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d97227201/
第十五週:道德的終極證成-為什麼要做個有道德的人?
2
一、前言 (一)問題:依照道德的要求行動必須考慮他人的利益,這樣做顯然不是實現自我利益的最佳方法,那麼「我為什麼應該從事道德上對的行為?」
人一生下來就活在一個具有道德規範的社會,道德對人而言是一項束縛和限制(有時候甚至是一個極大的負擔),那麼人為什麼一定要遵守道德? 「為什麼應該做有道德的人?」這是有關道德證成的問題。解答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要為遵守道德找到合理的理由。
3
一、前言 日常生活的直覺似乎認為:道德和理性所要求的行為不一定相同。因此,道德生活不一定是理性的生活;有時候違反道德的行為,反而是理性的。
這個問題的主要精神是:理性和利益密切相關,尤其是行為者本身的利益,但是道德和利益可能產生衝突。如果是這樣,理性的人有什麼理由接受道德的規範和限制? 我們要問的是:「我」做為一個個體,「我」是否有理由應該採取道德的觀點從事行為?
4
一、前言 (二)理性與道德: 理性指的是明智(prudence),也就是精打細算。理性的人知道用什麼手段可以有效達成目的。
如果基於明智的考慮,那麼「為什麼應該做有道德的人?」這個問題就變成「即使對做為一個生活在道德社群中的個體而言,有沒有好理由可以說服我,不論在什麼處境下都必須依道德而行動?」
5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一)論證的背景: 柏拉圖(Plato, BC)在《理想國》(The Republic) 這個對話錄中用「正義」(justice)一詞,指的是「對的行為」,就是道德的意思。 故事的主角之一Thrasymachus認為,道德是為強勢團體的利益服務,不道德的人比較有利。 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是Glaucon,他的想法跟Thrasymachus一致,希望柏拉圖(在對話錄中以蘇格拉底的身份出現)能駁倒他的論證。
6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二)概念澄清: 1.Glaucon區分三種價值(good):
本身有價值:我們追求的是它本身,而不是因為想要它的結果。例如,歡樂和所有無害的快樂。 本身有價值,其結果也有價值:它不只本身是好的,也會帶來好的結果。例如,知識、智慧和健康。 本身是不好的或無關好壞,但其結果有價值:我們是為了它的結果或產生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它本身而想要它。例如,身體的訓練、生病時接受治療、吃藥打針。
7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2.此一區別的意義: 柏拉圖主張道德是第二種價值(本身有價值且結果也有價值),他企圖證明道德者比不道德者有利。
Thrasymachus和Glaucon則認為道德是第三種價值(本身是不好的或無關好壞,但其結果有價值),人因為不得已才遵守道德和做道德行為,為的是道德的回報。
8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三)Glaucon的論證: 1.道德的起源和本質:
人的本性是狹義的利己:認為損人利己是好的,而受到折磨或痛苦則是不好的。 道德的產生是因為權宜:道德就是最好(做壞事不被懲罰)與最壞(被錯誤對待但沒有報復的權力)的折衷。 人們於是訂立各種法律和契約:遵守約定就是道德,違反就是不道德。訂立契約的動機是開明的利己(enlightened self-interest)。
9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Glaucon的論證有以下涵義:
b)道德行為是擔心不道德會遭受懲罰。 c)沒有人心甘情願從事道德行為:所有實踐道德者不是心甘情願的,而是不得已的。如果我們賦予道德者和不道德者為所欲為的自由,那麼道德者會跟不道德者做一樣的事。
10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2.蓋吉氏的隱形戒指(The ring of Gyges): 捫心自問:假如你有這樣一枚隱形戒指,你會做什麼?
