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惠更斯: (ChristianHaygen,1629—1695)
第8章 振动与波动 惠更斯: (ChristianHaygen,1629—1695) 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建立了光的波动学说,提出了惠更斯原理。主要著作有1690年出版的《论光》,共有22卷。
2
§8.1简谐振动 一、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 弹簧振子:弹簧—物体系统 物体—可看作质点 轻弹簧—质量忽略不计
平衡位置: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的稳定位置 简谐振动 微分方程
3
单摆 摆球对C点的力矩 结论:单摆的小角度摆动振动是简谐振动。 角频率,振动的周期分别为:
4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 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其通解为: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或叫振动方程 速度方程 加速度方程
5
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简谐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或角位移)的绝对值。 振幅 A: 周期T : 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 频率: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角频率:
6
对弹簧振子 单摆 固有周期、固有频率、固有角频率 相位和相位差 相位 —决定谐振动物体的运动状态 是t =0时刻的相位—初相位
7
o o x 同相和反相(同频率振动) x1 x2 当 = 2k t 两振动步调相同,称同相。 x x1
A1 同相 x2 A2 当 = 2k 两振动步调相同,称同相。 x t o T x1 A1 反相 x2 A2 当 = (2k+1) 两振动步调相反 , 称反相。
8
x x1 超前和落后 若 = 2- 1> 0 , 则 称 x2 比 x1 超前 (或 x1 比 x2 落后 )。
O A1 -A1 x1 若 = 2- 1> 0 , 则 称 x2 比 x1 超前 (或 x1 比 x2 落后 )。 x2 - A2 A2 由初始条件求振幅和初相位
9
例 一物体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12m,周期为2s。当t = 0时,位移为0.06m,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 求 (1)初相;(2) t = 0.5s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3)在x = -0.06m处,且向x轴负向方向运动。物体从这一状态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 解 ①设其运动方程为则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则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已知A=0.12m,T=2s,
10
当t=0时, 当t = 0.5s时
11
(3)由于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取第一个周期即可。设当物体在-0.06m,且向x轴负向方向运动对应的时刻为t1,平衡位置对应的时刻为t2,则
12
m O x X 如图m=2×10-2kg,弹簧的静止形变为 例 l=9.8cm,t=0时,x0=-9.8cm, v0=0
⑴ 取开始振动时为计时零点,写出振动方程; 求 X O x (2)若取x0=0,v0>0为计时零点,写出振动方程,并计算振动频率。 ⑴ 确定平衡位置 mg=k l 取为原点 令向下有位移 x, 则回复力 解 作谐振动 设其方程为
13
m O x X 由初条件得 由x0=-0.098m 振动方程为: (2)按题意 t=0 时 x0=0,v0>0
固有频率 对同一谐振动计时起点不同,不同,但、A不变
14
二、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o x t+ t = t x t = 0
15
用旋转矢量表示相位关系 同相 反相
16
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位相关系
T/4 t o T x a v
17
t+ x o 由图可见: 超前 超前
18
例 已知某简谐振动的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求 其振动方程。 方法1: 设振动方程为 解 或
20
或 故振动方程为 方法2:用旋转矢量法辅助求解。
21
v的旋转矢量与v轴夹角表示t 时刻相位 由图知
22
例 一物体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12m,周期为2s。当t = 0时,位移为0.06m,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 求 (1)初相; (2)在x = -0.06m处,且向x轴负向方向运动时,物体从这一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 解 (1)图 (2)图 由图可知 由图可知
23
三、简谐振动的能量 以弹簧振子为例 某一时刻,谐振子速度为v,位移为x 机械能 (简谐振动系统机械能守恒)
24
t o E Ek Ep T x o t 由起始能量求振幅
25
