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常用量具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 内经百分尺 外径千分尺 千分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常用量具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 内经百分尺 外径千分尺 千分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常用量具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 内经百分尺 外径千分尺 千分表

2 游标卡尺 1.普通卡尺

3 游标卡尺是最常用的机械加工和检测用测量工具,一般可以测量内、外径,长度和深度。
原理: 通过主尺的读数加上游标上对应刻度方法,测量出工件的某一尺寸,测量精度为0.02mm。 使用方法: 所使用的游标卡尺,必须是经过检较合格的。发现有损坏或不准

4 时不要使用。 检测前应将卡尺和工件上的油污、粘附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测量时,应使被测尺寸的方向与尺身保持平行或垂直的方向,这样才能测出准确的数据。难以判断是否平行垂直时,测量外径类的尺寸,以最小尺寸为准;测量内径类的尺寸,以最大尺寸为准。 无论测量什么尺寸,检具的测量面应与工件的被测面紧贴无隙。量具与工件之间应有一定的接触力度。 以下是几种错误与正确的测量状态对比:

5 c) e) a) b) d) f) a)、c) 、e): 错误的测量状态 b)、d) 、f): 正确的测量状态

6 读数: 首先看主尺上被游标上零刻线超过的刻线整数,如下图,超出主尺4格,整数为4mm;再看游标上与主尺上刻线对得最齐的那条刻线是多少(游标上每一小格是0.02mm),这里对齐的是0.72,二者相加得4.72mm,这就是测得的尺寸。不用管所对齐主尺上的刻度是多少。 0.72

7 注意事项: 测量与读数一般是分成两段进行。 按前述正确方法测量后,可先用紧顶螺钉固定游标,再将卡尺轻轻退出,在亮处仔细读数。 不用紧顶螺钉固定时,为避免游标走动,测量外径游标尺应拖出;测量内径游标尺应推出。 为保证量具的精度,小心使用维护,不得作划线、敲击等用途。

8 2.带表卡尺和数显卡尺

9 另外,带表游标尺可以通过转动表盘对零来进行校正。 每次使用时注意清理卡尺测量面,把尺推到两个测量面贴合状态后,调整表盘到对零位置
带表卡尺使用较普通卡尺更加简单、方便、准确。读数上,先看游标端线超出主尺刻度的整数,再看表盘上的指示数(最小刻度一般是0.02mm),两者相加即是测得的尺寸。要注意,为了便于观察,表盘对零时,游标端线特意做成超出主尺刻度一点。 另外,带表游标尺可以通过转动表盘对零来进行校正。 每次使用时注意清理卡尺测量面,把尺推到两个测量面贴合状态后,调整表盘到对零位置 注意 ,带表游标尺容易损坏,应避免猛烈的推拉游标和磕碰。 数显卡尺直接读取显示数字,注意应数字跳动稳定后确认。 这两种卡尺其余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普通卡尺相同。

10 3.高度游标尺

11 高度游标尺既是检具,又可作为划线工具。因为有一个稳定的垂直尺身的基准底座,能够在检测时,保证测量中尺寸方向的平行垂直关系,所以在某些检测项目上更加方便准确。而且能够测量到一些普通游标卡尺量不到的地方,比如下图所示: 高度游标尺的读数方法与普通游标尺相同。

12 外径千分尺

13 千分尺有25、50、75…等规格系列,应根据工件的大小
1.  根据被测工件选取适当系列的千分尺 千分尺有25、50、75…等规格系列,应根据工件的大小 选取适当的千分尺,例如直径60mm的选用50的。测量所得数字加上规格即是工件的尺寸,如 =40.35。 2.  刻度读取方法: (1)       数显千分尺 测量值:直接读出所显示的数据。 (2)       刻度显示千分尺: 测量值:主轴刻度+副轴刻度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主轴和副轴放大图,说明如下。 〈1〉       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 在下图中,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5和5.5之间,所以主轴刻度是5mm.

