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主讲人 王洪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主讲人 王洪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主讲人 王洪京

2 【题解】 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应:即对应、相应。 象:即表象、现象、征象。例如人体的藏象、病象、自然界的物象等。
本篇论述了人体脏腑阴阳与四时五行阴阳,其象相应,所以篇名“阴阳应象”。 大,广也。由于本篇所论内容非常丰富、广博,所以称之为“大论”。

3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含义及阴阳理论的主要内容 2.理解气、味、精、形的转化关系、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3.理解气味阴阳的属性、作用及对中药理论的指导意义 4.理解“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5.理解“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的机理与临床意义 6.掌握阴阳理论在诊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7.熟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病之始起也……气虚宜掣(che音车)引之”三段原文

4 【原文串讲】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法则、规律)也。萬物之綱紀(纲领,总纲),變化之父母(物之渐变〈量变〉为化,物之突变〈质变〉为变。父母,根本、本原。变化之父母,即事物变化的根源),生殺之本始(生,生长。杀,肃杀,灭亡。本始,即本原),神明之府(神明,自然万物运行变化的内在动力。府,藏聚之所)也。治病必求於本(本,这里指阴阳。人体疾病的形成是由于阴阳的失调,而治病的关键是协调阴阳,所以治病必求于本)。 译文: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5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积,积聚。阳、阴,此处指轻清、重浊两种不同的状态物质。即言使轻道的物质向上升腾,积聚为天;使重浊的物质向下沉降,凝聚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为阳生阴亦生,阳杀阴亦杀,阴阳两个方面协调统一,相辅为用)。陽化氣,陰成形(阳气温煦,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柔静,生成人体的形质)。寒極生熱,熱極生寒(以寒热互变的现象,说明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浊,痰湿之类的病理产物。清,水谷精微),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濁氣在上則生chen脹(此指胸膈胀满)。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偏义复词,此侧重“逆”义)也。

6 译文: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7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生成为地气)。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阳,指呼吸、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 微物质。上窍,指耳、目、口、鼻。浊阴,指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下窍指前后阴);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阳,指卫气。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浊阴,指精血津液);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清阳,指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支,同肢。浊阴,指饮食水谷变化的糟粕和水液)。

8 译文: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9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气,指药物饮食之气,因其无形而升散,所以为阳。味,指药物饮食之味,因其有质而沉降,所以属阴。此“气”不同于中药学的“四气”,“味”则类同于中药学中的五味)。味歸形,形歸氣(归,有滋养和仰求两义。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精血等有形物质。气,这里指人体的真元气。此言药物饮食的味滋养人的形体,形体仰求元气的充养),氣歸精,精歸化(气,指药食之气。化,指气化,化生。药物饮食之气生成人体的阴精,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而产生)。精食氣,形食味(与上文“气归精”、“味归形”同义。食,指仰饲)。化生精,氣生形(与上文“精归化”、“形归气”同义)。味傷形,氣傷精(此二句是“味归形”、“形食味”及“气伤精”、“精食气”太过的自伤)。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阴精化生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气,这里指人体的元气)。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凡药物饮食的味属阴,多沉降而走下窍;凡药物饮食的气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

10 译文: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经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

11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纯阴),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味厚为阴中之阴,有泄泻作用,如大黄之属;味薄为阴中之阳,有通利小便作用,如木通之属。气薄为阳中之阴,有发汗散表作用,如麻黄之属;气厚为阳中之阳,有助阳发热作用,如附子之属)。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此句言药物饮食气厚者,作用纯阳,使人的元气衰减,药物饮食气薄者,作用温和,使人的元气壮盛)。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前“食”字指消蚀,后“食”字指仰饲。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消蚀耗散人体的元气,人体的元气仰饲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耗散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补养人体的元气)。

12 译文: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阳生热。阳气太过,能使元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因为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元气,而元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所以过度亢盛的阳气,能耗散元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元气。

