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朱 兰
子宫肌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朱 兰
2
子宫肌瘤 女性最常见的肿瘤,育龄妇女发生率高达25% 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疾病
3
20年妇科手术疾病构成比(PUMCH) 疾病 年份 子宫平滑肌瘤 卵巢良性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 输卵管妊娠 卵巢恶性肿瘤 不育 卵巢囊肿
年 年 年 年 例数 构成比% 顺位 子宫平滑肌瘤 580 22.01 1 809 21.67 2299 23.59 4842 23.66 卵巢良性肿瘤 293 11.12 2 356 9.53 3 799 8.20 1642 8.02 子宫内膜异位 260 9.87 587 15.72 1260 12.93 2323 11.35 输卵管妊娠 186 7.06 4 232 6.21 474 4.86 840 4.10 卵巢恶性肿瘤 176 6.68 5 217 5.81 424 4.35 6 719 3.51 8 不育 141 5.35 128 3.43 7 428 4.39 1373 6.71 卵巢囊肿 101 3.83 177 4.74 327 3.36 生殖道脱垂 61 2.31 108 2.89 320 3.28 9 528 2.58 输卵管绝育术后成形术 59 2.24 子宫肌腺病 10 97 2.60 396 4.06 930 4.54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89 2.38 216 2.22 464 2.27 宫颈原位癌 865 4.23
4
子宫肌瘤 发生原因和组织来源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处理
5
发生原因和组织来源 原因尚不清楚。较为接受的学说:与长期和过度的卵巢雌激素刺激有关。 绝经后或无卵巢妇女,予雌激素可致肌瘤;
多发生在性成熟期; 绝经后或无卵巢妇女,予雌激素可致肌瘤; 动物实验,长期雌激素注射可发生肌瘤; 肌瘤多见未婚、未孕和性生活不协调者。
6
病理表现 大体观: 镜下所见: 实性肿瘤 由梭形平滑肌细胞所组成。排列成栅状或漩涡状。 可生长于子宫任何部位 补粘膜下,肌壁间和浆膜下图
补典型病理切片图
7
子宫肌瘤生长方式 可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 子宫体 96% 子宫颈 4% 肌层内肌瘤 60% 70% 浆膜下肌瘤 20% 30%
子宫体 % 子宫颈 % 肌层内肌瘤 60% 70% 浆膜下肌瘤 20% 30% 粘膜下肌瘤 10%
8
肌瘤继发变性 玻璃样变 囊性变 脂肪性变和钙化 红色性变 恶性变
肌瘤生长较快时或瘤蒂形成后,血运供应不足,营养缺乏,肌瘤即易发生继发性病变。 玻璃样变 最常见。肌纤维退化漩涡状纹消失,溶成一片透明物; 囊性变 玻璃样病变继续发展,肌细胞液化 脂肪性变和钙化 肌细胞内脂肪颗粒增多,进一步发展脂肪皂化与钙磷的盐类结合,使肌瘤钙化,变硬如石。 红色性变 常妊娠晚期或产后期,可能是瘤内小血管发生病变,组织出血及溶化。 恶性变
9
子宫肌瘤恶性变 RI=0.4作为子宫良恶性肿瘤界值 子宫平滑肌肉瘤 多见于较大年龄患者,发生率为5‰-1% 警惕 绝经后又长大者
生长过快者(常超声提示血流丰富) RI=0.4作为子宫良恶性肿瘤界值 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9.82%, 阳性率为71.43%,阴性率为99.96% 警惕
10
常见的合并疾病 子宫内膜增生及息肉 症状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肌瘤内时可含有内膜组织,称“子宫肌腺瘤”
子宫体腺癌和子宫颈癌 肌瘤合并内膜癌发生机会约3倍于合并宫颈癌。
11
子宫肌瘤临床表现 月经过多 白带增多 压迫症状 下腹包块 下腹疼痛 不育 ( 20%-30%) 主要和肌瘤的生长部位有关;
与肌瘤大小和个数关系较少 。
12
临床表现—月经过多 原因: 宫腔变形增大,内膜面积增加; 肌瘤妨碍子宫收缩; 合并存在卵巢无排卵子宫内膜增生或息肉;
粘膜下肌瘤可以因粘膜面积增加以及发生表面溃疡和感染,局部充血等而引起月经过多。
13
临床表现—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 挤压直肠 阔韧带内子宫肿瘤 表现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引起大便困难;
可压迫输尿管和髂内外静脉神经,发生下肢浮肿或神经性疼痛。
14
临床表现—白带增多 盆腔充血,内膜水肿可引起白带增多;
粘膜下肌瘤,尤其是脱出子宫口或阴道口的有蒂肌瘤,因表面粘膜溃疡和坏死,可产生大量血性或有臭味的白带。
