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植物解剖和生理 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植物解剖和生理 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植物解剖和生理 2

2 1.肉质直根(fleshy tap root):肉质直根上部为下胚轴发育而成。这部分没有侧根发生,下部为主根基部发育而成,具有二纵列或四纵列侧根。

3 萝卜的肉质直根大部分是次生木质部,木薄壁组织非常发达,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且不木化。木薄壁组织中,分散有大型的,排列成辐射行列的网纹导管。木质部内没有纤维,在木薄壁组织中的若干部位,有的细胞可以恢复分裂,转变成为副形成层,副形成层再产生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发育很弱。

4 胡萝卜的肉质直根,木质部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由次生韧皮部组成。韧皮薄壁组织非常发达,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5 2、块根 块根(root tuber):是由不定根或侧根经过增粗生长而成的肉质贮藏根。甘薯的块根第一阶段是正常的次生生长,次生木质部是由木薄壁组织和分散排列的导管组成的。第二阶段是甘薯特有的异常生长,出现副形成层的活动。副形成层可以由许多分散的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也可以在距离导管较远的薄壁组织中出现。副形成层分裂,向外产生富含薄壁组织的三生韧皮部和乳汁管,向内产生三生木质部成分。

6 块 根

7 甘薯的异常生长

8 (二)气生根 生长在空气中的根均称为气生根。分为支持根、兰科植物的气生根(从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或雨水而贮藏起来)、攀缘根和呼吸根(呼吸根组织疏松,适宜于输送和贮存空气)。

9 支持根

10 攀缘根

11 板状根

12 呼吸根

13 (三)寄生根 寄生根:菟丝子属、列当属、无根藤属等寄生植物有寄生根(吸器)。

14 菟丝子寄生根

15 请休息

16 (二 ) 茎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该结构是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所形成的各种组织。它同根的初生结构一样,也分表皮、皮层和中柱三个部分。

17 (1)表皮:通常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形状比较规则,排列紧密,无胞间隙。不具叶绿体,高度液泡化
(1)表皮:通常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形状比较规则,排列紧密,无胞间隙。不具叶绿体,高度液泡化. 表皮细胞的外壁常增厚,表面常有角质层,有的还有蜡质。(如:蓖麻、甘蔗的茎)这些结构都有加强保护的功能。 表皮除表皮细胞外,往往还有气孔,它是水气和气体出入的通道。 表皮上有时还分化出各种各样的毛状体,包括分泌挥发油、粘液等的腺毛。

18 (2)皮层:表皮以内为皮层,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但一般不及根的皮层发达,有明显的胞间隙。靠近外面的薄壁细胞常含叶绿体,因而幼茎常呈绿色。茎的皮层常具有厚角组织,这些组织或成束出现,使茎显出棱条,如唇形科植物;或连成圆筒,环绕在表皮的内侧,如葫芦科植物;还有的植物在皮层中具有纤维或石细胞。有些草本植物(如南瓜、蚕豆)的茎中,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会有许多淀粉粒,被称为淀粉鞘。

19 (3)维管柱: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柱为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包括初生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部分。维管柱内最重要的部分是初生维管束,常成束存在,多排列成环状。每个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本质部组成。

20

21 大多数是初生韧皮部在外侧,初生木质部在内侧,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的排列方式(称为外韧维管束),如向日葵、蓖麻、苜蓿等。

22 (1)初生韧皮部 功能:运输有机养料 组成:    筛管    伴胞    韧皮薄壁细胞    韧皮纤维 发育方式:外始式

23 (2)初生木质部 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组成:    导管、管胞    木薄壁细胞    木纤维 发育方式:内始式 管胞兼具导管和纤维的功能

24 (3)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具有形成层(潜在的分生组织)。
(4)髓:居茎中心,一般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胞间隙。有些植物在茎生长过程中,髓部中央部分被破坏消失,形成髓腔。草本植物多系这种情况。髓射线又叫初生射线,位于维管束之间,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外部与皮层相连,内部与髓相通。它的功能主要是执行横向运输的任务,兼具贮藏作用。

