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2 定义 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 染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3 多见于 育龄女性 老年人 免疫功能低下者

4 老年人主要病因 (一)自身免疫能力减退 (二)诱发因素增多 (三)常见致病菌各有不同

5 (一)自身免疫能力减退 ①随着年龄增大,膀胱收缩无力,排尿反射逐渐减弱,排尿后膀胱内仍有较多尿液,甚至出现尿潴留。 全身因素
  防御功能逐渐衰弱:正常人的尿路对外来细菌等的入侵有较好的防御能力。尿液流出可把病菌;冲出体外:尿液中一些高浓度物质如尿素,以及尿路中的酸性环境等均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对于老年人来说,尿路的防御机制发生了变化:   ①随着年龄增大,膀胱收缩无力,排尿反射逐渐减弱,排尿后膀胱内仍有较多尿液,甚至出现尿潴留。

6 (一)自身免疫能力减退 全身因素 ③老年人的肾脏和泌尿道发生退行性病变,局部粘膜抵抗力低下。
   ②60岁以上的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或肥大,老年女性易得膀胱颈梗阻,加之老年人易患尿路结石等病,这些均可导致排尿不畅,有时还需要导尿,由此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有人统计,青年人导一次尿感染率只有1%,而老年人导一次尿可高达5%—10%。   ③老年人的肾脏和泌尿道发生退行性病变,局部粘膜抵抗力低下。   ④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细菌的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由于上述变化,老年人患了尿路感染,就不易治愈或反复发作。

7 2.急性发作治疗不彻底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需要有足量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但不少老年患者常常由于医疗费用、就诊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能完成全疗程,或不能按医生要求到医院随访,以致造成治疗不彻底。

8 (二)诱发因素增多   1、全身因素    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骨折、肿瘤、外伤以及其他慢性 疾病,经常长期卧床及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都可以使尿路感染的机会增多。   2、局部因素    老年患者因为前列腺疾病、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膀胱颈硬化以及女性子宫脱垂等因素均使膀胱输尿管排出不畅,尿反流增加,加上排尿功能紊乱而易泌尿系感染。细菌在引流不畅的的膀胱尿液中增殖极快,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为老年黏性复发性泌尿系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3、医源性因素    老年人因为前列腺增生,脑血管意外及泌尿系肿瘤等疾病需要进行多种尿道操作,如导尿、尿道手术、膀胱镜检查,尤其是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术后更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和病菌的侵入,使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老年人其他系统感染因长期相对大剂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使部分患者可发生泌尿系的霉菌感染

9 (三)常见致病菌各有不同   泌尿系感染多是由需氧菌所引起,厌氧菌仅出现无直肠膀胱瘘或其他泌尿道和肠道异常沟通的病人。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的泌尿系感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大肠杆菌所占的比例明显。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肠球菌以及其他革兰阳性菌、霉菌、衣原体的感染率也逐渐增高,这是由于老年人的泌尿系感染多为慢性、反复发作及院内或社区内获得性感染所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也在不断增多。

10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90% 血行感染:临床少见

11 易感因素 女性 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 使用尿道插入性器械 机体抵抗力低下 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炎症

12 临床表现 膀胱炎 急性肾盂肾炎 无症状性细菌尿

13 临床表现 急性膀胱炎膀胱刺 膀胱刺激征 尿路刺激征重: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不尽感和下腹部不适。 全身中毒症状轻:多无畏寒、发热、肌肉
关节疼痛和消化道症状

14 临床表现 尿液变化:混浊、脓尿或血尿。 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症状:突发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 痛、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
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征;腰痛、肋脊角及输 尿管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轻  症:泌尿系统症状和尿液改变。血行感染:全身症状突出。上行感染:尿路局部症状明显。 尿液变化:混浊、脓尿或血尿。