13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涌,呕吐。泄,泻泄。五味为阴,阴中又有阴阳。辛走气而性散,甘走脾而灌溉四旁,所以辛甘发散为阳。苦主泄下,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所以酸苦涌泄为阴)。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阴胜,指酸苦涌泄太过;阳胜,指辛甘发散太过。酸苦涌泄太过,则机体阳气损伤;辛甘发散太过,则机体阴精耗损)。陽勝則熱,陰勝則寒(辛甘太过,就产生热病;用酸苦太过,就产生寒病)。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重复、重叠。酸化木,苦作火,久服酸苦之味,易从木火热化。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易从凉湿寒化)。寒傷形,熱傷氣(形,指形体。气,指气分。寒邪伤人形体,热邪伤人气分)。氣傷痛,形傷腫(气伤则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形伤则营血郁遏化热,壅滞为痈肿)。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气伤形,指气先伤而及于形体。形伤气,指形先伤而后及于气。先痛而后肿,是气先受伤而影响形体;先肿而后痛,是形先受伤而影响气机)。

14 译文: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酸苦涌泄太过,则机体阳气损伤;辛甘发散太过,则机体阴精耗损。辛甘太过,就产生热病;用酸苦太过,就产生寒病。酸化木,苦作火,久服酸苦之味,易从木火热化。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易从凉湿寒化。寒能伤形体,热能伤气分;气分受伤,可以产生疼痛形体受伤,形体可以发生肿胀。所以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

15 風勝則動(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眩晕
風勝則動(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眩晕 ),熱勝則腫(火热过盛而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肿),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浮,浮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为浮肿),濕勝則濡寫(濡泻,又称湿泻。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溏)。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16 译文: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

17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喜怒概指七情,寒暑概指六淫。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六淫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暴怒傷陰,暴喜傷陽(阴,指肝。阳,指心。暴怒则肝气横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弛缓而神逸,故伤阳)。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厥气,逆行之气。满脉,邪气亢盛,充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全句言逆行之气上行,满于经脉,神气耗散,离开形体)。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冬季感受寒邪,不即时发病,至来年春季阳气发越,产生温热疾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春季感受风邪,不即时发病,留连于夏季,克伐脾土,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夏季感受暑邪,暑汗不出,暑热内伏,至秋季,新凉外束,寒热交争,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秋傷於濕,冬生欬嗽(夏秋之交,感受湿邪,不即时发病,至冬季,湿郁化热,冬寒外闭,乘袭肺金,产生咳嗽)。

18 译文:喜怒等情志变化,可以伤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离去形体了。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19 【释义】 一、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入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
指出了阳主化气、主动、主升;阴主成形、主静、主降的阴阳特性。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二者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的。 并提出“阴阳”引入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20 二、提出临床诊治原则是“治病必求于本”。
本,指阴阳而言,“治病必求于本”意为诊治疾病时,一定要推求阴阳的盛衰。这是因为: (1)从生理上看,人有脏腑经络气血,又分表里上下内外,这些皆统属于阴阳范畴而有阴阳之分。 (2)从病因上看,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也有阴阳之别,即使是六淫,由于四时不同,也有阴阳之异。 (3)在诊断上,中医的四诊八纲首先辨别阴阳。

21 (4)从病机上看,人体疾病的形成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
(5)从治疗上看,药物的升降气味,用针的补泻、左右等,皆不出阴阳之理。 由此可见,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两种性质,疾病发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的结果,因此在治疗上也必须从阴阳入手,针对阴阳的盛衰不同而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说明了疾病发生的本质,指出了调治阴阳是治病的根本大法,此句是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2 三、以天地、静燥、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

23 (一)人体内部清阳与浊阴的分布趋向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排泄物)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正气:阴精、阳气)
四、论述人体清阳与浊阴 (一)人体内部清阳与浊阴的分布趋向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排泄物)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正气:阴精、阳气)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精气,水谷糟粕) 注意:[1]阴阳的相对性 [2]必须确定阴阳范畴

24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治疗耳目失聪—益气升提法 (二)人体内部清阳与浊阴的分布趋向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 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   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 治疗耳目失聪—益气升提法   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   治疗手足厥逆—温阳法   治疗肠胃积滞—攻下法   治疗水肿—利水逐水法

25 五、论述了人体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和作用。
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为后世药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气味的阴阳属性及作用

26 厚:阴中之阴(纯阴)——泄:大黄、芒硝 薄:阴中之阳——通:泽泻、木通 厚:阳中之阳(纯阳)——发热:附子、干姜 薄:阳中之阴——发泄:麻黄、桂枝

27 2、药食气味与人体形、精、气、化 气归精(精食气) 精归化(化生精) 气(阳) 精 化 气(太过)伤精 精化为气 ( 气化、化生) 药物饮食
气归精(精食气) 精归化(化生精) 气(阳) 精 化 气(太过)伤精 精化为气 ( 气化、化生) 药物饮食 味归形(形食味) 形归气(气生形) 味(阴) 形 气 味(太过)伤形 (真气、元气) 气伤于味(太过)

