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桃園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臨床心理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桃園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臨床心理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桃園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臨床心理師
校園裏的春天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方愛珍 現任 居善醫院臨床心理室主任 衡名企業有限公司心理諮詢顧問 桃園縣、新北市、新竹縣特教專業團隊 桃園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臨床心理師

2 主題一 認識家庭暴力及瞭解目睹家暴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參考書目 主題三 主題二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認識家庭暴力及瞭解目睹家暴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第一節 認識家庭暴力 第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成長 主題二 如何協助目睹家暴兒少因應家庭暴力 第一節 班級中目睹家暴兒少的協助策略 第二節 在教學過程發揮初級預防功能 主題三 應用篇 (Q & A) 總複習以上學習的概念 如何辨識、通報目睹兒少 了解社政系統的角色及工作職責 了解可連結的相關資源網絡

3 主題一:認識家庭暴力及瞭解 目睹家暴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認識家庭暴力及瞭解 目睹家暴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第一節 認識家庭暴力 第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 成長的影響

4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第一節 認識家庭暴力 1.為什麼要瞭解家庭暴力? 2.關於家庭暴力的基本概念 3.認識暴力的本質 4.為什麼暴力是錯誤的? 5.常見的家庭暴力迷思 6.常見的家庭暴力類型

5 1.為什麼要瞭解家庭暴力 1.我們希望,孩子的成長是~ 2.但是,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卻經驗到~ 3.幸而,學校也是孩子重要的成長園地~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1.為什麼要瞭解家庭暴力 1.我們希望,孩子的成長是~ 愛、安全、快樂、健康、自信、希望… 2.但是,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卻經驗到~ 傷害、痛苦、害怕、無助、自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 3.幸而,學校也是孩子重要的成長園地~ 學校拓展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幫助孩子經歷被愛、被保護、被尊重… 4.所以,我們可以是孩子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人生領航員~ 當我們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愈有機會傳達對孩子更多的接納 與支持,然後,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讓孩子知道--「你的未 來仍然充滿盼望!」

6 2.關於家庭暴力的基本概念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各種社會階層、宗教、種族、學歷背景等群體之 中。
索 引 2.關於家庭暴力的基本概念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各種社會階層、宗教、種族、學歷背景等群體之 中。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任何型態的親密關係中。 暴力行為是學習而來的,所以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改變的。 當施暴者選擇以暴力作為處理問題的手段,則施暴者必須為其個人的 暴力行為負責,暴力是施暴者造成的。 不論任何理由,人都沒有權力以暴力傷害他人。 當受暴者離開施暴者之後,其所必須承擔的危險程度經常會提高;因 此,受暴者在決定是否離開時,往往會有許多的難處與掙扎 。 受暴者的行為反應經常是為了確保生存機會,如:替施暴者辯護、淡 化或合理化受暴事實、儘量維持與施暴者的關係等。

7 3.認識暴力的本質 控制:我要決定一切 權力:我理所當然可以這麼做 佔有:你是我的所有物~ 貶低:我是你的一切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3.認識暴力的本質 控制:我要決定一切 --全部都得聽我的,你沒有說話的餘地! --你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不會這樣! 權力:我理所當然可以這麼做 --我就是有資格對你這麼要求! --誰教你…所以我才會動手… 佔有:你是我的所有物~ --你是屬於我的,我可以決定怎麼對待你! 貶低:我是你的一切 --沒有我,你什麼都不是! --你懂個屁!!

8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為什麼暴力是錯誤的? 不論施暴者以何種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為,當 揭開暴力行為背後的本質之後,「權力、控制、佔有 、貶低」,這些都不應該是與人之間相處時的態度與 方式,暴力的發生嚴重地傷害了生命安全、人性尊嚴 ,侵犯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身體自主權。因此,任何 形式的暴力都絕對不能被允許。

9 5.常見的家庭暴力迷思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索 引 5.常見的家庭暴力迷思 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大事自然會化小,小事也會變成沒事 ,何必插手 。 家庭暴力不會常常發生,即使偶而發生也不會惡化。 只有低收入戶、特定的種族、宗教、教育程度低的人,才會發生家庭 暴力。 男人會打老婆只是一時衝動。 小孩雖然有個會打母親的父親,但總比沒有好,要維護家庭的完整, 所以應該勸和不勸離。 被害人應該是自己有錯在先,才會被加害人施暴的。 受虐婦女往往會再選同樣暴力的人作為配偶。

10 6.常見的家庭暴力類型 身體暴力:推撞、踢打、刺掐、灼燙、掌摑等。 言語暴力:羞辱、曲解、不信任、苛責、挑剔、嘲弄等。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6.常見的家庭暴力類型 身體暴力:推撞、踢打、刺掐、灼燙、掌摑等。 言語暴力:羞辱、曲解、不信任、苛責、挑剔、嘲弄等。 精神暴力:恐嚇、威脅、控制經濟、限制行動自由、目睹家暴等。 性暴力 :強暴、亂倫、不當性對待等。 不論是何種暴力類型,當兒童長期生活在充滿暴力威脅的家庭氣氛 之下,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都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與傷害。

11 第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 兒童少年成長的影響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第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 兒童少年成長的影響 1.認識目睹家暴兒少 2.為什麼要關心目睹家暴兒少 3.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4.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12 1.認識目睹家暴兒少 指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目睹雙親 (包含婚姻關係、同居關係 等)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暴力或虐待。包括了: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1.認識目睹家暴兒少 指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目睹雙親 (包含婚姻關係、同居關係 等)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暴力或虐待。包括了: 1.直接看見:當場看見雙親之一方受到身體暴力、言語暴力、性暴力等 傷害。 2.間接聽到: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可能是在房間或黑暗中聽到雙親爭 吵、打鬥的聲音。 3.事後觀察:雖沒有看見或聽見家暴事件,但事後觀察到父/母親身上 的傷痕、沮喪、傷心的心情,或是看到家中被毀損的物品而觀察到暴力 狀況的發生。 不論是何種暴力類型,當兒童與少年長期生活在充滿暴力威脅的家庭氣 氛之下,對兒童與少年的身心發展都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與傷害。

13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2.為什麼要關心目睹家暴兒少 目睹家庭暴力雖然不一定對兒童少年的身體造成直接 明顯的傷害,但心理的傷害仍不可忽略。由於一般人 不易察覺目睹家庭暴力兒少所承受的心理創傷,因此 ,這些隱形受傷的孩子更需要我們主動的關心與了解 。 當孩子目睹家人之間的暴力行為,會嘗試運用不同的 方式參與、涉入暴力事件。 換言之,兒童及少年很難 讓自己置身事外。

14 3-1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3-1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目睹兒少面對父母之間暴力事件的因應策略可分為立即策略與長期策略兩種( Mullender,Hague, Imam, Kelly, Malos and Regan ,2002:123,引自童伊迪與沈瓊桃, 2005) 立即策略 指的是孩子在暴力事件發生當下的因應方式,包括: 有助於孩子面對暴力事件的身心反應或想法,以逃避目睹家暴的壓力。 (如:顫抖、尖叫、哭泣、憤怒、躲避、假裝沒發生、保持忙碌,如:看電視、玩電動或 聽音樂) 尋求安全與協助的策略 與手足相互支持的策略 保護母親與介入暴力情境的策略(如:以身體阻擋或以口語嚇阻)