15
鉴别诊断 妊娠子宫 卵巢肿瘤 炎性肿物 子宫肌腺病 子宫体癌和子宫颈癌 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波有助诊断。 多为囊性,位于子宫一侧。
有无感染史。可行后穹窿穿剌。 子宫肌腺病 常伴痛经,子宫少超过孕2月。 子宫体癌和子宫颈癌
16
子宫肌瘤处理依据 2 . 有无症状 3 . 患者的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 4 . 肌瘤发展速度及有无并发症 5 . 诊断是否明确
1 . 肌瘤的大小及部位 2 . 有无症状 3 . 患者的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 4 . 肌瘤发展速度及有无并发症 5 . 诊断是否明确
17
子宫肌瘤治疗适应证 2 肌瘤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 3 肌瘤生长迅速,有恶性变可能; 4 肌瘤并发症,如蒂扭转、感染;
1 明显症状:贫血、压迫引起疼痛或尿潴留等; 2 肌瘤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 3 肌瘤生长迅速,有恶性变可能; 4 肌瘤并发症,如蒂扭转、感染; 5 粘膜下肌瘤,特别是已脱出于宫颈口者; 6 年轻不孕的肌瘤患者; 7 诊断未明,与卵巢肿瘤不能鉴别。
18
子宫肌瘤治疗 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 肌瘤剔除术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高能超声聚焦 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19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 雄激素 米非司酮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达那唑 芳香化酶抑制剂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修饰剂 孕激素受体修饰剂
20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雄激素 适应证: 围绝经期患者,内膜病检除外恶性变后。 用法: 甲基睾丸素5mg qd or Bid
少有文献相关治疗报道
21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GnRHa 用法: 副反应: GnRHa :每月1次
可显著提高术前血色素和红细胞压积,肌瘤体积使用3-6月缩小20-77%; 副反应: 更年期症状等低雌激素症状。停药可逆转。一般不宜>3个月。
22
外科手术新概念:微创技术 通过微创方法替代部分开腹手术 内镜手术 鉴于子宫肌瘤良性特点(恶变率仅0.5%-1%), 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
阴式手术 鉴于子宫肌瘤良性特点(恶变率仅0.5%-1%), 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
23
子宫动脉栓塞术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
治疗机理: 肌瘤结节对子宫动脉栓塞后导致的急性缺血非常敏感,发生坏死、瘤体缩小甚至消失。 子宫完整性因侧枝循环建立而不受影响。
24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适应证: 术前注意事项: 症状性子宫肌瘤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但希望避免手术或手术风险大者。
除外生殖道恶性肿瘤及妊娠可能; 术前、后测定基础FSH及雌激素水平; 严重的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异常禁用。
25
高能聚焦超声技术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由Lynn等在1942年首次报道 近年,功率加大,并配以现代的影像学技术,逐渐发展并被尝试用于治疗肿瘤
26
HIFU治疗子宫肌瘤优点 无创伤性: 只对靶区组织产生作用; 定位准确 可监测病灶治疗效果:治疗后组织坏死后改变
27
完成生育,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手术并希望保留子宫,且瘤体<10cm的肌壁间肌瘤的患者.
HIFU治疗子宫肌瘤适应证 完成生育,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手术并希望保留子宫,且瘤体<10cm的肌壁间肌瘤的患者.
