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豆类、谷实类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豆类、谷实类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豆类、谷实类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第三章 豆类、谷实类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2 第一节 共同存在的有害物质 第二节 豆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第三节 谷实类饲料中的有害物
第四节 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3 教 学 要 求 掌握豆类、谷实类及块根块茎类饲料饲料中共同存在的有害物质——PI、PHA、植酸、抗维生素、NSP等对动物的毒害作用;掌握大豆、高粱、荞麦、马铃薯中的主要抗营养物质及其合理利用的方法。 了解毒麦、木薯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木薯的合理利用途径。

4 第一节 共同存在的有害物质 一、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
第一节 共同存在的有害物质 一、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 二.植物性红细胞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 Lectin) 三、植酸(phytic acid)与植酸盐 四、胃肠胀气因子(flatulence factor) 五、抗维生素(antivitamine) 六、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rides) 七、变应原性物质( allergens )

5 一.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 1
一.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 1.概述 酶抑制剂:是一类能抑制某些酶活性的物质。其中对动物影响最大的是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 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 糜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

6 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竞争性抑制:是抑制剂争夺底物与酶结合,增加底物浓度可使抑制减弱,如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非竞争性抑制:
可以降低酶的活性,如氰化物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引起内窒息。

7 (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
1.在饲料作物中的存在情况 大豆、豌豆、山黧豆、油菜等多种植物中都含有PI。普遍存在且有代表性是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 ,TI)和糜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 PI主要存在于作物种子中,种子发芽可影响其活性。

8 2.PI的化学性质 PI的性质会依作物的不同而有差别: (1)大豆: 分离出两类PI: Kunitz抑制酶:对TI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Bowman-Birk抑制剂:既可抑制TI,又可抑制CI (2)苜蓿:为皂甙-肽/皂甙-氨基酸络合物,对热有高度稳定性。 (3)马铃薯块茎:已鉴定出13种,分为3类:糜蛋白酶抑制剂、对热稳定型、羧肽酶抑制剂;

9 3.PI对动物的有害作用 (1)抑制动物的生长:降低对蛋白质饲料的消化利用;同时造成内源含硫氨基酸的大量损失。 (2)导致胰腺肥大:通过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数量的负反馈性调节,促使胰腺分泌和组织增大。

10 4.PI的消除 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使其失活,湿热法的效果优于干热法。
5.热加工程度的评价 一般用尿素酶活性、水溶性氮指数、蛋白质溶解指数等指标来评价热处理的效果。

11 二.植物性红细胞凝集 (phytohemagglutinin,PHA) 1. 性质及在饲料中的存在情况
(1)是对某些糖分子具有高度亲和性的蛋白质; (2)能使动物和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3)多为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4)能够抵抗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 (5)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中。

12 2.PHA的毒性 (1)凝集动物的红细胞; (2)抑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吸收; (3)抑制动物的生长; (4)影响动物的正常免疫功能;

13 3. PHA的消除方法 PHA不耐热,可通过热处理将其破坏,以湿热处理效果最好。

14 三.植酸(phytic acid)与植酸盐 1

15 上图: 植酸的结构式 下图:饲料中常见的植酸盐的结构式

16 植物中总磷(100%) 植酸磷:约占70%,不易被单胃动物利用。必须转变为无机磷后才能被利用。
非植酸磷(有效磷):约占30%。可被畜禽利用。

17 Phytate content of cereals
玉米、大豆、糠麸、米糠、菜籽饼粕、棉籽饼粕等饲料原料中植酸盐的含量较高。 Phytate content of cereals cereals Phytate P (g/100g dry matter) (% of total P) corn wheat Barley Oats Sorghum Rice,unpolished 0.24 0.27 0.29 72% 69% 64% 67% 66% 77% (From Ravindran,1995)

18 2.饲料中植酸磷的抗营养作用 (1)降低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2)降低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 (3)降低消化酶活性; (4)降低了淀粉、脂肪的消化利用率; (5)加剧了环境的磷污染;

19 3.消除饲料中植酸磷的方法: (1)添加酶制剂; (2)进行热压处理; (3)微生物发酵。

20 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酸性磷酸酶。植酸酶可分为6-植酸酶和3-植酸酶。
4.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1)植酸酶(phytase)的性质 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酸性磷酸酶。植酸酶可分为6-植酸酶和3-植酸酶。 图:植酸酶的酶解作用

21 (2)植酸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植酸酶的测定问题: a.酶活单位混乱; b.测定条件不一; c.测定结果变异大; d.重复性、再现性差。 ②植酸酶的热稳定性问题;