15 3-2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3-2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國內研究(童伊迪與沈瓊桃,2005)指出,『立即策略』可以分成以 下幾種類型: 害怕躲避型:面對婚姻暴力,孩子感到害怕、恐懼而躲起來,不敢出現在現場。 不知所措型:當孩子置身於婚姻暴力現場時,對年幼的子女而言,往往只能在一 旁靜觀其變,縱使害怕,也不敢介入阻止。 挺身介入型:目睹父母親暴力相向,有些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去阻止暴力的發生。 尋求援助型:有些孩子面對婚暴情境時,不會直接介入制止,而是試圖搬救兵, 尋求其他人的協助。 無動於衷型:家庭暴力頻繁發生,孩子漸漸會習以為常,而表現出冷漠的態度。

16 3-3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3-3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長期策略 指的是兒童在暴力事件發生以後及長期的因應方式 外向性策略 包括找人談談、找到避難天堂(例如朋友家)、找到安全的隱密空間 、尋求協助以及要成人負責、支持母親與手足、積極尋求問題解 決之道。 內向性策略 包括不定期的痛哭、保持警覺、沉默、隱瞞暴力發生的事實,假裝沒 有暴力發生、退縮、以及極少數的兒童會認同施暴者。

17 4.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可以分類成以下層面: 行為層面 情緒層面 認知層面 學校與社會適應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可以分類成以下層面: 行為層面 包括外向性( externalizing behaviors)及內向性的行為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情緒層面 認知層面 學校與社會適應

18 4-1.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內向性及外向性的行為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1.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內向性及外向性的行為 內在的情緒 處理情緒的方式 適應困擾 驚嚇 害怕 無助 無力 困惑 憤怒 自責 自卑 焦慮 憂心 難過 麻木 痛苦 …… 外向性的行為:攻擊與反社會 (例:巨人外表下的受傷小孩) 過度向外釋放 內向性的行為:退縮與害怕 (例:消失的童年) 過度往內壓抑

19 4-1-1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外向性的行為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1-1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外向性的行為 案例一:巨人外表下的受傷小孩 七歲的小忠總是靜不下來的樣子,他很愛說話,卻一點也不想聽 別人說話,只要有人不聽從他的命令,他馬上瞪著雙眼、握緊 拳頭說:「信不信我打你… 」。他和同學處得不好,他上課無 法專心,他甚至對老師大吼大叫…直到有一天,他問老師:「 你會抱小孩嗎?我說的是那種從前面把小孩抱起來的那一種… 」 原來,看似難以靠近的小忠,內心仍是柔軟的,由於不希望自己 再受到傷害,他武裝起自己,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小忠,他心 中最真實的渴望,其實只是和所有孩子一樣,希望得到真正被 接納的愛、被呵護的愛、 值得信任的愛、 不再有傷害的愛。

20 4-1-2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內向性的行為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1-2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內向性的行為 案例二:消失的童年 九歲的美美每天都自己起床、自己上學,然後放學回家,外出買晚餐吃 、把家事都做好。小美每天最擔心的,就是媽媽心情好不好?會不會 又情緒失控自殺了?面對未來,小美說:「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媽媽快 樂,媽媽快樂,我就會快樂了! 」 美美過度擔心媽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媽媽身上了,忘了自己還是個 小孩,忘了自己也需要大人的保護,她默默地吞下了所有心情與責任 ,懂事的她,乖巧得讓人心疼。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美美可以找回 自我,知道自己仍有追求快樂與夢想未來的權利…

21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2-1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情緒層面 高度焦慮:孩子經常擔心受暴者與自己的安危,又不知該怎麼解決自己的擔 心,所以會呈現焦慮的情緒,可能導致上課不專心,或是人際關係的衝突(例如: 容易被驚嚇或是被激怒…),或反應在過度飲食、睡眠不足等生理現象。 悲 傷:孩子為受暴者受傷的情形感到傷心難過,有時也會對自己無力改變家 庭狀況而感到悲傷。幼小的孩子較容易用哭泣的方式表達傷心,較年長的孩子有 時會以憂鬱的情緒來顯示悲傷。 過度害怕:因目睹家暴事件的記憶鮮明,孩子容易對陌生的環境、特定的時 間或是與施虐者相似的人感到害怕,也容易產生失眠或是食慾不佳等生理狀況。 憤 怒:孩子往往會對於施暴者的暴力或受暴者的無能感到憤怒,有時也會對 於自己無力改變狀況而對自己產生憤怒的情緒。

22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2-2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情緒層面 合理化:孩子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只好接受暴力就是家庭生活 的一部份,也接受施暴者 使用暴力的理由,如:「做錯事本來就 應該被打」、「他打我們也是為了我們好」等 。 責備自己:孩子認為暴力的發生是自己的錯,如:「是我不乖爸 爸才會生氣打媽媽」、「都是我沒有阻止才害媽媽受傷」等。 覺得自己不被愛也不值得被愛:孩子在家中無法體會家人的愛 與重視,在內心覺得自己像是個被遺棄的小孩,如:「我覺得爸 爸媽媽有時候好像忘了我是他們的小孩…」。 否認或壓抑:對於難以忍受與排解的痛苦情緒,孩子選擇將其隔 離起來並埋藏在心中的某個角落,試圖假裝自己一切都很好。

23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2-3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情緒層面 盡力維護家庭秘密:孩子可能被告知不能對別人說,也可能是不知 道如何開口、可以向誰說,或者是覺得很丟臉、擔心說出來以後家庭的 完整性會產生變化,種種考量讓孩子只好獨自承擔沉重的心理壓力,不 知道該如何是好。 複雜糾葛的矛盾情緒:對施暴者的行為感到憤怒,但又喜歡與施暴 者共處的愉快時光;很希望能夠遠離施暴者,但又對施暴者放不下心… 等。如此矛盾混亂的情緒,讓孩子夾雜著對家人又愛又恨且充滿罪惡感 的糾葛情緒。 深深的無力與無助:經驗日復一日的暴力事件不斷重複發生,覺得 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長期生活在無法預期的混亂與充滿傷害的家庭環 境裡,讓孩子對別人、對未來都失去了信心與希望。

24 4-3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認知層面 暴力是正常的、普遍的 處理衝突的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暴力 暴力可以是憤怒情緒的發洩方式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3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認知層面 暴力是正常的、普遍的 處理衝突的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暴力 暴力可以是憤怒情緒的發洩方式 「生氣」就等同於「暴力」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權力對待弱小的對象 對性別角色形成扭曲的概念 家是傷害的地方 愛伴隨著暴力是很正常的現象

25 4-4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學校與社會適應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4-4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學校與社會適應 在學校適應上 對家人安危不時感到擔心,而造成其在學校生活上注意力不容易集 中、失神(恍惚) 、忘東忘西 因擔心受暴者會遭受傷害,或是因課業表現不佳及人際關係不好而 經常缺課或拒絕上學 因為身心症狀(如頭痛、胃痛、厭食、嗜睡等)或將過多能量關注 在家裏,而影響學業表現 在社會適應上 認同施暴者的行為模式,以暴力攻擊的方式解決人際衝突。 為了保守家庭秘密而產生同儕疏離 對性別角色形成僵化的刻板印象與性別認同出現混淆

26 4-5 家庭暴力對學齡前幼兒的影響 學齡前幼兒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索 引 4-5 家庭暴力對學齡前幼兒的影響 學齡前幼兒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學習如何適當表達 自己的負向情緒 學習到以不健康的方式表達負向情緒 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自我中心的想法 可能會覺得暴力的發生是起因於自己做錯事 缺乏同理心,容易以牙還牙 透過外界給予的訊息形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 將性別角色連結為施暴者與受暴者的分別(如:男生是強者、女生是弱者) 獨立性增加 (如:自己穿衣服等) 可能因缺乏照顧而被期待有更早熟的表現 可能妨礙獨立性的建立,而產生退化的行為表現