28 3、壮火、少火对人体的影响。 “壮火”、“少火”本指药食气味的阴阳性能而言,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药食气味温和者为少火。
后世医家对“壮火”、“少火”有进一步发挥,将火解释为阳气,壮火是亢盛的阳气,即病理之火;少火是和平的阳气,即生理之火。 壮火、少火的理论,成为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 为后世主火的学术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29 六、外感、内伤与阴阳失调发病 1、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和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总结出五气偏胜(即六淫)致病的基本特点。 六淫邪气侵袭人体,感而即发,若: 风邪太过,则肢体振掉动摇; 火热太过,则腐肉成脓,发为痈肿; 燥邪太过,则津液干涸,皮毛干燥,尿少便干; 寒邪太过,则损伤阳气,气化失司,聚水而成浮肿; 湿邪太过,则脾失健运而腹泻便溏。

30 2、论述了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提出了“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的情志致病规律。若伤阴、伤阳,则人体内阴阳逆乱,平衡失调,导致“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的病理状态。由此提示我们,要做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必须外防邪气,内调情志。 故本段经文最后指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31 3、论述感受四时邪气所致的病证 (1)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在冬季感受寒邪,若当时发病,则表现为寒邪侵袭的外感伤寒病。若当时邪不即发,则寒邪内伏,至春季阳气生发之时,逢阳化热。若复感春令风邪,风为阳邪,外感引动伏邪,两阳相合,则发为温病。 后世医家据此将温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奠定了“伏邪温病”理论的基础。

32 春季感受风邪,风属木,木气通于肝。若当时发病即是外感病;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伏藏于体内,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木郁乘土,则发为飧泄。
(2)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春季感受风邪,风属木,木气通于肝。若当时发病即是外感病;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伏藏于体内,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木郁乘土,则发为飧泄。 临床常见:腹痛,飧泄,泻后痛减,证属木郁乘土,治以疏肝健脾,宜用痛泻要方加减。(防风、白术、陈皮、白芍)

33 (3)夏伤于暑,秋为痎虐 痎虐,疟疾的总称。夏季伤于暑邪,立即发病的,则表现为暑病。 若不立即发病,暑邪留连于体内,至秋季又外感秋凉之气,引动体内郁热,寒热交争,则发为痎虐。

34 若当时不病,湿邪蕴积于体内,郁而化热,至冬季又外感寒邪,外寒引动内热,上乘于肺,则发为咳嗽(热嗽)。
(4)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指夏末秋初的湿盛时节。若此时伤于湿邪,当时即病,则发为湿邪困脾的濡泻等证。 若湿伏体内,聚而成痰饮,至冬季又感受寒邪,内引痰饮,则发为咳嗽(寒嗽)。

35 “风胜则动”: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
外感与内伤引起病证的病理特征 寒热与肿痛的关系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各从其类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五气偏胜病机 “风胜则动”: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 “热胜则肿”: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 肿。 “燥胜则干”: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 “寒胜则浮”: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 为浮肿。  “湿胜则濡泻”: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 溏。 临床意义:提出病因辨证的观点,对临床分析病机      及确立治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36 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所伤的病理、病证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说明人的 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     喜怒伤气(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   寒暑伤形(六邪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 暴怒伤阴(肝气横逆而血乱)   暴喜伤阳(心气弛缓而神逸) 厥气上行,满脉去行(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行向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病证)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说明邪气伤人各从其(阴阳之)类.

37 【原文串讲】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论理,讨论、推理。人形,人体的形态,包括脏腑组织器官),列別藏府(列别,罗列区分。即辨别脏腑的位置),端絡經脈(端络,从包罗纷繁的事物中理出头绪。此言推求经脉的分布),會通六合(会通,融汇贯通。六合,在此指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的六对组合),各從其經(从,就,引伸为依循。各依循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联系),氣穴(经气所输注的孔穴,也称经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谿谷,泛指人身的肌肉间隙。属,连属。言大小肌肉与骨节相连属),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分部,皮之分部。皮部中的浮络,分为三阴三阳,有顺行与逆行的不同),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经纬纪纲。这里指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

38 译文:黄帝问:我听说上古时代对医学有很高修养的人,他们研究人体的形态,辨别脏腑的位置;审察经脉的联系,把十二经脉分为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并分辨各条经脉的走行路线,以及各经之间相互会合的部位;各条经脉上的穴位,都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称;肌肉与骨骼相连接,也都有它们的起止部位;经络系统中的皮部和浮络的分布,虽然有上下左右不同,但都条理分明;四时阴阳的变化,有它一定的规律;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的脏腑经脉,相互对应,也都有表里相合的关系。以上这些说法,是否都是真的呢?

