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填海工程 S1A 陳泳彤(2) 鄭月英(5) 何嘉慧(12) 劉文靜(16) 譚婉芬(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填海工程 S1A 陳泳彤(2) 鄭月英(5) 何嘉慧(12) 劉文靜(16) 譚婉芬(2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填海工程 S1A 陳泳彤(2) 鄭月英(5) 何嘉慧(12) 劉文靜(16) 譚婉芬(26)

2 目錄 導言 P.1 如何填海 P.2 用挖沙船的壞處 P.3-4 填海與維港 P.5 維港與香港的發展 P.6-7 填海的影響 P.8-10
填海的好處 填海計劃 維港填海面積 反對行動 關於填海的活動 維港的發展 同學對填海的意見 各老師對填海的意見 感想 結論 五條MC 參考資料 P.1 P.2 P.3-4 P.5 P.6-7 P.8-10 P.11-12 P.13-15 P.16 P.17 P.18 P.19-22 P.23 P.24-25 P.26 P.27 P.28-29 P.30

3 導言 相信大家都知道維港是甚麼,它是我們香港一個主要的地標。不單是這樣,它在香港開發的時候,擔當一個好重要的角色,因為香港開始轉口貿易的時候,一般大型的船都不容易進入多數的海港上岸卸貨,而維港就能容納得到大型的貨船同時海港又不會結冰,所以維港對我們轉口貿易起了很大的幫助。因為這樣,所以我們香港人都以擁有維港為榮。可惜政府要在維港填海,但見現在的維港一日比一日狹小,坊間流傳說:「如果這樣填下去維港就可能變成一條溝渠!」這個毫無疑問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但如果繼續填海的話,維港確有機會愈來愈狹小!因為這填海工程,各界人士都紛紛出來反對,包括保護海港協會主席─陸恭惠,她曾多次因此上訴,目的皆想保護維港。其實政府填海仍是想解決香港地小人多、交通擠塞的問題,他們的出發點並沒有錯,但他們所用的方法也許不治根 最好,可能有更好的方法,而他們又有沒有想過填海對海港生態帶來的影響。請問大家填海是好是壞? P.1

4 如何填海 用挖沙船來進行挖沙填海工程是香港近年一項巨型的基建工程. 這些船裝有強力轉盤, 用來鑽開海床吸取海沙. 每艘挖沙船每天可鑽挖四次,每次取得海沙一萬二千噸. 亦即是一日可探集海沙四萬八千噸, 並直接經由海路運到填海區. 以當年美孚、昂船州和油麻地對開的填海區為例, 每輛挖沙船一年可填得四十公頃土地. 面積與七個政府大球場(連看台)相若. 由於海沙的顆粒幼細而均勻, 和其他填料相比, 用海沙填出的土地很快就可穩固,這樣做可以減少地面施工時間和減省工程開支. P.2

5 用挖沙船的壞處 一切事物往往都有正反兩面, 用挖沙船進行填海活動亦有利和亦有弊. 當年的挖沙工程是在一些離島附近, 例如果洲群島的沙質海床進行的. 挖沙船吸取海沙時會連同泥土、石頭和海水一起吸上水面. 經過濾後, 海沙留下作填海用, 其他固體廢物則傾回海中, 鑽挖和傾瀉過程都使海水變得混濁, 把魚兒趕走. 即使在工程過後, 遺下的鑽跡會導致海床凹凸不平,漁民若在曾被挖沙的海域作業, 漁網常被海床纏繫而受損,甚至無法收回, 影響漁獲. 若挖沙船在海魚養殖場附近作業, 一些泥石更會飄近漁場, 使被飼養的海魚生命受到威脅. 跟據一些懷疑是受挖沙工程影響的養魚戶的投訴, 他們發現很多魚不尋常地死去. 由於他們在漁場的圍網上發現有泥沙積聚, 而在死魚的腮內亦發現有淤泥, 因此他們相信魚兒死亡是挖沙工程引起的. P.3

