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 5.1 财政政策 5.2 货币政策 5.3 产业政策 5.4 收人分配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 5.1 财政政策 5.2 货币政策 5.3 产业政策 5.4 收人分配政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 5.1 财政政策 5.2 货币政策 5.3 产业政策 5.4 收人分配政策

2 重点问题 ●财政政策的含义、特点、功能及其选择 ●货币政策的含义、特点、功能及其选择 ●产业政策的含义、特点、功能及其选择
●收入分配政策的含义、特点及其选择

3 5.1 财政政策 5.1.1 财政政策概述 5.1.2 财政政策手段及其功能 5.1.3 财政政策类型及其运作

4 5.1.1 财政政策概述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需求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称。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同总需求波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内在联系,调整财政收人与财政支出,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关系调节总需求变动及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性。二是强制性。

5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的特点 (1)在调控内容上,从对国民收入的整个分配过程的调控转到以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调控重点。 (2)在调控方式上,从以通过行政手段发挥作用为主转到以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发挥作用为主。

6 3.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 财政从来就是政府的财政,是政府行政的物质基础。所以财政的职能取决于政府的职能。我国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 (1)调节资源合理配置。对于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诸如国防、外交、文化、教育、卫生以及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等,完全或主要由政府财政来提供,这是财政最基本的职责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参与经济领域的调控。 (2)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税收负担;收入差距。

7 (3)调节供求总量平衡。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主要指通过调整税率、关税率、政府公共支出以及税种来影响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
(4)调节货币流通状况。其一,财政政策与银行信贷活动的间接制约关系可以调节银行信贷资金收支平衡,其二,财政政策可以联合货币政策以弥补财赤字。

8 5.1.2 财政政策手段及其功能 所谓财政政策手段,就是全部财政调节参数的总和。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等。 1.国家预算。 (1)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及其平衡状态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供求的平衡关系。

9 (2)国家预算的支出结构可以调节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国家预算手段的调控功能的大小,与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关系极大。比重愈高,国家预算调控的力度就愈大;比重越低,国家预算调控的力度就愈小。国家预算支出的是资金,增加对某个部门资金的供应能促进该部门的发展,而减少对某个部门资金的供应就能限制该部门的发展。

10 2.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具有如下功能。 (1)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平衡; (3)调节各种收入分配。

11 3.国债 (1)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 (2)调节产业结构。 (3)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

12 4.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提取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或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是配合价格政策和工资政策发挥调节作用的一个政手段。 (1)配合价格政策以稳定价格; (2)促进外贸收支平衡; (3)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13 5.转移支付 财政的转移支付,原意是指财政资金的转移,它是财政支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拨付的各项补助、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以及政府向个人提供的社会保障资金。我国的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将集中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按照一定的标准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一项制度。它也是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转移支付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纵向不平衡和地区间的财政横向不平衡 。

14 5.1.3 财政政策类型及其运作 1.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效应
5.1.3 财政政策类型及其运作 1.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效应 按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分类,可以分为总量财政政策和个量财政政策;按调节方式分类,可分为自动调节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按调节客体分类,可分为存量财政政策和增量财政政策;按财政调节手段分类,可分为税收政策、国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等;按财政政策作用的期限分类,还可分为长期财政政策、中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重点是要掌握总量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效应。

15 (1)松性财政政策,也叫膨胀性或赤字性或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指增加和 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其具体措施和效应是:
1)采用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等措施,可以收到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刺激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和扩大社会供给的效应。 2)采用扩大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赤字的措施,可以收到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投资和扩大就业的效应。 3)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人国债和投放货币,能够收到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和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生产的效应; 4)通过财政补贴使财政支出扩大和财政赤字增多,可以收到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的效应。

16 (2)紧性财政政策,也叫紧缩性或盈余性财政政策。这是指减少或抑制社会 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其具体措施大致与松性财政政策的措施相反。
1)增加税收、提高税率和缩小减免税范围,其效应是减少微观经济主体的 收人,抑制其投资需求,从而减少供给。 2)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其效应是缩小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过 热;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政府卖出国债、吸收货币,其效应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压缩社会总需求以降低经济过快过高的发展速度。 3)减少财政补贴,使财政支出得到控制、减少财政赤字,其效应是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

17 (3)中性财政政策。一般认为,中性财政政策是对社会需求保持中立的财政 政策,这种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性的后果。 按这一政策,在每一财政年度,财政支出根据财政收入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安排, 收支之间保持基本平衡。

18 2.财政政策的运作 财政政策的运作,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运作。 从短期来说,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以达到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实现这个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必须发挥“相机抉择”的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搭配运用“松”、“紧”政策;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也可以搭配使用“紧”、“松”财政政策。

19 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要实现这一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
其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调整、改革税制。在预算中优先安排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投资。 其二,运用财政贴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的发展; 其三,通过合理确定国债规模,用于能源、交通的重点建设; 其四,调整和改革整个税制体系,或者调整部分主要税制,以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20 5.2 货币政策 5.2.1 货币政策概述 5.2.2 货币政策的运作