27 4-6 家庭暴力對學齡兒童的影響 學齡兒童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增加對自己和
索 引 4-6 家庭暴力對學齡兒童的影響 學齡兒童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增加對自己和 他人情緒的覺察 可能容易變得過度敏感而出現情緒爆發的情況 情緒反應較為壓抑 思考與判斷是非的能力 更複雜化,重視公平與動機 將暴力合理化,認為權力可以支配一切 在學校的學業與社交成就 對自我概念有重要影響 學習能力可能會下降 不相信別人的正向回饋 對性別角色的認同逐步增加 容易形成對性別的刻板印象

28 4-7家庭暴力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 青春期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主題一 主題 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索 引 4-7家庭暴力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 青春期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自我意識增強,需要更多的獨立自主空間 缺乏被尊敬與取得獨立自主空間的機會 可能因獨立需求增加而反抗施暴者的控制,讓家庭暴力的狀況更為惡化 身體的發育與變化 可能將身體的發育成長視為可對抗暴力與控制他人的工具 需要獲得同儕的 認同與接納 不想回家,容易在外遊盪, 甚至結識負面同儕,開始出現偏差行為 異性吸引與兩性交往 有困難於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甚至重複暴力的親密關係 摘錄自”我可以做什麼?協助兒童遠離家庭暴力-教保人員訓練手冊” 。民國97年。內政部出版。

29 主題二:如何協助目睹家暴兒少 因應家庭暴力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如何協助目睹家暴兒少 因應家庭暴力 第一節 班級中目睹家暴兒少的協助策略 第二節 在教學過程發揮初級預防功能

30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第一節 班級中目睹家暴兒少的協助策略 1.學校對兒童少年而言… 2.教師角色的重要性 3.在教育工作崗位上 4.評估目睹家暴兒少的重點 5.帶領目睹家暴兒少走向復原 之路 6.孩子希望有機會可以… 7.當孩子告訴您… 8.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9.如何因應目睹兒少的情緒、 認知行為反應 10.面對暴力家庭的態度 11.與家長接觸的原則與技巧

31 1.學校對兒童少年而言… 除了家庭外,最賴以成長的地方。 快樂安全的學習場域。 能夠經驗被愛與接納的環境。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1.學校對兒童少年而言… 除了家庭外,最賴以成長的地方。 快樂安全的學習場域。 能夠經驗被愛與接納的環境。 從師生與同儕的關係經營中,學習良好關係的建立。 發掘自我潛力與建立自尊的空間。 澄清對暴力的錯誤概念,成為終止暴力循環的場所。

32 2.教師角色的重要性 傳遞正確知識與態度 幫助兒童少年發展任務的達成 心靈滋養與支持陪伴 成為兒童少年的正向楷模 引導未來圖像的建立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2.教師角色的重要性 傳遞正確知識與態度 幫助兒童少年發展任務的達成 心靈滋養與支持陪伴 成為兒童少年的正向楷模 引導未來圖像的建立 改變兒童生命經驗的人 教師可以帶領孩子脫離家庭暴力循環,幫助孩子重返發展常軌,投入學習、 展開友誼、建立自信,成為改變受暴兒童少年生命的主要關鍵者。

33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3-1 在教育工作崗位上 孩子每天都會上學,學校已經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份。因此,孩 子的在校時間即成為老師可以發現目睹兒少,以及積極發揮關懷 與支持目睹兒少的重要時機。 從老師最擅長的教育工作開始,於課堂上教導與暴力有關的知識 ,幫助孩子理解任何型態與任何場合所發生的暴力都是不被允許 的,建立面對家庭暴力時的正確態度,包括自我保護、如何使用 求助管道以及對受暴兒少的關懷。營造接納的班級氣氛,讓目前 正處於家暴威脅的孩子,將因著經驗老師的觀念教導並體會具安 全感的班級環境,進而勇於向老師表達求助訊息。

34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3-2 在教育工作崗位上 以老師平常積極經營的友善班級環境為入口,透過班級常規的制 定、人際衝突的引導處理、非暴力環境的打造等,提供孩子於班 級環境中深刻體會到「生氣」不等同於「暴力」、「權力」不會 帶來「傷害」,幫助目睹兒少藉由經驗學習來了解「愛與尊重」 ,以澄清因家庭成長經驗而帶來的錯誤迷思。 透過老師在教育工作裡所關注的自信心培養,發揮因材施教的理 念,發掘不同特質孩子的不同長處,找出適應不良行為背後的真 正原因,以同理關懷的角度幫助孩子克服障礙,傳達對孩子的相 信與接納,創造更多正向經驗與成就感的機會,以提升目睹兒少 的自我價值感, 達到去標籤化的效果。

35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3-3 在教育工作崗位上 藉由平日的親師溝通媒介作為平台,如:聯絡簿、電話連繫、接 送孩子時的談話機會等,建立以孩子為中心的親師信任關係,多 表達對孩子的關懷,讓家長充份體會老師對孩子的接納。面對家 長時,把家長視為解決問題的一部份而不是問題,嘗試了解家長 的心情,並尋求適當時機傳達相關社會資源以提供進一步的支持 與協助。 此外,老師亦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平日在校的情緒與行為的表現, 敏感孩子的改變是否正透露出微妙的求助訊號,必要時安排與孩 子進行一對一的私下會談,以評估是否需要提供進一步的通報與 轉介服務。

36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4.評估目睹家暴兒少的重點 出現行為適應問題的孩子並非一定都來自家庭暴力,但行為上的 警訊仍是提醒我們需要多關心孩子的近況、家庭生活。 兒童少年受到家庭暴力的影響程度往往因人而異,將視兒童少年 性別與年齡、家庭暴力的嚴重程度與頻率、親子關係品質與支持 系統、兒童少年個人特質與能力等因素而定。 目睹家庭暴力兒少並不一定都會出現行為適應問題,有許多兒童 能夠妥善面對暴力且有良好的表現。

37 5-1 帶領他們走向復原之路 因為愛與接納、鼓勵與陪伴、肯定與讚賞,讓孩子有機會經歷復 原的道路。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5-1 帶領他們走向復原之路 因為愛與接納、鼓勵與陪伴、肯定與讚賞,讓孩子有機會經歷復 原的道路。 復原力是一種能力,也就是生命的韌性,是孩子能夠處理克服生 命困境的能力。復原力幫助孩子面對危機時,可以發展出正向因 應的力量,讓孩子不會被壓力所擊潰。 復原力可能是孩子本身固有的能力,也可以是後來學習而來的。 所以,我們可以~ 1.幫助孩子經驗他所擁有的支持與資源,讓孩子知道他並不孤單。 2.引導孩子認識他所具備的優點,讓孩子發展出對自己的信心。 3.帶領孩子了解他所能夠發揮的技巧與能力,讓孩子體會自己的力量, 相信「我能夠做到」。

38 5-2 帶領他們走向復原之路 孩子的自我內在 資源 孩子的家庭支持 資源 社會與學校的資 源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5-2 帶領他們走向復原之路 目睹兒童的保護因子包括:自我內在資源、家庭支持、社會學校資源 ( Lehmann and Rabenstein, 2002, 引自沈瓊桃,2005) 社會與學校的資 源 同學間的關懷支持 老師的協助 社會資源的連結 孩子的家庭支持 資源 正向穩定的照顧關係 良好的親屬或手足關係 孩子的自我內在 資源 多元興趣、自我肯定 正向思考、懷有理想