6 除了挖海沙外, 政府還可以用下列方法來取得大量的填料供填海之用。
可從外地運入海沙. 但做價會高於直接在港海挖沙的費用. 可以移山填海. 這方法的好處一舉兩得, 即是把山和海都變為    平地. 但爆石工程可引致空氣污染. 而且把「山」挖去會使野生動物失去棲息之所. 用發電廠收集到的煤灰及垃圾堆田區的廢物作為填料, 但填出的土地鬆軟, 要加工施壓及等多年才能穩固作建屋用途. 用海沙填海有下列好處。 可以就地取材(香港境內), 節省運費. 實際上, 運輸費用是很多建築工程的主要開支之一. 海沙的顆粒幼細而均勻, 和其他填料相比, 用海沙填出的土地很快就可穩固,固此可以減少地面施工時間和減省工程開支. P.4

7 填海 維港 P.5

8 維港與香港的發展 香港 香港本身是一個港口和貿易是香港的命脈,維港於是很自然成為香港經濟的中心。
在50及60年代,香港是一個製造及出口輕工業產品的中心,但由80年代起,製造業北移至大陸,香港亦演變成一個服務業中心,為南中國發展中的製造業提供服務。 自70年代起,由於貨櫃運輸興起及葵涌貨櫃碼頭落成,維港在港島及九龍兩岸的港口活動便顯著減少。 在這個巨大的轉變下,維港沿岸的土地便可供發展,尤其是香港要變成一個服務業中心,就需要更多土地。填海是權宜的策略,當局不考慮遠離海港去進行發展是因為填海造地會引起任何人士的不滿。維港畢竟不會為保護自己而發聲。 50及60年代 製造及出口輕 工業產品 80年代 服務業 P.6 香港

9 拍賣填海得來的新土地亦為政府帶來可觀的收入。此外,新海岸線上的各項發展亦促成現有的基建設施,由80年代至90年代,港島的北岸就成為交通基建設施的焦點所在。
然而,在維港沿岸發展又發展終有限度,我們已看到交通擠塞天天如是,整體環境日益變壞,利用道路及鐵路運載市民到市中心的成本大增,而且,美麗和具歷史價值的地標亦被劣質的規劃所侵蝕。 政府最近提出填海是香港成功的決定因素,這說法並不準確。香港傾力將自己轉變為一個服務型的經濟體系,其發展是由此而來。政府只是簡單地以填海來應付對土地的需求,而沒有考慮其他的方法,例如發展新界土地及進行市區重建,因為填海是捷徑,而且在1995年以前,沒有人為維港出聲。 P.7 維港

10 填海的影響 填海影響我們每一個人,這些影響涉及經濟、社會、政治及環境的層面:
1. 市區重建:填海造地容易,當局便懶得進行都市規劃,引致市建缺乏有效的政策,很多舊區仍然荒廢,沒有得到善用。 2. 土地政策:政府拍賣由填海得來的土地,賣地收益則用來興建道路及其他海岸基建,再令政府實行的「高地價政策」多年來得以持續。 3. 海港安全,維港已因為填海而變得狹窄,這造成水流急湍,船隻移動的空間亦大大減少,在維港航行已沒有以前安全。 4. 空氣污染:在填海土地上的密集發展令市區的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危害市民的健康。 P.8

11 5. 文娛康樂:享受悠閒的康樂活動是追求高生活質素的重要部分,維港為香港提供文娛康樂活動的地方,這好處足以超越持續填海所得的利益。
6. 交通擠塞:每一個填海計劃都帶來更多的商業及住宅發展,這又增加對交通和道路的需求,為了興建道路,更多的填海工程又要上馬。 7. 美麗景色:維港一帶由於填海加上沿岸高樓大廈縱橫錯亂,以及對自然景觀欠缺保護,已令整個城市比以前遜色,這不單對旅遊業造成負面影響,亦令市民未能享受城市美景。 8. 傾倒淤泥:受污染的淤泥被傾倒於赤臘角機場附近的地方,影響該處一個海岸公園的自然生態,那裡有粉紅色的海豚暢泳。 9. 破壞海港:填海令香港最珍貴及不能取代的天然資產受到永久的破壞。 P.9

12 11. 生態環境:天然海岸線的失去令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失去,維港兩岸一些淺水的小沙灣或石堆都是在潮水漲退之間生存的生物覓食的好地方,現在已不復存在。
10. 公民行動:當局過度填海激起公眾保護維港的熱忱,當法律不足以保護維港時,公民就需要起來行動。 12. 管治與誠信:當局倉卒審批中環填海 第三期工程標書,在不重新招標下將工程批予承建商,令人懷疑是否與保護海港協會就城規會批准灣仔填海第二期工程申請司法覆核有關。有落選財團因不滿結果提出上訴,投標投訴審裁組織裁定,政府倉卒審批標書,是「險峻的行為」,亦指出當局負責招標的組織應重新考慮全部標書才是正確的做法。 P.10