四、简谐振动的合成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振动 : 合振动 : 结论:合振动 x 仍是简谐振动
26
旋转矢量法 合振动 : 合振动是简谐振动, 其频率仍为
27
讨论 若两分振动同相: 合振动加强 若两分振动反相: 合振动减弱 若 A1=A2 , 则 A=0
28
合振动 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振动 合振动不是简谐振动 当21时, 随t 缓变 式中 随t 快变
合振动可看作振幅缓变的简谐振动
29
x1 t x2 t x t 拍: 合振动忽强忽弱的现象 拍频 : 单位时间内强弱变化的次数 =|2-1|
30
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振动 消去参数t得合振动的轨迹方程 讨论 当
31
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当 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2
当 质点沿椭圆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的。 当 质点沿椭圆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的。
33
= 0 = /4 = /2 = 3/4 = 3/2 = 7/4 = = 5/4 时,逆时针方向转动。 时,顺时针方向转动。
34
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李萨如图形
35
§8.2 相平面 相空间 一、广义坐标 广义速度 二、相平面 相空间
§8.2 相平面 相空间 一、广义坐标 广义速度 在经典力学中,一个自由质点的运动状态可以用6个变量(x,y,z,vx ,vy ,vz)描述, 一般来讲,一个力学系统的运动状态,可以用n个广义坐标qi 和n个相应的广义速度pi 共2n 个变量描述。 二、相平面 相空间 以(qi,pi)为坐标,可以构建一个2n(n 为力学系统的独立变量的数目)维的状态空间。这个状态空间称为相空间. 相空间:
36
当然如果力学系统只有两个变量,相空间就简化为相平面。
相平面: 相平面、相空间中的“相”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空间的每一点称为相点,对应力学系统的一个状态;状态空间的每一曲线称为相轨迹或相图,对应力学系统一种可能的状态变化过程。 以位置和速度作为坐标参量构建的平面或新的空间,是最简单的相平面或相空间。 以(x,y ) 如某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坐标为x、速度 为坐标,建立一个平面坐标系Oxy,就是最简单的相平面
37
相平面中的一个点M(x,y ),对应一个运动状态,M 称为相点。
在相平面中相点的运动轨迹就是相图,一般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相轨迹 以简谐振子为例,来分析讨论相图的实际应用。 简谐振子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38
从位移、速度公式中消去时间t ,得 常数C由初始条件决定。 以x和y为轴,可建立相平面Oxy。 简谐振子的相图 研究谐振子的位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点,继而可描绘出一条曲线——相轨迹。 对于一定的C值,相轨迹是一个椭圆,如图所示。
39
按C值的不同,可得到一族大小不同的椭圆。
从相轨迹中,可以看出 简谐振子的所有相轨迹都是闭合曲线。相点沿闭合曲线运行了一周,又回到原先的运动状态. 因此可以断定,所有的椭圆相轨迹都对应着一个周期运动,其周期是一个有限值。 在相平面上的O点处,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相平面上这样的点对应着一个平衡状态。若没有任何扰动使系统偏离O点,它将一直停留在该点。
40
三、奇点 相图上速度和加速度同时为零的那些点称为奇点,奇点对应着动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因此奇点也称为平衡点。 奇点的分类 中心 焦点 结点
鞍点
41
§8.3 非线性振动 一、非线性振动系统 由非线性微分方程所描述的振动,称其为非线性振动。 下面以单摆做自由振动为例进行分析 单摆的线性振动
§8.3 非线性振动 一、非线性振动系统 由非线性微分方程所描述的振动,称其为非线性振动。 下面以单摆做自由振动为例进行分析 单摆的线性振动 将sinθ按泰勒级数展开可得 单摆
42
θ很小时,θ3以上可忽略不计,同时令ω2=g/L可得
由上式可知,小角度下单摆的运动是简谐振动,其周期为 单摆的非线性振动 随着θ的增大,摆球的运动方程为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 可以证明单摆的周期变为
43
式中θm是最大角位移,即单摆振动的角摆幅。
当 时,T→∞,T/T’随摆幅θm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可见单摆的周期是一个向无穷大发展的非线性变化。 单摆线性振动的相图 两边积分得 即 T/T’随摆幅θm变化关系
44
初始条件确定后,单摆运动过程就对应于其中一个椭圆,单摆的运动是一系列的同周期运动,且运动状态完全确定。
可见,线性振动的相轨迹为椭圆, 中心点是稳定的奇点. 初始条件确定后,单摆运动过程就对应于其中一个椭圆,单摆的运动是一系列的同周期运动,且运动状态完全确定。 单摆无阻尼线性振动的相图 单摆非线性振动的相图 如果对摆角不加限制,微分方程变成非线性微分方程,对方程两边积分可得
45
可见,其相图不再是一椭圆,相轨迹两端凸出略呈尖角状,但仍是封闭曲线,表示运动仍是周期性往复摆动。
当t=0时,θ=θ0 单摆无阻尼非线性振动的相图 可见,其相图不再是一椭圆,相轨迹两端凸出略呈尖角状,但仍是封闭曲线,表示运动仍是周期性往复摆动。 当摆幅增大π到时,相迹线上出现了两个分支点,我们称之为鞍点,如上图.
