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语言表达 模块二 语言表达基础 项目4 朗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语言表达 模块二 语言表达基础 项目4 朗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语言表达 模块二 语言表达基础 项目4 朗读

2 一、朗读的含义 二、朗读的作用 三、朗读的基本要求 四、普通话朗读技巧

3 一、朗读的含义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性的言语活动,是一种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4 朗读的气、声、字训练 呼吸姿态 肩头放松、头顶虚空 神情专注、面带笑容 舌骨后高、软腭提升 气入丹田、小腹微隆
肩头放松、头顶虚空 神情专注、面带笑容 舌骨后高、软腭提升 气入丹田、小腹微隆 臀部收提、目光放平 腰背扩展、胸部宽松 深深吸气、入围花丛 保持状态、慢慢收拢 要求气要吸到底 不可提胸与耸肩 三个注意支撑点 前胸脖梗儿和腰眼 腹肌收缩是关键 说话底气在丹田

5 说话时的心情与气息状态 平静的时候——气正而自然 愤怒的时候——喷气胸胀满 悲哀的时候——气短多长叹 欢乐的时候——气满在丹田
惊骇的时候——气抖声发颤 疑惑的时候——气息往回卷 放松的时候——气息舒而展 柔情的时候——气息温而绵 遮掩的时候——气虚语慌乱 不屑的时候——哼气小腹弹 紧张的时候——提气来回喘 专注的时候——托气等回言 烦闷的时候——吹气响艴然 病危的时候——声弱气息奄

6 朗读五忌 1、念字式 这种单纯念字、照字读音的朗读方式,或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声调平直或任意高低,顿连位置和时间都差不多,没有重音,没有内在感受,更谈不上语气和色彩,只是机械地把文字变为声音,听者很难听懂朗读的内容。 2、念经式 其特点是声音小而速度快,没有顿歇,没有起伏,没有重音,更谈不上感情和声音上的变化。 3、八股式 不从作品内容出发,一味地只从声音上刻意追求,其特点是腔调固定,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声音一顿一顿的,没有语气变化。这种“八股式”的朗读方式,初学者,一旦形成,则很难纠正。 4、演戏式 5、固定式

7 二、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地理解作品。 2.字音正确。 3.语句流利,语调自然。
4.把握感情基调,投入真情实感。必须形成具体的内心视象。

8 1.深入地理解作品 (1)理解作品的内容 (2)把握作品的结构

9 A 如何理解作品 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 第一,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是理解作品的关键。 第三,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对于抒情性作品,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 对于叙事作品,应着重熟悉作品的情节与人物性格。 对于论述文,需要通过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和论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说明次序和说明方法。 总之,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点,熟悉了作品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

10 B 设计方案 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第一,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以及不同听众对象等因素,来确定朗读的基调。 第二,对整个作品的朗读方案应有总体考虑。例如作品中写景的地方怎么读?作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怎么安排快慢、高低、重音和停顿等。  

11 2.字音正确 (1)认读生字 (2)纠正方音 (3)按义定音 (4)读出音变
指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正确,轻声、儿化、变调等音变现象符合音变规律,不出现错读、漏读或增读现象。

12 3.语句流利,语调自然 指在朗读时,各种朗读技巧的运用恰到好处,表义准确。 停连、重音的位置准确、恰当; 语流、轻音娴熟自然;
语速、节奏变化及语调的选择准确; 不出现歧义句及忽快忽慢现象。 作品朗读过程中,情感得体,语句连贯、流畅、自然;不夸张,不出现一字一蹦的现象,也不出现、回读现象等。

13 练习: (1)并列性: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对比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排比性: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4)递进性: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14 4.把握感情基调,投入真情实感 昂扬有力 深沉坚定 喜悦明快 悲愤凝重 愁思满怀 豪放舒展 清新细腻 (1)边读边想,设身处地;
(2)准确使用内在语; (3)把握感情基调。 昂扬有力 深沉坚定 喜悦明快 悲愤凝重 愁思满怀 豪放舒展 清新细腻

15 A、和文字描写一致的内在语 “ 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有一座现代化的石油新城——河南省濮(pú)阳市。她有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颛顼(zhuānxū)遗都、仓颉(jié)故里、孔悝(kuī)城遗址、仲夫子墓祠,无不展示着濮阳古代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16 B 、和文字描写不一致的内在语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7 三、普通话朗读技巧 1、停连 2、重音 3、语速 4、语调

18 1.停连 (1)什么是停连 (2)停连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3)各种不同性质的停连 (4)停连的方式

19 (1)什么是停连 停连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 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的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的范围。
那些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特别是文章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就是连接。 停连的作用  朗读者的生理需要       听众的心理需要       表情达意的手段 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

