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試從施行動機,內容及成效三方面比較漢武帝及王莽的經濟改革政策
2
漢武帝的背景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於用人的盛世君主. 漢初, 因連年爭戰人口減少,生產力不足,但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國的國力已達巔峰.漢武帝繼位後,著手開始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重用名將,霍去病,衛青,李廣等,加上張騫 的外交,令中國在國際舞台迅即揭起.經三十年的經營.基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威脅.而且已儼然成為東亞的霸主. 在當時,中華帝國的地位如日中天.此氣慨,現在的中華兒女也應汗
3
動機of漢武帝 1. 增加政府收入: 見桑弘羊的經濟思想; 2. 打擊地方豪強勢力: 同上;文、景之世所 引起之問題 3. 鼓勵農業生產:
傳統重農政策之繼承
4
漢武帝的經濟政策 重農政策: 1.墾拓新土: 漢武帝積極對外征,開疆闢土外, 改善水利, 使 “荒沙不毛” 之地變為良田
2.改善農耕: 大力推廣鐵製耕具及牛耕, 任用趙過為搜粟都尉, 推行”代田法” 及” 新田器” 3.興修水利: 重視水建設, 在關中鄭國渠上游開鑿六條輔助渠道, 並修築白渠, 令該地區成天下的” 衣食之源”
5
抑商措施 1. 統一貨幣: 禁止私人及郡國鑄錢, 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五 銖錢, 防止商賈鑄幣圖利
2. 鹽鐵酒官賣: 下令禁止民間從事鹽, 鐵, 酒業, 由政府於各地設 鹽官, 鐵官, 榷酤官專營, 免豪強盜圖利 3. 行平準法: 於京師設置平準官, 收購各地貨品, 貴則賣之, 賤則買之, 以平抑物價, 免商賈囤積居奇 4. 行均輸法: 於各地設均輸官, 將各地上貢物產往價高地區出售, 抑制商人操控物價, 從中取利 5. 徵資產財物(水): 頒佈” 算緡令” 及” 告緡令” , 又獎勵告(髮), 另 外, 有船及車者亦須交(水)
6
漢武帝的成效 措施 成效 原因 增加國富 -開擴稅源 -盬鐵酒專賣 -均輸平準法亦節省軍費(史記:「大農以均輸調盬鐵助賦,均能之。」)
穩定政局 -收入增加軍費增加 -對外戰爭連連勝利 -對內亦能控制商人勢力助大 -派張鶱出使西域
7
/ x 壓抑商人 -破壞了當時商人以冶鐵煮鹽的收入來源,商人不能抬高價 -仍有少部份商人經營鹽鐵酒中得利 改善民生
-租稅方面,輕徭薄賦 -能改善農耕技術產量上升 沒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土地兼併 -控制物價農民收入受控 平均/均輸法 -節省運費 -有調節物價功能 -物價調節 幣制 -桑弘羊重視鑄五誅錢,成為歷代鑄幣的標準 重農抑商物價 -對商人從商皆徵稅 -抑壓商人. -佃農甚多 控制了農產品的物價
8
漢武帝像和單于和親鏄
9
王莽背景 新朝的創立者王莽是利用西漢末年政治腐敗,通過外戚專政來奪取皇位的。王莽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平帝時王政君以太皇太后臨朝稱制,王莽取得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總攬朝政。平帝死後,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帝。不到三年,王莽便於公元9年廢孺子嬰,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
10
王莽改制的動機 1政治腐敗:西漢晚年,政權淪於外戚、宦官之手,政治腐敗,貪污聚歛,危機四伏。
2. 五德終始:西漢流行「五德終始」之說,認為政治必隨時變革,以上應天心,下順民情,王莽乃利用作為改制的憑藉。 3. 復古論調:西漢學者因當時社會貧富不均,故嚮往古代的井田制度,武帝及哀帝均有限田的建議,王莽深受此類復古論調的影響,故即位後即施行公田制。
11
4. 賦稅繁重:武帝以來政費浩大,人民須繳付田租、算賦、更戍等賦稅,負擔太重,以致民不堪命。
5. 重農失敗:漢初商人易獲暴利,農民則終年勞苦而不得溫飽,武帝的重農抑商政策,受惠者是地主階級,小農生活未見改善。 6. 旱蝗為災:西漢末年,西北一帶常有嚴重的災旱及蝗禍發生,飢民滿野,盜賊四起。
12
經濟方面的改革 A. 王田制度:禁止買賣田地,恢復井田制度,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不得買賣,限定男丁八口以下之家,佔田不得超過一井,過限的須分給宗族鄉鄰,原來無田的由政府授田,目的在解決社會上貧富懸殊的現象。 B. 五均六管: a. 五均是以徵收一切地稅為主。王莽於長安及五郡立五均官,專營民間日用必須品如五穀、布帛等收買及出賣,以平抑物價,防止商人囤積居奇。 b. 六管(筦):將鹽、鐵、酒、五均賒貸、貨幣鑄造、名山大澤收稅六項事業收歸國營,設官主理,禁止豪富操縱,目的在裁抑兼併,防止豪門富賈操縱及開發資源。
13
C. 改革幣制:廢除當世通用的五銖錢,定貨幣為六大類,嚴禁私鑄。
D. 低息貸款:政府以五均及貢(商業稅)所得,貸款給貧民。貧民缺乏資本經營生產事業,可向政府貸款,息率為所獲純利的十分一,喪葬祭祀的貸款,則不收利息。 E. 工商業稅:凡人民從事漁、獵、畜牧、醫以及養蠶、紡織等業,均收取所得純利的十分一,稱「貢」。 F. 徵荒地稅:即今日之差餉稅,凡荒廢田地不事耕植;或城廓中的空地,任令棄置者,均須徵稅,藉此鼓勵生產,以收地盡其利的效果。
14
王莽經濟改革的成效: 措施 結果 原因 王田 失敗 (取消) . 豪強地主反對:財富轉移入政府 起兵討莽的劉秀,本身亦是富豪地主
2. 農民反對:分不到土地 私屬 . 奴婢地位不變 2. 豪強地主反對:奴婢是財產之一種 3. 官府大量生產奴婢
15
六筦 失敗 (未能發揮) 1. 妨民之富:官營事業、徵工商業稅 2. 執行者為富商大賈 3. 與官吏勾結 幣制改革 1. 混亂
2. 以小易大,以輕易重 賦稅徭役繁苛: 「作貨布後六年,匈奴侵寇甚。......一切稅吏民,訾三十而取一,又令功卿以下王郡縣黃綬吏,皆保養軍馬,吏盡復以與民(傳令百姓代養),民搖手觸禁,不得耕桑,徭役煩劇,而枯旱蝗蟲相因。......關中死人十之六七。」
16
王莽時的書籍和貨幣
17
兩者動機的比較: 漢武帝 王莽 1. 改善民生 / x 2. 鞏固政權 x 3. 增加收入 4. 重農思想 5. 復古思想 x
18
內容: 漢武帝 王莽 重農: 1. 勸農 2. 王田/ 私屬 x 3. 鼓勵生產:無業游民稅/ 荒地稅 x 抑商:
2. 王田/ 私屬 x 3. 鼓勵生產:無業游民稅/ 荒地稅 x 抑商: 1. 鹽鐵酒專賣 2. 幣制改革 3. 平準均輸/ 五均 4. 算緡告緡/ 工商業稅 5. 賒貸
19
影響: 漢武帝 王莽 1. 增加國庫 x 2. 壓抑商人 / x 3. 改善民生 / x 4.鞏固政權 5.改革成效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