14 〈2〉       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 在下图中,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46和47之间位置,因此副轴刻度是46.5。 〈3〉 把〈1〉和〈2〉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最终)测量值。       在下图中,其测量值是 =5.465mm

15 3.  使用顺序: 3.1  使用前的检查确认。 1)在测量面(基准面,锭子)上,不能有缺口,异物附着现象。 2)旋转棘轮,检查确认,锭子移动顺利。 3)用棘轮旋转移动锭子,使基准面和锭子缓慢地接触,然后再空转棘轮2~3次。    在此时,检查确认基点(零点)正确。   *数显千分尺:进行复位,使显示为00.000。   *刻度显示千分尺:确认主轴零点和副轴零点重合,如果不重合,需通过调整千分尺 主轴来使主轴零点与副轴零点重合。 4)在被测件的测量处上,不许有粘污,油等异物。 3.2  使用方法:

16 1)千分尺的保持方法 〈1〉 在原则上是必须按照下图所示,但根据情况,为了测量方便,允许用一只手保持,进行测量。 〈2〉 在测量时对被测件施加的压力是由棘轮来控制,旋转副轴进行加压和棘轮来加压是相关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此关系。 2) 测量顺序   〈1〉 用一只手轻轻拿起被测件。   〈2〉 旋转副轴,扩大基准面和锭子间的间距,然后把被测件夹进去。   〈3〉 旋转副轴,使测量面和被测件轻轻接触。   〈4〉 然后再旋转棘轮,当棘轮旋转2~3次时,所显示的数据就是测量值(金属硬物等测量适用) *反向缓慢旋转副轴,当被测件在测量面间可移动时,所显示的数据就是测量值(塑料件等测量适用)

17 3) 在测量上的注意点 〈1〉 必须正确,确实地把被测件的测量处,夹在基准面和锭子内。 〈2〉 在数显千分尺里装有自动停显装置,因此平时是不显示,但一旦旋转副轴就开始显示,便开始可测量,所以如果零点不准,就有可能带来误差。      (这种场合的追溯处理是困难的),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零点调整。 4) 使用后的处理 〈1〉 在使用后,不要使基准面和锭子紧密接触,而是要留出间隙(大约0.5~1mm)并紧       锁 〈 2〉 如果要长时间保管时,必须用清洁布或纱布来擦净成为腐蚀源的切削油,汗,灰尘等后,涂敷低粘度的高级矿物油或防锈剂。

18 内经百分表

19   一、测前准备 根据被测件的精度要求,及内径的大小深度选取适当的内经百分表、选取测微螺杆系列中适当的长度规格。 二、校准前受校内径表及所用标准器在校准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h.    三、首先检查内径表外观,确定有没有影响校准计量特性的因素。如:内径表测量机构的移动应平稳、灵活、无卡住和阻滞现象。每个测头更换应方便,紧固后应平稳可靠。    四、检查测头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测头的球面半径。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要求带定位护桥的内径表测头、活动测头的测量面和定位护桥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2um。涨簧式内径表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1 um.钢球式内径表的测量钢球和定位钢球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05um。测头球面半径用半径样板比较。要求均小于其测量下限尺寸的1/2。    五、指示表的检定是按JJG 《指示表检定规程》中要求进行。

20    六、对活动测头的工作行程进行校准。1.用手压缩带定位护桥的内径表的活动测头,在指示表上读去数据。
   2.用手压缩涨簧式内径表的涨簧测头两测,在指示表上读数。 3.用千分尺测量钢球式内径表测量钢球工作行程。   测量时注意要把两测量钢球放在千分尺测砧和测微螺杆之间,并使两钢球轴线与测微螺杆轴线一致。    七、对活动测头的测力和定位护桥的接触压力进行校准.    1.带定位护桥的内径表分别放在内径尺寸等于内径表的测量上限和测量下限尺寸光面环规内,定位护桥在此两位置时,分别作出标记。然后将定位护桥的接触面与放在测力装置上的一个圆筒形辅助台的端面接触,并向下加压。当定位护桥压缩到测量上限和测量下限所处的位置时,分别读取读数测力装置示值为校准结果。    2.涨簧式测头或是测量钢球置于测量装置和压杆之间,下降压杆压缩涨簧测头或测量钢球到工作行程的起点,在测量装置读数,然后继续压缩工作行程的终点,在装置的示值,即作为校准结果。

21    八、定中心装置的正确性校准。对于带定位护桥的内径表,压缩定位护桥使其不起作用,把内径表放进专用环规内,在环规的轴向面内找最小尺寸(转折点),在环规的径向面内找最大尺寸(转折点),当两转折点一起时确定指示表“读数”。然后放 松定位护桥,在放入环规的同一个位置上,在环规的轴向面内找最小尺寸读数。两次读数之差作为校准结果。    2.钢球式内径表是先将受校内径表钢球测头放进与专用环规尺相同的量块组成的内尺寸中,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在平行和垂直于两侧块的工作面的平面内找最小尺寸(转折点),然后“读数”。在两个方向上的示值一致时放进专用环规内,在环规的轴向面内找最小读数,经修正后两次读数之差为校准结果。   九、示值变动性校准校准可在工作行程的任意位置进行。把内径表放进专用环规内,在环规的轴向面内找最小读数,记下读数。连续在同一位置重复进行5次,所得5个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校准结果。

