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话说德国之 社会风情与习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话说德国之 社会风情与习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话说德国之 社会风情与习俗

2 你眼中的 德国(人)

3 西方流行的一种说法 法国的浪漫文化卖得好,英国的贵族气质卖得好,德国的机器卖得好,意大利的风情卖得好!

4 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绝不惊慌,至多耸耸肩膀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遗失第二次。唯独德国人与众不同,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画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寻找。

5 如果在饭馆喝啤酒时发现酒里有只苍蝇,美国人会马上找律师,法国人会拒不付钱,英国人会幽默几句,而德国人则会用镊子夹出苍蝇,并郑重其事地化验啤酒里是否已经有了细菌。

6 德国礼仪 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餐饮礼仪 习俗禁忌

7 社交礼仪 见面礼仪:介绍、握手、互报家门 要特别注意称呼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8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 者不宜直呼其名。

9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
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 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 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

10 社交礼仪 见面礼仪:介绍、握手、互报家门 要特别注意称呼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11

12 德国人请客 主人: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 客人:不管接受与否,应尽早回复,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 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 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 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 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13

14

15

16 此外 电影院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 音乐会决不能迟到
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 路的人轻说“谢谢”。

17 特别注意 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 人家,也欠考虑。德国人如 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 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 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
主人家。 德国人讲究准时,就连生日 都不能提前祝贺!

18 社交礼仪 见面礼仪:介绍、握手、互报家门 要特别注意称呼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19 消费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小费表达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列在帐单的末尾。如果帐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 多付几马克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20 社交礼仪 见面礼仪:介绍、握手、互报家门 要特别注意称呼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21 去友人家赴宴: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
顺便看望,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 业务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朋友乔迁或新婚,可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对一些服务人员,比如送报人等,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22 用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餐具送人,有 “断交”之嫌,也是德国人所忌讳的。
礼,不可乱送也 不要给德国女士送玫瑰、香水和内衣。 玫瑰表示“爱”,香水与内衣表示“亲近”,即使女 性之间,也不宜互赠这类物品。 用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餐具送人,有 “断交”之嫌,也是德国人所忌讳的。 不得随意以蔷薇送人,用于悼亡。 喜欢郁金香的人,在德国也极为少见 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盒彩带包装、 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23 社交礼仪 见面礼仪:介绍、握手、互报家门 要特别注意称呼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24 隐私话题:年龄,职业,婚姻情况,宗教信仰,政治面貌,个人收入等等。尤其是对女性。
探病时:除了显而易见的外伤或者感冒发烧之类的症状之外,不要询问病情。 若是看上别人买的一样东西,就算再喜欢,也不要询问价钱。

25 德国礼仪 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餐饮礼仪 习俗禁忌

26 服饰礼仪 总体风格:庄重、朴素、整洁。 不太容易接受过分前卫的服装,不喜欢穿着过分鲜艳花哨的服装,并且对衣冠不整、服装不洁者难以容忍。
男士:穿深色礼服,大多穿西装系领带、夹克,并且喜欢戴呢帽,商务场合讲究穿三件套西装。 妇女:大都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并略施粉黛。在东部地区,已婚者都带上金质戒指,商务场合女士穿裙式服装。 日常生活里,以淡妆为主。对于浓妆艳抹者,往往被看不起。 对于口腔卫生,德国人非常重视。牙齿不好的人往往被德国人看不起。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都是已婚者。

27 男子:上穿以墨绿色为主的无领外套,下着挂着背带的皮短裤,头戴插着一枝羽毛的小呢帽,脚穿长袜与翻毛皮鞋。
巴伐利亚服饰 男子:上穿以墨绿色为主的无领外套,下着挂着背带的皮短裤,头戴插着一枝羽毛的小呢帽,脚穿长袜与翻毛皮鞋。 女子:上穿敞领、束腰、袖口带有花边的上衣,下着多为红、绿、白色的类似于围裙的长裙。

28 德国礼仪 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餐饮礼仪 习俗禁忌

29 餐饮礼仪 原则:以右为上的传统和女士优先。 用餐讲究餐具的质量和齐备,宴请宾客时,桌上摆满酒杯盘子等。
饮食结构:肉食为主。面包、土豆、禽蛋等虽受欢迎,但为辅。 最爱吃猪肉,其次是牛肉。猪蹄膀和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通常,不太爱吃羊肉。动物内脏只吃肝脏。除北部地区的少数居民之外,大都不爱吃鱼、虾。即使吃鱼的人,在吃鱼时也不准讲话。其原因恐怕主要是担心被鱼刺扎伤。 口味偏好: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爱吃冷菜和偏甜、偏酸的菜肴,对于辣和过咸的菜肴则大多不太欣赏。 在饮料方面,最爱啤酒,人人海量。对咖啡、红茶、矿泉水,也很喜欢。 自助餐发明于德国。在外出用餐时,德国人很爱选择这一进餐方式。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的是晚餐。用餐的时候,他们习惯于关闭电灯,点燃蜡烛,以朦胧的烛光烘托出优雅的气氛。   