25 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在形成初生结构后不久,即开始出现次生结构。
茎次生结构的形成与根一样,也是由于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26 (1)形成层活动和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形成层细胞区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切向分裂,向内向外均产生新的细胞层 。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添加在初生木质部的外侧;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侧。形成层在不断地进行切向分裂形成次生构造的同时,也进行横向分裂和径向分裂,扩大形成层的周径,以适应内侧木质部的增加。同时其位置也渐次向外推移,最后导致茎的加粗和伸长 。 形成层细胞活动的图解

27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 茎中木栓形成层大多数是由近表皮的皮层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所形成的,但也有少数是由韧皮部的薄壁细胞转变而来的。其活动与根中相似,主要是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形成木栓,向内形成栓内层细胞(少量)。 周皮

28 (3)维管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与年轮的形成:
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有显著寒、暖季节的温带和亚热带,或有干、湿季节的热带,形成层的活动就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表现出有节奏的变化,有盛有衰,因而产生细胞的数量有多有少,形状有大有小,细胞壁有厚有薄。由于次生木质部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内所占比例较大,因此,随季节的不同,它在形态结构上也因不同的时期而出现显著的差异 。 早材、晚材、年轮(看材料)

29 3.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有显著的区别: ①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和根一样,没有形成层,因而只有初生结构,没有次生结构。 ②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排列成轮状,因而皮层、髓、髓射线各部分界限分明。而单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是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因而没有皮层和髓部的界限,射线也无法区分清楚。 在单子叶植物中,也有少数种类如龙血树属、朱蕉属、丝竹属及芦荟属等的茎中,具有形成层,因而有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不过它们形成层的起源与活动情况,与双子叶植物有很大的不同;如龙血树的形成层,不在维管束内,而发生在束外的薄壁细胞中。

30 小麦茎的初生结构

31 4.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裸子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相似,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次生结构由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可形成年轮、早材和晚材;由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裸子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裸子植物木质部的轴向系统中没有导管、木纤维,而由管胞担负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支持的双重功能。因此与双子叶植物相比,裸子植物茎中的次生木质部结构显得均匀整齐;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有些裸子植物也无韧皮纤维;裸子植物多具树脂道。树脂道分布在皮层、韧皮部、木质部、髓,甚至髓射线中。树脂道通常是由两层细胞合围成的分泌管。

32 (三)叶的结构:1.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表皮:包覆着整个叶片,有上下表皮之分。表皮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但也有多层细胞组成的,称为复表皮,如夹竹桃和印度橡胶树叶的表皮。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在各个植物的叶中是不同的。植物体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的多,叶尖端和中脉部分的气孔较基部和叶缘的多 。 叶肉、叶脉(内容略)

33 2.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叶的基本结构也同样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3个部分,但具有以下特点:①叶的表皮由一层排列整齐、略呈长方形的表皮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外壁不仅角质化而且充满硅质,有的甚至堆积成粗糙不平的突起。叶片的上表皮还有一些特殊的大型壁薄具大液泡且扇形排列的泡状细胞,或称运动细胞。上表皮气孔较下表皮为多,气孔由两个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在每个保卫细胞的外侧还有一个近似长梭形的副卫细胞。②叶肉组织中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构造较均一,都是由一些短轴的薄壁细胞组成 。③叶脉平行排列,在维管束与上下表皮之间有发达的机械组织。每个维管束的外围具有由一层或两层大型薄壁细胞所组成的维管束鞘。

34 3.裸子植物针叶的结构 裸子植物的叶有针叶、条形叶、刺形叶、鳞形叶及扇形叶等多种类型,其中针叶见于松科。针叶在结构上具有旱生的特点,表面积小,表皮细胞壁较厚,并强烈木质化,外被一层很厚的角质层。气孔下陷,冬季常被树脂阻塞,从而减少蒸腾。表皮下有一层或几层厚壁细胞,称下皮层,具支持作用。叶肉细胞的壁内突,扩大了光合作用面积,叶肉内有树脂道,叶肉内方是内皮层 。内皮层以内是输导组织和1个或2个维管束。

35 1. 表皮2.下皮层3.叶肉细胞4.内皮层5.薄壁组织6.7.维管束8.树脂道9.孔下室10.保卫细胞11.副卫细胞12.下陷的气孔

36 第四节、花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等五部分。 完全花、不完全花 两性花、单性花 雌雄同株、雌雄异株