22 由测量所得的各点误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为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用各相邻误差中的最大值作为相邻误差的校准结果。
   九、示值变动性校准校准可在工作行程的任意位置进行。把内径表放进专用环规内,在环规的轴向面内找最小读数,记下读数。连续在同一位置重复进行5次,所得5个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校准结果。 十、示值误差和相邻误差    1.带定位护桥的内径百分表用百分表检定器,将百分表装在表架上,压缩百分表测头一圈,(此时指针应在指在距测杆轴线方向的左上方0.1mm处),用锁紧装置把百分表夹紧。将内径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检定器上,转动测微头,使活动测头压缩到工作行程的起点,调整百分表对零位。然后按间隔转动测微头,直到工作行程终点。 由测量所得的各点误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为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用各相邻误差中的最大值作为相邻误差的校准结果。    2.涨簧式和钢球式内径百分表用百分表检定器测量。将百分表装在表架上,压缩一圈,把内径表安装在百分表检定器上。测量是在压缩测头的行程方向进行的。测头的工作行程小于0.5mm的,按间隔0.05mm逐点测量;测头的工作行程≧0.5mm的,按间隔0.1mm逐点测量,直到工作行程终点。十、经校准的内径表出具校准证书

23 内径百分表的使用与保养   内径百分表是将测头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用比较测量法完成测量,用于不同孔径的尺寸及其形状误差的测量。 一. 使用前检查    1. 检查表头的相互作用和稳定性。   2. 检查活动测头和可换测头表面光洁,连接稳固。 二.读数方法    测量孔径,孔轴向的最小尺寸为其直径,测量平面间的尺寸,任意方向内   均最小的尺寸为平面间的测量尺寸。   百分表测量读数加上零位尺寸即为测量数据。 三.正确使用    1. 把百分表插入量表直管轴孔中,压缩百分表一圈,紧固。    2. 选取并安装可换测头,紧固。    3. 测量时手握隔热装置。

24   4. 根据被测尺寸调整零位。    用已知尺寸的环规或平行平面(千分尺)调整零位,以孔轴向的最小尺寸    或平面间任意方向内均最小的尺寸对0位,然后反复测量同一位置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为读数方便,可用整数来定零位位置。 5. 测量时,摆动内径百分表,找到轴向平面的最小尺寸(转折点)来读数。    6. 测杆、测头、百分表等配套使用,不要与其他表混用。 四.维护与保养    1. 远离液体,不使冷却液、切削液、水或油与内径表接触。    2. 在不使用时,要摘下百分表,使表解除其所有负荷,让测量杆处于自由状   态。    3. 成套保存于盒内,避免丢失与混用。

25 千分表

26 指示表是利用齿条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工件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测量,或用作某些测量装置的测量元件。 一
指示表是利用齿条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工件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测量,或用作某些测量装置的测量元件。 一. 使用前检查 1.检查相互作用:轻轻移动测杆,测杆移动要灵活,指针与表盘应无摩擦,表盘无晃动,测杆、指针无卡阻或跳动。 2.检查测头:测头应为光洁圆弧面。 3.检查稳定性:轻轻拨动几次测头,松开后指针均应回到原位。 二. 读数方法 读数时眼睛要垂直于表针,防止偏视造成读数误差。 小指针指示整数部分,大指针指示小数部分,将其相加即得测量数据。 三. 正确使用 1.将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稳定可靠。装夹指示表时,夹紧力不能过大,以免套筒变形卡住测杆。 2.调整表的测杆轴线垂直于被测平面,对圆柱形工件,测杆的轴线要垂直于工件的轴线,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并损坏指示表。

27 3.测量前调零位。绝对测量用平板做零位基准,比较测量用对比物(量块)做零位基准。 调零位时,先使测头与基准面接触,压测头使大指针旋转大于一圈,转动刻度盘使0线与大指针对齐,然后把测杆上端提起1-2mm再放手使其落下,反复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4.测量时,用手轻轻抬起测杆,将工件放入测头下测量,不可把工件强行推入测头下。显著凹凸的工件不用指示表测量。 5.不要使测量杆突然撞落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震动、敲打指示表。 6.测量时注意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头位移超出量程,以免过度伸长弹簧,损坏指示表。 7.不使测头测杆做过多无效的运动,否则会加快零件磨损,使表失去应有精度。 8.当测杆移动发生阻滞时,不可强力推压测头,须送计量室处理。


Download ppt "常用量具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 内经百分尺 外径千分尺 千分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