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寓 言 四 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寓 言 四 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寓 言 四 则

2 体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3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
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 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 和追求。

4 文学常识: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 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 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5 文学常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6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7 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8 月神:阿尔忒弥斯 1、《伊索寓言》; 2、宙斯、赫拉、赫耳墨斯等诸神 宙斯 赫拉 赫耳墨斯 雅典娜

9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 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10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11 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12 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的: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13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神使赫耳墨斯 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14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赫拉雕像 宙斯雕像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15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16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17 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

18 点明寓意 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爱慕虚荣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19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20 蚊 子 和 狮 子

21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2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23 《蚊子和狮子》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 狮子:抓 骄傲自满 蚊子:吹、唱 蜘蛛:粘 骄兵必败

24 点明寓意 看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 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

25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26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拓展思维: 续编寓言故事。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27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候。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28 伊索寓言 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9 一、劝喻性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寓言的特点 二、讽谏性

30 智 子 疑 邻

31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家。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照现实进行政治改革,不能遵循古代传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必须制订严密的法令,君臣必须依据法令进行治理。韩非这些思想和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其著作有《韩非子》。

32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0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

33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 疑邻人之父。 修补 也这样说 晚上
果然 丢失 以……为聪明

34 《智子疑邻》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35 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何智子疑邻? 2.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36 本意: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者的 关系,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 效果也不见得好。(消极) 寓意: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 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异。(积极)

37 感悟点滴 没有真凭实据就怀疑邻家老人?凡是都要讲求证据,如果人人都像富人般,带着感情亲疏地去判断事情,那么就会有很多冤假错案了,世界也就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了。 经典现实:李天一案 感情具有主观性,对不同的人和事物的心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对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总会显得关切和喜爱,对美好的事物总会有愉悦的感受;对坏人恶人总会憎恨和厌恶,对丑陋的东西总感到不愉快。感情具有两面性,感情亲疏对认识具有积极的一面,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引发审美意识等。感情亲疏对认识又具有消极的一面,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是非等。

38 “智子疑邻”引发杀人命案 家长陪同嫌犯自首
(西安晚报04年8月17日,记者王飞)8月13日早上8时,潭家派出所接赵村村民电话报案:赵村3组村民梁红钢被人杀死。经查,8月12日晚上7时许,梁红钢因怀疑梁某与徐某两人将自家麦子偷走,于是将梁某、徐某等人叫到其家,称二人偷了他家的麦子,并让徐某、梁某写了欠条并按上各自手印,又告诉徐某、梁某必须于当晚11时到第二天早上7时之间拿2000元钱取回条子,否则事情了结不了。徐某、梁某两人回到家后商量对策,决定共同要回欠条,要不回就杀了梁。徐某、梁某两人出了家门借钱购刀。随后,徐某用6元钱在村商店内购买了一把菜刀。两人又翻墙进入赵村酒楼的厨房偷了一把菜刀,于8月13日凌晨3时许翻墙进入梁红钢家。在寻找欠条的过程中,徐某、梁某将梁红钢惊醒,并与梁红钢发生激烈争执。吵架中,徐某、梁某两人挥刀砍死梁红钢。闯祸后,徐某、梁某二人逃到赵村东边的一花坛内,埋掉了作案用的两把菜刀,接着换掉了血衣,并把血衣拿到村东北角处的垃圾堆烧掉。两人忐忑不安地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各自的家长后,家长做通了儿子的工作,陪着二人到公安机关自首。

39 你能从中找出一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述刚才的感悟吗?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下面是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    无题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把整个世界/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给你看/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如果感情像雾/那么当心它遮住了/真理的彼岸/如果感情像月光/那么要知道/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时常擦拭你的双眼/别让理智离开身边/拉开窗帘/你是否看得清暗礁/如果是/那么撑起帆/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你能从中找出一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述刚才的感悟吗?

40 须用理智去支配情感,免得情感越位。 理智 VS 情感

41 有兴趣去阅读一下《韩非子》或其他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吗?读后说说你的收获如何?
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用理智去支配自己的情感吗?你将如何对待正确的意见?你又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这是要求你天天都得完成的作业!

