族在社會化過程中造成何種影響。

119 教師對男生與女生有不同的回應模式,男孩得到比較多的關注。即使老師對調皮搗蛋的男孩傾向給予負面回應,但仍然比較注意男生。
社會階級刻板印象也會影響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老師比較容易認為工人階級與窮人的小孩,相較於中產階級的小孩,更不聰明、不積極。老師也較容易將工人階級的小孩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這些負面評價會變成「自我應驗預言」,表示老師所創造出來的期待,通常成為實際行為的原因,最終影響兒童未來成就的機率。

120 衝突論社會學家認為美國學校事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需要。
學校基本上是兒童第一個接觸階級、科層環境的場所。學校不只教導兒童閱讀、書寫和其他領域的技巧,同時也是訓練他們尊重權威、準時、遵守規定的地方,這些技巧為他們日後進入看重這些特質的機構工作,預作暖身。 學校是強調順從社會需要的場所

121 工人階級的學童,往往會在校園中組成抗拒主流文化的次文化團體。

122 社會學觀點: 學校中亦存在許多隱藏課程,學生同時也透過社會化過程,而學習到許多和種族、階級和性別關係有關的角色期待。

123 社會化過程的相關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 功能論 衝突論 符號互動論 潛意識形塑了行為模式 是個體回應所處環境中社會刺激的結果
人們內化了當前社會對個體的角色期待 不同個體與群體的成就渴望,是由不同群體在社會上所能取得的選擇機會而形塑的 兒童經由對重要他人的角色採借而進行學習 自我為了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緊張關係而出現 自我認同是經由個體心理和社會互動的過程創造而得 對社會價值的內化, 強化了社會共識 群體意識是在不平等系統的脈絡下形成的 在主動自我和來自他人之社會期待的互動中,建立自我概念

124 社會化過程的相關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 功能論 衝突論 符號互動論 超我即代表社會對個體的期待
兒童從而習得了形塑外在世界的原理原則 社會穩定和社會均衡需要靠社會一致和諧性來達成 社會控制機構進行施壓使得群眾得以服從於社會價值 來自他人的期待形成了學習社會角色的社會情境

125 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人類的心理有三個層面:本我、超我與自我。
本我(id)包含深層的動機與衝動(佛洛伊德對於本我中的性元素特別感興趣,他認為這是潛意識心智中的一股力量)。 超我(superego)則是代表社會標準的自我層面。

126 超我整合或內化所學到的價值觀和規範──簡言之,就是文化的集體期待。佛洛伊德認為,為了維持井然有序的社會,人們必須壓抑來自本我的狂野衝動,因此,本我不斷與超我衝突。超我代表佛洛伊德所說的「面對社會期待的內在壓抑」,人們必須發展壓抑(repression)、迴避(avoidance)或否認(denial)等防衛機制,以因應社會期待(超我)與自己的衝動(本我)之間的緊張關係。

127 自我的第三個部分即是自我(ego),此部分乃立基於理性和一般常識而存在。人們因應超我與本我之間緊張關係的方法之一,就是透過自我的發展。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間發揮平衡功用,將本我的慾望調整到符合超我的社會期待。

128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提出個人認同是透過外在的社會刺激所習得的反應而慢慢形成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社會氛圍和情境對社會化過程的影響,將認同視為個體回應他人期待的調整結果(稱為角色形塑,role modeling),而非潛意識的產物。

129 社會學習理論: 行為和態度的塑造是因為我們回應周圍人們的強化或鼓勵作為而發展出來的。強化可能包括正向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即獎賞)或者負向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即懲罰)兩種模式。被正向強化的行為更可能重複發生,而被負向強化的行為則傾向於消失不再發生。社會學習理論主要的原則,便是正強化,加上理想角色模範的呈現,兩因素共同作用能夠增加特定行為的發生與形塑。

130 社會化---功能論觀點 功能論觀點主要認為社會化是透過人們內化社會角色和社會價值觀的途徑,使其能夠整合入社會之中,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其效果乃是透過鼓勵社會服從,而強化了整體社會的凝聚力,因此有助於維持社會的穩定。

131 社會化---衝突論觀點 衝突論者的觀點則不同。衝突論者重點放在社會中的權力和統治角色,因此,衝突論者對社會化過程如何在不平等的系統中形成自我認同,持濃厚興趣。個體或群體的認同形成離不開情境影響,因此若所處之社會化情境對不同群體提供不平等的機會時,個體的認同也將受到不平等機會的影響。