37 花的类型 根据花中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3种类型: ①两性花:兼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梨、苹果、桃等。
②单性花:仅有雄蕊或雌蕊的花,如玉米、桑、核桃。只有雄蕊而无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的花,是雌花。雌花和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称为雌雄同株,如黄瓜,玉米等;如果雌花和雄花分别生在不同的植株上,称为雌雄异株如杨树、柳树菠菜等。 ③无性花:花中既无雄蕊又无雌蕊,也称为中性花,如向日葵的边缘花。

38 完全花

39 单性花—雌雄同株(不完全花)

40 (一)花柄和花托 花柄(pedicel)是茎和花相连的通道,并把花伸展在一定的空间。花柄的结构与茎的结构是相同的。当果实形成时,花柄便成为果柄。花柄的长短或有无,随植物种类而异,如垂丝海棠的花花柄很长,而贴梗海棠则没有花柄。

41 花托(receptacle)通常是花柄顶端略为膨大的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由外向内依次排列在花托上。
柑橘的花托在雌蕊的基部形成膨大的盘状,能分泌蜜汁,称为花盘。 图中绿色部分为花托

42 两被花、单被花、同被花、无被花 花被着生在花托的外围或边缘部分,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由扁平状瓣片组成,在花中主要是起保护作用。 (二)花被
枫杨 百合 番茄 荞麦 两被花、单被花、同被花、无被花

43 花被片 同被花的每个瓣片称为花被片

44 花萼位于花的最外面,由一定数目的萼片组成,多为绿色叶状体。
如果各萼片之间完全分离,叫做离生萼,如油菜、白菜。如果各萼片之间彼此连合,则叫做合生萼,如棉花。合萼下端的联合部分为萼筒,上端分离的部分为萼裂片。有些植物萼筒下端向一侧伸长,成为一管状突起,叫做距,如:紫花地丁的花。花萼通常只有一轮,也有两轮的,两轮花萼中,外面的一轮叫做副萼。萼片通常在花开后脱落,但有些植物直到果实成熟,花萼仍然存在,叫做宿存萼,如茄、柿等。 花萼主要的功能是保护花蕾和进行光合作用。有些植物的花萼还有其他的功能,如:一串红等植物的花萼颜色鲜艳,类似花冠,有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而蒲公英等植物的萼片变成冠毛,则有助于果实的传播。

45 由于组成花冠的花瓣形状、大小相同或各异,花瓣分离或联合,使花冠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花冠的类型
花冠位于花萼的内侧,由很多花瓣组成,排列成一轮或几轮。由于花瓣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和有色体,多数植物的花瓣色彩鲜艳。有些植物的花瓣中还有分泌结构,可释放出香味或蜜汁。因此花冠的主要功能是吸引昆虫传粉,以及保护雌、雄蕊。 组成花冠的花瓣,有分离和联合两种。花瓣之间完全分离的花,叫做离瓣花,如桃、玫瑰。花瓣部分或全部连合在一起的花,叫做合瓣花,如南瓜、牵牛花。 由于组成花冠的花瓣形状、大小相同或各异,花瓣分离或联合,使花冠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花冠的类型

46 合瓣花 离瓣花

47 花冠的类型

48 (三)雄蕊群 一朵花中所有的雄蕊总称为雄蕊群。它位于花冠的内侧,在花托上成螺旋或轮状排列,一般直接着生在花托上,也有基部着生于花冠或花被上的。每个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花丝细长,花药着生于花丝的顶端,是产生花粉粒的地方,是雄蕊的主要部分。 雄蕊数目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有的植物雄蕊很多,如桃、玉兰等;有的植物雄蕊较少,如小麦雄蕊只有3枚。

49 雄蕊数目与长短,随植物种类而异 雄蕊同样有分离与联合的变化 (1)离生雄蕊 二强雄蕊:四枚雄蕊,两个较长,两个较短,如唇形科、玄参科植物 四强雄蕊:六枚雄蕊,四个较长,两个较短,如十字花科植物 (2)合生雄蕊 单体雄蕊: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一束,如锦葵科植物 二体雄蕊: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二束,如豆科植物