39 歧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即肝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40 译文:东方与春季相应,阳气开始上升,风和日暖,草木向荣。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肝脏气血营养筋脉,筋有柔韧能屈能伸的特点,与木气相应,在五行关系中,木能生火,而心属火,所以说筋生心火。肝与目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肝主管目。阴阳的变化,在天表现为幽远微妙的自然现象,在人成为事物的抽象规律,在地呈现万物的生化,而生化的作用产生食物的滋味,通晓事物的规律可以产生智慧,幽远微妙的天象产生阴阳不测的变化。

41 (接上页译文)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风,在地便是五行里的木,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筋,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肝,在颜色便是五色中青,在音律便是五音里的角,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呼叫,在疾病症状便是抽搐拘挛,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目,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酸,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怒。根据情志与五脏相应的关系,大怒能够损害肝脏,而按照五行生克的道理,悲可以制约怒;根据六气、五味与人体的相应关系,风邪容易伤害筋,酸味也同样容易伤害筋。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燥气可以战胜风邪,而辣味则能够制约酸味。

42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zhi音纸),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志為喜,在味為苦。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译文:南方与夏季相应,阳气旺盛而生热,热盛就能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够滋养心脏,心脏能生血。在五行关系中,火能生土,而脾属土,所以说血生脾。心脏与舌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心主管舌。

43 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暑热,在地便是五行中的火,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脉管,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心,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赤,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徵,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笑,在疾病症状便是忧心忡忡,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舌,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苦,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喜。根据情志与五脏相应的关系,暴喜能够损害心脏,而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恐则可以制约喜;根据六气、五味与人体相应关系,热邪容易损伤气,苦味也容易损伤气。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寒气可以战胜热邪,咸味则能够制约苦味。

44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译文:中央与长夏相应,气候多雨而生湿,天气的湿能滋助长养万物的土气,土气能产生甜味,甜味能够滋养脾脏,脾脏能使肌肉生长旺盛。在五行关系中,土能生金,而肺属金,所以说肉生肺。脾脏与舌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脾主管口。

45 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巨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湿,在地便是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肉,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脾,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黄,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宫,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歌,在疾病症状便是干哕,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口,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甜,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思。根据情志与五脏相应的关系,思虑过度能够损伤脾脏,而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怒可以制约思;根据六气、五味与人体的相应关系,湿邪容易伤害肌肉,甜味也容易伤害肌肉。而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风气可以战胜湿邪,而酸味能够制约甜味。

46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欬,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you音优)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译文:西方与秋季相应,秋天雨湿减少而干燥,燥能助长收敛清凉的金气。金气能产生辣味,辣味能够滋养肺脏,肺脏能使皮肤和毛发健康。在五行关系中,金能生水,而肾属水,所以说皮毛生肾。肺脏与鼻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肺主管鼻。

47 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燥气,在地便是五行中的金,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皮毛,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肺,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白,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商,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哭,在疾病症状便是咳嗽,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鼻,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辣,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忧。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过份忧伤能够损害肺脏,而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喜悦可以制约忧伤;根据六气、五味与人体相应的关系,燥邪容易伤害皮毛,辣味也容易伤害皮毛。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热气可以战胜燥邪,苦味能够制约辣味。

48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战栗,此指寒战),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骨),燥(湿)勝寒,鹹傷血(骨),甘勝鹹。 译文:北方与冬季相应,阴气盛而产生寒,天气寒能保护水,所以说寒滋助水。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够滋养肾脏,肾脏能使骨髓充满。在五行关系中,水能生木,而肝属木,所以说髓生肝。肾脏与耳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肾主管耳。

