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常用药物常识 复旦大学校医院 刘立祥 2013-11-2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常用药物常识 复旦大学校医院 刘立祥 2013-11-2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常用药物常识 复旦大学校医院 刘立祥

2 药物概述 药物是指有目的用于人体,调节人的生理机能,以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物质,并规定有一定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 药品有关概念 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何区别? 药品 保健食品 功能 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养生保健 、辅助改善身体功能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或Z.S.J.B.F)+8位数字 1、国食健字G(J) +8位数字 2、卫食健字(卫食健或进字) +(年份)+数字 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明确,且规定用法用量 只有适用人群,没有适应症和功能主治 外包装 仅非处方药有“OTC”标识 必须有“蓝帽子”图案标识

4 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的统一格式为: 国药准字H(Z、S、J)+4位年号+4位顺序号 中药 生化制品 进口药品分包装 化学药品
2017年3月14日 药品生活常识

5 药品有效期的识别 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 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我们可以根据药品的生产批号来判断是否过期。 国产药品的生产批号一般由6~8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表示生产年份,紧接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的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 例如:批号为970521,表明该药是1997年5月生产的第21批,假设有效期为2年,则该药可使用至1999年5月

6 要特别注意此项!!!

7 药物分类 按照临床用途作用: 按照药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中药、西药 按照药品的功能:预防性、诊断性、治疗性
按照药品使用的途径(剂型):外用、口服、注射剂、新剂型 按照管理要求分类:处方药、非处方药

8 临床常用药物分类 01、抗生素类药品 10、激素类药品 02、心脑血管用药 11、皮肤科用药 03、消化系统用药 12、妇科用药
04、呼吸系统用药 05、泌尿系统用药 06、血液系统用药 07、五官科用药 08、抗风湿类药品 09、糖尿病用药 10、激素类药品 11、皮肤科用药 12、妇科用药 13、抗肿瘤用药 14、抗精神病药品 15、解热镇痛药品 16、受体激动\阻断药和抗过敏药 17、维生素、矿物质

9 新剂型 控释片是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使血药浓度恒定,无“峰谷”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是先制成含药片芯,片芯内包含膨胀剂,然后在片芯外面包上一定厚度的半透膜,再采用激光技术在膜上打若干小孔。病人服用后,药片与体液接触,水从半透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膨胀剂遇水增大,当药片内部的压高于外部时,药物便从小孔中徐徐流出而被吸收。

10 新剂型 缓释胶囊主要是将囊内的药物利用固体分散技术,用水不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等为载体制成不同释放速度材料载体或包衣,制备缓释胶囊剂。但必须完整吞服,才能使药物以均衡的剂量释放。如果剥去胶囊,把药物倒出来服,将破坏胶囊的缓释特性,达不到缓释的目的。 缓释制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期间内人体提供适宜的血药浓度,减少服用次数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重要特点是可使人体维持此种血液浓度达较长的时间。

11 管理分类 处方药: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 甲类:在药店由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乙类:除药店外,还可以在超市、商场出售

12 OTC标志

13 非处方药(OTC) Over-the-counter drug available without a prescription
国家非处方药领导小组对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第一条要求是应用安全。主要包括:根据现有资料和临床经验证实安全性大的药品;在正常用法与正常剂量时,不产生不良反应,或虽有一般副作用,用药人可以自行觉察,而且停药后可以迅速自行消退的药品;用药前后不需做特殊试验的药品;不易引起依赖性的药品。

14 非处方药(OTC)Over-The-Counter
6个特点: 药效比较确定,药品起效迅速,疗效确切,能使患者清楚的感受得到。 适应症是病人能自我作出诊断的疾病. 不良反应小 使用时不需医药人员监督、指导。 安全性高 不含毒和成瘾成分,有高度的安全性,不引起依赖性,毒副反应率低,不在体内蓄积,不诱导耐药性和抗药性。 易保存 在不良条件下储存仍保持稳定。 使用方便 儿童、成人应用的非处方药分别制备或包装