46
鞍点和中心点一样也是一个奇点,但是在鞍点上
从势能曲线和相图上可知 处势能最大, 说明鞍点是不稳定的平衡点,因为与之相连的四条相轨迹中两条指向它,两条背离它,而附近相轨迹呈双曲线状. 势能曲线、相图、鞍点
47
假定存在阻尼和驱动力,让摆作受迫振动.这样一来,双曲点就成了敏感区.能量稍大,单摆就会越过势垒的顶峰,跨到它的另一侧;能量稍小,则为势垒所阻,滑回原来的一侧单摆向回摆动。
双曲点的存在,预示着混沌运动的可能.
48
二、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混沌行为 仍以单摆为例, 前面已经讨论过它的自由振动,下面分析其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有阻尼、无策动力的振动
小摆幅时运动方程为 单摆阻尼振动的相图(小摆幅) 小摆幅时,按阻尼的大小其运动状态可分为过阻尼、临界阻尼、和阻尼振动.从相图可知,无论单摆从什么初始状态出发,最后都要静下来.其状态最终要落到中央焦点处,这一点好象能把相空间的点逐渐地吸引起来,称为“吸引子”
49
这是非线性微分方程,此时单摆的运动情况变得非常复杂,可以对三个参量在不同组合情况下进行数值计算,画出相图来分析.
大摆幅时运动方程是非线性的 此时,从其相图上可以看出, 相平面被分成不同的区域, 相轨迹都收敛与该区域中心的吸引子. 有阻尼、并有策动力的振动 单摆阻尼振动的相图(大摆幅) 振动方程为 这是非线性微分方程,此时单摆的运动情况变得非常复杂,可以对三个参量在不同组合情况下进行数值计算,画出相图来分析.
50
保持其他两个参量不变, f 逐渐增加时,单摆的相图会产生如下变化:
有策动力、有阻尼时单摆的相图 保持其他两个参量不变, f 逐渐增加时,单摆的相图会产生如下变化: f=1.07,出现2倍的周期, f 变化两个周期后单摆才恢复原状; f=1.15,相轨迹分布看似没有规律,反映了某种内在的结构特征;
51
f=1.35,相轨迹又呈现比较简单分布, 恢复单倍周期状态,但此时单摆并非作来回振动,而是作单向的旋转;
f=1.50, 又出现貌似无规则的运动,但比 f=1.15,时更为混乱. 由此可见,在受迫阻尼振动中,单摆的运动反映出如下特征: 描述运动特征的动力学方程是非线性的; 这些非线性方程是确定性的,不包含任何随时间变化的 随机项; 在某些情况下,单摆出现了貌似无规则的运动.此时系统对初始条件特别敏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面目全非的结果.这就是单摆的混沌行为.
