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危 害通識與化學品洩漏緊急處置介 紹 安 平 技 術 顧 問 有 限 公 司 技 師:曾 煥 哲
2
工業衛生的定義 美國工業衛生協會(American Industrial Hygiene Association,AIHA)
工業衛生乃是致力於預期(anticiption)、認知(recognition)、評估(evaluation)及管制(control)發生於工作場所內或來自於工作場所中可能導致勞工或周遭的社區民眾罹患疾病、損害健康或福祉,或使之引起明顯不舒適或降低工作效率的各種環境因素或壓力(stress)。
3
認知
4
化學性危害因子---危險物 爆炸性物質 著火性物質(易燃固體、自燃物質、禁水性物質) 氧化性物質 引火性液體 可燃性氣體
其他物質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
5
化學性危害因子---有害物 致癌物 毒性物質 劇毒物質 生殖系統致毒物 刺激物 腐蝕性物質 致敏感物 肝臟致毒物 神經系統致毒物
腎臟致毒物、造血系統致毒物 其他造成肺部、皮膚、眼、黏膜危害之物質。
6
1.運輸危害圖示 第一類:爆炸物-定義 定義: 一種固體或液體(或混合物),其本身會因化學反應產生氣體,導致其溫度、壓力與速度高到能對周圍造成破壞。 分類: 爆炸物之分類界定,屬於各類危害物質中最複雜的一種。依爆炸威力,或由其化學和物理穩定性及敏感度而定,需經過適當試驗,是屬於極專業之判定。
7
1.5 爆炸物 EXPLOSIVE * * * * 1 1 爆炸物 1.4 1.6 * * 1 1
8
運輸危害圖示 第二類:氣體-定義 定義: 係指在50 ℃時,其蒸氣壓力大於300 kPa 者,或在20 ℃標準壓力101.3 kPa時,完全為氣體狀態者。
9
氣體 2 易燃 非易燃 2 2 2 2 易燃氣體 易燃氣體 GAS GAS 毒性氣體 FLAMMABLE FLAMMABLE
TOXIC GAS 2 非易燃、非毒性 非易燃、非毒性 非易燃 氣體 氣體 NON-FLAMMABLE NON-TOXIC NON-FLAMMABLE NON-TOXIC GAS GAS 2 2
10
運輸危害圖示 第三類:易燃液體-圖式辨認 易燃液體 3 易燃液體 易燃液體 3 FLAMMABLE FLAMMABLE LIQUID
11
運輸危害圖示 第四類:易燃固體;自燃物質; 禁水性物質-圖式辨認 禁水性物質 易燃固體 4 4 易燃固體 自燃物質 4 4 禁水性物質
DANGEROUS DANGEROUS WHEN WET WHEN WET 4 4 易燃固體 易燃固體 自燃物質 FLAMMABLE SPONTANEOUSLY SOLID COMBUSTIBLE 4 4
12
運輸危害圖示 第五類:氧化性物質; 有機過氧化物-危害性
意外的發生通常是因氧化物之洩漏、溢出或缺乏控制而起。氧化物本身並不可燃,但當與可燃物質接觸時,能夠引火及爆炸。某些氧化物及過氧化物對震動及突然撞擊十分敏感,以致令它們突然放出大量熱能,溫度高升,因而有可能引致爆炸。氧化物有些也會腐蝕輸導管道及密閉裝置,以致有毒物質洩漏入工作場所內。
13
第五類:氧化性物質; 有機過氧化物 圖式辨認
OXIDIZING ORGANIC AGENT PEROXIDE 5.1 5.2
14
運輸危害圖示 第六類:毒性物質及感染性物質 -危害性- 此類物質能對健康構成直接及嚴重的影響,包括失去知覺、昏迷及死亡。
一般來說,毒性愈高的物質,會對健康構成愈嚴重的影響。如物質在空氣中之濃度高,而人體受侵劑量又大,引致的毒性效應將會愈嚴重。例如受一氧化碳的侵害如在50 ~200ppm 的濃度,可能會引致頭痛,但如超過2,000ppm 的濃度可能造成死亡。
15
第六類:毒性物質及感染性物質-圖式辨認 毒性物質 毒性物質 POISON 6
16
運輸危害圖示 第七類:放射性物質-定義及分類
係指任何物質其放射性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大於70 KBq/kg(0.002 μci/g)者。 本類物質包括放射性物質及可分裂物質,其放射性物質又依其放射活性分為Ⅰ、Ⅱ、Ⅲ三組。 其標示圖式及分類依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之有關法令辦理。
