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灣史的分期及特色 報告人:洪健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灣史的分期及特色 報告人:洪健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灣史的分期及特色 報告人:洪健榮

2 壹、臺灣歷史的分期 一、荷據以前(1624年以前) 二、荷西時期(1624-1662年) 三、明鄭時期(1661-1683年)
 一、荷據以前(1624年以前)  二、荷西時期( 年)  三、明鄭時期( 年)  四、清治時期( 年)  五、日治時期( 年)  六、戰後時期(1945迄今)

3 一、荷據以前(1624年以前) 臺灣:原住民部落社會(史前時代)。大陸沿海漢人與日本人零星至此活動。
澎湖:1360年(元順帝至正20年)在澎湖設立巡檢司,成為元朝的行政區。明帝國前中期亦曾派兵駐守。1622年荷軍佔領澎湖,當時澎湖應有為數不少的漢人。 就漢人中心史觀的角度,澎湖進入中國地方史的範疇較臺灣早(約300年)。

4 二、荷西時期(1624-1662年) 1624年荷蘭軍隊自澎湖轉進臺灣南部(大員),建立統治機構。
1626年西班牙軍隊陸續佔領北臺雞籠(基隆)和滬尾(淡水)等地區,設立貿易與傳教的據點。 1642年荷軍趨逐北部西班牙守軍,自此臺灣西部幾全淪入荷蘭人的控制。 這段時期(共37年),臺灣成為西方殖民帝國競逐的舞臺,被納入世界史的範圍。

5 三、明鄭時期( 年) 1661年鄭成功率軍攻佔臺灣,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鄭氏延平王國東移臺灣,將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臺灣出現第一個漢人政權。 1662年2月1日,熱蘭遮城(今臺南安平古堡)荷軍將領與鄭氏簽訂一紙國際合約,宣告荷蘭統治時期的結束。 這段時期(又稱鄭氏治臺時期,共23年),延平王國在臺灣與大清帝國長期處於對峙的情勢。

6 四、清治時期(1683-1895年) 1683年6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臺,鄭克塽投降納土,結束鄭氏王國對臺統治權。
清帝國於次年設置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3縣,隸屬於福建省。1723年增設彰化縣及淡水、澎湖2廳。1812年增設噶瑪蘭廳。 1875年行政區劃調整為2府8縣4廳。1887年臺灣建省,調整為3府11縣4廳1直隸州。

7 通常以1860年代臺灣開港通商之前為清代前期,之後為清代後期。
這段時期(又稱清領時期,共213年),臺灣的歷史概屬於清朝地方史的範疇。

8 五、日治時期(1895-1945年) 1895年5月,日本依據中日馬關條約取得臺灣。 1895年6月17日,臺灣總督府在臺北舉行始政典禮。
行政區劃自1895年的臺北、臺灣、臺南三縣及澎湖島廳,演變至1926年的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五州及澎湖、臺東、花蓮港三廳,其間經歷近10次的調整,變化幅度頗大。

9 這段時期(又稱日據時期,共51年),臺灣總督集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各權於一身,行獨裁統治,形同土皇帝。臺灣被納入日本史的一環。

10 六、戰後時期(1945迄今) 1945至1949年為戰後初期(或稱光復初期),1949年後又稱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中華民國接收臺灣,設置臺灣省下轄八縣九省轄市。 戰後初期,中華民國政府以臺灣情形特殊,省設行政長官公署而非省政府,委任行政長官立法、行政大權,並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軍事權)。 這時中華民國擁有大陸與臺灣,以大陸為重心。

11 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5月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臺灣省政府。
1949年5月19日,陳誠在臺灣頒布戒嚴令,實施軍事統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有權力限制人民自由民權,可以掌管戒嚴地區行政事務及司法事務。憲法所規定的人民之基本自由人權,如集會、結社、言論、出版、講學等各項自由受到嚴格限制。直到1987年7月蔣經國總統任內宣布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成為世界上實施最久的戒嚴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12 1949年底,國共內戰失利的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臺北成為中華民國政府的臨時首都。其統治權僅止於臺澎金馬。
自此迄今,海峽兩岸形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政權對立的局面。

13 貳、臺灣歷史的特色  一、近代漢民族殖民成功的特例  二、政權變動頻仍  三、兼具海洋與國際雙重性格  四、文化多元發展

14 一、近代漢民族殖民成功的特例 16、17世紀,因大陸閩粵地區的人口壓力加上臺灣新天地的吸引力,當地人民陸續移臺,令臺灣從原住民社會轉型為漢文化社會。 荷據時期荷蘭人提供船隻,將漢人自福建運抵臺灣。1636年獎勵農耕。臺南及其附近區域漢人人數呈穩定增長。 1650年時1萬5千人,1661年漢人壯丁增為2萬5千人。1662年鄭氏王國進駐後,及嗣後清治時期,漢人大量移墾臺灣。1810年時漢人約2百萬人左右,1940年時漢人達550萬。