132 社會化---衝突論觀點 因此我們更能理解為什麼女性往往在選擇大學主修科系時,更傾向傳統上更多提供女性工作機會的專業,例如,助人專業、藝術、人文等,而較少選擇數學或者科學等領域。

133 雖然社會控制之主體對人們施壓使其服從,人們對此壓力也會採取反對甚至反抗的作為。因此在社會上被壓迫群體所形成的認同,往往包含了某種反抗壓迫的成分。

134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根據符號互動論,人類是根據我們賦予事物的意義而行動,而這些意義則來自社會互動。
符號互動論對於理解社會化過程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們是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漸漸習得認同和價值觀的。 角色是由社會期待所界定,而因為人們賦予意義而成「真」。

135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庫利和米德認為自我是在回應自己所處社會環境之期待與他人批判而發展出來的。

136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庫利(Cooley)提出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來解釋一個人如何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與回饋,來發展自我概念。 「鏡中自我」來自於: (1) 我們認為自己在別人面前的樣子;(2) 我們認為別人對我們的評斷;以及(3) 我們對於以上這些想法的實際感受。

137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我們從別人的觀點來看自己時,事實上正是回應了別人對我們的期待。
自我的形成基本上是一個根據人際彼此互動以及人類自我檢查(self examination)能力的社會過程。

138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米德認同庫利所說的:兒童是透過回應別人對他們的態度來形成社會化。 根據米德的觀點,社會角色是所有社會互動的基礎。

139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角色採借」(taking the role of the other): 就是從別人的觀點來想像自己的過程。
對米德而言,角色採借是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來源之一。人們在接受新角色時,他們的自我覺察與認同都會隨著所扮演的角色而改變。

140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米德認為童年社會化發生在三個時期,分別是: 「模仿期」 「玩耍」play期 「遊戲」game期

141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第二個階段「玩耍期」(play stage):兒童開始接收環境中重要他人的角色,不只模仿他們,甚至能夠將角色整合入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除了只是有樣學樣之外,兒童現在更了解情境,以及不同行為所代表的微妙意義。其中最具特殊意義的,是在兒童接收與他們關係密切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角色時。

142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社會化的第三個階段「遊戲期」(game stage):
兒童變得能夠同時接收多重角色。這些角色透過一個複雜的系統加以組織。這個系統能讓兒童對自我有比較全面深入的看法。

143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兒童在遊戲期中所學習的,不僅是周遭重要他人的角色而已,同時也獲得「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概念。 所謂「概化他人」,就是各種不同社會角色與社會期待的抽象概念集合而成。概化他人是兒童了解社區價值與一般社會期待典範的來源。

144 社會化---符號互動論觀點 如果自我是透過他人的期待而組成的,則人們如何變成獨立的個體?
米德的答案是「自我」有兩個面向:主體我(I)與客體我(me)。主體我,是個人人格中獨一無二的部分,也就是主動、有創意和自我定義的部分。客體我,則是被動、順從的自我,也就是回應他人的部分。 每個人的主體我和客體我之間都保持某種程度的均衡。

145 多元文化社會的成長過程 了解社會化背後的大背景,對於掌握社會化過程影響社會中不同群體的不同作用,是重要的。
社會化過程即人們成為社會中一員的重要機制。因此,該過程漸漸地灌輸著人們文化的價值觀,整個社會的價值被嵌套在人們的自我定義上,包括對他人的知覺和看法、對整個世界的理解模式等等。然而,社會化過程卻不是單一而沒有變化的過程。

146 中產階級兒童更傾向於習得個別化的自我概念,和更具自我權力的觀念,而其代價則是過度緊湊時間表所帶來的壓力。
工薪階級與貧戶兒童生活中所付出的代價,則是因為財務壓力所造成生活上許多不得不的妥協,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和不同社會機構的談判籌碼,遠不如中產階級所能做的。

147 中產階級兒童的社會化,即使並不合宜,仍幫助他們預備未來在社會上具有一定優勢和權力的生活。
工薪階級兒童的社會化,以回應他人需求的模式為主。 因此,由社會階級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社會化,事實上便是一套訓練兒童適應原有社會階級的過程,並且非常可能成為兒童成年之後的一大標記。

148 預期性社會化 (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預期性社會化也就是個體學習與未來新角色有關之社會期待。 預期性社會化讓一個人預先見到與新角色有關的期待,並事先學習。