42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43 自相矛盾 郑人买鞋 讳疾忌医 杀猪教子 三人成虎 中饱私囊 子罕辞玉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螳螂捕蝉 老马识途 宋人疑邻 和氏之璧 买椟还珠 揠苗助长 一鸣惊人 有的放矢 恶贯满盈 舍近求远 进退维谷

44 塞 翁 失 马

45 查字典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近塞上之人( ) 其父( )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其子好骑( )
近塞上之人( ) 其父( )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其子好骑( ) 堕而折其髀( )( ) 引弦而战( ) 此独以跛之故( ) sài jiàng hào duò xián

46 试解释下列加线的词句: 将: 近塞: 富: 善术者: 堕而折其髀: 亡: 大入塞: 吊: 十九: 何遽: 引弦而战: 福: 此独以跛之故: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试解释下列加线的词句: 将: 富: 堕而折其髀: 大入塞: 十九: 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近塞: 善术者: 亡: 吊: 何遽: 福: 祸: 居: 靠近边塞。 带领。 擅长术数的人。 多。 逃跑。 从马上掉下折断了大腿。 大规模入侵边塞。 安慰。 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怎么就,表反问。 拿起弓箭去打仗。 指好事。 这个人只由于瘸腿的原因。 指坏事。 父亲和儿子相互保全了性命。 经过。

47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sài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 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指长城一带 精通术数的人 逃跑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怎么就,表反问 经过 带领 大腿 壮年男子 拉开弓弦 十分之九,意指绝大部分 这个人 保全

48 《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49 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50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51 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52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53 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54  堕而折其髀。

55 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56 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 之人,死者十九。

57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8 塞翁失马(抽掉标点符号你读得顺吗?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9 塞 翁 失 马 《淮南子》 吊之 贺之 转化 马亡而入胡 将胡马归 吊之 子骑马折其髀 父子相保 转化

60 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 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 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61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却得到了千古美名。
文成进藏,远嫁吐蕃,她失去了亲人的关怀,失去了待在皇宫里欢乐、舒适的生活,却得到了西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也得到了坚贞纯洁而又伟大的爱情,更换得了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和平友爱的情谊。 保尔·柯察金为了祖国的安宁与繁荣,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失去了健康,成了残疾人,但他“残疾”却不“残废”,他得到了千千万万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的尊敬与崇拜。 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扛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却得到了后世千万人民的尊敬。

62 吴三桂投降清政府,虽然得到了“平西王”这一高官与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却失去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必将遗臭万年。 秦桧害死岳飞,卖国求荣,虽然得到了享用不尽的财富与权力,却失去了清白,必定为千夫唾弃,留下千古骂名。

63 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近20年来,欧美的大多数头奖得主在中奖后不到5年内,因挥霍无度等原因变得穷困潦倒。该项调查同时显示,美国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每年高达75%,每年12名中奖者当中就有9名破产。

64 肯塔基大学、匹兹堡大学的经济学家想要回答这样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当陷入财务困境的个人获得一大笔钱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们搜集了佛罗里达州“幻想5彩票”的近35000名中奖者(最高中奖额为15万美元)的资料,然后将这些资讯与该州的破产纪录相互比照。   发表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的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大笔的彩票奖金几乎不能降低破产的可能性。超过1900名中奖者在5年内破产。这个数据意味着佛罗里达州彩票玩家(无论输赢)在任一年份内破产的概率为1%,大约为同一研究期内更广泛人群破产概率的两倍。

65 最令人震惊的一点也许是,在这些调查样本中,大奖得主通常都获得了六万五千美元奖金,而他们当中经济最困难的人也不过背负了四万九千美元的无担保债务。换言之,大部分获奖者所得的现金足够偿还所有的债务。

66 点明寓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7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 祸福相倚 祸福同邻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你知道吗?从这则寓言中可以概括一些成语,试试吧。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 祸福相倚 祸福同邻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 利与害同门,祸与福同邻。(文徵明)

68 自编寓言故事: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嘴和眼睛的对话;

69 树和斧子;

70 画笔和颜料; 蜜蜂与花朵;

71 猫和老鼠;

72                                                                                                                  烟囱和浓烟;                     

73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汉·刘向《说苑》)

74 译文: 枭遇见斑鸠,斑鸠说:“您将要去哪里?”枭说:“我将要往东方迁徙。”斑鸠说:“为什么呢?”
枭说:“乡里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的声音。”斑鸠说:“您能改变鸣叫的声音就行了,不能改变鸣叫的声音,(您)迁往东方,别人还是会厌恶您的声音啊。”

75


Download ppt "寓 言 四 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