蓋吉氏是一個牧羊人,有一天當他正在餵羊的時候,忽然 暴風雨和地震來襲,大地綻開一個裂縫。蓋吉氏走下這個 裂縫,發現裡面有一具屍體。屍體的手指上戴著一個金戒 指,他取了這個戒指之後就離去。後來他發現這枚戒指具 有神奇的隱形力量。於是,蓋吉氏利用這枚戒指引誘皇后、 謀殺國王,最後更竊據王位。 捫心自問:假如你有這樣一枚隱形戒指,你會做什麼? Glaucon認為,任何人在這樣的情境下,都會為所欲為,所以道德行為不是人真正想要從事的行為,它只是一個不得已的次佳選擇。
11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蓋吉氏的隱形戒指有兩層意義: a)保證違反道德絕對不會受到懲罰。
b)有了隱形戒指,道德者和不道德者都會從事同樣的行為,即對自己有利的行為。 這個故事的主要用意是要說明:沒有人心甘情願遵守道德。人們平常安分守己、循規蹈矩,都是因為害怕被懲罰。如果確信絕對不會被懲罰時,人將不再會遵守道德。 因此,道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遵守道德只是為了避免道德壓力和懲罰,某種程度是被迫的。
12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3.完全正義者與完全不正義者: 區別這兩種人的用意:去除道德所帶來的好結果,以便確立道德本身是有價值的。
完全正義者有道德之實,無道德之名,他受不道德之名所 累而遭受各種折磨。完全不正義者沒有道德之實而有道德 之名,他拜道德之名所賜而享受各種好處。 這兩種人誰活得比較快樂? 區別這兩種人的用意:去除道德所帶來的好結果,以便確立道德本身是有價值的。 Glaucon認為,完全不正義者比完全正義者過得好。 結論:一般人從事道德行為,是為了道德行為帶來的好名聲和好處。
13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小結: 1.根據理性利己的觀點,道德具有工具性的價值,因此雖然道德對個人的行為是一種限制和束縛,但卻是提升個人利益必要的手段。 2.對於「為什麼應該做有道德的人?」這個問題,理性利己觀點的回答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有道德對我們比較有利。
14
二、理性利己的觀點 理性利己觀點的困難: 1.它的解決辦法如果要成功,必須建立在一個懲罰性的社會環境之上,這樣做的代價太大。
2.有些涉及冒險的情況,不道德仍然有機會獲利。 3.「如果違反道德不會被發現,應不應該違反道德?」這樣的問題永遠存在。 攻擊性違規:當人們確信違反道德不會被發現,不會被懲罰時,採取攻擊性的違反道德規則才是明智的,也就是當其他人遵守規則時自己不遵守。
15
三、非利己的觀點 (一)道德是建立自尊的重要來源: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 )指出,自尊包含兩個元素:自我價值感和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自我價值感」指的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計劃是有價值的,能夠自我肯定,而「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則來自於肯定獨特的自我。 一個計劃要有價值,不只是自己認為有價值,也必須被他人欣賞和肯定。能夠受到他人肯定的計劃,不可能只對行為者自己有益,也一定對他人有益,所以有價值的計劃一定具有道德因素。
16
三、非利己的觀點 (二)道德是幸福的最穩定必要條件:
財富、健康、愛情、親情、友情、安全、自由等,都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亞理斯多德(Aristotle, BC)主張,道德也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之一。不道德的人一定不幸福。 真實案例:台灣三名醫師勾結病人以「假生病、真開刀」的方式詐領保險理賠。 道德是幸福最穩定的必要條件:因為能不能擁有財富、健康、愛情等,可能受制於外在環境;但要不要做一個道德的人,卻完全操之在己。
17
三、非利己的觀點 (三)道德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理由: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認為,從事道德行為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也是人之所以有尊嚴的理由。 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但是如果人只懂得趨利避害,展現出來的只是獸性那一面,不夠資格當人。 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正是因為人不只依據生物性的本能行事,人還能夠違反自己的動物性,主動從事對自己不利、卻對別人有益的行為,即道德行為。
