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区急救 第一章 概论
2
急症: 急性疾病和意外伤害 急救: 针对急诊采取的医疗措施挽救生命,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 急救医学: 研究急症与急救的理论与方法 的医学学科
3
1.针对急症采取有组织的、及时的、有效的、科学的医疗措施来挽救病人生命,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疗创造条件,称为( )
C A.急诊 B.急症 C.急救 D.急救医学 E.普通医学
4
急救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美国: 一战8.4%;二战4.5% ;越南2%以下。 1959 独立医学学科 建立健全ICU和CCU
1973年 《急症医疗体系法》 WHO正式列为独立学科 1975年 国际急症会议----提出急救医疗国际化、国际互助化、标准化方针
5
我国: 1980年 危重病急救医学会筹委会 10月 《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981年 《中国急救医学》
1980年 危重病急救医学会筹委会 10月 《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981年 《中国急救医学》 1984年 《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 1986年 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 1997年更名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组建8个专业组:复苏学、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儿科急诊、灾难医学、继续教育)
6
198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统一120急救电话 1990《急诊医学》创刊 年改名《中华急救医学杂志》
7
1、《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颁于( ) A、1980 B、1981 C、 D、1986 E、1990 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 成立于( ) A、 B、1981 C、 D、1986 D D
8
急救医学的特点: 1、急救医学是急诊医学的组成部分,跨专业、多学科的专业学科。 2、急救医疗形式:向心式
3、急救的特点为“急”,实质为“救” 诊疗措施以应急应变多,计划性少 4、急救医疗水平反映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医院、救护站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和救治水平 5、要卫生行政部门支持,社会公民参与
9
关于急救医学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是一门跨专业、多学科的专门学科 B.医疗形式为“向心式” C.诊疗措施以计划性为主 D.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与医院或救护站的综合水平有关 E.常需要公民的参予与支持
10
社区急救的任务与特点: 全科医疗以社区、家庭为单位,以患者为中心,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
11
1、社区急救的任务 社区急救的重点: 现场急救与转送途中救护 (1)对平时急症和意外的急救和转送途中救护------经常性与主要任务 (2)遇难者的急救和转送途中救护 (3)对大型集合或活动救护值班 (4)普及社区居民自救与互救知识 不是专业人员培训
12
社区急救的任务不包括(A) A.对平时社区居民的急性疾病实施急诊室急救 B.对灾害遇难者实施现场急救 C.参加大型活动的救护值班 D.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普及 E.对急性中毒者实施转送途中救护
13
2、社区急救的特点 (1)缺乏病因诊断依据 (2)急救措施难以按常规运行。 要灵活、果断、随机应变,借助非医疗人力、物力实施
(3)措施以挽救生命、减少转送途中患者痛苦与预防并发症为主。为EMSS的首要环节,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14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和ICU
15
目的: 最短期内把最有效的措施提供给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16
一、院前急救 由通讯、医疗、转送三要素 1、通讯 迅速到达现场。 有线通讯:120 无线通讯:直接拔号-----通讯距离短
一、院前急救 由通讯、医疗、转送三要素 1、通讯 迅速到达现场。 有线通讯:120 无线通讯:直接拔号-----通讯距离短 独立型模式:有线,专线专用 网络型模式: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属于卫星全天候定位)
17
2、医疗措施 现场评估和现场救治 (1)现场评估(检伤) 一级评估 是否要复苏及其他 二级评估 短期不危及生命但需进一步诊治。 (2)现场救治 是EMSS成败的关键。 分家庭救治、野外现场、灾难现场救治 内容: ①脱离危险现场,合适体位 ②畅气道 ③心肺复苏 ④抗休克 ⑤监测生命体征 ⑥外伤急救: ⑦对症处理:止痛、止痉 ⑧加强护理 ⑨与医疗单位联系,做好接诊工作。
18
3、转送 稳妥快速的转运是院前急救成败的关键。
(1)搬运技术; (2)快速安全; (3)恰当的体位; (4)注意观察病情; (5)防止导管脱落意外; (6)通知医院接诊。
19
急救医疗体系成败的关键在于 ( ) A.灵敏的通讯 B.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治 C.转运是否及时 D.搬运方法是否恰当 E.医院急诊室设备是否先进 B
20
二、院内急救 1、急诊室抢救 分诊,通知专科医生。检伤,实施救治----平稳后进观察室或转入病区进入ICU。 2、监护室救治
21
三、建立合理的抢救程序 现场急救 (维持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救治) 转送救护 (维持急救措施,防止并发症) 急救中心或相关医院急诊室
创伤急症 非创伤性急症 一次急救 一次急救 (初步诊治) 二次急救 二次急救 (确诊确定性治疗) 相关病区或ICU 相关病区或ICU
22
四、EMSS的管理 1、人员培训 (1)社会人员的培训 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
(1)社会人员的培训 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 (2)院外急救人群 急救四大技术、复苏、常见急诊的初步诊断与急救。 (3)院内人员 熟练掌握急救医学理论体系及急诊的诊断与急救技能
23
2、急救药械的配备 药品、器械及运输工具。 3、运输工具(普通型、监护型救护车)
25
4、建立网络化急救系统 医院或急救中心为依托,将院内、院前急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通讯系统、缩短RT(反应时间)。 市区RT<8 分钟,郊区 RT15-30分钟。
26
五、急救保健卡 (一)卡的形式和内容 纸卡、磁卡
27
×××急救医疗保健卡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婚姻 职业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建卡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婚姻 职业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建卡日期 年 月 日 身高 体重 血压 血型 主要疾病 确诊日期 备注 过敏情况 用药禁忌 医师签字 背面内容 正面内容
28
(二)卡的填写 1、急救保健卡由一级医疗单位或社区医疗机构负责填写、发放、更换、补发 2、由专职医师用黑色墨水正楷字体填写。
3、一般内容应与身份证、户口本内容一致 4、编号无重复 5、病史资料以最新资料为准,每2年更新 6、病史资料主要记载与急救相关的疾病 7、计量单位以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否则,应注明
29
(三)急救保健卡的使用 1、1人1卡,专卡专用,随身携带 2、遗失,及时补卡、换卡 3、急症时,主动出示卡
4、急救人员应迅速急救卡,通知医院或急救中心 5、急救中心、急诊室通过编号等资料,查出详细资料。通知急救人员及家属
30
(四)急救保健卡的管理 1、一级管理 持卡人个人管理 2、二级管理 发卡单位管理
1、一级管理 持卡人个人管理 2、二级管理 发卡单位管理 3、三级管理 相关医院急诊室管理,建立配备电脑终端,查阅资料,患者死亡通知二级管理者(一级医疗单位或社区医疗机构)消卡。 4、四级管理 电脑中心站管理 协助查找,并资料备份
31
社区急救的任务: 不包括专业人员培训 不包括建立急救保健卡 EMSS首要措施是: A 对症治疗 B 搬运 C 寻找病因 D 系统检查 E 稳定生命体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