22 四.胃肠胀气因子(flatulence factor)
1.性质及在饲料中的存在情况 胃肠胀气因子为低聚糖——水苏糖(stachyose)和棉子糖 (raffinose) 主要存在于豆类籽实的成熟干种子中。 左图:棉籽糖 右图:水苏糖

23 2. 抗营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抗营养作用:引起动物肠道胀气、腹痛、腹泻、肠炎; (2)作用机理: 见右图 水苏糖、棉籽糖 进入小肠 无α-半乳糖苷酶 不能被消化利用 大肠微生物作用 进入大肠 产生CO2、H2、CH4

24 3.胃肠胀气因子的消除方法: (1)用水浸泡;促其发芽; (2)利用酶或微生物将其降解; (3)培育低胃肠胀气因子含量的作物品种。

25 五.抗维生素(antivitamine) 1
五.抗维生素(antivitamine) 1.抗维生素的作用机理 (1)化学结构与某些Vit相似,从而会竞争性的抑制某些Vit的活性,从而干扰动物对该Vit 的利用; (2)破坏某些Vit的结构而使其失去生理作用,称为抗维生素因子(antivitamine factors)。

26 2.饲料中常见的抗维生素的种类 (1)抗VA:仅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对热不稳定。 (2)抗硫胺素(抗VB1):存在于油菜等植物中,对热不稳定。 (3)抗VD:存在于大豆中,属蛋白质。 (4)抗VE:存在于大豆和菜豆中,对热不稳定。 (5)其它抗维生素:抗VB6、抗生物素、抗VK、抗VB12、抗烟酸。

27 六.非淀粉多糖 (nonstarch polysacchrides,NSP)
1. NSP的概念 NSP:是指位于植物性饲料原料细胞壁、细胞间质中非淀粉质的结构多糖和胶质的总称。

28 2.NSP在饲料中的分布及含量 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占80%以上,其NSP占10-30%,分布于谷物籽实的胚乳细胞壁中。

29 3.NSP的抗营养作用 (1)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增加内源氮的分泌; (3)造成动物拉稀; (4)有利于后肠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0 4. 克服NSP抗营养作用的措施 (1) 添加酶制剂; (2)水处理; (3)添加抗生素;

31 七.变应原性物质( allergens ) 1.变应原性物质的基本性质
变应原性物质是指某些豆科籽实中能穿过肠道粘膜屏障,而刺激动物机体发生变态反应的某些贮藏性蛋白。 大豆中的抗原性物质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

32 2.大豆抗原蛋白的抗营养作用 (1)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2)提高了动物的维持需要; (3)增加内源蛋白质的损失; (4)导致动物腹泻、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33 3.消除大豆抗原蛋白的方法 (1)热处理; (2)热乙醇处理; (3)膨化加工; (4)酶制剂处理;

34 第二节 豆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一.大豆 (一)不耐热的有害物质 1.蛋白酶抑制剂:TI和CI; 2.植物性红细胞凝聚素(SBA); 3.抗维生素:抗维生素A、D、E和B12; 4.植酸盐(※);

35 第二节 豆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一.大豆 (一)不耐热的有害物质 1. 蛋白酶抑制剂:主要为TI和CI; 2
第二节 豆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一.大豆 (一)不耐热的有害物质 1.蛋白酶抑制剂:主要为TI和CI; 2.植物性红细胞凝聚素(SBA); 3.抗维生素:抗维生素A、D、E和B12。

36 4. 赖丙氨酸(lysalanine,LAL):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对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螯合作用,能使金属酶失活。 5

37 (二)大豆中耐热性的有害物质 1. 胃肠胀气因子; 2. 皂甙:具有溶血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造成反刍动物瘤胃臌气。 3
(二)大豆中耐热性的有害物质 1.胃肠胀气因子; 2.皂甙:具有溶血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造成反刍动物瘤胃臌气。 3.类雌激素因子(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造成动物流产和不孕,以及动物生产性能下降。 4.植酸盐;

38

39 第三节 谷实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一.高粱 1.高粱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单宁 高粱子粒中的单宁属于缩合单宁,主要存在于种皮中。单宁是影响高粱饲用价值的关键因素,当子粒中的含量超过0.5%时,会严重影响其饲用价值;低于0.1%时则几乎没有影响。

40 一般将单宁分为可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高粱子粒中的是缩合单宁,主要存在于种皮中。 单宁具有与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结合的作用。
缩合单宁 可水解单宁