39 6.孩子希望有機會可以… 埋藏多時的家庭秘密可以找到信任的對象傾吐。 內心的恐懼不安可以找到傾聽與抒發的出口。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6.孩子希望有機會可以… 埋藏多時的家庭秘密可以找到信任的對象傾吐。 內心的恐懼不安可以找到傾聽與抒發的出口。 對於暴力發生的困惑可以找到重新澄清與教導的機會,了解「 暴力是不對的」、「這不是我的錯」。 對於無力改變的暴力現象可以找到支持的力量,知道他和家人 都有機會得到幫助。 在傷痕累累、孤單無助的情況下,可以找到另一個安全的避風 港—學校。 覺得被家人拋棄而選擇自暴自棄時,可以發現自己還有夢想的 權利。

40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7.當孩子告訴您… 您可能是孩子第一個告知的人 孩子會揭露通常是因為事情剛剛發生,或者是暴力事 件變得比以往更具有威脅性,讓孩子覺得相當不安 。 孩子在揭露之後可能會感到矛盾,一方面很高興自己 終於說出來了,但一方面又擔心事情說出來以後, 會被施暴者發現或發生後續的困擾。這樣的矛盾是 因為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孩子,多半都會擔心激怒施 暴者,以及生活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41 8-1 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8-1 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的地點 選擇可以安靜談話且隱密的空間,營造安心談話的環境與氣氛。 談話的開始 1.如果孩子曾向您坦露家庭暴力的發生,您可就孩子談到的內容作為開場白,「老師知 道爸爸媽媽吵架的事情讓你覺得很煩惱, 老師很關心也希望可以幫忙,你願意和 老師多談談嗎? 」 2.如果孩子未曾向您坦露,您只是覺察到孩子可能需要幫助,則可以主動反應您所觀察 到的現象,「老師發現你最近上課都很沒有精神,你願意告訴老師是怎麼一回事嗎 ?」 當孩子開始談論家庭暴力時 1.態度冷靜沉著。 2.表達關心時儘量不要讓兒童覺得有被指責的壓力,如 「你怎麼不早說? 」 「是不 是你不乖,爸爸才生氣打人….? 」等。

42 8-2 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時的重點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8-2 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時的重點 與兒童確認目前是否處於安全的狀態,是否已經有足以因應的安全計劃。「 你也可能被打嗎?你可以怎麼做來保護自己?」 傳達支持與陪伴,但不要給予不實的承諾。避免說:「一切都會變好的…」 敏感兒童的情緒反應。若兒童不想說,也不要逼兒童一定要說,即尊重兒童 的坦露程度。 告知不是兒童的錯,暴力發生是施暴者該負起的責任。 不要批評施暴者這個人,只需強調施暴者的暴力行為是不對的。避免說:「 他(施暴者)真的很糟糕!」。應該要說:「不是他不好,是他(施暴者) 打人或罵人的行為不對」 讓孩子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也有其他兒童遇到類似的家庭情況。「老師也有 遇過有些小朋友,爸媽同樣會吵架或打架,他們有都不好受。」

43 8-3 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結束時 「謝謝你願意告訴老師,你能夠說出來真的很勇敢 ,老師會再想一想可以怎麼幫忙你的方法。 」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8-3 與兒童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結束時 「謝謝你願意告訴老師,你能夠說出來真的很勇敢 ,老師會再想一想可以怎麼幫忙你的方法。 」 (詳見內政部出版「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

44 1. 示範冷靜與控制。兒少由周遭的成人學習不同的情緒。
2. 與兒少確認他們現在很安全。簡單的解釋他和家人的安全計畫為何。 3. 提醒兒少仍然有值得信任的人願意提供協助。與兒少解釋庇護所的工作人員、警察、醫生都會協助受傷的人,會確保不再有暴力發生。 4. 讓兒少知道他/她可以感到生氣。向兒少解釋當暴力發生時,有各種情緒是很自然的。讓兒少說出他們的感覺,並儘可能協助他們以言語描述出感受。 5. 觀察兒少的情緒狀態。由於兒少的年齡不同,他們不一定可以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憂慮。兒少行為、食慾、睡眠的改變都可能是他們哀傷、焦慮、或不舒服的表現。兒少有不同方式表達他們的情緒。悲傷的表達沒有對與錯的方式。 6. 注意風險因子較高的兒少。過去遭受創傷經驗、有過個人失落、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可能有更高風險會比其他孩子的反應更為激烈。特別注意可能有自殺意圖的兒少。如果你很擔心,尋求心理衛生中心的協助。 7. 告訴兒少實話。不要假裝事情沒有發生,或程度並不嚴重。若兒少認為你因為害怕而無法告訴他們真正發生的實情,他們會更擔心。 8. 陳述事實。不要美化或推測事情如何發生,或未來會如何演變。對發生事件以及家人的安全計畫真實的陳述,讓兒少知道你會回答他們的問題。 9. 根據兒少發展階段提供對事件適當的解釋。兒少需要簡短、簡單的資訊,以及你的確認。儘可能不改變他們每天的生活規律。大一點的孩子會詢問更多關於他們是否真正安全、以及如何保護他們與家人的問題。 10.與兒少確認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是他們的錯。告訴兒少你知道有些兒少會責怪自己,但是兒少無法控制或導致成人的行為。

45 晤談指引 晤談的目的-加速認識我的班級與學生、敏感覺察學生的特別需求
晤談的時機-當新生攜帶相關資料至學校報到時、當學生突然或是跟之前不一樣時、當學生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時、當別人告訴我學生不尋常時 晤談的焦點-學生日常家庭生活、家長教養態度、學生描述的家人關係 晤談的技巧-鼓勵學生描述但不強迫和要求、專注聆聽,以「如何」代替「為什麼」、以肯定及正向觀點,讓學生感受到被友善注意 晤談的提醒-願相信學生的內心是脆弱和柔軟的、以學生的角度來理解情緒,不批評論斷

46 9-1-1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情緒反應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9-1-1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情緒反應 讓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應該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之下,沒有人應該受到暴 力的威脅與對待,幫助目睹兒少破除合理化家庭暴力的迷思並掙脫此 情緒枷鎖。 傳達施暴者必須為自己的暴力行為負起責任,不論引發家庭衝突的原 因為何,暴力的起因乃施暴者選擇使用暴力來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 段,所以,暴力的發生並不是孩子的錯。 幫助孩子在學校生活當中體會自己存在的價值,藉由老師與同學的關 懷,讓孩子體會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此外,同理孩子無法得到父母關 愛的失落,傳達父母也是人,也會遭遇正待解決的困難。 主動表達願意傾聽孩子心聲的邀請,傳達對孩子情緒表達的接納與允 許,不批評也不否認孩子的感受,並尊重孩子的坦露程度,讓孩子能 夠充份經驗老師願意多了解他的心意。