17
放射性物質-圖示辨認
18
運輸危害圖示 第八類:腐蝕性物質-定義 這些物質接觸生物之組織時產生之化學反應能導致嚴重損傷,或一旦洩漏時,會導致其他物品或其運輸工具之損壞或毀損,並可造成其他危害
19
第八類:腐蝕性物質-圖式辨認 腐蝕性物質 腐蝕性物質 CORROSIVE 8
20
運輸危害圖示 第九類:其他危害物質-定義 係指在運輸過程中,產生之危害為第一類至第八類所不能包括之物質或物品。
另外,液態在溫度≧100 ℃或固態在溫度≧240 ℃下運輸之物質,亦屬第九類。
21
第九類:其他危害物質-圖式辨認
22
危險物分類 1.爆炸性物質:硝酸酯、TNT、過氧化丁酮 2.著火性物質:赤磷、鎂粉、金屬鈉 3.氧化性物質:氯酸鹽、硝酸鉀,過氧化鈉
4.引火性液體:乙醚、丙酮… 5.可燃性氣體:乙炔,甲烷 6.爆炸性物品:火藥、炸藥
23
有害物分類 1.有機溶劑計55種 2.特定化學物質計62種 3.其他指定化學物質計254種
24
2. 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 (GHS)之危害性分類
物理性危害分類 健康及環境危害分類 混合物危害分類
25
GHS 標示符號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15030 化學品分類及標示-總則(3.3) 易燃 氧化性 爆炸性 腐蝕性 鋼瓶 毒性物質
健康危害 警告 環境生態
26
GHS 危害分類 物理性危害 健康及環境危害 由聯合國危險物品運輸專家委員會(UNCETDG)制定 與現行運輸九大類類似
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制定 增加慢性健康危害、水環境之危害
27
物理性危害分類 範例: 易燃液體 加壓氣體
28
GHS 圖式: 物理性危害 危害性 爆炸物 易燃氣體 易燃氣膠 氧化性氣體 加壓氣體 易燃液體 易燃固體 自反應物質 發火性液體 發火性固體
自熱物質 禁水性物質 氧化性液體 氧化性固體 有機過氧化物 金屬腐蝕物 圖式符號 GHS 台灣法令 1 2.1 5.1 2.2 3 4.1 4.2 4.3 5.2 8
29
易燃液體分類標準 定義 分類標準 係指閃火點不高於93ºC的液體 級 別 標 準 1 閃火點 < 23ºC,起始沸點 ≤ 35ºC 2
標 準 1 閃火點 < 23ºC,起始沸點 ≤ 35ºC 2 閃火點 < 23ºC,起始沸點 > 35ºC 3 閃火點 ≥ 23ºC,或 ≤ 60ºC 4 閃火點 > 60ºC,或 ≤ 93ºC
30
易燃液體分類流程 環己醇 閃火點:68 ºC 異戊二烯 閃火點:-54 ºC 起始沸點:34 ºC 物質/混合物為液體 是 否 不歸類
第 4 級 無圖式 警告 其閃火點 > 60ºC 其閃火點 ≥ 23ºC 第 3 級 起始沸點 > 35ºC 第 2 級 危險 第 1 級 環己醇 閃火點:68 ºC 異戊二烯 閃火點:-54 ºC 起始沸點:34 ºC
31
加壓氣體分類標準 定義 分類標準 加壓氣體是指在20ºC時,以不低於280kPa的壓力儲藏在容器中,或以冷凍液體儲藏在容器中的氣體。
加壓氣體包括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溶解氣體、冷凍液化氣體。 分類標準 根據裝配時氣體的物理狀態,氣體可分類為下列: 壓縮氣體:在加壓下封裝時,在-50ºC時完全處於氣態的氣體;包括所有臨界溫度 ≤ -50ºC的氣體。 液化氣體:在加壓下封裝時,在高於-50ºC的溫度下部分是液態的氣體。它又分為: (a) 高壓液化氣體:臨界溫度在 -50ºC 和 65ºC之間的氣體; (b) 低壓液化氣體:臨界溫度高於 65ºC的氣體。 冷凍液化氣體:封裝時由於低溫使得部分形成液態的氣體。 溶解氣體:加壓下封裝時,溶於液態溶劑中的氣體。
32
加壓氣體分類流程 物質/混合物 (a) 50ºC 時之蒸氣壓是否大於 3 bar?