20 例如: 煮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 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1 提示: ①停连,是朗读者思想感情的继续和延伸,绝不是思想感情的中断和空白。
②生理上需要的顿歇(如换气),必须服从于心理状态的需要,不能破坏语意的完整。 ③作品中的标点符号是朗读者安排停连的重要参考。但朗读实践表明,有时则不能完全受标点符号的制约。

22 (2)停连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A、一致关系 顿号、<逗号,冒号:<分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 黑夜,/ 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 但是,/ 黎明的到来,/ 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 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23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里就出现了太阳的一小半,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 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朗读的停顿必须服从标点符号,多数情况下,书面语中有点号的地方同朗读时的需要有停顿的地方是一致的。 点号表示的停顿,可以分为四级,一般地说,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要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比顿号长些;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它的停顿有时相当于句号,有时相当于分号,有时只相当于逗号。 这段中凡是有标点的地方,朗读时都必须停顿,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点号,实行长短不同的停顿。

24 B 、不一致关系 a、没有标点却要停顿。 例: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客家人/民居 。
大部分土楼/历经两三百甚至五六百年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

25 始终微笑的 / 和蔼的 / 刘和珍君 // 确是 / 死掉了。
成渝爬在我的膝盖上,伸长脖子,望着我的眼睛,问:“叔叔!明天还下雪?说呀,叔叔!明天还下?”

26 b、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 桌子放在堂屋中央,系长桌帏,她还记得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地忙说。她讪讪(shàn)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      (鲁迅《祝福》) 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 在句中划线的地方可以不停顿,一气读出,这样处理,可以突出四婶的紧张心理——“千万不要碰”!反映出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鞭挞。

27 c、标点相同,但停顿时间长短不同 沿着人行道,弱智男孩一边走一边不停地说着他的学 校,他的老师,他的同学,他的小狗。
今天是披在身上的一件棉袄,虽然不够阔气,却能挡 住寒气,使你明天不会感冒。

28 (3)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A、顺应语法的停顿 B、显示层次的停顿 C、体现呼应的停顿 D、指向强调的停顿 E、表示节奏的停顿
F、区别语意的停顿 顺应语法的停顿。这类停顿可以依据标点来处理,有时也可以突破标点的限制。(见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29 A、顺应语法的停顿 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 使我耳不忍闻。 冬天 / 过去了,微风 / 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有一次,丽娜不厌其烦地描述/她八岁那年/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走到城东,我突然想到,我八岁的时候/独自翻过几座大山,把我养的一头老黄牛/从深山里找回来,从此/我不再羡慕丽娜。

30 B、显示层次的停顿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鲁迅《祝福》)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鲁迅《祝福》) 今天是披在身上的一件棉袄,虽然不够阔气,却能挡住寒气,使你明天不会感冒。 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于朗读者的停顿得到显示。一般说来,文章中的节(段)这样的大层次比较容易划分,而一节(或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中,也往往有有更小更细的层次,划分这些层次并用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1 C、体现呼应的停顿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比起在大平原上、浩瀚的海边,或峰峦的顶巅观望日出,心中竟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那儿是寂寞的、孤独的、忧郁的,这儿却是热闹的、昂扬的、欢快的。

32 D、指向强调的停顿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 朗读最后一句时,如果在“爆发”和“灭亡”的前面作一停顿,就可以使听众充分感受到这里发出了“不爆发即灭亡”的呼告及对读者投入斗争的召唤。

33 E、表示节奏的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天 上 的 街 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加强节奏感。

34 F、区别语意的停顿 通知到了(补充短语) 通知/到了(主谓短语) 我不相信他是坏人(他不是坏人) 我不相信/他是坏人(他是坏人)

35 感情停顿 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
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36 (4)停连的方式 A、“渐弱渐止”的停顿 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 睛地望着那里。
这么一位在艺术上日趋辉煌、前途不可估量的小猴娃,竟然被白血病这个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年仅十六岁。他的英年早逝,着实令人痛惜不已。

37 B、“戛然而止”的停顿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有了这样一个共同标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一切活动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标价”,这对于作出决定、制定法规、完善政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8 2、重音 (1)重音的意义 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它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重音的作用:语意明确,重点突出 看上去,敌人似乎是强大的,实际上, 这是虚张声势,这正表现了他们的虚弱。 看上去,敌人似乎是强大的,实际上,这是虚张声势,这正表现了他们的虚弱。

39 (2)重音分类   ①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小孩儿笑了。 一个可爱的小孩儿。 他走得很快。 买多少斤? 黑葡萄般的眼睛,流着三尺长的口水。

40 ②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含义。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含义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的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41 小王 刚才在家看书。 小王刚才 在家看书。 小王刚才在家 看书。 小王刚才在家看书。

42 ③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地方。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 记的是他的 / 背影。 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 / 我懂得了。