47 9-1-2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情緒反應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9-1-2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情緒反應 透過課堂教導建立多元家庭型態的概念,減緩目睹兒少的自卑感受, 並理解某些家庭秘密坦露的必要性,乃是為了讓整個家庭都可以得到 保護與幫助,鼓勵孩子可以勇於求助。 言談中不要批評施暴者,只需強調施暴者的暴力行為是不對的。幫助 孩子整理當施暴者出現那些行為時會感到憤怒,而出現那些行為時又 會感到喜歡,引導孩子理解面對施暴者的不同行為表現而伴隨出現的 正負向情緒是很正常的反應。 陪伴孩子擬定安全計劃,包括身體(不會受傷)與心情(如何調節負 向情緒, 如害怕時可以在房間畫畫或玩玩具等)的自我保護策略,幫 助孩子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鼓勵孩子探索自我,並讓孩子知道他們 不孤單,而家庭情況也會在社會資源的介入下有機會慢慢得到幫助。

48 9-2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認知反應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建立「暴力是不對的且絕對不被允許」的價值觀。
索 引 主題一 9-2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認知反應 建立「暴力是不對的且絕對不被允許」的價值觀。 幫助孩子理解面對衝突的正確態度與技巧,而暴力不僅無法解決衝突 ,還會引發更多的問題。 認識每個人都應該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但憤怒不能成為情緒失控與 暴力傷害的理由。 了解人都會生氣,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生氣時並不代表可以使 用暴力傷害自己或別人,因為生氣並不等同於暴力。 學習到有權力的人不能傷害弱小,而是要善用權力來幫助弱小。 建立孩子性別平等觀念,教導孩子破除傳統性別角色之尊卑迷思。 體會「家」應該是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爭取安全。 學習在愛的關係裡應該是相互尊重、接納、關心,而不是佔有與傷害 。

49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9-3-1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行為反應 正視孩子外顯行為徵兆所可能帶來的警訊,持續敏感於孩子的變 化,儘可能透過與孩子會談或與家長接觸的機會,收集孩子近來 生活適應的相關資料。 不要太快標籤化孩子的不適當行為,抱著探索的心態,傳達想要 了解孩子的動機,探詢孩子在行為表象下的真正需求。 面對孩子不穩定的情緒,皆先以同理的角度作為出發點,讓孩子 知道老師能夠理解其情緒,隨後才針對行為的適當性進行探究, 讓孩子承擔自然行為後果,如:修復損毀物品,藉由安全的班級 氣氛建立,幫助孩子一步步練習如何調節情緒的方法。 嚴格禁止暴力的發生,而除了制止外,更要幫助孩子發展出不同 正向的衝突解決模式,如:練習暫停、口語表達、尋求老師幫助 等以取代原有的暴力攻擊。

50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9-3-2 如何因應目睹家暴兒少的行為反應 透過安排特定同學作為友善小天使的角色,並主動提供正向社 交技巧的示範,幫助面臨人際困境的孩子有機會從友誼關係中 練習。此外,運用班級動力的經營,鼓勵同學發揮助人精神, 以避免任何孩子成為班級邊緣人物。 幫助缺乏自信的孩子從小任務的挑戰開始,透過鼓勵與陪伴, 以逐步累積小小的成功經驗。同時,除了追求成就之外,並引 導孩子探索個人特質的長處,如:熱心、善良、認真等,藉此 回饋至自我概念的建立。 於課堂進行中安排與價值觀有關的主題討論,提供孩子思考與 表達的機會,幫助孩子從單向學習的習慣,慢慢發展至雙向討 論與腦力激盪的過程。

51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10. 面對暴力家庭的態度-接納、支持、同理 由於每個家庭故事都需要被傾聽與了解,因此,當有機會接觸 發生家暴的家庭時,要先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不評斷、不指 責,惟有傳達接納,才是幫助他們的第一步。 家庭暴力所呈現出的家人互動關係相當複雜,受暴者長期與痛 苦經驗共處的結果,會逐步發展出一般人不易理解的生活模式 與價值信念。換言之,受暴者絕對不是不想改變暴力現況,而 是向外求助有可能會為此家庭帶來更多的變動與危險。所以, 像是對施暴者展開反擊或者選擇離開暴力環境等決定,都並非 如我們想像中的單純。因此,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持續不斷提供 支持與同理,才有機會陪伴受暴者累積更多的自信與能量。

52 11-1 與家長接觸的原則與技巧 教師必須先設定適合自己的工作界限 幫助家長就是幫助孩子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11-1 與家長接觸的原則與技巧 教師必須先設定適合自己的工作界限 1.教師在協助受暴家庭時,照顧並保護自身的身心安全也是同等重要的工作。 2.設定自己在教育專長領域中能夠幫助與介入的範圍,著重校園內關懷輔導機制及親師溝通,至於其他如社區資源連結、家庭功能重建等工作等,則轉介交由適當的社會福利機構來承接。別忘了!這是一個助人專業的團隊工作,您絕對不會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的! 幫助家長就是幫助孩子 受暴家長擔心家暴事件曝光後會招致施暴者更嚴厲的報復,因此在面對 教師表達關懷時可能會表現出防衛或抗拒的態度,此時最好的方法就 是持續提供對家長的關心與支持,因為幫助了家長,孩子也就有機會 得到幫助!

53 11-2 與家長接觸的原則與技巧 再次確認孩子的安全計劃 與學校其他行政單位的連繫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11-2 與家長接觸的原則與技巧 再次確認孩子的安全計劃 確定學生接送的細節安排,包括接送的時間地點、負責接送的 成人等。 針對家長提供關於法庭判定監護權與探視權的資料予以建檔, 若遇到未有監護權或禁止探視的家長或因家暴轉學的兒童少年 之家長前來學校時可作為保護兒童的依據。 與學校其他行政單位的連繫 若遇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校內相關人員可先行召開會議,商討危機 狀況的處理流程與機制,例如當施暴者到校要求探視學生時, 由誰負責安撫施暴者情緒、誰負責打電話給家長或報警、誰負 責陪伴學生等。

54 對家長或延伸家庭因應家庭暴力的建議 1. 在暴力發生或的第一或第二個星期,專注在你的孩子身上。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你希望一切可以沒事。嘗試讓他們瞭解所發生的事情,並考慮適合他們的發展程度。 2. 找時間與你的孩子說話。記得若你不和你的孩子討論發生的暴力,他們的感覺與害怕可能形塑他們對事件的瞭解。 3. 與孩子保持親密。你的陪伴會使他們放心,並提供觀察孩子反應的機會。許多小孩會想要真正的身體接觸。時常擁抱他們,讓他們靠著你坐下,確認給他們較多的床邊時間陪伴他們,並告訴他們是被愛與安全的。 4. 維持正常的規律。儘可能維持家中原來的吃飯、做功課、處理家務、睡覺的規律,但是不要缺乏彈性。孩子可能會有困難專注在功課上,或在晚上打瞌睡的情況發生。 5. 在睡覺前花多一點時間與孩子閱讀,或玩安靜的遊戲。這些活動是希望能讓孩子感到鎮靜、助長親密與安全感,並強化生活回歸正常。花多一點時間哄孩子上床。若孩子需要,讓他們開一盞小燈睡。 6. 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對成人和兒童來說,壓力都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確保你的孩子有足夠的睡眠、運動與營養。 7. 考慮祈禱或建立正面思考。這是一個帶你的小孩返回你的教堂、寺廟、清真寺、寫詩、畫圖等等的時機,來協助你的小孩表達他們的感覺。 8. 和孩子確認暴力不是他們的錯。令人難過的是,兒童常為家中暴力的發生感到自責,因此家中的成人需要告訴孩子他們永遠不必為成人的行為負責。