13 填海的好處 干諾道中,夏愨道,告士打道走廊已負荷過重。 平日早上8時至晚上7時塞車的情況經常可見。東行往中環的東龍,經常沿林士街天橋排到西隧入口。西行往中環的車龍,經常沿告士打道排到灣仔運動場。在中區填海第一期的範圍內,使用機場鐵路車站、國際金融中心第一、二期(國金一、二期) 和渡輪碼頭的車輛,須駛經中區擠塞的道路和路口,導致這些新發展區和附近地區嚴重交通擠塞。駛過林士街和畢打街之間僅0.7公里長的干諾道中東行段,竟需時5分鐘以上。假如沒有中環灣仔繞道,到了2011年,由中環駕車到銅鑼灣將需時45分鍾,而平均行車速度只是每小時5公里!以今日的物價計算,這段路的的士車資將會是80元左右。 P.11

14 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政府決定進行中環和灣仔填海計劃。此計劃分五期進行。其中三期,包括中環填海計劃第I及第II期和灣仔填海計劃第一期已經完成。餘下的中環填海計劃第III期和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現已展開。
解決方案中最重要的部份是興建一條連接上環和銅鑼灣的繞道,好讓車輛繞過中環的心臟地區,舒緩交通擠塞的情況。 P.12

15 填海計劃 1 2 3 P.13 中環填海計劃第 I 期 (為機場鐵路香港站提供用地的一個機場核心計劃項目)
面 積:20公頃 費 用:27億1千萬元 施工期:1993年9月至1998年6月(工程已完成) 中環填海計劃第 II 期 (添馬艦基地填海計劃) 面 積:5.3公頃 費 用:3億2千萬元 施工期:1994年12月至1997年9月(工程已完成) 灣仔填海計劃第一期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擴建部分的島嶼填海計劃) 面 積:7.0公頃 費 用:5億9千萬元 施工期:1994年3月至1997年5月(工程已完成) P.13

16 4 5 P.14 中環填海計劃第 III 期 (天星碼頭及添馬艦擴建部分填海計劃)
中環填海計劃第III期會填造新土地,連接中環填海計劃第I期及龍景街附近的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這填海區提供土地興建機場鐵路越位隧道延展部分和中環及灣仔繞道,亦會興建一條連綿的海濱散步長廊,令市區環境更具吸引力。工程已於2003年2月28日動工,2007年完成。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由中環填海計劃第III期海旁伸展至銅鑼灣。這計劃會連同中環填海計劃第I、II及III期,主要提供土地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港島段及北港島鐵路線。亦會實施所需措施,以改善海岸線,讓市民享受更優美的環境。依據法院就灣仔北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司法覆核所作的判決,本工程項目將進行檢討。 P.14

17 此圖顯示各個填海計劃的位置。 P.15

18 維港填海面積 地區面積 平方公里 P.16 填海面積(自一八八七年起至二零零二年十二月 ) 香港島及鄰近島嶼 6.98 九龍 13.62
新界-本土 28.26 新界-離島 17.51 合 共 面 積 66.37 P.16

19 反對行動 P.17 自從維港填海已來,各界人士紛紛出來反對,發動了集會行動和大規模的海陸空遊行,希望喚起市民齊心「護港」。 綠色和平:
‧去信表達反填海要求 ‧發起「畫出無毒海港」活動 ‧掛起寫上「拯救海港,停止污染」的橫額 ‧申請中環填海工程禁制令 ‧展示一幅寫有「毒泥之都」的巨型橫額 保護海港協會: ‧舉行「反暴力護維港」行動 ‧遞交請願信 ‧舉行「反暴力護海港藍絲帶」大行動 P.17

20 關於填海的活動 西九龍填海區概念規劃比賽評審團經過四日審議後於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公布得獎名單,使發展西九龍填海區海旁成為一個文娛藝術區的計劃再邁進一步。 評審團認為,冠軍作品比其他作品優勝之處,在於能夠充分體現比賽目的,就是 透過制訂概念建築圖 ,推動香港成為一個 世界級的藝術文化城 市。 冠軍作品:特色是以一個流遍建築物內各個空間的巨型天蓬,構成一個別具風格的地標。  劉文靜攝 P.18