43 朗读的技巧4-2-5 (3)重音的朗读方法 A 加强音量法 B 拖长音节法 白杨树实在 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4 她有时感觉到女儿女婿并没有“那个”,会有一天,搭,搭,搭,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门进来的,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叶绍钧《夜》)
朗读的技巧4-2-6 C 重音轻读法   低音轻读、虚声 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 她有时感觉到女儿女婿并没有“那个”,会有一天,搭,搭,搭,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门进来的,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叶绍钧《夜》)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端的翡翠。(《桂林山水》)

45 3、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
朗读的技巧4-3-1 3、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 在朗读时,适当把握好语速,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决定朗读的速度,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46 (1)根据内容和体裁掌握语速 A.不同的场面 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B.不同的心情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C.不同的谈话方式 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47 D .不同的叙述方式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E .不同的人物性格 年青、机警、泼辣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有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慢读。

48 提示: 朗读时的语速应与作品所表现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49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50 注意问题 读得快时,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

51 (2)语速转换 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自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这种在朗读过程中实现朗读速度的转换是取得朗读成功的重要一环。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去,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

52 4、语调句调    朗读时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53 谁是班长? ——我。→ 找你的!——我?↑ 谁敢上来?——我!↓ 你来当班长?——我?!(曲折)

54 (1)高升调。 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55 (2)降抑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然后他待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

56 (3)平直调 平直调一般多且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是百草园。→ 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 一九七四年二月六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

57 (4)曲折调 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用不着这么快,孩子,反正你到学校总是这么早的。 你真傻!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8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59 5、节奏 语句的节奏指一定时间内语词的疏密程度。鲜明的节奏能使语音表达的更具有层次性和剔透感觉。掌握好节奏技巧,一要有快慢之分,二是快慢交替进行,三是随材料内容情感需要分清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

60 轻快型: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词密度大,语言速度较快,常常表达喜悦欣慰心情;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语词疏,语言速度慢,严肃,肃穆,谈心的内容可用 低沉型:声音暗沉,句尾显沉重,语速慢,叙述不幸事,表达悲哀之情多用此

61 高亢型:明亮高昂,扬而更扬,语言速度偏快,表令人振奋,狂喜的激情
舒缓型:轻松明朗,语言轻柔舒展,语言速度较慢,感觉上的惬意舒心 紧张型:多扬少抑,多重少轻,音节短,气促,语言速度快,常表示急迫,焦急心情和恐惧心情

62 6、语流 普通话语句的句首,句腰,句尾可以看成一条河流。要求自然圆润,流利通畅。 语流意识
流畅性:语言流畅,词词之间搭配合理,衔接自然,提高朗读的熟练程度 序列性:加强语句的组织训练,句子之间疏密有序,使朗读呈现出一条健康的语流 起伏性:句子中语音有起伏变化,语词有主次要轻重,使朗读充满生气,富于变化。

63 7、怎样准备短文的朗读 一是发音要准确到位 二是表达层次清晰,首先应该做到语气连贯停连适当。其次是试图揣摩重音、停顿的处理。运用恰当,就能更清晰地表达意思。最后,能根据文意处理语速、把握节奏、表明态度,进而动用感情,就做到有声有色了。所谓响亮,就是朗读的声音应该有一定的响度。

64 第一步,应该马上准确地判断出该作品的节奏类型,选择恰当的口气、语速、感情等表达手段来进行朗读。比如你抽到一号作品《海上的日出》,这篇文章是写景的,文中多描写性语言,主要用描述口气来处理,感情主体是喜悦的,节奏是轻快的。 第二步,用较快速度看一下文后的语音提示,弄清一些字词在文章中的特殊读音和难字词的读音,记住提示中的连读变调、轻声词等。 第三步,快速默读一遍全文,体味一下文中各句尤其是一些长句或难句应如何停连断句、语气连贯等。 此外,在朗读前还应该做好生理上心理上的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作品的朗读。

65 8、作品语言的类型处理 作品语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际需要,简要地谈谈叙述语言、描写语言、议论语言、感叹语言、人物对话的朗读处理以及不同类型语言的转换处理的基本技巧。

66 (1)各类语言的特点及朗读处理 叙述语言一般是作品里的主体语言,所占比重最大。叙述语言的句子一般是陈述句,多由动词充当谓语中心。完成句一般用降调来处理,未完成句一般用升调来处理;完成句用“停”,未完成句用“延”。作品的节奏类型不同,叙述语言的语速语势等也有明显的差异。试体味一下以下各句的细微差别

67 1)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 2)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 3)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去海边远足,妈妈没有做便饭,给了我十块钱买午餐。 4)从山沟沟里跨进大学那年,我才16岁,浑身上下飞扬着土气。 5)今年四月,我到广州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68 描写语言的句子多为形容词谓语句或动词谓语句,有时还有成串的名词性非主谓句。朗读时一般应该用重音、停延等手段来突出形容词谓语或形容词修饰语。
试读以下各句: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3)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短头发,脸圆圆的。 4)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