55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第二節 在教學過程發揮初級預防功能

56 進行預防性教育的意義 有助於班級經營 適時協助有需要的學生,並打破暴力的代間循環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進行預防性教育的意義 有助於班級經營 藉由預防性教育,讓教師可以與一般學生探討暴力的本質,並且 教導學生正確的人我互動技巧,和自助與助人的方法,以及衝 突解決的技巧。 適時協助有需要的學生,並打破暴力的代間循環 1.當有學生表達被協助的需要時,教師可以給予陪伴 和支持,轉 介相關服務資源,並將必要的資源引進學生的家庭。 2.透過向下紮根的工作,才可打破家庭暴力的循環,讓家庭暴力 防治工作朝社區預防的方向推動。

57 如何進行預防性教育~友善班級環境的經營 運用正向管教策略,建立反暴力的班級環境。 營造相互尊重的班級氣氛,示範「愛」的表現方式 。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如何進行預防性教育~友善班級環境的經營 運用正向管教策略,建立反暴力的班級環境。 營造相互尊重的班級氣氛,示範「愛」的表現方式 。 在班級內制定並執行明確清楚的常規,幫助孩子減緩因身處家 庭暴力環境下所經驗的混亂與不可預期的無力感受。 創造更多正向經驗與成就,幫助孩子能夠自我肯定,找到正向 的自我認同方向與自我實現的舞台。 引導班級衝突的處理,示範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解決問題。 讓孩子喜歡上學、期待上學,對學校產生更多的興趣與向心力 。

58 如何進行預防性教育~預防性教案的運用 『扭轉生命旅程—24個協助 目睹兒少的實驗性教案』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索 引 主題一 如何進行預防性教育~預防性教案的運用 課程主題 單元名稱 什麼是家庭暴力 1. 什麼是家庭暴力 2. 家的風貌 求助管道與安全計畫 3. SOS~安全計畫 受害者的心情與煩惱 4. 猜一猜,是什麼躲在後面 5. 伸出一雙關愛的手 衝突與憤怒的因應 6. STOP 7. 火線衝突 8. 猜一猜,我會怎麼做 『扭轉生命旅程—24個協助 目睹兒少的實驗性教案』 本教案是由內政部家庭暴力及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婦女救 援基金會編寫,為一套專門給 國小教師使用的家庭暴力預防 性課程。 可於以下網站下載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會 CtNode=470&mp=1 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網站

59

60 教案目標介紹 定義暴力,誰該為暴力負責。 建立對家庭的健康正向認知,學習打破沉默、適時求助。 覺察危機並學習保護自己,了解資源的使用。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教案目標介紹 定義暴力,誰該為暴力負責。 建立對家庭的健康正向認知,學習打破沉默、適時求助。 覺察危機並學習保護自己,了解資源的使用。 了解自己的感覺。 建立安全接納的班級氣氛。 暴力是學習而來的行為,不是遺傳或家族病史。 學習以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情緒與解決問題。 家庭暴力不是因兒童而起,兒童無法制止。 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價值感。

61 教案特色 本教案分成低、中、高年級三套,每套各有八大主題。 每個課程主題全長為40分鐘,共分為兩個單元活動,教師可視 需要靈活運用。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教案特色 本教案分成低、中、高年級三套,每套各有八大主題。 每個課程主題全長為40分鐘,共分為兩個單元活動,教師可視 需要靈活運用。 八大課程主題之間具連貫性與順序性,建議先從主題一「什麼 是家庭暴力」開始進行教學,若實際施行時有困難依序進行, 除主題一之外,其他主題可由老師自行調整使用,但仍需留意 每個課程主題的先備知識。 課程主題雖然是依目睹暴力兒童的需求而設計,但對於一般兒 童仍具備學習效果。

62 課程內容 主題一:什麼是家庭暴力 1.能認識何謂暴力,知道暴力包含那些類型,並對「暴力」形成正確的概念。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一:什麼是家庭暴力 1.能認識何謂暴力,知道暴力包含那些類型,並對「暴力」形成正確的概念。 2.強調家庭暴力不是兒童的錯,兒童不需要為家庭暴力負責。

63 課程內容 主題二:家的風貌 1.能認識家庭形態的多元樣貌,接納每個家庭的獨特性。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二:家的風貌 1.能認識家庭形態的多元樣貌,接納每個家庭的獨特性。 2.能夠瞭解當處於身心受到安全威脅之情境下,談論家庭秘密將被視為求助的必要態度與管道。

64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三: SOS~安全計劃 能了解家暴受害者基本的求助資源,並能 知道如何報警求助。

65 討論「安全計畫卡(示範版)」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安 全 計 畫 姓名:曾聰銘
索 引 主題一 討論「安全計畫卡(示範版)」 家人打假,有緊急危險時,可以幫忙我的人: 外婆 樓上的吳媽媽 大樓的管理員伯伯 教會的林叔叔(但是只有早上才在,晚上就沒有上班了,記得只到晚上八點) 小明的媽媽(住7-11樓上,如果前面的人都不管用,可以跑到7-11找小明媽媽) 求救的電話號碼: 警察110 婦幼保護專線的社工113 外婆(03) 電話在客廳,萬一爸爸在客廳打媽媽,該怎麼求救: 拿無線電話或是媽媽的手機,躲在房間裡面打電話求救(記得先鎖門) 如果爸爸真的太兇了,可能先偷偷溜出門比較好,可以去找管理員或吳媽媽求救。 如果真的沒辦法的話,只好等到隔天去學校再跟老師求救了。 當家人打架,躲到哪裡是安全的,才不容易被波及到: 自己的房間裡 或是假裝到廁所去上大號 如果要先搬到安全的地方住一陣子,一定要帶的貴重物品是: (或是我覺得對我最有意義,讓我會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東西是:) 書包、遊戲機、爺爺給我的護身符、全家福照片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也能帶著我的睡褲 姓名:曾聰銘 住址:台中市快樂路二段10號2樓 (平安社區B棟) 安 全 計 畫

66 課程內容 主題四:猜一猜,是什麼躲在後面? 讓兒童瞭解情緒的類型,並能認識家暴目睹兒童一般行為反應背後的情緒狀態。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四:猜一猜,是什麼躲在後面? 讓兒童瞭解情緒的類型,並能認識家暴目睹兒童一般行為反應背後的情緒狀態。

67 主題五:伸出一雙關愛的手 能以關懷、接納的態度去支持家暴目睹兒童的遭遇、心情及困難。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五:伸出一雙關愛的手 能以關懷、接納的態度去支持家暴目睹兒童的遭遇、心情及困難。

68 課程內容 主題六: STOP 1.了解暴力加害人的情緒與行為模式, 學習非暴力的人我互動技巧。 2.能學習衝動控制技巧而不使用暴力。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六: STOP 1.了解暴力加害人的情緒與行為模式, 學習非暴力的人我互動技巧。 2.能學習衝動控制技巧而不使用暴力。

69 課程內容 主題七: 火線衝突 1.瞭解人際衝突發生的原因,以及學習辨識衝突當下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七: 火線衝突 1.瞭解人際衝突發生的原因,以及學習辨識衝突當下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練習如何避免爭吵,包括基本的溝通態度、情緒的覺察與表達,發展問題解決技巧。

70 課程內容 主題八:猜一猜,我會怎麼做 1.能用正確的觀念與安全的做法來因應家庭內的暴力衝突。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課程內容 主題八:猜一猜,我會怎麼做 1.能用正確的觀念與安全的做法來因應家庭內的暴力衝突。 2.能知道想法可以改變心情,學習情緒調適的方法。

