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Drug’s Identification tes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Drug’s Identification tes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Drug’s Identification test
——药物分析多媒体

2 二、 鉴别试验的项目(Item of Identification Test)
一、 概 述(Introduction)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 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仅适用于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用以证实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 二、 鉴别试验的项目(Item of Identification Test) (一)性状 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如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等。

3 1.外观:指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以及臭、味等性质。
2.溶解度:是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物的 纯度,以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来描述。 3.物理常数测定:不仅对药品鉴别有意义,也反映了纯杂程度。

4 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
测定一些物理常数(如折光率、旋光度、比旋度、凝点、熔点、相对密度等可以作为定性鉴别的一种手段。 (1)熔点:指一种物质按规定方法测定,由固体熔化成液体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5 (2)旋光度和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为比旋度。
20℃,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管长度为1dm。 比旋度 α为测得的旋光度 l 为测定管长度dm d 为液体的相对密度 区分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或测定含量 薄荷油 “折光率 应为 (附录VII F ) 旋光度 取本品,依法测定(附录VII E),旋光度应为-17°至-24 °”

6 (3)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的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度。
有两种表示方式:摩尔吸收系数和百分吸收系数。后者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它是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lcm时的吸收度。 用于考查药品的质量,定量分析。

7 20℃,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
(4)折光率 20℃,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 区分不同的油类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5)相对密度 比重瓶和韦氏比重秤 检查样品的纯杂程度 (6)凝点 比重瓶法 Abbildung kopieren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

8 (二)一般鉴别试验 (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一般鉴别试验:是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一些明显的、易于察觉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来进行的,为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凡影响反应结果特征变化的因素,如溶液的酸碱度、浓度、反应温度,共存物质及反应的介质等,均应严格控制。 无机药物:药物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 有机药物:典型的官能团反应。 因此,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通常一般鉴别试验不适用于数种化学药物的混合物鉴别或在有干扰物质存在时鉴别。

9 一般鉴别试验仅供确认药物质量标准中单一的化学药物,如为数种化学药物的混合 物或有干扰物质存在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不适用。一般鉴别试验所包括的项目有: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钠盐、钾盐、锂盐、钙 盐、钡盐、铵盐、镁盐、铁盐、铝盐、锌盐、铜盐、银盐、汞盐、钡盐、锑盐、亚锡盐)、有机酸盐 (水杨酸盐、枸橼酸盐、乳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无机酸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 硫酸盐、硝酸盐、硼酸盐、碳酸盐与碳酸氢盐、醋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

10 1.有机氟化物 (1)鉴别方法:供试品(有机破坏,水、NaOH收)—(加茜素氟蓝)—(加NaAc的稀HAc液)—(加硝酸亚铈)—显蓝紫色 (2)反应原理:有机氟化物经氧瓶燃烧破坏,被碱性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盐 (1) 水杨酸 1)鉴别方法 供试品(稀溶液)----加FeCl3—紫色 2)反应原理 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FeCl3生成配位化合物,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 (2) 酒石酸盐 1) 鉴别方法 供试品(中性溶液)----置洁净试管----加氨制AgNO3数滴----水浴加热----银游离附在内管壁成银镜.

11 3. 芳香第一胺类 (1) 鉴别方法 供试品(50mg)----稀盐酸(1ml)----缓缓煮溶,放冷----加亚硝酸钠(0.1mol/L)数滴----滴加碱性 -萘酚数滴----橙黄色到猩红色沉淀。 4. 托烷生物碱类 (1) 鉴别方法 供试品(约10mg)----发烟硝酸(5滴)----水浴蒸干----黄色残渣,放冷----乙醇(2~3滴)----固体氢氧化钾一小颗----深紫色。 (2) 反应原理 托烷生物碱类均具有莨菪碱结构,有Vitali反应,显紫色.

12 5. 无机金属盐 (1)钠盐、钾盐、钙盐的焰色反应:铂丝--盐酸润湿,无色火焰中燃烧显色。 (2) 铵盐:鉴别方法: 加NaOH---加热分解发生NH3臭---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6. 无机酸盐 (1) 氯化物 鉴别一: 加HNO3呈酸性----加硝酸银----生成白色凝乳沉淀----分离沉淀加NH3试液溶解----加HNO3沉淀复生成。 鉴别二 :供试品----置试管中加等量MnO2,混匀----加硫酸润湿----缓缓加热,发生Cl2----使湿润的碘化钾试纸显蓝色。 (2) 硫酸盐 鉴别一: 供试品----加氯化钡----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硝酸或盐酸 鉴别二 :供试品---加PbAc---白色沉淀---分离,在NH4Ac或NaOH试液中溶解.