69 议论语言多为复句或长句形式,且多用关联词语,讲求逻辑性。朗读时除了准确把握议论的口气,还要读出层次感。
体味下列几句的读法。 1)你只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异,却没有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同:他们同样有反省和进取的精神。 2)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的时候,突然领悟到他用心之良苦。 3)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70 感叹语言一般用感叹句,感叹句多带感叹语气词,句调为降调,句子一般不长。如:
1)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2)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3)呵!好大的雪啊!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好一个登山者! 6)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 7)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8)可怜的虫子!

71 同类型语言之间的转换处理 语言类型的转换,大致包含两种:一是口气转换,是指由叙述、描写转为感叹或议论,这种转换文章里常有,一般要有较长的停顿来实现这种转换。二是话体转换,指的是由叙述等语言类型转为人物对话,这是由“读”到“说”的转换。提供以下各例,供大家体味。

72 1)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都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2)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3)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呵!好大的雪啊!…… 4)旁边走来一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5)“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

73 一是主谓结构的句子,主语通常是话题,话题与陈述说明部分之间一般需要有个停顿,时值长短决定于该句在篇章段落中的地位。
另外,主语和谓语本身的长短差别越是悬殊,停顿就越是明显,主语、谓语都比较长时停顿也同样明显。提供以下各例,供体味: ①雨∧ 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②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 ③老朋友∧颇能以一种趣味性的眼光欣赏这个改变。 ④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⑤跳动的小红爪∧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专程前往悉尼。 ⑦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74 二是主谓句的前面如果有连词或修饰语时,应该在连词或修饰语与后面的主谓句之间有所停顿,否则可能出现断句错误。
例如: ①那时∧天还没有亮。 ②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 ③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出光芒。 ④渐渐∧它胆子大了。 ⑤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

75 三是动宾或介宾结构,有时宾语往往较长,而动词、介词则很短,显得结构不对称,为了缩短距离,朗读时常把短的部分拉长,即在动词或介词后作适当的停或延处理。
例如: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 ②在∧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 ③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④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 ⑤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76 2.避免断句错误 断句错误主要是因为停顿不当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不该停延的地方停延了;二是在该停延的地方却没有停延。下面是朗读材料中断句错误出现率较高的句子,我们在该停延的地方做上记号“∧”,在不该停延的地方做上“×”,供分辨。(例句后附作品序号) [1]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 (1号) [2]射得人∧眼睛×发痛。 (1号) [3]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 (2号) [4] 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2号) [5]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2号) [6]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3号)

77 作品朗读的情感处理 1、慈爱之情一般适用长辈对晚辈的关切、怜爱、鼓励等情景,朗读时面部作亲切和蔼状,用气徐缓,声音柔和。体味以下几句的朗读处理: (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作品8号《落花生》) (2)“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作品14号《和时间赛跑》) (3)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蓝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作品3号《珍珠鸟》)

78 2、喜悦之情的表现方式是面露喜悦兴奋之色,气息饱满,声音高亢。试读以下各例:
(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作品1号《海上的日出》) (5)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在扑翅膀。(作品11号《小鸟的天堂》) (6)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作品25号)

79 3、悲哀之情可这样表现:面显悲痛之色,气息下沉,声音缓慢沉重。如:
(7)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儿又一圈儿在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作品14号) (8)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作品33号《小河》)

80 4、愤怒之情可如此表现:面带怒意,怒目圆睁,气粗声重。例如:
(11)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作品13号《父亲的爱》) (12)猫一下子全明白了,瞪圆双眼大声说:“是你给吃见底了?”(作品28号《猫和老鼠》)

81 5、嘲讽之情的表现方式可这样把握:面露嘲笑讽刺之色。气息浮漂,声音跳跃。如:
(13)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作品46号《海燕》) 此外,还有恐惧之情,冷漠之情、急切之情、憎恶之情、凝思之情、谄媚之情等等,读作品要仔细体味。准确地运用情感,并把情感表现与气、声的处理结合起来。

82 2、节奏变化与语速转换 前述节奏类型是就一篇文章整体节奏而言。实际上,一篇文章里往往包含几种不同的节奏类型,语速有快有慢,只是主次有别。这里就有个节奏变化带来的语速转换问题,转换得恰到好处才叫合体。我们举几个实例来分析一下这种转换(“//”处为语速转换点)。 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 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出水面,泼水打仗。我好羡慕他们啊。//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作品33号《小河》)

83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4 朗读的含义1-2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轻荇(xìng), 油油的在水里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ownload ppt "语言表达 模块二 语言表达基础 项目4 朗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