30 德国美食馋馋你! 一个国家菜肴的特点总是跟这个国家的国民性格有关。比如说法国人浪漫,所以法国菜也如花似锦风情万种;日本人刻板、内省,又因国土狭小,所以日本菜精致、量小、淡而寡味。而德意志民族呢,似乎血液里有一种天生的理性主义精神,他们的菜肴也像德国人的性格一样,注重经济、实用、实惠,不那么爱讲排场,却也不失外在的美观。

31 著名的德国菜品有  Sauerbraten——醋切牛肉   SchweinebratCn——烤猪肉   Schwelnehaxen——成储蹄   sauerkraut——酸白菜   Maultaschen——肉菠菜大馄饨(斯图加特美食)   Knodel——马铃薯麦团   Linsensuppe——扁豆汤   Kartoffelsuppe——马铃薯汤   Zwiebelkuchen——洋葱事肉饼   Rinderroulade——牛肉卷   Forelle Mullerin——炸河鳟   Hering——胶鲜鱼

32

33

34

35 特殊的禁忌和喜好

36 德国用餐特殊禁忌 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不得用餐巾煽来煽去。

37 颜色禁忌 德国人对黑色、茶色、灰色,对于红色以及渗入有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

38 数字禁忌 对于“13”、“666”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
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

39 此外还有: 德国人对纳粹党党徽的图案“卐”十分忌讳,对其切勿滥用。
在德国,跟别人打招呼时,切勿身体立正,右手向上方伸直,掌心向外。这一姿势,过去是纳粹的标准行礼方式。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在德国,根据法律规定,同性恋婚姻是合法的。

40 有意思 德国人认为,路上遇到烟囱工人的话一整天都会顺利。若是有烟囱工人擦身而过,并且碰了自己一下,那一定会交好运气。
专门为德国的一些老房子清理烟囱的工人。因为德国人以前的房子的炉灶,烟道都很简陋,很容易引起火灾,而烟囱工人的工作就会避免这种灾难。这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吉兆。 有意思

41 德国人的一辈子 出生:添丁进口是大喜事。 妇女怀孕,会受到特别的保护。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 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

42

43 教父教母及洗礼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44

45 怎样追到心爱的她? 橡树月老 棋艺定终身 白桦树寄深情 电影择偶 旅馆帮忙来相亲

46

47

48

49

50 偶遇

51 婚俗:结得起,离不起 结婚:法定婚龄为16岁,而且男女平等。但有一条:若未满18岁,必须有家长同意年满18岁后拥有公民权,自己有权决定,无需征的父母同意,就可登记结婚。 德国法律特别保护妇女 :不论是谁提出,一律由男方承担费用。离婚后,女方无工作或是未再婚,男方将一直承担女方的生活费用,同时自然还得承担子女的费用。若是婚后女方未再工作,不论离婚与否,男方的退休金及养老金中,法律明文规定有一定比例归女方,即使男方去世,只要女方活着,就可得到这一部分。除非女方声明放弃。 许多德国人不去登记结婚,但是在一起生活,按中国 的法律叫事实婚姻,但德国无此法律。因而也不受法律保护。

52 婚礼要办三次 许多德国人信奉基督,因此他们要进行三次结婚仪式。 到政府部门领取结婚证(要有证人在场并签字)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夫妻 教堂举行婚礼
家里举办婚礼

53

54 婚礼进行时:摔碗盆图吉利 新人进家,公婆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碗和碟子等从楼上扔下来,弄的满地都是。数量很多,来宾们也帮着扔。有些客人来拿的就是碟子盘子等,一并扔到地上。新娘子就赶紧去拾,扔到垃圾筒里。意思是从今天起,媳妇就进门了,日后难免有不愉快,摔碗摔碟子。现在就把碗碟子等摔了,日后就不摔了,和睦相处。 当新娘捡的差不多时,新郎也上场了。在院子里早已准备好了一堆垃圾杂物等,新郎拿铁锨铲,新娘用扫把扫。把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以表明一对新人日后爱劳动爱整洁。然后双双来到一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地方,地下埋藏有许多硬币。新郎新娘要用双手把土或沙子挖开,把所有的硬币全都找出来。寓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富。

55 走到生命的尽头----灵魂归宿 (一)临终慰藉
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56 (二)葬礼 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57 守丧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 生活度过丧期。对丧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Download ppt "话说德国之 社会风情与习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