18
三、非利己的觀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集中營裡的小故事:
李維(Primo Levi)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猶太裔身 分被送進奧斯維茲集中營。他從死裡逃生後,寫了一本 傳記,記述集中營裡求生不得的勞役生活。他的救命恩 人是在集中營工作的羅倫左(Lorenzo)。羅倫左每天送李 維一片麵包和吃剩的配糧,幫他寄明信片,再把回信拿 給他看,而從不開口要求或接受回報。 李維表示:他相信自己是因為有羅倫左,才能活到今 天。不是因為羅倫左的物質幫助,而是因為他自然樸實 的善良,不斷提醒李維,在我們的世界之外還有正義的 世界存在。因為有羅倫左這樣的人存在,讓他記得自己 還是一個人。
19
三、非利己的觀點 (四)道德讓人遠離孤獨:
德裔美籍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 )指出,人類有一項重要需求必須獲得滿足,那就是人都想要跟外界發生關係,避免孤獨。 競爭使人疏離、孤立,而合作則會拉近彼此的心靈距離。因此,競爭是離心力,合作則是向心力。 「合作」就是一種道德關係。擁有合作精神的人不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會考慮其他參與者的利益。只有會考慮別人的人,才可能得到別人的關心,人際關係才可能持久穩定,使個人遠離孤獨。
20
三、非利己的觀點 (五)助人為快樂之本:助人使自己覺得活著有價值。 1.台灣的菜販陳樹菊的故事:
2010年美國《時代》(Time)雜誌選出全球一百個最具影 響力的人物,其中包括台東的菜販陳樹菊女士。陳樹菊 賣菜的收入微薄,但她平日省吃儉用,三餐只花100元, 生活方式近乎刻苦,把存下來的錢拿來行善,幫助母校 蓋圖書館、長期捐助兒童基金會和孤兒院,捐款總計超 過1000萬。 李安稱陳樹菊是「在平凡中顯現其不凡」。陳樹菊則表示:錢只對有需要的人才有意義,而且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平常,沒有什麼特別。
21
三、非利己的觀點 2.美國老婦人麥卡堤的故事:
退休的洗衣婦麥卡堤(Osceola McCarty)在1995年她67歲時 一夕成名,因為南密西西比大學有人透露她的秘密:這 位老婦人將自己的終生積蓄約15萬美元,捐給這所大學 當獎學金。這是她靠洗燙衣服一輩子,一分一毫累積而 成的。有人感到困惑,問她為什麼不把錢花在自己身上, 但是她的回答非常簡單:「我是花在我自己身上。」 麥卡堤的偉大,在於她的「自己」不只是個人,還包括許多大學學子,這些受惠者都被她視為自己的一部份。這種擴大的自我,顯示出她的不平凡和價值。
22
小組討論 做好人對我有什麼好處? 上個禮拜,我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個皮夾,旁邊剛好都沒有人。我看了一下,皮夾裡面有信用卡、相片和五千塊。我想要把錢拿走,把皮夾留在原地,但這讓我有罪惡感。 因為駕照上有失主的姓名和地址,所以要找到他並不難。當他聽到我撿到皮夾時,鬆了好大一口氣,而且馬上來跟我拿。我以為失主會給我一些獎賞,一直等他打開皮夾,拿出一千元(或至少五百元),結果他只是不斷地說「謝謝」,說他有多感謝我,還有我真是個好人。
23
小組討論 如果不是我,他根本不可能找回皮夾。換成別人,應該都是把錢拿走,然後把皮夾丟掉吧,甚至會盜刷他的信用卡。他的皮夾裡有那麼多錢,給我一點獎賞顯然不是問題。這整件事讓我再也不想做「好人」了。 出自《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第 頁 今天的課程談了「為什麼要做有道德的人」的不同觀點,請問: (1)如果你們是這個撿到皮夾的人,你們會怎麼想?為什麼? (2)假設「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哪種觀點最能說服你們願意做個好人?
24
參考書籍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1999,第十二章。 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09,第二篇第六章。
林火旺,《為生命找道理》,臺北:天下,2010。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