15 非处方药(OTC) 有的人可能认为,非处方药既然如此安全,吃多点吃少点没啥关系。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非处方药只是相对地说不良反应小些罢了。
俗语说得好,“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也不例外。

16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理作用:改变细胞、器官的功能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 选择性:一定剂量只作用于某器官 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见后面)

17 人类应用药品治疗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药品对于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8 但在使用过程中,在发挥药品防病治病功能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相反的作用。比如上世纪60年代初发生在西德各地的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2004年湖北苯甲醇事件、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事件。

19 药品对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防止、治疗疾病,同时也可因为不良反应危害人类。
据WHO统计, 5-10%的住院病人住院原因是ADR,住院治疗期间住院病人10-20%出现 ADR。 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1~26%。 我国每年有5000多万人次住院, 其中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250多万! 我国约有 万残疾人, 1/3是听力残疾, 其中约60%-80%的致聋原因 是使用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20 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安全的大敌,它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正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21 药物不良反应基本概念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反应
应注意与以下情况相区别: 药物滥用(吸毒) 超量误用 伪劣药品 差错、事故(未按规定方法用药)

22 不良反应的分类

23 副 反 应   是指在正常剂量内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如:阿托品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和加快心率等作用。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治疗胃痛时,常引起口干、心悸、尿潴留等副作用; 非那根具镇静和抗组胺作用,用于抗组胺治疗时,它的镇静作用就成为副作用。

24 毒 性 反 应   由于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的耳毒性。 因服用剂量过大(超过最小中毒量)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围.

25 药 物 性 耳 聋 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6 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仍遗留的对患者不利的生物学效应。其主要表现有:残留药物的继续作用: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日的宿醉现象。 特异质反应   指少数患者在先天性遗传因素背景下,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它是患者具有先天性代谢紊乱表现的特殊形式,即只有在给予药物后才表现出来的先天性代谢异常。如服用异烟肼后易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服用肼屈嗪后易出现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

27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次使用可能会再次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哮喘等 (如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药)。

28   首剂效应   指某些药物在首剂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强烈。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只发生在用药最初阶段。 如哌唑嗪等按常规剂量开始治疗常可致血压骤降。

29 停药反应/撤药反应  由于药物长期使用,一旦停 药则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而出 现原有症状反跳或新的症状。(如:停用抗高血压药(哌唑嗪)出现血压反跳以及心悸、出汗等症状) 致癌作用 有些药物长期服用后,可导致机体某些器官、组织及细胞的过度增生,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这就是药物的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的出现往往有数年或数十年的潜伏期, 且与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要确定与用药的 因果关系往往需要进行大量、长期的监测。

30 如何区别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
看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等要求。 具体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鉴别和处理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

31 对过敏反应认识的误区 1、用过的药就不会引起过敏 2、天然药物不会引起过敏 3、用药量小就不会引起过敏 4、过敏反应都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发生
5、外用和吸入不会引起过敏

32 药物的不良反应(ADR)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美国近年来因服药不慎而中毒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药物中毒已成为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大非正常死因。 美国医院药师学会调查表明,医院内错误用药率占1%~20%。按1%计算,英国每年发生药害10950起。我国不合理用药研讨会的报告说,不合理用药约占12%~32%。人类每天都在蒙受药害.   不要迷信新药。

33 管理当局认为效益大于风险,新药品可被批准上市
由药品管理当局批准的药品=安全? “安全” :对拟用的人群而言,该药的效益大于风险,并非保障一定不发生药害。     管理当局认为效益大于风险,新药品可被批准上市

34 沙 利 度 胺 事 件 灾难! 被称为20世纪最大的药物

35 药物的剂量 治疗量 极量:一次量、一日量 及单位时间内用量 中毒量 致死量

36 药物的吸收与分布 吸收的途径:口服、注射、舌下、肛门、气体吸入、眼、喉、伤口等。 影响吸收的因素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血浆蛋白结合

