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高中地理(一) 第十七章 產業(三)工業與貿易
2
第十七章 產業(三)工業與貿易 第一節 工業 第二節 貿易 第三節 跨國企業
3
第十七章 產業(三)工業與貿易 工業與貿易 工業與貿易 第一級產業生產的產品經加工製造才能送至市場銷售→這種過程即為第二級產業活動
第十七章 產業(三)工業與貿易 工業與貿易 工業與貿易 第一級產業生產的產品經加工製造才能送至市場銷售→這種過程即為第二級產業活動 產品必須經過運輸、批發、零售等過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運輸、倉儲、金融保險業等即為第三級產業
4
工業:工業化: 工業化 工業化:第二級產業人數不斷增加,並 逐漸超過第一級產業的過程
早期手工業時代→生產效率低落,市場需求有限,從事工業的人口數不多 工業革命發生後,工廠紛紛設立,第二級產業就業人口增加
5
工業:現代工業的特徵: 現代工業的特徵 現代工業的特徵:以機械代替人工生產,降低生 產成本,追求最高利潤 自動化、生產線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
產品標準化、規格化→利於大量生產、 及消費者更換零件 工廠規模擴大→專業分工化 重視研究與發展→推陳出新,提高競爭力 圖17-1
6
工業:工業區位: 工業區位 工業區位:現代工業以追求最高利潤為 其生產目標,故企業設廠時, 會考量區位選擇 運輸 原料 能源 勞工 市場
工業區位:現代工業以追求最高利潤為 其生產目標,故企業設廠時, 會考量區位選擇 運輸 能源 市場 聚集經濟 原料 勞工 政策
7
工業:運輸: 工業區位─運輸 運輸:節省運輸成本,選擇原料產地或河 運中心 工業發展初期,交通不便 加工後,重量明顯減少者
8
工業:原料: 工業區位─原料 原料:如罐頭、製糖工業 易腐、價廉且需求量大的原料 生產過程中重量損失極大的原料 圖17-4
9
工業:能源: 工業區位─能源 能源:如煉鋁工業 須耗用大量能源的工業 圖17-5
10
工業:勞工: 工業區位─勞工:分量與質 勞力密集→ (1)需大量勞動力但技術要求不高: 設廠趨向工資低廉處 (2)如紡織、玩具、電子工業等
(1)需大量勞動力但技術要求不高: 設廠趨向工資低廉處 (2)如紡織、玩具、電子工業等 高技術→ (1)需要較高技術者 設廠趨向容易僱用特殊技術勞工處 (2)如光學、儀器、電子計算機
11
工業:市場: 工業區位─市場 市場:如麵包、玻璃等工業 產品易腐、易碎 加工後體積增加或具時效性等
12
工業:政策: 工業區位─政策 政策:如臺灣的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 中國大陸的經濟特區 為了促進工業發展,由政府設立工業區
政策:如臺灣的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 中國大陸的經濟特區 為了促進工業發展,由政府設立工業區 以優惠的稅率與貸款或良好的公共設施, 吸引企業投資設廠
13
工業:聚集經濟: 工業區位─聚集經濟 許多工廠同時出現在某一區位,各工廠會因空間的集中而獲得好處 許多國家和地區因此規畫開發工業區
世界四個主要工業集中區→ (1)美國和加拿大 (2)西歐和中歐 (3)獨立國家國協中心區域和向東擴展的 工業區 (4)日本和中國工業集中區 圖17-6
14
工業:區位的選擇: 區位的選擇 區位的選擇:須作整體考量,以降低生產 成本 早期工業性質較單純,多為初級加工業,故工業區位較單純
區位的選擇:須作整體考量,以降低生產 成本 早期工業性質較單純,多為初級加工業,故工業區位較單純 現代的工業則頗為複雜,工業區位選擇不是單一因素所能決定
15
工業:區位的轉變: 區位的轉變 區位的轉變:最佳區位會隨時間而轉變 如勞力密集工業從臺灣轉往東南亞、大陸 發展