50 多体雄蕊: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为4束以上,如金丝桃的雄蕊
聚药雄蕊:花丝分离而花药相互联合,如菊科植物

51 (四)雌蕊群 一朵花中所有的雌蕊总称为雌蕊群,位于花中央或花托顶部。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构成雌蕊的单位称为心皮,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52 心皮: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53 根据心皮的数目和离合情况,雌蕊分为几种类型:
单雌蕊:一朵花中只有1个雌蕊,是由一个心皮卷合而成,如桃、李、蚕豆等。 离生单雌蕊:一朵花中有多个单雌蕊,如玉兰、八角、牡丹、莲等。 复雌蕊:又称合生心皮雌蕊,一朵花中只有1个雌蕊, 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卷合 形成。其合生的情况不同, ①子房合生而花柱、柱头分离, 如梨、苹果、石竹等;②子房 与花柱合生而柱头分离,如向 日葵等;③子房、花柱、枝条 全部合生,如油菜、百合、等。

54 单雌蕊、离生雌蕊、合生雌蕊(复雌蕊)

55 1.柱头(stigama):位于雌蕊的顶部,常膨大或扩展成各种形状,表面形成乳突,有助于接受花粉。柱头表面还具有一层亲水的蛋白质薄膜,它在花粉粒与柱头的相互识别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最适合的花粉粒迅速萌发形成花粉管。 2.花柱(style):位于柱头和子房之间,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56 3.子房(ovary):是雌蕊基部的膨大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其外为子房壁,内为子房室。胚珠着生于子房室。受精以后,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
每一胚珠由珠心、珠被和珠柄所组成。 胚珠着生的心皮壁上,往往形成肉质突起,称为胎座.

57 子房:一室、多室 胎 座 类 型 边缘胎座 边缘胎座 侧膜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中轴胎座 中轴胎座 基生胎座 顶生胎座 片状胎座

58 边缘胎座 marginal placenta
胎座类型 心皮类型 子房室数 胚珠着生位置 例子 边缘胎座 marginal placenta 单心皮 1室 腹缝线 豆科 侧膜胎座 parietal placenta 合生心皮 相邻2心皮腹缝线 葫芦科 中轴胎座 axial placenta 多室 心皮边缘向子房中央愈合的中轴上 百合科 芸香科 特立中央胎座 free-central placenta 残留的柱状突起 石竹科 基生胎座 basal placenta 单心皮或合生心皮 1枚,着生于子房室底部 蓼科 菊科 顶生胎座 epical placenta 1枚,着生于子房室顶部 桑科

59 子房位置:子房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 下位花→周位花→上位花
(下位花) 如:芸苔毛茛、牡丹、蚕豆 子房上位(周位花) 如:蔷薇、月季、樱花 子房下位 (上位花) 子房半下位 (周位花) 如:梨、苹果、黄瓜 如:忍冬接骨木、虎耳草

60 花各部分结构的演化 花部数目:多而无定数→少而有定数 排列方式:螺旋状→轮状 对称性:辐射对称(整齐花)→两侧对称(不整齐花)

61 花程式和花图式 1、花程式 落花生 ↑ K 5 C5 A(9)+1 G(1:1) 百合 * P3+3 A3+3 G(3:3)
用一定的字母、符号与数字来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及彼此关系。 K 表示花萼;C表示花冠;A 表示雄蕊群;G 表示雌蕊群; P 表示花被;0 表示缺少;* 表示整齐花;↑ 表示不整齐花; ∞ 表示多数(10个以上);♀ 表示雌花;♂表示雄花;()表示联合; + 表示排列轮数;— 表示子房位置,写在G的下方、上方或上下方,分别表示子房上位、下位、半下位;G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心皮数和子房数。 如: 桃 * K 5 C5A ∞G(1:1) 落花生 ↑ K 5 C5 A(9)+1 G(1:1) 百合 * P3+3 A3+3 G(3:3) 柳树 ♂, ↑K0C0A2; ♀ * K0C0 G(2:1)

62 2、花图式 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

63

64 3 待续


Download ppt "植物解剖和生理 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