49 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寒,在地便是五行中的水,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骨,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肾,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黑,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羽,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呻吟,在疾病症状便是战栗哆嗦,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耳,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咸,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恐。根据情志与五脏相应的关系,过度恐惧能够损害肾脏。而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湿气可以战胜寒邪,而甜味能够制约咸味。

50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之,与也,和也。张志聪注:“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天为阳,左行;地为阴,右行。故有左右为阴阳道路的说法)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阴气居于内,为阳气的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的役使)。

51 译文:所以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而万事万物便产生在天地之间;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都是由于阴与阳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东南为左,西北为右,左与右是阴阳上升与下降的道路;水为阴,火为阳,而水与火最能反映阴与阳的性质及对比关系。所以常用水火来代表阴阳。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根本。因此说,阴阳两者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有阳在外保卫着它;阳在外,有阴在内作为它的物质基础。

52 【释义】 在前段原文用阴阳说明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本段以阴阳化生五行为基本观点,进一步运用五行揭示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 一、四时五脏阴阳应象 原文应用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的方法,按照功能、行为相应或相似的原则,将天地人三个领域中的各种事物进行五行归类的联系,提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外相应整体观的系统结构,这一系统结构的内容可以归纳见下表。

53 五行 方位 气候 五味 五色 五音 五脏 七窍 五体 五声 五志 病变 木 东 风 酸 青 角 肝 目 筋 呼 怒 握 火 南 热 苦 赤
自 然 界 人 体 五行 方位 气候 五味 五色 五音 五脏 七窍 五体 五声 五志 病变 湿 西 皮毛

54 二、五行生克关系 (一)相生关系 相生关系,既指五行之间的相生,如筋生心、血生脾、肉生肺、皮毛生肾、髓生肝,也指同行事物之间的相生,而同行事物之间的相生关系按两种原则建立:一是功能行为的相应,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以及在体为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志为怒等;二是功能行为的相似,如木在脏为肝等。

55 (二)相克关系 相克关系,主要是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如悲胜怒、燥胜风、辛胜酸等。 通过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描述出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

56 三、阴阳与五行之关系 原文通过五行的归类和生克制化,建立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时五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大体勾画出了《内经》理论体系中“四时五脏阴阳”的系统结构,反映了理论体系的 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不仅有建构藏象理论的深远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的积极作用。

57 【原文串讲】 帝曰:法(取法,效法)陰陽奈何?歧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麤音义同粗。俛,同俯。谓喘急气粗而前俯后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寃(寃,同悗,闷之意。言心胸烦闷)腹滿死,能(通“耐”)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寒冷),數慄而寒,寒則厥(四肢厥冷),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更替胜负。即阳胜阴病,阴胜阳病之义)之變,病之形能(能通“态”)也。 译文:黄帝问:在医学里,如何具体运用阴阳变化的法则呢?岐伯说:在分析疾病性质方面,如果阳气过盛,身体就会发热,由于皮肤及肌肉纹理紧闭,热气不能发散出去,还会引起喘息气急,憋得身子前后摆动。

58 汗液排不出去,发烧会越来越厉害,阳热之气太盛,消耗了阴精,可以使牙齿干燥,心里烦闷,若再有腹部胀满的症状,那就很危险了。因为这种病属于阳气过盛,所以患者在冬季或许还能支持,但是却耐受不了夏季的炎热。如是阴气过盛,病人就会怕冷,由于阳气太虚不能保护体表,所以患者容易出汗,而且身体冰凉,经常冷得打哆嗦,甚至于会出现厥证。若已经出现厥证,再见到腹部胀满,同样是危险的证候,一般来说预后都不好。因为这种病属于阴气过盛,所以患者在夏季或许还能够支持,但却耐受不住严寒的冬季。这就是阴偏盛或阳偏盛所导致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它们的主要临床表现。

59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歧伯曰:能知七損八益(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利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节,训信,早衰之节,即早衰的征信)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阴气,肾脏的精气。肾脏的精气自然衰减一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聦明矣。年六十,陰痿(痿,与萎通,指萎弱不用。阴痿,即阳事不举,又叫阳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指阳气衰于下而阴气上逆的病机),涕泣俱出矣。 译文:黄帝说:那么怎样调和阴阳,使它不致于出现偏盛和偏衰呢?岐伯曰:这就要注意养生保健。例如在两性生活方面,要懂得性保健。这当中有八种情况对正气是有益的,而七种情况对人体有损害,应当避免。