各區位要素重要性隨時間不同而發生變化: (1)原料、能源、勞工、運輸影響力漸弱 (2)市場、政策、聚集經濟愈來愈重要
16
貿易:貿易活動的形成: 貿易活動的形成 貿易活動的形成:生產活動因自然環境、 人文條件而造成區域 性差異,透過交易方 式以補不足
貿易活動的形成:生產活動因自然環境、 人文條件而造成區域 性差異,透過交易方 式以補不足 經濟發展及運輸革新,交易愈來愈有利可圖→產業活動為求高利潤,選擇最佳生產區位 此趨勢將導致區域分工的現象 區域分工後,即透過各種貿易活動各取所需
17
貿易: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國與國間貨物與勞務的交換
各國因自然環境、人文條件差異,擅長的 生產活動不同→ 透過國際貿易使各國互蒙其利 促使世界各國間的互賴關係提高→ (1)貿易額愈大:交互作用愈強,互賴程度愈高 (2)貿易額愈小:交互作用愈弱,互賴程度愈低
18
貿易:臺灣貿易: 臺灣貿易 早期屬傳統農業經濟,對外依賴不高 隨著工業發展,對外貿易依賴度提高→ 資源缺乏、市場有限
隨著工業發展,對外貿易依賴度提高→ 資源缺乏、市場有限 國際貿易額愈來愈大,顯示依賴程度愈來愈大 圖17-9
19
貿易:出超與入超: 出超與入超 出超與入超:和輸出、輸入的貨物結構 有關 出超→一國輸出的總值大於輸入總值者
出超與入超:和輸出、輸入的貨物結構 有關 出超→一國輸出的總值大於輸入總值者 入超→一國輸入的總值大於輸出總值者
20
貿易:出超: 出超 出口附加價值較高的產品或中間原料, 進口農產或工業原料 可為一國累積財富 仰賴國外市場,極易受國際經濟不景氣影響
21
貿易:入超: 入超 輸入附加價值較高的產品、設備或中間原料輸出農產品、農產加工品 即為負債國,長期入超將不利該國經濟發展
22
貿易:順差或逆差太大: 順差或逆差 順差或逆差太大:兩國將產生貿易摩擦 過度依賴某國的輸入或市場,易受制於他國可採分散貿易對象的策略
如臺灣自1980年後,即採取分散貿易對象→減少對美、日的貿易依賴
23
跨國企業:跨國企業: 跨國企業 跨國企業:當企業在海外廣設分公司,且分 公司的營業額約占該企業總營業 額25%以上時 又稱國際企業或多國企業
起源於19世紀末,於二次大戰後快速成長→ (1)充裕而廉價的勞工 (2)減少環保成本,拓展海外市場 近年更快速發展→ (1)通訊技術、航空運輸技術發達 (2)電子計算機進步
24
跨國企業:跨國企業的競爭: 跨國企業的競爭 交通工具及通訊技術進步,使企業跨出國界,在不同國家進行生產資源的轉移
充分運用全球資源,走向全球化的必然趨勢
25
跨國企業:跨國企業的合作: 跨國企業的合作 在自由競爭市場體制下,常發生購併現象 (1)提升形象 (2)獲得技術 (3)接收通暢的行銷管道
藉由彼此的優勢互相合作,以提高競爭力 學生活動17-3
26
跨國企業:區域經濟整合: 區域經濟整合 區域經濟整合:是未來國際經貿發展的 新趨勢
區域經濟整合:是未來國際經貿發展的 新趨勢 面對更自由、更開放的全球市場,以合作方式對抗其他地區的競爭 區域性經濟組織產生,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透過區域間經濟與技術合作,取消關稅、開放彼此市場,以增加彼此貿易量及對外競爭能力
27
BACK
28
課本圖17-4原料是罐頭工業選擇工廠區位的主要因素
BACK
29
BACK
30
資料來源:劉南威(編)(1997),地理景觀,初版。臺北:臺灣珠海,頁532
BACK 資料來源:劉南威(編)(1997),地理景觀,初版。臺北:臺灣珠海,頁532
31
BACK
32
BOX自動化生產 BACK
33
BOX生產線上的專業化 BACK
34
BOX產品標準化 BACK
35
BOX產品規格化 BACK
36
學生活動17-3 BACK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