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2 一、概述 1、定义: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症状为特征,多发于冬春季。 2、沿革: 《伤寒论》首载风温之名:“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但是一种温病误汗的变证。 《三时伏气外感篇》明确风温为新感温病:“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篇论述风温的专著。

3 二、病因病机 1、主因:风热病邪 2、发病条件: 气候反常:温风过暖,或应寒反暖。 正气不足:肺之气阴不足(老年、 小儿、肺有宿疾等) 寒温失调:易感受外邪

4 3、传变: 邪热壅肺 邪袭肺卫 痰热结胸 余 肺 肺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热 胃 肺热发疹 未 阴 邪传气分 热盛阳明 净 伤 阳明 热传肠腑 肠热下利 邪传心包 内闭外脱

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发病季节、典型症状 鉴别诊断:风热感冒、外感风寒、麻疹、春温等 辨证环节
)重视分析肺经证候(肺邪之轻重;热势之高低;肺热、痰壅、气闭之侧重) )掌握传变趋势(顺传、逆传、昏、脱等变) )注意病邪兼夹(寒包火、夹湿)

6 四、辨证论治 治则:一表二清三养阴 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 症状: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辨证要点:表热证。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银翘散、桑菊饮 (二方作用及适应证之不同)

7   2、邪入气分 (1)邪热壅肺 症状: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区别肺热亢盛与肺气壅闭之侧重。 治法: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 (治疗中注意“热、痰、闭”)

8 (2)痰热结胸 症状: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胸脘痞满,按之痛,苔黄滑,脉洪滑。 辨证要点:身热,胸下压痛,苔黄滑 治法:清热化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加枳实汤(连、夏、蒌、枳实组成苦辛开降之剂)

9 (3)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肺热腑实) 症状: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辨证要点:肺热+腑实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 (生石膏、生大黄、杏仁、栝楼皮)。腑实不去,肺热难泄;腑实得下,肺热易清。

10 (4)肺热发疹 症状:身热,肌肤红疹,咳嗽,胸闷,舌红苔薄白,脉数。 辨证要点:见于气分证中,与营血分病证有别(陆子贤:“疹为太阴风热”。)。 治法: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11 (5)肺热移肠 (肠热下利) 症状:身热咳嗽,下利色黄,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与热结旁流鉴别(有粪、腹不硬痛,苔不厚燥,无谵语)。 治法:苦寒清热止利 方药:葛根芩连汤

12 (6)阳明热盛(热炽阳明) 症状:壮热,恶热,汗大出,渴喜凉饮,苔黄而燥,脉浮洪或滑数。 辨证要点:“四大见证”。 治法:清热保津 方药:白虎汤加减 白虎四禁:吴鞠通:“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予也;脉沉者,不可予也;不渴者,不可予也;汗不出者,不可予也”。

13 (7)阳明热结(热结肠腑、阳明腑实) 症状:日晡潮热,时有谵语,便秘,或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腹部胀满硬痛,苔黄燥,甚则灰黑而燥,脉沉有力。 辨证要点:便秘,腹胀满硬痛,苔燥,脉沉有力。 治法:软坚攻下泄热 方药:调胃承气汤(阴液大伤者,配合增液汤、气血不通者,配合活血化瘀药、邪热盛者配合清热药。)

14 3、热入心包 (1)热陷心包 症状: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色鲜绛,脉细数。 辨证要点:神昏、舌绛。 (与营热、腑实之神昏作区别)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15 (2)内闭外脱 症状:身热,也可体温骤降,神昏,倦卧,或汗多气短,脉细无力;或面色苍白,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舌淡,脉微细欲绝。 辨证要点:神昏+阴脱或阳脱 治法:清心开窍、固脱救逆 方药: “三宝”合参附汤、生脉散(生脉注射液)

16 (3)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 症状: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硬痛,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 辨证要点:热闭心包证+阳明腑实证 治法:清心开窍+攻下腑实 方药: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化开,调入生大黄末)

17 4、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症状:身热不甚,或无热,干咳, 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 脉细数。 辨证要点:见于病之后期,热微,干 咳或口燥,舌光红。 治法:滋养肺胃津液 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 冬桑叶、麦冬、扁豆、花粉)

18 病案举例 陈××,男,16岁,1974年3月24日住院。住院号: 病史:四天前因饱食赶路,汗出甚多而受风,当晚即恶寒发热,头痛,脘胀,呕吐,寒热持续,汗出而热不退,继又增咳嗽,胸痛。 症状:患者恶寒发热,汗少,头胀痛,左胸疼痛,咳嗽,痰吐淡黄而粘,夹有少量铁锈色,脘部胀满,大便不行,口干喜凉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偏红,脉浮滑数。 检查:体温41℃,脉搏115/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8300/mm3, 中性91%,淋巴9%。痰培养:肺炎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

19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选择处方。

20 参考答案: 1、病名:风温 2、病因病机:病因为风热病邪;病机为风热袭于肺卫,食滞中阻。 3、治则治法:解表祛邪为主。辛凉解表,佐以导滞 4、处方: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桑叶、荆芥、薄荷、杏仁、牛蒡子、淡豆豉、全瓜蒌、桔梗、枳壳、枇杷叶,以后又加用栀子、黄芩、前胡等。


Download ppt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