52
系统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 混沌: 混沌现象具有如下特征: 对初值敏感依赖——最初的微小差别会随时间逐渐放大而导致明显的巨大差别。 运动不可重现,不可预报; 相轨迹显示混沌运动收敛于“奇怪吸引子”; 一般无法用解析的方法求解,只能在给定参量和初值条件下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53
混沌现象 研究表明,混沌仅出现在非线性系统中,是非线性引起的随机性。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实际过程都是非线性的,因此,混沌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极其复杂的现象。 自70年代以来,许多科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发现了混沌现象,如湍流、非线性振荡电路、激光运行系统、超导中的约瑟夫逊结系统等都存在混沌现象。 混沌不仅是数理学科的理论,而是遍布各个领域.如化学反应中的混沌行为、股票市场的混沌现象、生态学中的“虫口模型” 等等.
54
混沌并不是完全无序,而是无序中隐含着有序;
比如天气预报中存在混沌现象,虽然不能准确预报几年后的天气情况,但可以很好地预报明后几天的天气情况; 这说明,混沌现象的内在随机性与随机系统中的随机性有着本质区别。 总之,混沌的随机性是一种内在的随机性,它将使我们永远不能对系统的长期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测。
55
{ §8.4 波动方程 一、 机械波的产生 二、横波和纵波 机械振动以一定速度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就形成机械波。 机械波:
§8.4 波动方程 一、 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振动以一定速度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就形成机械波。 机械波: { 波源:作机械振动的物体 条件 弹性介质:承担传播振动的物质 二、横波和纵波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如柔绳上传播的波。 横波: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相互平行的波;如空气中传播的声波。 纵波:
56
横波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的振动方向 特点:具有波峰和波谷 纵波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特点:具有疏密相间的区域 下面以横波为例观察波的形成过程
57
静止 振动状态传至4 振动状态传至7 振动状态传至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静止 振动状态传至4 振动状态传至7 振动状态传至10
58
(2) 各个质点的相位依次落后,波动是相位的传播;
振动状态 传至13 结论 (1) 波动中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 (2) 各个质点的相位依次落后,波动是相位的传播; (3) 波动曲线与振动曲线不同。 波面和波线 在波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媒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点联结成的面。 波面:
59
波线: 沿波的传播方向作的有方向的线。 波前: 在某一时刻,波传播到的最前面的波面。 球面波 z y x 平面波 柱面波 注意
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波线⊥波面。
60
三、波长 周期 频率和波速 同一波线上相邻两个相位差为 2 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即波源作一次完全振动,波前进的距离。波长反映了波的空间周期性。 波前进一个波长距离所需的时间。周期表征了波的时间周期性。 单位时间内,波前进距离中完整波的数目。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 振动状态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波速与波长、周期和频率的关系为
61
说明 (1) 波的周期和频率与介质的性质无关;一般情况下,与波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相同 。 (2) 波速实质上是相位传播的速度,故称为相速度; 其大小主要决定于介质的性质,与波源及波的频率无关。 固体既可以传播纵波也可以传播横波 纵波的波速为: — 固体棒的杨氏模量 — 固体棒的密度
62
固体媒质中传播的横波速率由下式给出: — 固体的切变弹性模量 — 固体密度 液体和气体只能传播纵波,其波速由下式给出 — 流体的容变弹性模量 — 流体的密度 稀薄大气中的纵波波速为 — 气体摩尔热容比 — 气体摩尔质量 — 气体摩尔常数
63
三、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介质传播的是谐振动,且波所到之处,介质中各质点作同频率的谐振动。 简谐波: 平面简谐波 波面为平面的简谐波 说明
简谐波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波,研究简谐波的波动规律是研究更复杂波的基础。 平面简谐波 本节主要讨论在无吸收(即不吸收所传播的振动能量)、各向同性、均匀无限大介质中传播的平面简谐波。
64
简谐振动 y 简谐振动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P x O 若 x 从时间看, P 点 t 时刻的位移是O 点 时刻的位移;
从相位看,P 点处质点振动相位较O 点处质点相位落后 P 为任意点
65
其它形式 讨论 由波函数可知波的传播过程中任意两质点 x1 和 x2 振动的相位差为 x2>x1, Δ<0,说明 x2 处质点振动的相位总落后于x1 处质点的振动;
66
t1 时刻x1 处的振动状态经Δt 时间传播到x1+Δx 处,则
u 实际上是振动相位的传播速度。 t1 时刻x1 处的振动状态经Δt 时间传播到x1+Δx 处,则 可得到 若波沿轴负向传播时,同样可得到波动方程: 其 它 形 式
67
(3) 若 u 沿 x 轴负向,以上两种情况又如何?