13 (三)专属鉴别试验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
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 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 一般鉴别试验是以某些类别药物的共同化学结构为依据,根据其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药物真伪的鉴别以区别不同类别的药物。而专属鉴别试验,则是在一般 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差异,来鉴别药物,以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达到最终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14 三、鉴别方法(Identification Method)
结论(是否符合规定) 三、鉴别方法(Identification Method)

15 (一) 化学鉴别法 目的:要把需要鉴别的化学成分提取出来,以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得出正确的检验结果。 1. 呈色反应鉴别法:
如三氯化铁呈色反应; 异羟肟酸铁反应; 茚三酮呈色反应; 重氮化-偶合呈色反应; 氧化还原呈色反应及其它颜色反应。

16 2. 沉淀生成反应鉴别 如: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与硫氰化铬铵(雷氏盐)的沉淀反应; 其它沉淀反应。

17 3.荧光反应鉴别法: 如:药物本身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药物和溴反应后于可见光下发射出荧光; 药物与间二苯酚反应后发射出荧光; 其它反应后发射荧光。

18 4. 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 如产生氨气; 硫化氢气体; 含碘有机药物经直火加热,可生成紫色碘气; 含醋酸脂和乙酰胺类药物经硫酸水解后,加乙醇产生醋 酸乙脂的香味. 5. 测定生成物的熔点。

19 (二) 光谱鉴别法 利用光谱法对中药制剂进行定性鉴别,主要有荧光鉴别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而其它的鉴别法较少应用。
1. 紫外光谱鉴别法: 常见的鉴别方法有: 1、规定吸收波长法:(最常用)样品经适当处理后,测定其吸收光谱,在一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对照品对比法:取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及供试品经处理后,制成对照品溶及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吸收光谱,比较二者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20 3、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法:取样品经处理后,测定吸收光谱,在吸收光谱的规定波长下应有若干个吸收峰,并有相应的吸收度值;
4、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样品在一定波长下应产生相应的吸收峰,并且吸收度与对照峰的吸收度比值应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此法的条件是要有对照品或参照物; 5、多溶剂光谱法:选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次序提取样品,将样品为分若干个溶剂组,然后测定各组的吸收光谱,根据所得到的特征吸收光谱或导数光谱进行鉴别。

21 2. 红外光谱鉴别法( cm-1):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专属性很强、应用较广(固体、液体、气体样品)的鉴别方法.主要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 1、在 cm-1范围间测定中药制剂样品红外吸收光谱。 2、制样方法:取样品直接制样,或经溶剂提取后制样。 3、该法具有取样少、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但目前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别报道不多。

22 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清开灵注射液IR图谱比较
厂家A批次1 厂家A批次2 厂家B

23 广西药检所曾应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对牛黄真伪进行研究, 在1700~1550cm-1范围内, 天然牛黄有三个较强的特征吸收倒峰, A 1663± 9cm-1; B 1628± 4cm-1;C 1566± 10-1, 因牛黄系混合物, 其化学组成及各成分含量上不尽相同, 故特征吸收峰位波动范围稍大, 但多次实验表明, 仍具有稳定的鉴别意义。还有报道对大黄及其伪品、厚朴及其伪品、西洋参及其伪品(人参)、白芍和赤芍的红外光谱进行研究。

24 3 .荧光鉴别法: 1. 本身能发出荧光 2. 经化学处理后能发出荧光

25 (三) 色谱鉴别法 1 . 薄层色谱法 2 . 薄层扫描法 3 . 纸色谱法 4 . 气相色谱法 5 . 高效液相色谱法

26 1. 薄层色谱鉴别法: 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对照品(或标准品)比较法,要求供试品斑点的Rf值与对照品斑点一致。

27 延胡索TLC鉴别 展开剂: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7.5:4:1) 显色:碘蒸气,紫外光灯(365nm)
1-3供试品,4阴性对照,5对照药材,6延胡索乙素对照品

28 2 .薄层扫描法 薄层扫描法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别。 操作方法:薄层板制备、样品液与对照液制备、点样、展开、显色(或定位)、上机扫描、色谱峰确认。 本法主要用于定量,用于鉴别较少.