15 相對於菲律賓,1836年漢人約2萬5千至3萬人左右,1939年約11萬5千人。

16 二、政權變動頻仍 臺灣歷經原住民自治以及荷蘭、西班牙、明鄭、大清帝國、日本、中華民國等政權的統治,在原住民、漢文化之外,雜染了幾分異國色彩,其中以日本的影響較深。 臺灣與大陸政權分合不斷,清代與戰後初期處於同一政權,其餘時期則處於不同政權,導致兩地之間文化差異性的產生。 二十世紀一百年中,分離時間達96年,合僅4年,導致部分臺灣人民的國家認同產生混淆。

17 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結果往往犧牲個別地域的文化成就;反之,分裂時期有競爭、有機會,更能促進文化的進展。例如,臺灣民主化的成就(總統直接民選),可作為中國未來政治發展的指引或借鏡。

18   三、兼具海洋與國際雙重性格 臺灣係歐亞大陸版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推擠而成的海島,位於東亞大陸東南外海,為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的交通要衝,歐亞遠東航線的必經之地。 16、17世紀曾受荷、西等海權國家的佔領。 鄭氏王國為改善臺灣物資不足的困境及取得軍火補給,乃與英、日、南洋各地發展國際貿易。

19 清治時期臺灣因交通位置及蘊藏煤礦,成為英、美、法、日各國覬覦的對象。(其中,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在臺灣兩度失利被俘,為大清帝國唯一的勝戰)。
日治時期,臺灣成為日本南進的基地(不沉的航空母艦)。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致力在臺灣發展國際貿易,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大學國際貿易學系一度高居社會組榜首)。 海洋性格反映在文化層面上,展現出一種開放性、包容性及多元性。

20 四、文化多元發展 史前時代:從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約7千至2千年前)至金屬器時代(約2千至400年前),已出現多元類型文化並存及發展的內容。 原住民文化:多元族群各自發展自我獨特的文化。 荷西時期:引進近代歐洲文化,傳佈基督新教與天主教。

21 明鄭時期:漢文化開始大舉傳入。如「全臺首學」孔子廟,引進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以及關帝信仰、媽祖信仰等。
清治時期:傳統中國菁英文化及庶民文化大規模進入臺灣。令臺灣成為漢文化社會。 這段時期,原住民逐漸漢化,漢人也習染了原住民文化,彼此之之間互為涵化(acculturation)。  ex.牽手(老婆)、紅姨、拿拔仔、芒果、   「真的贊」、「馬西馬西」(酒名馬西    卡)。

22 ex.各類緣自原住民語的地名,如: 大員-臺灣(原稱臺南安平西拉雅族大員社) 艋舺-獨木舟(北部凱達格蘭族語)
北投-女巫(北部凱達格蘭族語) 奇里岸-海灣(北部凱達格蘭族語) 八里- 「八里坌」之簡稱(凱達格蘭族語) 雞籠-「凱達格蘭」之簡音 羅東-猴子(東北部噶瑪蘭族語) 大甲-「道卡斯」族名之音譯 麻豆-眼睛(南部西拉雅族語) 烏來-溫泉(泰雅族語) 霧鹿-溫泉(布農族語,原稱buruburu)

23 日治時期:日本文化在統治當局的提倡與重視之下,遍及臺灣城鄉角落,逐漸蔚為主流。臺灣形成以日本文化為表、漢文化為裏的二元文化型態。
近代歐美文化亦隨日本文化傳入臺灣,至日治後期日語成為臺人吸收現代知識的主要工具。(參李登輝《臺灣的主張》)。 1945年以後:大陸各省的地方文化隨大批官兵與人民傳入。

24 ex.大陸蘇、粵、川、魯四大菜系及各種小吃。
 蘇(江浙):西湖糖醋魚、大閘蟹、甜糕…  粵(廣東):燒臘系列  川(四川):麻辣火鍋、蒜泥白肉、宮保雞        丁…  魯(山東):脆皮烤鴨、九轉肥腸、燕窩、        魚翅、水餃、牛肉麵… *臺灣本土化的吃法:吃水餃、鍋貼配酸辣湯(南北小吃大雜燴)。 *在臺灣可以吃到中國南北各地及世界各地的食物。

25 戰後以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文化,其制度、價值觀與流行文化(如音樂、電影、運動、飲食)大量傳入。(來來來臺大,去去去美國)
哈日、哈韓的風潮,伴隨著經濟影響力而來的文化衝擊。 原住民族群文化的自覺:近來不時發起「還我土地」、「改回原姓」等運動。 迄今,臺灣已發展出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原住民文化、美式西方文化、以及日本文化成分的獨特文化,多元發展。

26 參、結語 臺灣的歷史與文化,係由多元族群、不同政權及其他各種外來文化共同創造出來的成果。
臺灣人的活力:活潑開放、積極進取以及勇於接受新挑戰與新事物的海洋文化性格。 臺灣人的悲情:移民社會的變動性與不安定特質,導致自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加上數百年來不斷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令臺灣人喪失當家作主、決定自我命運的主體性。 我們應凝視身邊的他者,加強彼此的了解和包容,並尊重不同歷史背景者的歷史經驗。

27 本課程的思考基點: ◎擺脫中國中心觀 才能掌握臺灣社會的主體性 ◎擺脫大陸邊陲觀 才能洞悉臺灣發展的海洋性 ◎擺脫漢族中心觀 才能發掘臺灣文化的多元性


Download ppt "臺灣史的分期及特色 報告人:洪健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