例 如图, 已知A 点的振动方程为: 在下列情况下试求波动方程: (1) 以 A 为原点; B A (2) 以 B 为原点; (3) 若 u 沿 x 轴负向,以上两种情况又如何? 解 (1)在 x 轴上任取一点P ,A点 振动方程为: B A P 波函数为:
68
(2) B 点振动方程为: 波动方程: (3) 以 A 为原点: 以 B 为原点:
69
y x=x1(常数) o t y t=t1(常数) o x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表示x1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表示在t1 时刻的波形
t 与 x 都发生变化 表示介质中任何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70
t=t1时 t=t1+Δt时 o y t y 已知t1时刻的波形图(紫色),要确定t=t1+Δt时刻的波形图,只须将其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uΔt的距离即可(红色)
71
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从上两式可得波动方程: 可以证明三维的波动方程为: 其中ξ为质点的位移
72
例 波速 u =400m/s, t = 0 s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写出波动方程。 y(m) o x(m) 解 设波动方程为 4 2 p O点处的质点的位移及速度 t = 0 s时刻yo=2m,vo>0,所以
73
同理,对于P点有 y(m) o x(m) 4 2 p t = 0 s时刻yP=0,vP<0,所以 波动方程为
74
x 例 沿x轴负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2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设波速u=0.5m/s求原点0的振动表达式。 y t=2s 0.5 -1 1
y t=2s 0.5 -1 1 2 t=0 解 由图知 t=0原点0:
75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其波函数为
例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其波函数为 求 (1) 波的振幅、波长、周期及波速; (2) 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 解 (1) a. 比较法(与标准形式比较) 标准形式 波函数为 比较可得
76
b.分析法(由各量物理意义,分析相位关系)
振幅 波长 周期 波速 (2)
77
§8.5 波的干涉和衍射 一、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提出:
§8.5 波的干涉和衍射 一、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提出: 波前上任意一点都 可看作是新的子波源;所有子波源各自向外发出许多子波;各个子波所形成的包络面,就是原波面在一定时间内所传播到的新波面。 S2 已知某一时刻波前,可用几何方法决定下一时刻波前; S1 O R2 R1
78
惠更斯原理解释衍射现象
79
二、叠加原理 波传播的独立性 当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在某一区域相遇后再行分开,各波的传播情况与未相遇一样,仍保持它们各自的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特性继续沿原来的传播方向前进。 叠加原理 v1 v2 在波相遇区域内,任一质点的振动,为各波单独存在时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振动。 注意 波的叠加原理仅适用于线性波的问题
80
三、波的干涉 相干条件: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S1 S2 P P 根据叠加原理可知,P 点处振动方程为 合振动的振幅
81
相位差 空间点振动的情况分析 当 干涉相长 当 干涉相消
82
讨论 若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若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从能量上看,当两相干波发生干涉时,在两波交叠的区,合成波在空间各处的强度并不等于两个分波强度之和,而是发生重新分布。这种新的强度分布是时间上稳定的、空间上强弱相间具有周期性的一种分布。
83
r2 r1 A、B 为两相干波源,距离为 30 m ,振幅相同, 相同,初相差为 ,u = 400 m/s, f =100 Hz 。 例
求 A、B 连线上因干涉而静止的各点位置。 r2 解 30m r1 P A B (P 在B 右侧) (P 在A 左侧) (即在两侧干涉相长,不会出现静止点) P 在A、B 中间
84
(在 A,B 之间距离A 点为 r1 =1,3,5,…,29 m 处出现静止点)