21 5.2.1 货币政策概述 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5.2.1 货币政策概述 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的一般行为过程。 广义的货币政策,不仅包括中央银行对货币、信贷控制与调节的行为准则,还包括中央银行对货币、信贷控制与调节的一般行为过程: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货币政策中间指标或监测指标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行为的传递,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等。

22 (1)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货币供应量。 (2)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体是中央银行。 (3)货币政策是经济理论或货币信用理论在宏观货币、信贷管理中的具体实践。

23 2.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在 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有四个,即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家收支平衡。

24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所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可操作、可计量、可监控的金融变量。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一般有五条,即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

25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介指标一般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汇率和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
在我国,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

26 4.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7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要用的政策手段。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条件。 3.公开市场业务;

28 4.其他手段。 其一,道义上的劝告。 其二,中央银行直接向所要支持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贷款。 其三,提供优惠的利率。 其四,直接信用管制。

29 5.2.2 货币政策的运作 货币政策的种类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三类,即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均衡性货币 政策。三种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效应。 扩张性货币政策。它是指货币供应量较大地超过了货币需要量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选择

30 5.3 产业政策 5.3.1 产业政策概述 5.3.2 产业政策的功能及其合理化 5.3.3 产业政策的选择

31 5.3.1 产业政策概述 1.产业政策的含义 所谓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依照国民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其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对资源配置结构进行调整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包括了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32 2.产业政策的特征: (1)更深层的干预色彩。 (2)更强烈的赶超意识。 (3)更着重于调节供给。 (4)更长的调节时间。

33 5.3.2 产业政策的功能及其合理化 1.产业政策的功能 产业政策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1)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功能。
5.3. 产业政策的功能及其合理化 1.产业政策的功能 产业政策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1)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功能。 (2)对资源配置结构的导向功能。 (3)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协调功能。 (4)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组合功能。

34 2.产业政策的合理化要求 (1)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规律。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 (2)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 (3)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 (4)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

35 5.3.3 产业政策的选择

36 5.4 收人分配政策 5.4.1 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概念 5.4.2 收入分配政策的功能 5.4.3 收入分配政策的类型与选择

37 1.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个总量指标。 狭义的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一年创造的新价值。 从实物形态看,它是社会总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扣除其所耗费掉的生产资料后所剩下的物质产品。

38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各社会集团和 成员之间的分配。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在我国,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职工的个人收入和企业纯收入两大部分。

39 国有企业纯收入是生产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产品,除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和支付保险费外,它的大部分以税金、上缴利润和资金留用形式分配。
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全民所有制经济有所不同。我国集体经济中的主要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和集体的纯收入。集体的纯收入,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上缴国家,一部分作为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和各种合作事业基金。

40 3.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分配。这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主要通过国家预算与服务行业的收费来实现。价格、利息等经济杠杆,也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此外,各种劳务付费、居民之间的馈赠、生产单位直接举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等,也可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发生影响。

41 5.4.2 收入分配政策的功能 1.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功能。
5.4.2 收入分配政策的功能 1.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功能。 这是收入分配政策的首要功能,它通过直接调节总需求和间接调节总供给来实现。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形成总需求,而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则形成总供给,因而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的确定及其同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总需求的增长状况。

42 收入分配政策对总供给只发生间接影响,主要有三条影响途径:
一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影响社会总供给。 二是通过贯彻正确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劳动的,以促进供给增加。 三是通过资金积累增加供给能力。

43 2.调节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矛盾的功能 (1)从短期来看,收入分配政策对需求结构起调节作用,使其适合于供给结构的要求。 一是通过调节收入变动影响需求结构的变化。 二是利用差别价格调节需求结构。

44 (2)从长期来看,收入分配政策会对供给结构起调节作用,即,使供给结构适合于需求结构的要求。这种作用的实现同样有两条途径:
其一,变动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的分配比例。利用投资分配机制调节供给结构的最重要途径,是在调整新增投资的同时,通过资产增量来带动资产存量的重新组合与更新,使供给结构的变动趋向于需求结构。

45 其二,利用差别利率、税率、工资、价格等分配机制,调节资产、劳动和技术诸要素的产业配置结构,使它们从那些产品供过于求的部门转向供不应求的部门,以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调节经济利益矛盾的功能

46 5.4.3 收入分配政策的类型与选择 1.收入分配政策的类型
5.4.3 收入分配政策的类型与选择 1.收入分配政策的类型 (1)超分配性收入分配政策。它是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大于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生产量,即出现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超分配。这种收入分配政策使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所形成的社会总需求大于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供给,并且也有可能大于历年积累起来的总供给,超出社会总供给的实际增长能力。超分配性收入分配政策是一种需求刺激性宏观经济政策,其主要功能是扩张总需求。

47 (2)平衡性收入分配政策。它是指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大体上等于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生产量,以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平衡性收入分配政策只有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效应,而没有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的作用。

48 (3)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它是指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小于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生产量。这种收入分配政策所形成的社会总需求,往往小于社会总供给,因而其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

49 2.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 就当前而言,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建立健全法制以减少黑色或灰色收入的源头、推出系列配套政策逐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和地区发展差异过大问题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


Download ppt "第五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 5.1 财政政策 5.2 货币政策 5.3 产业政策 5.4 收人分配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