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想要?需要?FACEBOOK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與潛在危機
100(2)管理學院導師會議諮職組專題報告 想要?需要?FACEBOOK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與潛在危機 日期: (三) 報告者:輔導老師宋心蕙
2
報告大綱 大學生使用Facebook的情形 以本校實例與時事新聞談論Facebook對大學生的 影響 Facebook吸引力與潛在危機的省思
結語
3
大學生使用facebook的情形 資料來源:南台科技大學林鈞晏、顏卉芳 註1
4
Facebook對大學生的影響 Facebook 1.感情 2.人際 3.課業 4.職涯
5
Facebook─感情篇 同學(疑似)交往,女 生未將狀態更改為 〝與XXX穩定交往 中〞,導致男方不滿 而感情生變。
6
Facebook─感情篇 同學交往分手後,仍不斷 透過FB得知對方訊息而難 以自失戀中釋懷,之後又 從FB中看到對方與他人的 合照得知對方與新對象交 往中,因此情緒崩潰。
7
Facebook對戀愛關係的負面影響 忍不住分析另一半的每篇 Po 文,導致不安全感。 過度分析 公開紀錄 什麼都是公開的 經常的提醒
註2 過度分析 忍不住分析另一半的每篇 Po 文,導致不安全感。 公開紀錄 把幾段過去關係都公開在上面,可能會惹得現在的另一半不開心。 什麼都是公開的 顯示感情狀態等於是昭告天下,另一半如果沒有更新,或是到了分手的時候, 應該都免不了尷尬。 經常的提醒 分手之後通常會很痛苦,尤其是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屢屢關心前 男/女友狀況的時候。 人們的評論 有時候,其他人在 Facebook 上對你的評論,也會透露太多不該分享的資訊, 結果還是造成另一半不高興。
8
Facebook─人際篇 研究稱Facebook好友人數與用戶焦慮情緒成 正比
註3
9
Facebook─人際篇 同學因情緒低潮在FB上抒發情緒,但因用字激烈,導 致同學、導師和家長等一窩蜂的擔心與關懷,反讓同 學覺得大家反應過度而感到困擾。 同班好友出現衝突,其中一方在FB寫下不滿心情,雖 未指名道姓,但另一方非常確定對方指的就是自己。 雙方未直接溝通,造成班上同學各自擁護好友而形成 兩組人馬。
10
Facebook─人際篇 同學因FB上的好友人數遠不及同學而感到自卑。
同學未使用FB,但班上活動的通知只透過FB告 知,導致同學多次未參與活動,因此被認定為 不合群,進而引發同學間衝突。 情緒低落的同學因尋友功能與過去的同學及好 友聯繫,因而擴展人際關係,情緒獲得改善。
11
Facebook─課業篇 Facebook PO文想作弊遭「好友」抓包
日前有人在臉書上和同學溝通表示想要作弊,沒想到卻忘了有加教授為好友,而被教授以「嘿….」的留言給抓包…… 註4
12
Facebook─課業篇 同學覺得教師授課 無聊,便拿手機拍 下教師授課畫面上 傳至FB,並加註批 評辱罵文字,遭人 檢舉。
13
Facebook─職涯篇 工作能否勝任 看臉書就知道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伊凡斯維爾大學 (University of Evansville)與奧本大學(AuburnUniversity)的最新研 究報告指出,從臉書的個人檔案頁面,可以有效預測1個人的工作 表現。 研究人員將有兼職大學生的臉書檔案評比與學生主管打的員工 考核進行比對。研究結果顯示,臉書可以當作可靠的工作表現 審查工具,因為求職者很難在朋友面前「掩飾」個性。即研究 結果認為,從臉書的個人檔案頁面,可以有效預測1個人的工作 表現,像是認真辦事、和善和求知慾等。 註5
14
Facebook─職涯篇 CareerBuilder網站提醒求職者留意自己在Facebook上的 內容 2/5的僱主曾因為應徵者在FB上的相關資料而影響他們僱用的意願。 1/3以上的受訪雇主會利用FB來求證履歷的真實性。 僱主借助Facebook查求職者資料 45%接受訪問的僱主聲稱,他們會利用各個社交網站查證和核實求職 人士的資料及了解他們的背景。 35%僱主承認,他們曾經因為在這些社交網站上找到一些求職者的所 張貼的內容,而決定不聘請他們。 註6 註7
15
張貼留言及照片的相關法律 公然侮辱罪─刑法第309條 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 金。 刑事誹謗罪─刑法第310條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 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 以下罰金。 民事侵權行為 民法18條及195條:受誹謗者除選擇以刑法誹謗罪將誹謗者繩之以法 外,亦得選擇僅以(或附帶)民事侵權行為處理。
16
Facebook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與潛在危機
免費且便利的溝通平台 免費且有趣的小遊戲 擴展人際關係、增加親密感:尋 友達人、即時通訊、生日提醒 即時動態:分享心情、情緒抒發、 立即回饋 獲取新知 訊息公告、建立社團、教學討論、 辦活動 普同感 涉及毀謗、侵權等事項 個人隱私的保護(人肉搜索、駭客 入侵、照片不想被標籤等) 被騷擾 個人形象的維護(影響雇主聘用 意願…) 盲目從眾、群眾壓力 花費太多時間(玩遊戲、瀏覽訊息) 人際焦慮(朋友人數太少、不好 意思拒絕交友邀請、擔心錯過社 交訊息…)
17
衍伸思考 對不用FB的同學―尊重? or落伍、淘汰? 人際界限拿捏(朋友類型、人際焦慮調適、…) 時間管理
自我心情手札 VS. 負責任的(情緒)表達 ……
18
結語 Facebook可做為師生之間,交流學習心得、增進溝通 互動、表達關心支持的路徑之一。
但Facebook猶如雙面刃,它是一個便利的溝通工具, 但也有可能引發潛在問題,老師可透過「導生聚」瞭 解學生使用FB的狀況,並提醒學生上述注意事項,協 助學生降低使用FB可能產生的困擾。
19
參考資料 註1:林鈞晏、顏卉芳(未註明)。 Facebook對於大學生的影響。台南 市:台南科技應用大學。
註3:研究稱Facebook好友人數與用戶焦慮情緒成正比,20112/24 註4:臉書PO文想作弊 遭「好友」教授抓包「嘿....」, 2012/1/17 註5:工作能否勝任 看臉書就知道, 2012/2/21 註6: CareerBuilder網站提醒求職者留意自己在Facebook上的內容, 2010/1/18 註7:僱主借助Facebook查求職者資料,2009/08/21 註8:李治安、賴穎穎(2010)。大學生不當網路言論之行為模式與 規範對策。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