29 例如:冠心苏合丸的薄层扫描鉴别 (苏合香、冰片、乳香(制)、檀香、青木香) 乳香鉴别薄层扫描图 苏合香鉴别薄层扫描图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供试品

30 3 .纸色谱鉴别法 4.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法: 斑点的位置(Rf)、颜色(或荧光),与对照品相比较
纸色谱法是以纸为载体,以纸上所含水或其它物质为固定相,用展开剂进行展开的分配色谱。一般采用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对照物质对比以确定其异同。 用于药物的鉴别时,供试品在色谱中所显主斑点的位置、颜色(荧光)应与对照品相同。 4.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法: 保留时间应一致,含量测定方法为内标法时,可要求供试品和对照品试液色谱图中药物峰的保留时间与内标物的保留时间比值应相同。

31 平胃舒胶囊HPLC色谱图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上)、平胃舒胶囊(中)和黄连阴性样品(下)

32 5.其他鉴别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X-射线衍射法 导数光谱法 指纹图谱 分子生物学技术

33 从植物、微生物、合成化合物中筛选活性成分(抗菌、抗真菌, 抑制胆碱酯酶以及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活性);
从废水、饮用水、生物样品、食用原料、食品等中检查抗生素或其他活性成分; 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34 (四) 生物学法 (五)药物鉴别方法新动向 1.仪器方法用于药物的鉴别数量增加,尤其是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2.制剂广泛采用IR法鉴别; 3.鉴别条目简练,选择专属的方法进行鉴别。

35 四、鉴别试验条件(Require of Identification test)
影响鉴别反应的因素主要有: (一)溶液的浓度 鉴别试验多采用观测沉淀、颜色或各种光学参数(λmax、 λmin、A、百分吸收系数等)的变化,来判定结果。药物和有关试剂的浓度直接影响上述的各种变化,必须严格规定。 (二)溶液的温度 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很大,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

36 (三)溶液的酸碱度 许多鉴别反应都需要在一定酸碱度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溶液酸碱度的作用,在于使各反应物有足够的浓度处于反应活化状态.使反应生成物处于稳定和易于观测的状态。 (四)干扰成分的存在 在鉴别试验中,如药物结构中的其它部分或药物制剂中的其它组分也可参加鉴别反应。产生干扰鉴别试验结果的现象,就会混淆试验结果。解决方法:选择专属性更高的鉴别反应将其消除或将其分离。

37 (五)试验时间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和无机化合物不同,一般反应速度较慢,达到预期试验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是以共价键相结合.化学反应能否进行,依赖于共价键的断裂和新价键形成的难易。因此、使鉴别反应完成需要—定时间。 (六)反应的介质 多以水为介质,但有些以乙醇或其他溶媒为介质,介质不一样结论不一样。

38 五、鉴别实验的灵敏度 (Identification Test’s sensitivity)
(一) 反应灵敏度和空白实验 1、反应灵敏度 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观测出尽可能少量的供试品,反应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即称为反应的灵敏度( sensitivity),以最低检出量( minimum detectable quantity )和最低检出浓度( minimum detectable concentration )来表示。 最低检出浓度就是应用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观测出供试品的最低浓度,通常以1:G(或1:V)表示,其中G(V)表示含有1g重某供试品的溶液的克(ml)数。

39 2、空白试验 为了消除试剂和器皿可能带来的影响,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供对照,所谓空白试验(blank test),就是在与供试品鉴别实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他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行的实验。 目的:避免在浓集、改进观测方法中由于试剂或器皿的因素导致反应太灵敏而引起“过度检出”产生假阳性结果。 3、对照试验 对照试验:在鉴别反应中也常用已知样品的溶液代替供试品溶液,同法操作称之为对照试验。 目的:对照试验出现正反应,说明试验条件是正常的,用于检查试剂是否变质失效或反应进行的条件是否控制正常。

40 4、 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 a、 加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浓集:如浓集有色生成物,有机溶剂层变深,易于观测。 b、 改进观测方法:如目测溶液颜色改为分光光度法。生成沉淀改 为比浊法。


Download ppt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Drug’s Identification test"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