21 維港的發展 研究區包括整個港島北面的海旁,由西面的青衣伸展至東面的鯉魚門。在九龍方面,則由荃灣西面汀九,沿九龍半島伸展至東面的鯉魚門。青衣島北面和東面的海岸亦包括在內。在內陸方面,研究區大致上涵蓋由海旁向內陸伸展兩個或三個街口的地區,並同時包括需要與海旁地區連為一體的毗鄰地區。 此圖顯示都會計劃檢討和海港規劃研究所涵蓋的研究區,包括荃灣、九龍和香港島。 P.19

22 此圖顯示主要的海港規劃大綱及其涵蓋範圍的主要發展元素。
P.20

23 維港的發展 - 功能地帶 港口:涵蓋專門負責處理經水路運送的貨物的主要地區,例如貨櫃碼頭。
海事: 涵蓋維港主要水域中指定作航運用途的地區,例如航道和繫泊浮標,以及可能會用作舉行特別活動的其他水域。 旅遊:現有及建議的主要旅遊景點和設施,包括酒店、與旅遊有關的零售商店及餐廳、碼頭、以及預計遊客會經常使用的地方,例如海濱長廊、廣場和主要公園等。 康樂:包括可滿足附近居民的康樂需要、但遊客卻未必會經常使用的其他設施,例如地區公園、海濱走廊和一些地區景點等。 住宅及工業:包括位於海旁及其附近的現有用途。這些地區,仍有空間可供闢作一些休憩處,讓公眾消閒。 政府設施:包括在海旁地區附近闢作的政府土地用途,例如軍事用地、污水處理廠、批發市場等。 P.21

24 此圖顯示上列位於海旁地帶的土地功能位置。
P.22

25 同學對填海的意見 P.23

26 各老師對填海的意見 Miss Lee:我認為香港政府目光太短淺,其實他們應該一開始發展香港時就評估到中環這個商業地區的交通問題會很嚴重,就應該及早造一個完善配套設施。不過對於現在的地步,填海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可惜我又擔心填海對維多利亞港這個香港的地標造成破壞,又對海港內的生物造成影響。 Mr So:我希望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因為香港的土地面積不足以應付嚴重的交通擠塞問題。連香港現任的架空天橋都供不應求,所以需要填海才能解決燃眉之急。但為了環保的理由,希望政府可把填海範圍盡量縮小,可免則免。除了填海以外,還可以建造海底隧道。可惜維港底部藏了許多電線,建海底隧道一來成本貴,二來會令維港水流速度改變,三來船隻來往會增加撞船的機會。 P.24

27 Miss 歐陽:我不贊成政府在維港填海。因為這不但會破壞維港的環境,還違反環保的原則,令香港從此失去了這個美麗的地標。
Mr 謝: P.25

28 感想 P.26

29 結論 P.27

30 a) 灣仔填海計劃第一期 b) 中環填海計劃第 II 期 c) 中環填海計劃第 IIII 期 d)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
五條MC 第1條:填海的影響不包括那些? a) 土地政策 b) 經濟活動 c) 美麗景色 d) 公民行動 第2條:那個計劃不是填海計劃之一? a) 灣仔填海計劃第一期 b) 中環填海計劃第 II 期 c) 中環填海計劃第 IIII 期 d)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 第3條:維港的功能地帶不包括那些? a) 海防   b) 港口 c) 海事 d) 政府設施 P.28

31 第4條:葵涌貨櫃碼頭可時落成? a) 80年代   b) 90年代 c) 60年代 d) 70年代 第5條:綠色和平發起甚麼活動? a) 「反暴力護海港藍絲帶」 b) 「反暴力護維港」 c) 「拯救海港,停止污染」 d) 「畫出無毒海港」 P.29

32 參考資料 網頁: ‧維港初階   ‧香港地理資料  ‧綠色和平  ‧規劃署 ‧香港基建新體驗展覽 P.30


Download ppt "填海工程 S1A 陳泳彤(2) 鄭月英(5) 何嘉慧(12) 劉文靜(16) 譚婉芬(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