149 「年齡階層化」(agestratification):
是指社會上不同年齡群體之間的權力排位順序。 年齡階層化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同年齡的群體對於社會資源、獎賞、權力和優勢的取得管道和程序不同。

150 功能論 衝突論 符號互動論 年齡分化 各個年齡群體對社會而言皆具有各自的效用,共同為社會共同利益而貢獻 取決於各年齡世代不同的經濟地位和權力 發生於多數社會之中,但不同年齡群體的社會價值依不同文化而有差異

151 功能論 衝突論 符號互動論 年齡群 根據在社會上的用處而各有價值 不同群體共同競爭社會上的有限資源,導致代間資源的不平等,而存在潛在衝突 根據不同群體所被賦予的價值,而形成既定的刻板印象

152 功能論 衝突論 符號互動論 年齡階層化 取決於不同年齡世代的功能性價值 和階級、種族、性別之間的不平等,共同交互作用而形成 針對老年人的偏見和歧視被制度化,從而促進了年齡主義的發生

153 「脫離理論」 (disengagement theory)
根據功能論的觀點,老年人透過退休和降低對教會、公民以及家庭事件等社會活動的參與,自願地從社會舞台中退出。 由功能論延伸而來的「脫離理論」預測,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將越來越減少社會事件的參與,並且同時卸下許多社會責任。此一漸趨退隱的行為,對社會而言,是具有功能性意義的,因其有益於社會上世代更迭的順利發展

154 衝突論:老年 衝突論者關注不同年齡群體對於有限資源的競爭。社會中最稀有的資源,便是工作機會。與功能論者不同,衝突論者對青少年和老人皆在社會上處於較低地位提出解釋,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年齡群體的經濟實力皆相對較弱。將老年人和青少年排除在勞動市場之外,去除這些群體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則對中間年齡段的工作者更為有利

155 符號互動論:老年 符號互動論主要分析的是對社會實體背後意義的不同。符號互動論者關心特定的年齡群體被賦予什麼樣的意義,而這些意義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解釋該群體的社會地位排序。 年齡的定義事實上是社會建構的結果。在某些社會中,老年人反而更可能被認為是具有較高社會地位者。

156 過渡儀典(rite of passage) 「過渡儀典」是代表個人由一個角色轉換成另外一個角色過程之儀式或祭典。過渡儀典讓開啟或結束每個生命階段之角色劇變正當化。與過渡儀典有關的典禮往往非常戲劇化、令人敬畏且神聖莊嚴。

157 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
大部分人在生命中所經歷的轉換,都必須面臨逐漸重新定義自我並延續原有自我的挑戰。不過,有時候成年人也可能被迫劇烈地轉換自我的認同。 「再社會化」就是指原有的社會角色被激烈扭轉或取代的過程。這個過程最可能發生在人們進入對他們擁有極大控制權的制度或機構時。

158 改宗(conversion) 再社會化也發生於人們因「改宗」而想法改變時。改宗是認同的深度轉換,往往與宗教或政治信仰有關。

159 洗腦(brainwashing) 極端再社會化的案例可以見於所謂的「洗腦」現象。
一般認為「洗腦」完全剝奪了被洗腦者之前的認同。這個轉換的過程如此徹底,以至於只有透過反轉程式(deprogramming)的過程,才能恢復原來的自我。加入宗教教派、戰俘與人質等屬於被洗腦的高危險群。

160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Stockholm Syndrome)
強制監禁和生理折磨,可能造成極端再社會化的結果。在嚴苛囚禁和物質匱乏的情境之下,被監禁的個體可能會認同監禁他的人。這個行為就是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傳統心理學中則稱此行為為「認同加害者」(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現象。

161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可用來說明為何某些受虐婦女無法離開其(配偶)施虐者。在財務與情感上依賴施虐者的受虐婦女,往往發展出依附施虐男性的認同

162 社會學思維 請找一組剛進入新的生命階段的成年人(年老或年輕均可),譬如他們剛找到第一份工作,剛結婚、剛才為人祖父、剛退休、剛進入安養院⋯等。請他們描述新的經驗。問他們如下的問題:在這個新角色裡,他人如何期望他們?他人如何把這些新的角色期望傳達給他們?他們看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改變?他們對自己的新情境有什麼期待?關於「成人社會化」,你的觀察告訴了你什麼?


Download ppt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