干涉相消 (在 A,B 之间距离A 点为 r1 =1,3,5,…,29 m 处出现静止点)
85
§8.5 声波 超声波 一、声波 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纵波,其频率约在20到20000Hz范围内,能引起人的听觉,这种波叫作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波动的一般特性,也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气体中的声速 为气体定压摩尔热容与定容摩尔热容之比,P为气体的压强,。 为气体的密度
86
如在标准状态下,空气中的声速为 例 试求摩尔质量为m、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中的声速。 解 可见在同一温度下,声波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大得多
87
声压 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与无声波时的静压强之间有一差值,这一压强差称为声压。 声压的成因很明显,由于声波是疏密波,在稀疏区域,实际压强小于原来静压强,在稠密区域,实际压强大于原来静压强。 显然,由于介质中各点声振动作周期性变化,声压也在作周期性变化。前者声压为负值,后者声压为正值。 对平面简谐波来说,可以证明声压振幅为
88
声强 声强级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声波能量,叫声波的能流密度或声强。 可以证明,声强公式为 即声强与频率的平方、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其单位是 超声波的频率高,因而它的声强就很大。 爆炸声、炮声等声波由于振幅大、声强也可以很大。 能够引起人听觉的声强范围大约为10-12W·m-2~1W·m-2。此范围很大。
89
在声学中常用声强级来描述声波在介质中各点的强弱。
通常规定声强I0=10-12W·m-2(即相当于频率为1000Hz的声波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弱的声强)为测定声强的标准。如果某一声波的声强为I,则比值I/I0的对数,叫作相应于声强I 的声强级L L的单位为贝耳(B)。 B这一单位太大,实际应用时通常采用贝耳的1/10,即分贝(dB)为单位,
90
一些常遇到的声音的声强 声强级和响度 声 源 声强(W.m-2) 声强级/dB 响度 引起痛觉的声音 1 120 震耳 钻岩机或铆钉机
声 源 声强(W.m-2) 声强级/dB 响度 引起痛觉的声音 1 120 震耳 钻岩机或铆钉机 10-2 100 交通繁忙的街道 10-5 70 响 通常的谈话 10-6 60 正常 耳语 10-10 20 轻 树叶沙沙声 10-11 10 极轻 引起听觉的最弱声音 10-12
91
二、超声波 一般在气体中使用的超声波频率可达106Hz,在固体和液体中使用的超声波频率可达109Hz,利用共振现象可以增大其振幅,得到很强的功率。 超声波的波长很短,一般为10-6~10-4m.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不显著,所以超声波易于定向;它在反射、折射及聚焦等方面与光波相似,从而可以得到高能量、方向性良好的超声波束。 在空气中超声波阻尼很大,但在液体、固体中阻尼很小。特别在导体性溶液(如海水)中,这些特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92
超声检测技术 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性质,可以探测水中的物体,如探测鱼群、潜艇等,也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研究海底的地形起伏,发现海礁和浅滩. 在工业上,超声波可以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如气泡、裂缝、砂眼等) 超声波与捕鱼 如试验研究发现,鱼在觅食时可发出一定的特征声谱。当人工模仿或直接播放鱼在觅食时发出的特征声谱时,即使不投放诱饵也可引诱大量的鱼群,大大有利于捕捞。
93
超声波在食品加工及医学上的应用 由于超声波的破坏作用,能使微生物和病毒死亡。因此,在制备水果罐头牛奶、饮水、血清、培养苗、疫苗等时,均可使用超声波消毒。 利用超声波的乳化、凝结和扩散作用可以将某些不溶于水的药物制成水溶液或针剂。 超声波扫描仪用于动物疾病的诊断,以及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治疗动物的一些疾病等。 超声波对肌肉的温热作用可解除张力,发生普遍的充血现象,软化疤痕及改善循环等效果。
94
超声波对植物的作用 用一定的强度和频率的超声波处理大麦,结果发现其发芽的平均时间缩短,萌发的机能也增长了。 用超声波处理种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种子的萌发,并且可以打破有些种子的休眠期, 在中草药种植方面效果尤为显著。这是因为种子由于超声波能量的影响,从而加强了种子细胞中的氧化过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