(b) 此物質或混合物在 20ºC、101.3 kPa時是否完全為氣態? 否 是 不歸類 此氣體是否在加壓下溶解於液體溶劑? 臨界溫度超過 65ºC? 臨界溫度介於 - 50ºC 及 65ºC 之間? 此氣體會因低溫而部分變成液體嗎? 在 - 50ºC 時此氣體完全為氣態? 溶解氣體 警告 液化氣體 冷凍液化氣體 壓縮氣體 1,2-二氯-1,1,2,2-四氯乙烷 蒸氣壓:2014 mmHg (25ºC) 臨界溫度:145.7 ºC 乙硼烷 蒸氣壓:3999 kPa (17ºC) 臨界溫度:16.7 ºC 在-50 ºC完全為氣態
33
健康及環境危害分類 範例: 急毒性物質 腐蝕/刺激皮膚物質 致癌物質 水環境之危害物質:急性/慢性
34
GHS 圖式: 健康及環境危害 危害性 急毒性物質 腐蝕/刺激皮膚物質 嚴重損害/刺激眼睛物質 呼吸道或皮膚過敏物質 生殖細胞致突變性物質
致癌物質 生殖毒性物質 毒性物質│單一暴露 特定標的器官系統 毒性物質│重複暴露 吸入性危害物質 水環境之危害物質 圖式符號GHS 圖式符號 台灣法令 6.1 8 ─
35
急毒性物質分類標準 →以動物毒理數據為標準
暴露途徑 第 1 級 第 2 級 第 3 級 第 4 級 第 5 級 吞食 (mg/kg 體重) 5 50 300 2000 5000 皮膚接觸 (mg/kg 體重) 200 1000 氣體 (ppm) 100 500 2500 蒸氣 (mg/l) 0.5 2.0 10 20 粉塵/霧滴 (mg/l) 0.05 1.0 GHS 與目前運輸上 6.1 I 一致 以往規定 吞食 LD50 (毫克/公斤) 皮膚接觸 LD50 吸入粉塵或霧滴 (毫克/公升) 吸入蒸氣 V LC50 (毫升/米3) 固體:≤ 200 液體: ≤ 500 ≤ 1000 ≤ 10 V ≥ 1/5 LC50 LC50 ≤ 5000 註:V 為液體在一大氣壓 20ºC隻飽和蒸氣壓,以毫升/米3表示。
36
急毒性物質分類流程 物質:有數據和/或資訊可評估急毒性嗎? 否 無法分類 是 混合物:有混合物整體或其成分之數據/資訊可評估急毒性嗎?
利用成分組成估算急毒性估算值 物質:有數據和/或資訊可評估急毒性嗎? 是 否 混合物:有混合物整體或其成分之數據/資訊可評估急毒性嗎? 無法分類 根據分類標準之規定,是否有: 吞食 LD50 5 mg/kg 體重,或 皮膚接觸 LD50 50 mg/kg 體重,或 吸入(氣體)LC50 100 ppm,或 吸入(蒸氣)LC50 0.5 mg/l,或 吸入(粉塵/霧滴)LC50 0.05 mg/l? 第 1 級 危險 混合物:有整體混合物數據/資訊可評估急毒性嗎? 依所算得之急毒性估計值 (ATE)
37
急毒性物質分類流程 (續) 2-氯乙醇 LD50 (吞食) 為 71 mg/kg 體重 鄰-聯苯胺 LD50 (吞食) 為
否 根據分類標準之規定,是否有: 吞食 LD50 >5但 50 mg/kg 體重,或 皮膚接觸 LD50 >50但 200 mg/kg 體重,或 吸入(氣體)LC50 >100但 500 ppm,或 吸入(蒸氣)LC50>0.5但 2.0 mg/l,或 吸入(粉塵/霧滴)LC50 >0.05但 0.5 mg/l? 是 第 2 級 危險 吞食 LD50 >50但 300 mg/kg 體重,或 皮膚接觸 LD50>200但 1000 mg/kg 體重,或 吸入(氣體)LC50 >500但 2500 ppm,或 吸入(蒸氣)LC50>2 但 10.0 mg/l,或 吸入(粉塵/霧滴)LC50 >0.5但 1.0 mg/l? 第 3 級 第 4 級 警告 根據分類`標準之規定,是否有: 吞食 LD50 >300但 2000 mg/kg 體重,或 皮膚接觸 LD50>1000但 2000 mg/kg 體重,或 吸入(氣體)LC50 >2500但 5000 ppm,或 吸入(蒸氣)LC50>10 但 20 mg/l,或 吸入(粉塵/霧滴)LC50 >1但 5 mg/l? 2-氯乙醇 LD50 (吞食) 為 71 mg/kg 體重 鄰-聯苯胺 LD50 (吞食) 為 404 mg/kg 體重 37
38
急毒性物質分類流程 (續) 否 第5級 根據分類標準之規定,是否有: 吞食 LD50 >2000但 5000 mg/kg 體重,或
