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除權息,該不該參與?---以台灣50成份股為例
指導老師:鍾懿芳 老師 組長:陳冠廷 組員:蔡宗翰 林閔堅 吳寶慶 范宗延
2
研究動機及目的
3
研究動機 股票為國內投資人最大的投資工具 去年台灣50指數之成份股大多表現亮麗的除權(息)行情
許多實證研究結果中均指出確實有填權(息)的現象
4
研究目的 參與台灣50成分股的除權(息)是否能 獲利?又獲利機會有多大? 參與台灣50成分股的除權(息)平均的投資報酬率為何?
參與台灣50成分股的除權(息)是否能 獲利?又獲利機會有多大? 參與台灣50成分股的除權(息)平均的投資報酬率為何? 參與台灣50成分股的除權(息)後必須持有多久才會獲得最大利潤?
5
文獻探討
6
在除權日前後有連續顯著為正的平均異常報酬及填權現象。 王雪花(1993) 張維傑(2000) 賴俊男(2001) 劉慕賢(2002)
作者 實證結果 王志鑫(1992) 在除權日前後有連續顯著為正的平均異常報酬及填權現象。 王雪花(1993) 張維傑(2000) 賴俊男(2001) 劉慕賢(2002) 周祥雲(1989) 股票股利除權期間,雖然可進行系統性交易策略獲得超額報酬,但需考慮異常風險與實務限制。 柯孟聰(1990) 邱振祥(1997) 除權期間存有異常報酬現象且「除權行情」只有在國內股市出現。 林素雯(2003)
7
陳建樺(1979) 我國股票市場存在因某些上市公司成交量(值)鉅額變化,左右整個市場除息(權)日前後異常成交量(值)行為。 楊世芳(1988) 除息日、除權日各股價之填息、填權比例具有相關性。除息日以最高價與收盤價最為顯著,除權日則以最低價與開盤價最為顯著。 李建然(1991) 市場並無因為公司宣告股票股利而使股價產生差異。 陳昭銘(1993) 除權日前後存有短線交易之行為。 黃士青(1996) 除息日之短線套利行為,由於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的套利的可能性減少,實證結果顯示無法套利。 張珮瑤(2000) 研究結果台灣近五年來之除權當日的除權行情皆存在,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且皆存在棄權效應。
8
研究樣本與方法
9
研究樣本 本研究以台灣50成份股為研究樣本。 採用民國94年9月28日之台灣50指數成份股為研究標的。研究時間自民國88年至92年共計五年的股利發放事件,合計共174個研究樣本。 資料來源有:「公開資訊觀測站」、「台灣證券交易所」、「中華民國櫃檯買賣中心」、「YAHOO奇摩股市」。
10
(現金股利*1000股)+賣價*(股票股利*100股+1000股)
研究方法 t t T1=t T2 T2+1 此期間每日計算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的公式 Ln{ (現金股利*1000股)+賣價*(股票股利*100股+1000股) } (買價*1000股)
11
我們把整個投資期間分成8個區間並分別計 算每一個區間的平均投資報酬率,分別是T1~55、56~60、61~80、81~100、101~140、141~180、181~220以及221~T2。如果下一個年度沒有除權(息)事件者,則以第260個交易日為樣本的最後交易日。
12
實證結果與分析
13
計算投資報酬率時並沒有考慮無風險利率、手續費及證交稅。
因此以3%為基準,當投資報酬率大於等於3%則為獲利。
14
174個樣本中有153個能夠獲利,所以其獲利機會為87.79%。
153個樣本中平均持有63天能夠獲得7.32%的報酬率。 投資人平均持有7~11個月有七成機會獲得17%~36%之報酬率。 投資人平均持有162天,將可獲得37.20% 之最大報酬率。
15
個別期間平均報酬率
16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持有交易日天數
17
個別期間最大報酬率
18
結論與建議
19
參加台灣50成分股除權(息)有將近九成機率獲得11%之投資報酬率。
投資人平均持有7~11個月有七成機會獲得17%~36%之報酬率。 投資人平均持有162天可獲得平均37.20%之最大報酬率。
20
建議投資人參加台灣50成分股除權(息),持有7~11個月有較大機會獲得大於3%的報酬率。
建議投資人若欲進行短線投資,也要儘量持有至3個月之後再賣出,以避免損失。
21
來源資料不盡相同,必須交叉比對或藉由主觀的判斷來決定最後採用的除權(息)資料。
88年的樣本過少比較不具代表性,上市與上櫃公司分別進行實證研究,則可避免此一問題。
22
謝謝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