60 合理运用七损八益的方法,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的重要方面;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促使阴阳失去协调,而引起过早衰老。就一般人来说,年龄到四十岁,肾气已衰减了一半,起居动作就显得衰退了;到五十岁左右,就身体笨重,行动不灵活,耳不聪,目不明了;到六十岁,肾气大衰,可以出现阳萎不举,九窍不通利,由于肾脏阳气不足,浊阴之气壅滞于上,因而眼泪鼻涕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流出来。

61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懂得七损八益,就身体强壮,不懂得七损八益,就过早衰老)。故同出而名異(同,指生成人体的精气相同。异,指由精气盛衰导致强壮与早衰的差异,人体虽都由精气生成,但因养生当与不当,而有强壮与早衰之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明智的人观察人体壮老的精气之源,愚蠢的人了解精气已衰之后形体的差异)。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聦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道家语,强调顺物之自然。这里作“恬惔虚无”理解)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在恬惔虚无的精神状态中,保持少欲从心、乐观达志的情绪),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即养生)也。

62 译文:所以说,懂得按照七损八益来调养的人,身体就会强健,而不知道调养的人,身体必然过早衰老。同样都生活在世上,但却出现了强壮与衰弱的不同结果。聪明的人,注意的是人与天地阴阳之气的一致性,因而在健康无病的时候,就能够注意养生保健;而愚蠢的人,只有在出现了强壮与衰弱的不同结果时,才知道注意。所以愚蠢的人常正气不足,体力衰弱;而聪明的人,正气旺盛,耳目聪明,精力充沛,身体轻快强健。即使是年龄已经衰老,但还能焕发青春,保持强壮;而本来就是强壮的人,就会更加强健了。所以最明达事理的人,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生不利的事,而能顺乎自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大快乐,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无忧无虑的境地,因而可以长寿。这就是聪明人的养生方法啊!

63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歧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会聚,聚集)於上,并於上,則上明(盛之意)而下虛,故使耳目聦明而手足不便(便利,灵活)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於下,并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聦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指自然界的阴阳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也,故邪居之。 译文:西北方的阳热之气不足,而阴寒之气偏盛,所以说西北方属阴,人的右边耳目也不如左边的聪明。相反,东南方阴寒之气不足,而阳热之气偏盛,所以说东南方属阳,人的左边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

64 黄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回答说:东方是阳气升起的方位,所以属阳;人面南而坐,左为东方,所以左侧也属阳。阳有上升的特性,所以人体左侧的精气,上部较盛,相对而言左侧下部精气较虚。耳目在上,手足在下,所以左侧的耳目比右侧的耳目聪明,但左侧的手足却不如右侧的灵便;西方是阳气下降的方位,所以属阴;人身的右侧也属于阴。阴有下降的特性,所以人体右侧的精气,下部较盛,相对而言右侧上部精气较虚。手足在下,目耳在上,所以右侧的手足较左侧的灵便,但右侧的耳目却不如左侧的聪明。因此,即使是同样受到外邪的侵袭,如果是在上部,身体的右侧病会较重,而在下部,身体的左侧病会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不能处处平均,而总会有所偏盛或偏虚的道理。同样,人体中的左右两侧,也有上下阴阳盛虚的区别。所以,邪气能够从虚的部位侵入,并且停留在那里而成为疾病。

65 故天有精(气的精粹,精微部分),地有形,天有八紀(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八个节气),地有五里(即东、南、中、西、北五方五行的道理)。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上,身半以上。下,身半以下。身半以上象天的清轻,犹天气宜降;身半以下象地的静藏,犹地气上升。清静有常,升降有序,则头目清明,腰腿轻便),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傍,依附。人事,指人体生理、心理、伦理、社会学等意义上的综合情况以及人体与天地阴阳相应变化的有关规律)。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天气,指清气,即呼吸之气。地气,指浊气,即饮食之气。清气通过呼吸进入肺脏,饮食之气通过咽的吞咽进入胃中),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风、雷、谷、雨,分别指木、火、土、水,故与肝、心、脾、肾相通)。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性情暴躁愤怒,象自然界的雷霆:人体上逆之气,象自然界的亢阳)。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66 译文:天有无形的精气覆盖宇宙,而包含着无限的生化能力,地有有形的物质,而能与天气相配合。天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做为时序的划分纲领,地有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域,并各有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天气相合。天地阴阳相互交通,因而形成了万物。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降于地,天地之所以能够这样不断的运动和相对静止,都是由阴阳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这些升、降与动、静,促使万物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并且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聪明人,才能够做到在上部,仿效天气清轻的性质,来调养头部之气;在下部,仿效地沉静性质,来调养足部之气;在中部,仿效人事之间协调合作的关系,来调养五脏之气。