71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教學技巧 本教案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包括了:團體討論、分 組討論、角色扮演(戲劇演出)、分析「想法-情 緒-行為」之間的關係、活動演練(遊戲)等。 帶領討論時的技巧: 普遍化(讓學生瞭解目睹家暴的感受是正常且一般的): 「有許多人都曾看過爸媽吵架,都會有不好受的感覺;看到 爸媽吵架會生氣,難過…,這些是很正常的感受…」 替代化(讓學生透過說故事或演戲,而不是用’’我’’ 這個角色來直接描述,來討論家暴的相關議題,有助於學生 在安全的環境中接觸自己的經驗)

72 主題二 主題 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教學技巧 為了強化教學目標,不同課程主題間可搭配使用。 如:當學生從主題一「什麼是家庭暴力」了解暴力 是不對的,則可再搭配主題六「STOP」或主題七 「火線衝突」,進一步學習以非暴力的方式來控制 脾氣與解決衝突 。 更多詳細的教案內容與單元活動,請翻閱內政部 出版「扭轉生命旅程—24個協助目睹兒少的實驗性 教案」 。也可從婦援會網站下載教案相關內容與 完整的圖檔

73 主題三:應用篇Q&A 1.總複習以上學習的概念 2.如何辨識、通報目睹兒少 3.了解社政系統的角色及工作職責 4.了解可連結的相關資源網絡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主題三:應用篇Q&A 1.總複習以上學習的概念 2.如何辨識、通報目睹兒少 3.了解社政系統的角色及工作職責 4.了解可連結的相關資源網絡

74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實務演練一 你有一個班上的學生叫小豪,情緒起伏很大,常一生起氣來就推倒別人的桌椅,威脅同學,班上同學都不喜歡他。此外,你發現爸爸有時會到校找小豪,你察覺小豪對爸爸的到來會感到害怕,你該怎麼做?

75 現場處理 老師處理的方向 制止現場的暴力行為。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老師處理的方向 現場處理 制止現場的暴力行為。 了解並判斷小豪行為背後想表達的情緒與需求,並且請小豪負起責任把桌椅歸位排好,接著教導其舒解情緒的替代方式。例 如:找老師聊聊。 請輔導室協助,與小豪的爸爸、主要照顧者或小豪進一步談話, 了解爸爸到學校找小豪的原因,並討論可能的因應方式,支持小豪的心情。

76 老師處理的方向 行政處理 請學校行政系統留存必要的文件備份(例如保護令、法院判決文件備份影本),以保護小豪的身心安全。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老師處理的方向 行政處理 請學校行政系統留存必要的文件備份(例如保護令、法院判決文件備份影本),以保護小豪的身心安全。 與學校相關行政系統討論如何因應爸爸的來訪,建立安全機制,必要時結合警政或聯繫社福機構協助保護措施。

77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實務演練二 班上有一個學生婷婷常遲到,在班上上課時也經常昏昏欲睡,並且常缺交功課,與同學很少互動,下課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你打電話給婷婷的媽媽,言談中媽媽表示擔心婷婷,但希望下次老師打電話來不要讓爸爸知道,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後來你發現孩子學習的情況依舊沒有改善,你會怎麼做?

78 老師處理的方向 現場處理 找時間單獨與婷婷談話,關心婷婷在家的作息 ,了解婷婷遲到行為背後的家庭狀況。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老師處理的方向 現場處理 找時間單獨與婷婷談話,關心婷婷在家的作息 ,了解婷婷遲到行為背後的家庭狀況。 找機會把媽媽邀請到學校討論婷婷在校的適應 及人際關係,進而支持媽媽照顧婷婷的可能困 擾,與媽媽一起討論如何協助婷婷在校的適應 。

79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老師處理的方向 行政處理 如果已經與媽媽有正向的互動,可再進一步關 心婷婷在家的情況,如察覺及判斷有家暴疑慮 或其他需求,可以提供媽媽相關協助資源。

80 Q1:如果孩子在班上情緒爆發或 有暴力行為出現,我該怎麼做?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1:如果孩子在班上情緒爆發或 有暴力行為出現,我該怎麼做? A :現場的行為處理(避免情緒激化) 透過溫和但堅定的語氣先制止孩子的暴力行為,提醒 班級一致的規則 (例:老師知道你現在很不高興,先讓 老師知道怎麼一回事,但在班上不能使用破壞東西或 是傷害別人的行為),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情與接納 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可以有情緒,但不可以有暴 力。

81 Q1:如果孩子在班上情緒爆發或 有暴力行為出現,我該怎麼做?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1:如果孩子在班上情緒爆發或 有暴力行為出現,我該怎麼做? 探索問題來源是否有目睹家庭暴力的可能性 接著,再陪伴孩子在經驗挫折或衝突的情境下練習向 對方表達自己生氣的原因或向大人求助,找到適當的 表達情緒或宣洩情緒的方法,以有效的完成自己期待 的結果,並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正向的互動關係。 (可參考教案單元七-火線衝突)

82 Q2:身為老師的我,在校園裡 可以怎麼幫助 目睹家暴的學生?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2:身為老師的我,在校園裡 可以怎麼幫助 目睹家暴的學生? A :為了預防家暴的世代循環,對於目睹家暴的學生 而言,「學校老師」這個角色的特殊意義在於扮 演一個非暴力的成人角色示範,同時,營造安全 友善的校園生活環境,透過教育的過程,帶領孩 子學習正確的知識與態度,幫助孩子獲得情感上 的滋養,讓他/她們有機會經驗到與家庭不同的生 命經驗。 當我們為孩子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就有可能在孩子當 下或是未來生活產生正向的影響力。

83 Q2:身為老師的我,在校園裡 可以怎麼幫助 目睹家暴的學生?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2:身為老師的我,在校園裡 可以怎麼幫助 目睹家暴的學生? A :其次,教師最重要職務之一是教學,因此可以透 過預防性教育的課程,讓有關家暴的議題在課堂 上可 以有機會被談論,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學生 被特殊化或標籤化的擔憂,提高他們未來在需要 的時候向你求助或與你討論家庭困擾的意願。 另外,你也可以透過所觀察到孩子在校的適應困擾而 進一步與學生或是家長討論,傳達你對學生的關 心與擔心,讓學生與家長感受到你善意的關懷, 也讓學生與家長選擇是否坦露家內的狀況,以及 是否需要請你協助他們尋求其他處理家暴的資源 。

84 Q3:老師在協助處理 學生家中暴力事件時的角色?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3:老師在協助處理 學生家中暴力事件時的角色? A :老師們可能會面臨到教師角色的限制,如果學生 的處境超過老師所能協助的範圍時,建議轉介至 適當的服務機構,由相關服務機構來承接對家庭 的協助工作,而老師的角色和協助方向,則可以 定位在協助孩子在校的適應狀況,並且給予持續 穩定的角色示範。此外,如果學校當地外在服務 機構的資源不足,建議校內相關輔導或行政人員 可以,提供老師更具體的支持力量,共同協助帶 班老師討論在校園生活中關懷協助目睹家暴孩子 的一些具體做法。

85 Q4:如果受暴家長因為擔心施暴者知道,而不願意接受協助的話,我該怎麼做呢?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4:如果受暴家長因為擔心施暴者知道,而不願意接受協助的話,我該怎麼做呢? A :遭受家庭暴力傷害的受暴成人,出於尊重當事人 自我決定的前提下,需要得到當事人本身的同意 ,資源才有辦法介入。而受暴者當下不願求助的 反應有可能與許多切身安全及需求的考量有關, 但只要我們能夠以開放的態度且持續扮演一個支 持與傾聽的角色,並適時的提供相關的協助資源 讓受暴者知道求助的管道,當他有需要的時候便 能知道可以如何求助了。