37 药物排泄 肾脏排泄 胆汁排泄 其它排泄:乳汁、肺、汗腺

38 药物的时效 潜伏期 高峰期 持续期 半衰期 蓄积中毒

39

40 药物应用常识 选择药物的原则: ⑴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切匆乱用。 ⑵充分了解病情,以首选药为宜。 ⑶了解所选药物的理化性状、毒副作用。
⑷权衡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⑸尽可能选用疗效确且、廉价易得的药物。

41 安全用药常识 慎用:是指该药可以谨慎使用,但必须密切观察用药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慎用、忌用、禁用”的定义是什么?
忌用:是指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该药。提醒某些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 禁用:是指禁止使用。某些病人如使用该药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如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禁用心得安;青光眼的病人应禁用阿托品;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就应禁用青霉素,否则将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所以,凡属禁用的药品,绝不能抱侥幸心理贸然使用。

42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是全球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解热镇痛药以解热、镇痛作用为主,多数兼有抗炎和抗风湿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以抗炎作用为主。多数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43 解热镇痛药 解热作用 共同作用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使升高的体温调节降至正常。
使发热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 对正常人体温无明显影响

44 解热镇痛药的分类 吡唑酮类: 安乃近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乙酰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镇痛药

45 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代表药物

46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
临床应用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 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烧; 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等; 是风湿热及活动型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 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风。

47 解热镇痛药 代表药物

48 临床应用 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口服吸收迅速,可用于发热、疼痛,其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同,但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正常使用剂量下对肝肾无损害,毒副作用下,尤其适用于胃溃疡及儿童。 是目前临床多种抗感冒复方制剂的活性成分。

49 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

50 维生素类药 这类药一般从食物中获得满足,不是补药,过多也有害。 要补充的情况有: 机体需要增加 吸收障碍 偏食
常用维生素有:A、B、C、D、E、K

51 维生素的分类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泛酸、生物素、硫辛酸、叶酸、维生素B12
维生素C 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E、维生素K 脂溶性维生素

52 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燥,脱屑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E: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53 维生素分布 维生素A:动物肝脏、蛋类、乳制品、胡萝卜、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绿叶蔬菜中。
维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猪肉、谷类、野生食用菌黄滑松茸中。 维生素B2:肉类、谷类、蔬菜和坚果中。 维生素B12:猪牛羊肉、鱼、禽、贝壳类、蛋类中。 维生素C:柠檬、橘子、苹果、酸枣、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维生素D:鱼肝油、鸡蛋、人造黄油、牛奶、金枪鱼中。 维生素E:谷物胚胎、植物油、绿叶。 维生素K:绿叶蔬菜中。

54 维生素过量的副作用 由于维生素A、D、E、K为脂溶性維生素,服用过量有蓄积性问题,引起中毒反应
水溶性维生素虽不似脂溶性维生素服用过量有蓄积性问题,多吃后虽可以从尿中排出,毒性较小,但长期大量摄取仍有副作用

55 抗生素不良反应 抗生素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 近年来,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排第一 不良反应的冠军

56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57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我国既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又是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我国有46%的家庭自行使用过抗菌药物,75%的感冒患者、80%的住院患者和至少90%的外科手术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每年高达400多亿元人民币。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其中40%与滥用抗菌药物有关。

58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二重感染:正常菌群失调 2.细菌产生耐药:所谓“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
3.局部刺激 :疼痛,局部硬结 4.毒性反应:听神经毒性,肝肾毒性 5.过敏反应 :速发性过敏,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滥用抗生素,救命药变成“送命药”

59 抗生素使用原则: (1)能用窄谱不用广谱; (2)能用低级不用高级; (3)能用一种不用 两种; (4)轻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 给药原则: 能口服不肌肉注射, 能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

60 (一)国内输液的现状 医生因素 病人因素

61 “感冒严重,打针、吃药不管用,输液来得快。”这是目前国内很多患者的共识。

62 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以致大部分人患上“输液病”。

63 合理用药须注意 (1)避免滥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考虑既往病史。 (3)选择最佳给药方法。 (4)防止蓄积中毒。
(5)年龄、 性别及个体差异。 (6)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7)慎用新药。

64 谢谢!


Download ppt "常用药物常识 复旦大学校医院 刘立祥 2013-11-2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