警告 根據分類標準之規定,是否有: 吞食 LD50 >2000但 5000 mg/kg 體重,或 皮膚接觸 LD50>2000但 5000 mg/kg 體重,或 吸入(氣體、蒸氣、或粉塵/霧滴)LC50的值相當於吞食和皮膚接觸之 LD50(即 mg/kg 體重) 是 不歸類 有確實資訊可顯示對人類會有顯著毒性?或 以吞食、吸入或皮膚接觸測試至第4級的數值時出現致死?或 當測試至第4級的數值時,有專家判斷證實有顯著之臨床毒性徵兆,但不包括腹瀉、毛髮豎毛或外觀不整現象?或 有專家判斷確認有可靠的資訊指出對其他動物有顯著的急性效應? 歸類於第5級 (警告) 假如歸類於更嚴重之級別是不應該的
39
腐蝕/刺激皮膚物質分類步驟→以人類經驗為優先
三氯化硼: 腐蝕/刺激皮膚物質第 1 級:腐蝕物 正丁醇: 腐蝕/刺激皮膚物質第 2 級:刺激物 《部分摘錄》
40
致癌物質分類流程 物質:此物質有致癌性數據? 無法歸類 否 氧化鈹、苯: 是 IARC 列為 Group 1 ACGIH 列為 A1
根據分類標準,此物質是否: - 已知對人類有致癌性,或 - 可被推斷對人類有致癌性? 應用此分類標準,需要由專家依證據作判斷 不歸類 根據分類標準,此物質是否被懷疑對人類有致癌性? 第 1 級 危險 第 2 級 警告 氧化鈹、苯: IARC 列為 Group 1 ACGIH 列為 A1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Group 1: 確定人類致癌物質 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師協會(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ACGIH)A1: 確定人類致癌物質
41
水環境之危害物質分類標準:急性 級別:急性 I 96小時 LC50(魚類) ≤ 1 mg/l 和/或
48小時 EC50(甲殼綱) ≤ 1 mg/l 和/或 72或96小時 ErC50(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 ≤ 1 mg/l 某些管理制度可能將急性 I 再細分,納入 L(E)C50 ≤ 0.1 mg/l 的更低範圍。 級別:急性 II 96小時 LC50(魚類) > 1 ~ ≤ 10 mg/l 和/或 48小時 EC50(甲殼綱) > 1 ~ ≤ 10 mg/l 和/或 72或96小時 ErC50(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 > 1 ~ ≤ 10 mg/l 級別:急性 III 96小時 LC50(魚類) > 10 ~ ≤ 100 mg/l 和/或 48小時 EC50(甲殼綱) > 10 ~ ≤ 100 mg/l 和/或 72或96小時 ErC50(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 > 10 ~ ≤ 100 mg/l 某些管理制度可能將分類範圍擴大,使 L(E)C50 > 100mg/l 列為另一級別。 苯 LC50 (魚類,96小時) 為 32 mg/l
42
水環境之危害物質分類標準:慢性 級別:慢性 I 96小時LC50(魚類) ≤ 1 mg/l 和/或
48小時EC50(甲殼綱) ≤ 1 mg/l 和/或 72或96小時ErC50(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 ≤ 1 mg/l 且該物質不能快速降解和/或log Kow ≥ 4 (經測試確定BCF< 500者除外) 級別:慢性 II 96小時LC50(魚類) > 1 ~ ≤ 10 mg/l 和/或 48小時EC50(甲殼綱) > 1 ~ ≤ 10 mg/l 和/或 72或96小時ErC50(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 > 1 ~ ≤ 10 mg/l 且該物質不能快速降解和/或log Kow ≥ 4(經測試確定 BCF < 500者除外),慢毒性 NOECs > 1 mg/l者除外。 級別:慢性 III 96小時LC50(魚類) > 10 ~ ≤ 100 mg/l 和/或 48小時EC50(甲殼綱) > 10 ~ ≤ 100 mg/l 和/或 72或96小時ErC50(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 > 10 ~ ≤ 100 mg/l 且該物質不能快速降解和/或log Kow ≥ 4(經測試確定BCF < 500者除外),慢毒性 NOECs > 1 mg/l者除外。 級別:慢性 IV 具備以下條件之難溶物質可歸為本級別,包括在達其水溶解度下而未顯示具急毒性、不能快速降解、log Kow ≥ 4、顯示其具生物蓄積潛勢等,除非有其他科學證據顯示其不需被歸類,包括經測試確定的BCF < 500,或慢毒性 NOECs > 1mg/l,或在環境中可快速降解的證據。