86 Q5:如果施暴家長發現了我關心、或正在協助 學生因應目睹家暴的情況,該怎麼辦?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5:如果施暴家長發現了我關心、或正在協助 學生因應目睹家暴的情況,該怎麼辦? A:這是許多老師的擔心,但其實有些家長雖會對配偶施暴,但 不一定會針對其他人或是學校老師具有威脅性,甚至可能也 會關心孩子的需要,老師可針對在校觀察到孩子的需求與家 長溝通並予以提醒,但如果評估家長特質是容易情緒反應過 大並具有威脅性時,建議老師可事先與校內相關行政人員開 會討論如何啟動校內的安全系統以因應可能的危機事件發生 ,並與校外家暴防治的社工單位作事前的討論,研擬危機的 因應方式,以減輕個別老師後續的心理負擔。如察覺施暴家 長有威脅恫赫的舉動,基於保護自身與受害者的安全前提下 ,建議不需透露保密的訊息。例如:通報人是被保密的,老 師不需透露由誰通報,可不承認是自己通報的,避免騷擾。

87 Q6: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6: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老師可以依照現行的校園三級預防輔導措施來協助目睹家 暴的學生,並且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通報動作: 1.你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需求為何,如果孩子有輔導的需要 ,可轉介由學校專業輔導教師進行輔導,若經評估需三級 輔導人力共同協助,則可運用所轄「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 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結合心理師、社工師、精神 科醫師等專業輔導人力進行輔導。 2.目睹家暴學生本身也有受虐情況的時候,應該依照兒童及 少年福利法第34條進行通報。

88 Q6: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6: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3.知道學生家中有家暴的狀況,但是學生本身並沒有肢體受虐、 也沒有明顯身心症狀: 可依「家庭暴力與兒童保護事件通報表」內,「案件危機評估」 作為標準,也就是說當學生家裡有下列情況的任何一種時要依 家庭暴力防 治法第50條進行通報: (1)被害人有再受暴之虞,並有可能危及其生命 (2)被害人有緊急情事需協助 (3)被害人遭受相對人或家屬以生命安全作為威脅 (4)其他法律另有規定或經評估需要協助之案件

89 Q6: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6: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4.如果沒有第2項及第3項情形,而發現成人的衝突, 導致家中的兒童少年有未獲適當照顧的情形,可轉 介高風險家庭服務方案通知社政單位評估處理。 5.以上各類因應處理方式,可參閱教育部出版的「教 育人員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手冊」。

90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7: 通報之後,我還能做些什麼? A :通報前後老師需表現安定沉穩並可與社工合作以適時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準備與鼓勵。如果孩子還能持續到校,請持續對孩子表達適當的關心。

91 Q8:我擔心通報之後,孩子反而受到 更不當的對待,我該怎麼辦?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8:我擔心通報之後,孩子反而受到 更不當的對待,我該怎麼辦? A:通報並不是一項懲罰,而是更積極地運用社會福利資源以針 對有危機的家庭進行適當的干預,因為我們都擔心家暴問題 持續的擴大,對兒童的成長會造成更不利的影響,所以通報 是絕對必要採取的行動。如果老師對於通報的後果有所擔心 ,建議可先去電諮詢家暴諮詢及通報單位-家庭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與社工先討論你的擔心,以及你在學校所需要面 對學生及其家庭的壓力。透過這樣的討論,社工可幫助老師 瞭解當地後續的處遇方式,而老師也可幫助社工對於學生家 庭有初步的認識,協助社工能夠進行更適切的干預。在通報 前後期間只要孩子能持續到學校就學,老師穩定的關懷對孩 子就是一種支持的力量。

92 Q9:為什麼通報之後,我無法知道社會局社工對孩子或家庭的介入是如何?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9:為什麼通報之後,我無法知道社會局社工對孩子或家庭的介入是如何? A:由於通報後需透過公權力介入家庭,所以,家庭成 員往往因處於非自願的狀態而容易出現情緒反彈的 現象。一般而言,政府社會局社工必須在接獲通報 後,展開調查評估,如果是兒童保護案件需以見到 兒童本人為原則,評估是否為兒保案件。 如果確認是兒保案件後,社工才能依法針對兒童及其 家庭進行必要的介入及輔導。如果評估兒童處在高 度危機需緊急安置的情況則會在72小時內進行安置 ,但為保障兒童安全,所以無法對施暴者或是非相 關人等透露安置住所。

93 Q10:為什麼有時候通報之後, 社工沒有立刻安置孩子?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10:為什麼有時候通報之後, 社工沒有立刻安置孩子? A :因為社工安置兒童需根據以下的評估標準: 1.兒童及少年已遭受嚴重身體虐待或情緒傷害,家長拒絕或無能保護兒童及少年。 2.兒童少年處遇危險環境,有相當大可能造成傷害,且家長拒絕或無能保護兒童少年。 3.虐待疏忽已存在多時,且已累積造成傷害,然而家長拒絕接受相關家庭服務。 4.曾口頭威脅要傷害或殺死兒童及少年,或有傷害之可能性,而家長未採取合理行動避免不幸發生。 此外,家外安置決策十分複雜,社工員須視個案狀況加以 考量。

94 Q11:我如果要協助目睹家暴兒少或是他的家庭,我可以找到的相關資源有哪些?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11:我如果要協助目睹家暴兒少或是他的家庭,我可以找到的相關資源有哪些? 目睹家暴兒少 關懷兒童 身心發展 醫院兒童身心科、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關懷就學需求 學校及老師 關懷人身安全 與法律問題 警察局 地方法院服務處 關懷受害者 保護及輔導 各縣市家暴防治中心、 婦幼庇護中心 目睹兒童服務、 諮商中心等 關懷一般性需求 親友、社區、 教會等非正式資源

95 Q12:我可以去哪邊詢問找到更多關於 目睹家暴兒少的輔導或是教學的資源?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Q12:我可以去哪邊詢問找到更多關於 目睹家暴兒少的輔導或是教學的資源? A :1.有關在當地實際遇到的目睹家暴學生狀況,可去電當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尋求相關資源或協助。 2.如欲索取目睹兒少預防性教案,請去電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 (02) 或直接下載網站資源 。 3.如欲索取更多有關目睹家暴兒少輔導或預防性教案的輔助媒材與圖檔,請去電婦女救援基金會目睹家暴兒童諮詢專線: (02) 或直接下載網站資源

96 參考書目 索 引 主題一 主題二 主題三 參考書目 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2006)。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內政部出版。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07)。扭轉生命的旅程-24個協助目睹兒少的實驗性教案。內政部出版。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2008)。我可以做什麼?協助兒童遠離家庭暴力-教保人員訓練手冊。內政部出版。 沈瓊桃(2005)。〈目睹婚暴暨受虐對青年的長期影響及其保護因子〉。「目睹暴力兒童及少年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頁:90-133。台北:婦女救援基金會。(2005年10月21日) 教育人員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手冊。教育部修訂中。 童伊迪、沈瓊桃 (2005)。婚姻暴力目睹兒童之因應探討。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1,頁: 。

97 出 版: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編 者:財團法人 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總 校 閱:康淑華 總 執 筆:陳立容 工作小組:楊素雲、鍾惠慈、洪意晴 教案插畫:何文瑩


Download ppt "桃園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臨床心理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