28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 肌瘤剔除术
29
因子宫肌瘤的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部分子宫切除术
30
全子宫切除手术 优点 缺点 手术步骤复杂、技术要求高; 全部切除子宫 出血及术中并发症较多; 破坏了盆底的完整性;
阴道缩短,性生活受到影响。
31
部分子宫切除手术 优点 -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 性生活影响少 缺点 - 手术简单,出血少 - 残留宫颈有发生癌变几率
- 性生活影响少 缺点 - 残留宫颈有发生癌变几率 - 宫颈残端慢性炎症加重
32
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 筋膜外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33
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 优点 最大限度减少对性生活的影响 保留子宫骶韧带,保持部分盆底支持结构 膀胱和直肠术中后并发症少
切除宫颈移行带,杜绝残端宫颈癌发生 疑宫骶韧带病变者(如EM)应谨慎选择
34
子宫切除术—开腹路径 应用最为广泛 优点: 视野暴露好、操作主动 缺点: 腹部创伤大、对腹腔干扰多、 术后病人恢复较慢
35
子宫切除术—开腹路径 适宜情况: 子宫体积大于孕14周; 盆腔粘连严重; 有恶性可能。
36
子宫切除术—阴道途径 优点: 腹部无瘢痕;腹腔干扰小,肠道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医疗费用低 缺点: 操作空间有限
优点: 腹部无瘢痕;腹腔干扰小,肠道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医疗费用低 缺点: 操作空间有限 术前评估(十分重要!) 子宫的大小、活动度、阴道的弹性和容量、有无附件病变
37
子宫切除术—阴道途径 适宜情况: 不适宜的情况: - 子宫体积在孕14周以下; - 尤其对有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的肌瘤患者;
- 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手术史; - 附件病变者、子宫阔韧带肌瘤; - 怀疑或肯定子宫恶性肿瘤。
38
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途径 以侵入较小的方式获得腹盆腔好的暴露 优点: 腹部小切口,具备术微创优点; 放大手术解剖视野; 更清楚地识别输尿管;
容易接近阴道和直肠; 可彻底止血和清除血块。
39
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途径 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及范围; 分离粘连; 可同时切除附件;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
40
— Dorsey对502例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研究发现:由于老年妇女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不同程度障碍,腹腔镜途径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
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途径 缺点: 手术费用高 对器械及手术技术要求高 老年患者,一般不主张行腹腔镜手术 — Dorsey对502例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研究发现:由于老年妇女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不同程度障碍,腹腔镜途径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
41
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路径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42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途径 优点 — 适应证广泛 所有希望生育、具有手术指征年轻患者 无肌瘤位置、大小和数目的限制
43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途径 以下情况,建议首选开腹途径 特殊部位肌瘤,如接近黏膜的肌瘤; 多发肌瘤(多于5个);
子宫体积大于孕12周的子宫肌瘤; 各种途径剔除术后复发的肌瘤。
44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途径 适应证与术者的技能经验关系密切 以下情况,建议腹腔镜途径 浆膜下或阔韧带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途径 以下情况,建议腹腔镜途径 浆膜下或阔韧带子宫肌瘤; ≤3个中等大小(≤6cm)肌壁间子宫肌瘤; 直径7-10cm的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 适应证与术者的技能经验关系密切
45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途径 腹腔镜途径禁忌证 直径﹥10cm的肌壁间肌瘤; 数量多于5个或靠近粘膜下的肌瘤; 宫颈肌瘤。
46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途径 缝合困难可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myomectomy, LAM) 应用腹腔镜剔除肌瘤; 腹壁小切口进行子宫切口缝合。 适用于大的前壁肌瘤和部位较深肌壁间肌瘤
47
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途径 粘膜下肌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宫腔镜适应证尚无定论 决定因素 — 侵及肌层的深度 相对禁忌证:大于3cm
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途径 粘膜下肌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宫腔镜适应证尚无定论 决定因素 — 侵及肌层的深度 相对禁忌证:大于3cm 肌瘤位于肌层部分>50%
48
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途径 肌瘤位于较深肌层时 需要多次宫腔镜手术方能完全切除 防止子宫穿孔:腹腔镜、超声监测 超声监爱测可控制切割深度,
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途径 肌瘤位于较深肌层时 需要多次宫腔镜手术方能完全切除 防止子宫穿孔:腹腔镜、超声监测 超声监爱测可控制切割深度, 避免子宫穿孔
49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道途径 阴式肌瘤剔除术操作空间受限,适用于: 1 . 阴道较宽松 2 . 子宫活动度好、无盆腔粘连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道途径 阴式肌瘤剔除术操作空间受限,适用于: 1 . 阴道较宽松 2 . 子宫活动度好、无盆腔粘连 3 . 不超过2个(最好单发) 4 . 直径<7cm的前后壁近子宫下段的浆膜下或 肌壁间子宫肌瘤、宫颈肌瘤
50
阴式肌瘤剔除术注意点 前路或后路进入,打开腹膜似阴式子宫切除,前路还需要倒T型打开阴道前壁(可扩大操作空间);
术前要明确肌瘤部位,选择入路; 局部注射副肾盐水,减少出血。
51
子宫肌瘤术式变迁 (PUMCH) 子宫肌瘤 开腹手术 阴式手术 年份 术式 例数 构成比% 580 809 2299 4842 560
年 年 年 年 例数 构成比% 子宫肌瘤 580 809 2299 4842 开腹手术 560 96.55 766 94.68 1984 86.30 3105 64.13 内镜手术 17 2.93 33 4.31 267 13.46 1601 51.56 阴式手术 3 0.52 10 30.30 48 17.98 133 8.31
52
肌瘤剔除术后妊娠与分娩 术后受孕时机依据术中子宫肌壁损伤情况、术中缝合情况而定 未进入宫腔者术后避孕 3-6 个月
进入宫腔者术后避孕 6-12 个月
53
小结:子宫肌瘤处理 全面考虑患者情况、术者技能经验以及所在医疗单位的设备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不可偏颇 Thanks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