67 若将天地间的各种现象与人体各脏腑经络相对应,那么,天空的清气与肺脏相通;地上产生的饮食水谷与咽部之气相通;风气属于五行中的木,因而与肝脏相通;雷霆是火气,因而与心脏相通;山谷之气,能藏蓄和生长植物,具有土的性质,因而与脾脏相通;雨气有水的性质,因而与肾脏通;人体中的三阴、三阳六经络,犹如大地上的江河;肠胃最能盛贮饮食水谷,犹如大海,善于容纳百川之水;耳、目、口、鼻和前阴、后阴上下九窍,犹如水气流通的道路。人体中的阳气,好象天地间的疾风,流动不止;人怒气暴发,如同天有雷霆;人身中的阳气容易向上冲,如同自然界中的阳气向蒸腾。所以,调养身体,如果不仿效天地间的规律,不懂得天有八节不同的节气,地有五域不同的地理,那么,疾病就要发生了。

68 故邪風之至(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至,入侵之意),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指外感六淫邪气),感則害人五藏。水榖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译文:邪气侵犯人体,有如暴风骤雨,不仅随时会引起人生病,而且病情常常很快发生变化。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够抓住时机,在邪气刚侵入皮毛时,就及时给予治疗;医术稍差的,至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知道给予治疗;再差一些的,到病邪侵入到筋脉之时,才给予治疗;技术又次的医生,施治于邪在六腑之时,技术再次的医生,施治于邪在五脏时。

69 施治在五脏时,其疗效已到了半死半生阶段。所以在天之六淫邪气,感受后则伤害人体的五脏;水谷饮食寒热不当,感受后则伤害人体的六腑;在地之湿气,感受后则伤害人体的皮肉筋脉。

70 故善用鍼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引,指引经络之气来调节虚实。由于人身的阴阳气血外内上下交相贯通,所以针刺阳分或阴分,能够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盛衰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三阴三阳经脉,左右交叉,互相贯通,所以针刺法可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缪刺法、巨刺法皆属此类),以我知彼(我指医者。医生根据针刺对指下感觉,了解病人的反应情况),以表知裏(医生以病人在针刺时的外部表现来推断内在脏腑气血的变化),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见到病人表现于外的细微变化,推断针刺治疗的过失),用之不殆(危险)。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审察面部颜色的清明与晦浊)而知部分(了解面部五色分部情况);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权为秤锤,衡为称杆,规为作圆之器,矩为作方之器。这里指四时正常脉象,即《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而知病所主;按尺寸(尺指尺肤,即腕横纹至肘横纹间前臂内侧皮肤,寸指寸口脉)、觀浮沈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71 译文:因而针刺技术高明的医生,从阴以引阳分之邪,从阳以引阴分之邪,病在右者治于左,病在左者治于右,以自身正常标准而测知病人的不正常变化,以在表的现象而得知在里的病变,以审察其太过与不及的病机,能从微小的变化中得知疾病的存在,能运用这些原则去诊治疾病,就不会感到穷尽了。 诊断技术高明的医生,诊断病人的色泽和脉象,首先辨别是属阴或属阳;审察五色所现的部位及色泽的清浊,而测知病变的部分;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辨别病人发出的声音,而测知患者的痛苦;观察四时脉象的变化,了解气血盛衰的情况,而测知病为何脏所主;按摩足肤与寸口,根据其浮、沉、滑、涩等不同情况,而测知疾病发生的原因。把这些原则运用于治疗,就不会发生差错,运用于诊断,就不会发生过失。