41 2.高粱单宁对动物的危害 (1)影响适口性; (2)影响蛋白质、矿物质的消化吸收; (3)便秘; (4)单宁对反刍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 特殊的营养作用:可消除反刍动物的臌气

42 3.防止高粱单宁危害的措施 (1)作物育种; (2)合理利用:控制在日粮中的比例不超过20%;提高蛋白质水平;提供甲基供体类饲料(蛋氨酸、胆碱); (3)脱毒处理:机械去壳;水浸蒸煮;碱处理;氨化处理。

43 二.荞麦 荞麦的种子、茎叶和花中含有两种有害物质:(1)荞麦素(fagopyrin):荧光色素。引起机体感光过敏,具光毒效应,要求光照,反应快。 (2)应变原: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不要求光照,出现慢,要求第二次接触。

44 荞麦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不用荞麦糠皮饲喂家畜。 (2)利用荞麦(茎叶、子实)作饲料时,应减少日光照射,同时控制饲喂量。 (3)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白色皮肤的家畜在使用时应慎重。

45 三.毒麦 常随同麦类子实一起被采食而危害家畜。 1
三.毒麦 常随同麦类子实一起被采食而危害家畜。 1.毒麦中(子实)的主要有毒成分 (1)毒麦灵(temulin) :麻醉,使瞳孔散大。 (2)毒麦碱(temulentine) :对脑、脊髓、心脏有麻痹作用,有时引起呕吐。 (3)黑麦草碱(loline):与毒麦碱类似。

46 动物的敏感性:马、牛、羊较敏感,家禽和猪较耐受。 动物中毒的表现:家畜出现各种神经症状:精神沉郁,嗜睡,共济失调,体温降低,便秘,流产。
动物的敏感性:马、牛、羊较敏感,家禽和猪较耐受。 动物中毒的表现:家畜出现各种神经症状:精神沉郁,嗜睡,共济失调,体温降低,便秘,流产。

47 第四节 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一.马铃薯 1
第四节 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一.马铃薯 1.主要有害成分——茄碱(solanine) 马铃薯全株有毒,未成熟或发芽的块茎和果实毒性较大。其主要有毒成分是茄碱,是一类生物碱。以猪最为敏感。

48 茄碱在正常胃肠道很少被吸收 (1)对胃肠道有较强刺激性,可引起胃肠出血; (2)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3)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造成消化不良; (4)还有致畸胎作用。

49 2. 其他的有害物质 块茎:TI、CI、蔗糖酶等水解酶抑制剂、PHA; 茎叶:较多的硝酸盐(可达4.7%)。

50 3.合理利用 (1)贮存:干燥、通风、防止阳光直射、防止发芽; (2)发芽的马铃薯:要去芽、去绿皮、水煮后,日粮中不超过25%,妊娠母畜最好不喂; (3)完好的马铃薯:日粮中不超过50%; (4)茎叶须晒干或用开水浸泡后作饲料,饲喂量不宜过大。

51 二.木薯 1.有害成分及毒性 含有生氰糖甙,主要是亚麻 苦甙(90~95%),其次 为百脉根甙。。 木薯根、茎、叶都含有生氰糖甙,其中以块根中含量最多,块根中又以皮层为最多。

52 2.合理利用 (1)去毒处理 木薯块根:①煮熟水浸法;②生薯水浸、晒干法;③加工制薯粉或薯干。 叶:①晒干制成叶粉;②煮熟后水洗;③将新鲜叶切碎青贮发酵去毒。 木薯渣:可直接饲喂,但要注意防霉及酸败。

53 块根:可占饲粮的15~30% 木薯渣:用量小于30% 木薯粉:10%左右
(2)限量饲喂: (3)注意营养平衡: ①与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搭配,并添加Met; ②日粮中添加硫化物(Na2S2O3、Na2SO4等) ; ③添加碘制剂防甲状腺肿。 (4)选用低毒品种与改良种植方法。

54 本章思考题 1. 非淀粉多糖主要的抗营养作用及其有效的消除措施。 2
本章思考题 1.非淀粉多糖主要的抗营养作用及其有效的消除措施。 2.消除饲料中植酸磷的措施有哪些?目前在生产实际中采用最多的是哪种方法?它为什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热加工处理得当的大豆饼粕中存在哪些抗营养因子?用在仔猪日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高粱用作动物饲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马铃薯用作动物饲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Download ppt "第三章 豆类、谷实类及块根块茎类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