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神经衰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神经衰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神经衰弱

2 诊断名称的变化 神经衰弱的名称最早由Beard提出1869。
在本世纪初,医生们把大多数神经症,部分人格障碍及某些心身疾病都纳入本病,无疑是把神经衰弱作为“医学垃圾箱”。 从50年代初起,美国抛弃了这一诊断。 本病在世界上的诊断日益减少,并不意味精神疾病谱的变化,主要是诊断概念的变化。

3 慢性疲劳综合征(香港地区) 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 HAMA:12。7±9。6(1--28) HAMD:9。8±5。6(1--37)
DSMIIIR:Major Depression 10 Dysthemia 9 Panic 2 GAD 9 Agoraphobia 1 Hypochodrisis 3 Somatoform 33 indef。Somatoform 30 Insomnia 9 CCMD2 :神经衰弱 81 ICD10 :神经衰弱 44

4 CCMD3、ICD10与DSM4的比较

5 同义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器官性神经症(心脏、胃肠官能症等) 躯体化障碍 精神植物神经综合征 概念模糊、症状缺乏特异性

6 病因 1 -生物因素 遗传-亲属中同病患者15% 单卵双生子同病患者41% 脑成象技术:脑功能代谢变化(PET.SPECT)
蓝斑Locus ceruleus兴奋可增加焦虑 抗焦虑药作用于苯二氮杂卓受体 GABA能打开神经原膜上的离子通道,使过极化并降低兴奋性 多导睡眠脑电研究发现与抑郁症有别

7 2-社会心理因素 常见的心理因素:婚恋受挫、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负担过重、环境变换、身患重病、以外丧残、法律纠纷、亲人丧亡、责任压力加重等,决定于生活事件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主观态度等

8 3-人格特点与行为因素 人格特点会影响人们应付困境的成败 童年的创伤(受歧视、虐待、管教过严、丧失母爱、性创伤等)
不良的教育(适应不良行为去应付逆境使矛盾更加严重) 性格:内向、胆怯、敏感、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多疑等

9 流行学调查 国内12地区调查(1982): 神经症患病率22.21‰,神经衰弱13.03‰
国内12地区调查(1982): 神经症患病率22.21‰,神经衰弱13.03‰ WHO15地区调查:综合性医疗机构中— 心理障碍患病率24%,上海9.8% 神经衰弱患病率 长崎3.4%、柏林7.4%、 西雅图2.1%、安加拉4.1%、格罗尼根10.5%、上海2%

10 临床表现 一.容易兴奋,又易疲劳 精神与体力与兴奋相联系的疲劳 无法控制的杂乱联想和回忆; 注意不集中、走神、脑子乱、记忆差
感觉过敏:怕光、声、衣领、裤带等 头昏、头胀、头痛、心悸等 带有情绪性的疲劳感:力不从心、不能持久等

11 二 .情绪症状 轻度焦虑、抑郁 烦恼:不顺心 易激惹:伤感、敌意、挑剔 紧张不安、不能放松、效率下降 缺乐症(anhedonia)

12 三 .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 多梦 易惊醒 睡眠感丧失 白天困倦,入夜兴奋 由于担心睡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13 四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跳加快、血压波动 多汗、肢体发冷 尿频、尿急 胃肠功能障碍 内分泌功能失调:停经 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

1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标准
2.脑和体力容易疲劳,经休息仍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两项:(1)情感症状 (2)兴奋症状(3)肌肉紧张性疼痛或头晕(4)睡眠障碍(5)其他心理生理障碍 [严重标准] 病人感到痛苦并影响其社会功能

15 诊断标准(续)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 (2)排除分裂症、抑郁症

16 鉴别诊断 器质性躯体疾病早期:甲亢、肺结核、肝炎、慢性中毒等 其他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等 性格障碍:环性气质、自我不协调 药物滥用、酒精依赖及戒断反应等 单纯性失眠、疲劳等

17 病情特点 较为持久的精神紧张或内心冲突是本病的近因,而衰弱型人格及认知应对功能不良是发病的基础。
起病多为缓慢,病程中症状时有波动,在休息或转换环境后好转,在疲劳或精神紧张后加重。 对工作或学习能力有轻度影响,但绝大多数并不严重。

18 治疗 心理治疗:给病人提供客观、科学的医学解释,以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患者打破症状形成过程中的恶性循环,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应对技术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苯二氮杂卓类等要防止依赖)、丁罗环酮、三环、四环抗抑郁药、SSRI、黛力新等 一般的精神卫生措施

19 治疗(续) 中医治疗:神II合剂、补肾益脑等 针灸治疗 物理治疗:静电、共鸣火花、离子透入水疗等 体育治疗 气功与太极拳 娱乐:旅游、垂钓等

20 预后 良好:60年代经过快速综合集体治疗的患者,经过20年后,随访89例,93%完全恢复 医疗制度、社会环境等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普及医学知识,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具有预防作用


Download ppt "神经衰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