72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痊愈也);其盛,可待衰而已(病邪正盛时,要等待邪气稍衰后针刺而止之)。故因其輕而揚之(因病邪性质清轻,而采用轻扬宣散病邪之法),因其重而減之(因病邪性质重着,就采用逐步减轻病邪之法),因其衰而彰之(因正气不足,就采用补益之法,以彰扬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阳主外,阴主内。形不足为阳虚,精不足为阴虚。所以形体不足的病人,用气厚的药物温补;阴精不足的病人,用味厚的药物滋补)。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病邪在下焦者,应涤荡疏利使邪从下焦排出);中滿者,瀉之於內(中焦痞满坚实的病证,应从内部消散病邪);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气在体表的病人,用汤液浸渍或汤液的蒸气熏渍皮肤来取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指外部侵袭皮毛,汗而发之指用发汗法驱散外邪);其慓悍者,按而收之(邪气急猛的病证,应察清病情,制伏邪气);其實者,散而瀉之(实证有表里之分,表实宜散,里实宜泻)。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从疾病相对应的一方求本施治),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血瘀壅滞之证,应用针刺放血逐瘀,后世引伸为破瘀法),氣虛宜掣引之(掣引,即升提补气法。气虚下陷,应当升提补气)。

73 译文:关于治疗疾病的原则,一般说来,在病初起的时候,可用针刺的方法而痊愈;如果是病邪很盛的,尤其是那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可以等到症状缓解,邪气消退的时候再进行针刺;如果病邪的性质是轻的,可以用扬散的方法治疗,如果病邪性质是重浊的,可以用逐渐消减的方法治疗;如果疾病是属于正气衰弱的虚证,应该用补益的方法治疗,使正气旺盛;身体衰弱、怕冷、易感冒的,可以用温性药来补气;精虚血少的,应该用味厚的药来滋补。

74 根据邪气所在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若邪气在上部,可以用吐法,使它从上排出;邪气在下部,可以用浮法、利法,使它从大小便排出;若邪气在胃部,而心窝处堵闷不舒服,应该用辛味和苦味药,把它从内部消除;如果邪气停留在体表部位,可以用药物汤液洗浴的方法,来祛除它;若邪气侵犯皮毛,可以用发汗法,来散掉它;若起病急暴,邪气很盛,可以用按摩法制伏它;病属于实证的,邪气在表适宜用发散法,邪气在里适宜用泻下法。总之,治疗疾病必须详细审察证候属阴、属阳,分别采用滋补法和攻泻法。病在阴的,也可治阳;病在阳的,也可以治阴。要平定气血,使它们按照正常规律运行。血实的,可以用活血、凉血的治疗方法,使它通畅;气虚的,可以用补气升举的方法治疗,使它旺盛。

75 知七损八益以协调阴阳,法天地阴阳以养生。养生应保阴护阳。
【释义】 一、阴阳偏胜病候(以阴阳划分证候) 阳偏胜(阳证)的证候特征 阴偏胜(阴证)的证候特征 注意: 阳热盛极,隔阻气机 腹满 死 阴寒盛极,凝遏气机 二、法阴阳以养生 知七损八益以协调阴阳,法天地阴阳以养生。养生应保阴护阳。

76 三、天地自然与人体功能的关系 天地阴阳多少就像人体的耳目、四肢功能偏利一样。东西方阴阳的多少及阴阳感邪具有特定规律。

77 四、 “天有精,地有形”的人体—自然相关思想
天地相应以生万物,化万物的生长收藏。 天地与人体有对应的通应关系 天地之气会有太过、不及的变动 圣人养生需服天地之气(详见《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

78 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二层含义:
五、强调早期治疗(治未病) 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六、善于运用阴阳变化规律施治 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二层含义: ①指针法而言 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79 七、阴阳也是归纳诊候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在诊法上的运用)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望诊):清—阳,浊—阴;视喘息,听音声(闻诊):清亢明亮—阳,重浊低沉—阴;观权衡规矩(切诊):权衡—阴阳,规矩—阴阳;按尺寸(按、切诊): 按尺肤:滑—阳,涩—阴;切寸口脉:浮—阳,沉—阴

80 八、治法、治则的有关内容,按虚实两纲归纳
根据疾病邪正的虚实、病位的上下表里和阴阳气血的不同,提出了祛邪扶正、补虚泻实、阴虚补精、阳虚补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治疗原则,解表、涌吐、消除、攻下等治法和药物、熏浴、针刺、放血等具体疗法。

81 气虚者,宜引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因其重而减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泻 血实者,宜决之 慓悍者,按而收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虚─ 因其衰而彰之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补 气虚者,宜引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虚实 因其轻而扬之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宣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因其重而减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泻 血实者,宜决之 慓悍者,按而收之

82 谢谢! 谢谢!


Download ppt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主讲人 王洪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