43
水環境之危害物質標示 急 性 慢 性 第十三版 (2001)、第十四版 (2005) 聯合國建議書中已納為第九類 級 別 第 1 級
急 性 級 別 第 1 級 第 2 級 第 3 級 符 號 魚和樹 不使用符號 警 示 語 警告 不使用警示語 危害說明 對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對水生生物有毒 對水生生物有害 慢 性 第 4 級 對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並具有長期續影響 對水生生物有毒並具有長期持續影響 對水生生物有害並具有長期持續影響 可能對水生生物產生長期持續的有害影響
44
GHS 標示圖式之形狀與顏色 聯合國運輸 GHS 符號:黑色 底色:白色 邊框:紅色
45
GHS標示之文字內容 警示語 危險(Danger)、警告(Warning) 危害警告訊息 危害防範措施 產品辨識資料 供應商資料 已標準化
以聯合國正式運輸名稱為主 成分中對急毒性、皮膚腐蝕性、眼睛嚴重損害、致突變性、致癌性、升殖毒性、皮膚及呼吸過敏性、標的器官系統毒性者需一一列出(或全部危害之貢獻者均列出) 。 若只供應在工作場所使用,可用MSDS/SDS來代替。
47
GHS標示範例:苯
48
製成品定義 在製造過程中,已形成特定形狀之物品或 依特定設計之物品,其最終用途全部或部份決 定於該特定形狀或設計,且在正常使用狀況下
不會釋出危害物質。
49
容器定義 袋、 筒、瓶、箱、罐、桶、反應器、儲槽、管路及 可盛裝危害物質者。 不含交通工具內之引擎、 燃料槽或其他操作系統
50
危險物與有害物標示及通識規則不適用之物品
一、有害事業廢棄物 二、菸草或菸草製品 三、食品、飲料、藥物、化妝品 四、製成品 五、非工業用途之一般民生消費商品 六、滅火器 七、在反應槽或製程中正進行化學反應之中間產物 八、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
51
在實驗室,如果是從有標示的容器內取出危害物質供實驗及研究使用,就可以不用標示。
危險物與有害物標示及通識規則得免標示之物品 危險物與有害物標示及通識規則 第 9 條 雇主對裝有危害物質之容器屬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免標示: 一、外部容器已標示,僅供內襯且不再取出之內部容器。 二、內部容器已標示,由外部可見到標示之外部容器。 三、勞工使用之可攜帶容器,其危害物質取自有標示之容器,且僅供裝入之勞工當班立即使用者。 四、危害物質取自有標示之容器,並供實驗室自行作實驗、研究之用者。 在實驗室,如果是從有標示的容器內取出危害物質供實驗及研究使用,就可以不用標示。
52
認知
53
認知
54
認知
55
在大型醫院中員工較可能接到的化學性危害物質的種類,影響及預防措施如下:
(一)粉塵:由固体微粒所組成的物質,以粒徑1~10微米的懸浮微粒,易沉着於呼吸器官。 粉塵 來源 影響 預防措施 棉塵 供應中心 洗衣房 過敏性鼻炎 棉塵症 局部排氣裝置 防塵口罩 滑石粉 肺部肉芽腫 肺部結節狀 纖維化 石綿 電機房 蒸氣房 石綿肺症 支氣管癌 間皮細胞癌 禁用石綿,加 護層予以隔離 爐灰 鍋爐房 廚房 加水弄濕 密閉處理 C.合計:
56
由固体或液体經加温後形成的煙霧,其粒徑僅0.1~1微米,很容易吸入呼吸道及接觸皮膚。
(二)燻煙: 由固体或液体經加温後形成的煙霧,其粒徑僅0.1~1微米,很容易吸入呼吸道及接觸皮膚。 燻煙 來源 影響 預防措施 鉛 焊接 油漆 地下停車 貧血 腸胃功能失調 運動失調 呼吸防護具 手套 加强局部排氣
57
為懸浮於空氣中的微小液滴,常藉冷霧機或熱霧機噴出, 亦可由氣態凝結成液滴,吸入呼吸道及接觸皮膚。
(三)霧滴: 為懸浮於空氣中的微小液滴,常藉冷霧機或熱霧機噴出, 亦可由氣態凝結成液滴,吸入呼吸道及接觸皮膚。 霧滴 來源 影響 預防措施 油漆 噴漆 頭暈、噁心、 貧血、休克、腸胃肝腎功能失調 呼吸防護具 防護手套 其他人員要離開 殺蟲劑 噴殺蟲劑
58
(四)蒸氣: 由液体或固体,經加温後形成的氣態物質。 蒸氣 來源 影響 預防措施 水蒸氣 鍋爐房 廚房 衣物易發霉 牆璧會變黑 加強局部排氣
牆璧貼磁磚
59
(五)氣体:以氣態而均勻擴散到所有空間者。