15 临床表现 无症状细菌尿:病人有真性细菌尿但无尿路感 染症状,又称隐匿型尿路感染。 并发症:肾乳头坏死:高热、剧烈腰痛、血尿、 肾绞痛。
  肾周围脓肿:单侧明显腰痛,向健侧 弯腰时疼痛加剧。 肾乳头坏死:  高热、剧烈腰痛、血尿、肾绞痛。  可致败血症、急性肾衰竭。

16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液常规和尿细胞计数 常规: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WBC增多、WBC 管型,蛋白阴性或微量(<2.0g/d,小分子)
  细胞计数:脓尿-WBC≥8×106/L 尿细菌定量培养   真性菌尿养:排除假阳性,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 培养≥105/ml;无尿感症状,2次清洁中段 尿定量培养均≥105/ml ,为同一菌种。 血常规:WBC增多(急性肾盂肾炎)

17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影像学检查 (1)肾盂静脉造影:急性期不宜 (2)B超: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及肾的形态

18 治疗目的 消灭病原体 控制临床症状 去除诱因 防止复发

19 治疗要点 急性膀胱炎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 应用抗生素 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 碱化尿液 口服碳酸氢片
急性膀胱炎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 应用抗生素 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 碱化尿液 口服碳酸氢片 无症状细菌尿 一般不予治疗 再发性尿路感染 寻找病因,去除易感因素

20 疾病的预防 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饮水多,排尿也多,尿液会持续不断地冲刷泌尿道,即使有细菌侵犯,在尿流冲洗下不易立足繁殖,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要注意阴部的清洁。不论男女都要每日清洗外阴部,不让污垢积聚,免得细菌从尿道口侵入。

21 疾病的预防  经常食用利尿菜果,如冬瓜、西瓜等。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清除尿路感染有好处。 留置尿管病人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做好护理,做好膀胱冲洗和集尿袋更换工作。教会病人定时放尿,引流袋位置不能高于膀胱位置,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及周围皮肤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22 疾病的预防 长期卧床病人 除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防止床单位不洁引起上行感染,做好解释工作,加强皮肤会阴部护理,定期检查尿常规,及早诊断和治疗 认真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针对病情,对病人进行充分的宣教,解除患者心理恐惧和失望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3 护理问题 排尿障碍 尿频、尿急、尿痛 体温过高 疼痛 焦虑 潜在并发症 :肾乳头坏死和肾周脓肿

24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尿培养标本采集 用药护理

25 护理措施 我 知道 1、基础护理 排尿的护理:有尿意立即排尿。 排便护理:排便后擦拭应从前向后
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空气流通的病室环境。注意个人 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排尿、不憋尿。饮食清淡而富有 营养且易消化,饮水量在2000ml/d以上,使尿量增多,以冲 洗尿路,促进细菌、毒素分泌物的排出。 排尿的护理:有尿意立即排尿。 排便护理:排便后擦拭应从前向后 病情观察:体温变化、尿的量、色、气味,并做好记录,急性期应加强观察泌尿系统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防止发生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体温变化以防肾脓肿。有尿意立即排尿,减少膀胱的过度膨胀;

26 护理措施 2、症状体征的护理 发热:39℃以下可等抗菌药起效后自行下 降,39℃以上可用物理、药物; 尿路刺激症:多饮水,转移注意力。

27 护理措施 3、用药护理:72小时无效可更换抗菌素或联合,疗程(10-14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尿检阴性后再用药3-5天)、用磺胺药多饮水。

28 护理措施 尿细菌定量培养:清洁中段尿、清晨第1次尿; 抗菌素应用之前或停药5天之后; 留尿时严格无菌操作,1h内送检。
4、尿细菌学检查的护理: 尿细菌定量培养:清洁中段尿、清晨第1次尿; 抗菌素应用之前或停药5天之后; 留尿时严格无菌操作,1h内送检。 (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

29 护理措施 (五)健康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劳累 多饮水、勤排尿是最简便预防尿感的措施 严格掌握尿路器械检查 定期随访

30 保健指导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过度劳累 提高机体免疫力 多饮水 及时控制局部炎症 严格尿路器械检查

31 祝大家工作顺利! 谢谢支持!


Download ppt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