來源 影響 預防措施 麻醉劑 開刀房 恢復室 腸胃功能失調 運動失調 自發性流產 加强整体換氣 自動監測 個人防護具 高壓氣体 病房 研究室 缺氧、窒息 燃燒、爆炸 灼傷、休克 鋼瓶要固定 防止漏氣 氣体警報器 環氧乙烷 供應中心 氣消房 化學性灼傷 皮膚炎 白血病 可能有生殖毒性 致突變性及致癌性 置獨立空間 甲醛 檢驗室 病理研究室 解剖室 頭痛嘔吐 眼結膜炎 視力減退 個人防護具 甲醛監測 局部排氣 酒精 保持密閉 甲苯 二甲苯 頭痛、頭暈, 不整脈 肝、腎的傷害 汞 牙科 中樞神經病變 視野狹小
60
(六)液体:以流体狀態存在者。 液体 來源 影響 預防措施 消毒劑 藥劑室 供應中心 頭痛、頭暈 皮膚炎 保持密閉 防護手套 漂白劑 洗衣房
頭痛、頭暈 皮膚炎 保持密閉 防護手套 漂白劑 洗衣房 眼結膜炎 有機溶劑 檢驗室 肝、腎的傷害 貧血 局部排氣 廢血 血庫 急診室 病毒性肝炎 愛滋病 細胞毒藥物 腫瘤病房 淋巴球病變 神經性病狀
61
※以下針對醫療保健服務業中,較特殊的化學性 危害物質,加以討論:
1.麻醉氣体 (1)手術房或恢復室工作人員及其附近人員,可能暴露於低 劑量的常用麻醉氣体。 (2)麻醉氣体對生殖系統的效應,被研究的最多,且多數的 研究發現暴露於麻醉氣体的女性或男性的配偶,其自然 流產率增加。也有報告會增加先天畸胎。 (3) 麻醉氣体也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的傷害,尤其是心理認知 或運動功能。 (4)麻醉氣体也被報告可能造成血液系統和肝臟的破壞,以 及癌症的增加。
62
(5)控制麻醉氣体危害的方法: 【1】取代 目前已不再使用醚類等毒性較大的麻醉劑,而改用毒性 較小的氣体。 【2】工程控制: 裝置局部排氣,使麻醉氣体廢氣排出於手術室外,或減 低麻醉氣体的漏失。 【3】教育訓練:工作人員 A.不能用嗅覺來判斷氣体的外漏。 B.不將病人送到密閉不通風的恢愎室。 【4】濃度測定 A.每隔一段時間,需測試工作環境中麻醉氣体的濃度。 B.配置劑量測定器,來監測個人暴露量。
63
2.抗癌藥物 【1】雖然處理抗癌藥物的醫護人員比治療的病人接受量要少得 多,但配藥人員和癌症病房護士是長期的接觸。 【2】使用抗癌藥物治療的病人,有增加發生第二種癌症的危 險,因此長期低劑量暴露的醫護人員也需特別注意。 【3】接觸抗癌藥物的護士,被發現尿液致突變性增加,淋巴球 的姊妹染色体交換頻率增加,以及自然流產率增加。且有 三名癌症病房護士報告造成肝炎及神經症狀。 【4】預防的方法: A.處理藥物時配戴手套和防護衣 B.在直立式抽氣体中處理抗癌藥物,工作人員的尿液致突 變性就不會增加。 C.制定工作守則 D.實施教育訓練。 E.由於使用藥物的種類繁多,環境監測的實施不易,因 此工作人員的生物監測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64
3.環氧乙烷(EO): (1)環氧乙烷是烷基氣体,通常醫院用來消毒不能耐熱的器材。 (2)環氧乙烷的危害:包括【1】呼吸道或黏膜的刺激作用,
【2】中樞神經的影響, 【3】腸胃道症狀和化學性灼傷, 【4】會造成過敏反應。 【5】研究發現環氧乙烷會增加白血 病,自然流產率和血液中淋巴球的姊妹染色体交換頻率,且 被認為是可能的人類致癌物。 (3)操作人員應減少環氧乙烷之暴露。雖然我國於1998將允許暴 露標準訂在1ppm,但美國OSHA早在1984年將其8小時平均 允許暴露濃度降至1ppm,在1988年再規定任何15分鐘的平均 暴露濃度不得超過5ppm,NIOSH則建議8小時平均暴露濃 度須低於0.1ppm。 (4)操作移鍋者是最可能暴露者,故操作移鍋者需配戴防護具, 且消毒房需装置局部排氣設備。選擇氣体消毒鍋時,最好選 用不用移鍋的氣消鍋。
65
4.甲醛(福馬林): (1)甲醛在醫療院所中最常用,且不易管制的化學品。 屍体解剖室、病理室和洗腎室是高暴露的工作場所。 (2)甲醛的危害:
空氣中甲醛濃度低於1.0ppm,可能: 【1】造成皮膚、眼、鼻、喉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2】造成皮膚和呼吸過敏反應。 【3】人類的致癌物, (3)工作人員需避免長期的暴露。 (4)控制方法包括: 【1】局部排氣。 【2】定期監測空氣中濃度。 【3】使用個人防護具,以應付緊急狀況。
66
5.汞(水銀): (1)水銀的暴露來源: 【1】組織病理實驗室的染色劑。 【2】醫療器材的修護站。 【3】牙科工作室。 (2)汞的危害:
【1】水銀蒸氣經由肺或皮膚吸收,造成肺部刺激、化學性 肺炎或皮膚炎。 【2】慢性暴露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症狀,包括顫抖、動作不協 調、語言錯亂和精神功能障礙,如躁鬱、疲倦、膽怯 等。 (3)預防方法: 【1】調節工作環境温度。 【2】使用堅固不滲透的地板,若有散溢需儘快清除。 【3】適當的廢棄物儲存。 【4】工作人員需定期檢查血中或尿中汞濃度。
67
※化學性危害發生災害的原因與對策: 發生災害的原因 對 策 1.化學物質的認知不足 2.標示及警告標誌不良 3.未訂定標準作業程序
對 策 1.化學物質的認知不足 2.標示及警告標誌不良 3.未訂定標準作業程序 4.貯存不當 5.裝置不當 6.廢氣未能有效排出 7.危險性物未設監測設施 8.作業場所未保持整潔 9.操作人員缺乏應變能力 10.作業習慣不良 1. 確認化學物質的特性與危害性 2.要有適當標示及警告標誌 3. 訂定標準作業程序 4.貯存要依其特性 5.設置必要之安全裝置 6.加强排氣設施 7.危險物要有監測或警報設施 8.保持作業場所的整潔 9.操作人員要加强應變能力訓練 10.糾正不良的作業習慣
68
醫院化學品洩漏緊急處置
69
搶救 化學災害救護的原則 封鎖危險區,非必要人員必須遠離現場,並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在不危及人員安全情況,儘量設法處理污染源。
搶救人員配戴自給式呼吸罩,穿著防護衣物,將傷患移至安全場所。 將受污染之衣物鞋襪脫下並封閉隔離,同時以清水或適當清潔劑沖洗清除皮膚污染。
70
急救:基本生命現象的維持 傷患呼吸困難或停止,應即施予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或心肺復甦術(C.P.R.)以刺激心臟。
止血,利用直接加壓止血法或其他止血法止血。 除了一般急救ABC: A (維持呼吸道暢通 )、B(維持正常呼吸 )、C(維持心跳 )外, 尚需D(除污) ,及E(評估化學品中毒之徵兆及症狀) A:airway 、B:breathing 、C:circulation D:decontamination、E:evaluation
71
其他緊急狀況的救護 濺到眼睛 立即以清水沖洗15至20分鐘。沖洗時應張開眼皮以水沖洗眼球及眼皮各處,但水壓不可太大,以免傷及眼球。 沾及皮膚
立即脫掉被污染的衣物,以清水沖洗被污染部份。若是大量藥劑附著,可能被皮膚吸收引起全身症狀,應先採取中毒急救措施,再儘速送醫。
72
當眼睛或皮膚被化學品灼傷時儘速使用緊急沖淋洗眼器
73
其他急救原則 氣體/蒸氣中毒 在安全許可下由救護人員配戴必要之防護具,將傷者迅速移至空氣新鮮處。 誤食中毒
重覆漱口後,飲入240~300毫升的水。若傷者呈現昏迷、不省人事、衰竭、抽筋等現象時,不可催吐,否則應協助患者吐出所食之物質。
74
化學物質的急救原則 詳細急救步驟,請參照接觸之化學品之「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或緊急應變指南,緊急處理及急救措施中,依其暴露途徑實施急救。
75
毒化物災害應變程序(HAZMAT) HAZMAT H-危害確認 (Hazard Identification)
A-行動方案 (Action Plan) Z-區域管制(Zoning) M-應變組織(Managing) A-請求支援(Assistance) T-善後處理(Termination) 行政院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查詢系統
77
急 救 方 案 擬訂行動方案 (1)視事故狀況;請連繫供應商、消防緊急處理單位,以尋求協助
急 救 方 案 A1卡 6-2頁 聯合國編號:2809 Mercury 汞 製表日期:93年版 請優先考量下列之事項: *視事故狀況連絡供應商、消防及緊急處理單位以尋求協助 *搶救者須按救災設備的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方可進入災區救人 急救處理原則 個人防護裝備 洩漏著火處理方案 IDLH濃度(10mg/m3)以上或未知濃度 (1)視事故狀況;請連繫供應商、消防緊急處理單位,以尋求協助 (2)人員需先撤離洩漏區,不要有接觸或穿越洩漏污染區域之狀況 (3)依現場地勢考量,保持人員位於上風處,遠離低窪,通風不良處 (4)僅由受過訓之人員負責清理,處置之工作,人員必須有適當的防護裝備避免任其流入下水道或其他密閉空間 (5)切斷、移開所有引火源,在人員可接近之狀況下,設法阻止或減少溢漏 (6)保持最大距離作滅火動作,以水霧分散蒸氣,藉以保護阻洩人員 (7)火場中可能釋出有毒汞蒸氣 (1)不論是吸入、接觸、或 食入性的中毒傷害,應 先移至空氣新鮮的地方 或給予氧氣。 (2)若意識不清,則將患者 作復甦姿勢,不可餵食。 (3)若無呼吸,心跳停止立 即施予心肺復甦術(CPR) (4)若患者有自發性嘔吐, 讓患者向前傾或仰躺時 頭部側傾,以減低吸入 嘔吐物造成呼吸道阻塞 之危險。 (5)立即請人幫忙打電話給 119求救。 (6)立即送醫,並告知醫療 人員曾接觸汞。 (7)救護人員到達前,則依 不同暴露途徑處理。 A級防護衣具包括 (1)氣密式連身防護衣(耐用及可拋式兩種規格) (2)正壓式全面型自攜式空氣呼吸器(SCBA, 內背式 較佳) (3)正壓式全面型供氣式呼吸防護具輔以正壓式全面 型自攜式呼吸防護具 (4)防滲手套 (5)防護鞋(靴) *建議材質為Barricade(破出時間超過8小時)Saranex、(破出時間超出4小時) 逃 生 ⊙逃生式防護衣具包括: (1)防汞蒸氣濾罐之氣體面罩 (2)逃生型自攜式呼吸防護具
78
區 域 管 制 管 制 配 置 圖 發生洩漏事件,應先緊急隔離封鎖約10-25公尺* Z卡 6-3頁 禁區管制線 除污區管制線 除污走道
聯合國編號:2809 Mercury 汞 製表日期:93年版 發生洩漏事件,應先緊急隔離封鎖約10-25公尺* 禁區管制線 除污區管制線 除污走道 (搶救人員及器 材由此走道進 入及離開) 安全人員配戴防 護裝備隨時準備 救援,並負責人 員安全檢查及管 制。 Exclusion Area 災區、禁區或稱 熱區(Hot Zone) Contamination Reduction Area 影響區、除污區或稱 暖區(Warm Zone) Support Area 支援區或稱 冷區(Cold Zone) 1.搶救人員由受 過化災搶救專 業訓練之人員 擔任。 2.兩人一組著安 全防護裝備從 事救災。 20 風向 (隨時注意風 向可能變化) 在上風處設置 指揮管制中心 安全助理人員 (人力不 足時可省略) ,由位於 禁區管制線外之安全人 員配戴無線電通報醫療 、消防、警察與救災相 關單位。
79
人員、環境之善後 善 後 處 理 *保持洩漏區通風良好,且其清理工作須由受過訓之人員負責
T卡 6-6頁 聯合國編號:2809 Mercury 汞 製表日期:93年版 *保持洩漏區通風良好,且其清理工作須由受過訓之人員負責 *對於消防冷卻用之廢水,可能具有毒性,應予收集並納入廢水處理系統處理 人員除污處理 災後處理 ⊙廢水中的汞可以兩種方式移除。 (1)加氯將汞氧化成離子狀態,再利用BMS 吸附劑 (硫化物表面有活性碳)吸附。 (2)將廢水倒入含過量氯的反應器中,通過離子 交換樹脂吸附。 ⊙陸地上的洩漏可考慮經中間處理後再以衛生掩 埋法處理,但須依據有害事業廢棄物相關環保 法令,或洽詢當地環保機關洽詢已取得汞污泥 清除處理證之代清理業委託清理。 ⊙自事故現場回到指揮中心前宜先作好裝備及 工具的除污工作 ⊙依除污站架設的路徑,進入除污站 ⊙以大量水沖洗防護裝備及洩漏處理工具 ⊙簡易測試是否有殘留,若有則再進一步清洗 ⊙完成後依指示在特定區域將防護裝置脫除 ⊙脫除之防護裝置及除污處理後的廢棄物宜置於 防滲塑膠袋或廢棄除污容器中,待進一步處理
80
教育訓練 緊急應變計畫 滅火器使用演練 急救演練 防護具使用演練 緊急應變演練計畫實地演練
81
緊急應變演練 依緊急應變演練計畫實施演練 通報程序演練 通報詞、廣播詞 應變程序演練 救災程序 疏散(逃生) 急救 復原程序
82
演練程序 依各不同的意外事故類型訂定演練程序。 災害消減 電源、事故機械、設備、儀器或裝置的關閉。 滅火器的使用。 人員急救
緊急洗眼沖淋裝置的使用。 人員逃生 逃生設備的使用。
83
緊急應變器材可用度確認 必要的防護衣 緊急洗眼沖淋裝置 需定期測試 滅火器 以定期演練方式更換舊的滅火器 急救箱 定期更換急救藥品 偵測器材
毒性氣體偵測器 可燃性氣體偵測器 火警探測器 避難器具 緩降機 繩子長度與下降距離等長度。 廣播、通訊器材
84
災後復原 再進入災區前應確認有適當之安全監控及個人防護 災區清理時應避免再度造成火災或使洩漏範圍擴大
災區重新恢復運作時應通過詳細之安全檢查及人員再訓練,並補充已耗損之緊急應變器材
85
降低風險的方法 以演習來驗證……
86
Q & A Your First Choice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電話:(06)2978538 傳真:0945634479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