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史報告~ 香港淪陷史-三年零八個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史報告~ 香港淪陷史-三年零八個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史報告~ 香港淪陷史-三年零八個月

2 目錄 6.淪陷的影響…… 10.組員名單…….. 2.目錄…… 4.淪陷的經過……. 5.淪陷時期的生活…. 8.圖片…. 1.封面…..
3.香港淪陷的原因….. 4.淪陷的經過……. 5.淪陷時期的生活…. 6.淪陷的結束….. 6.淪陷的影響…… 8.圖片…. 9.感想…. 10.組員名單……..

3 香港淪陷的原因~~ 困難, 大肆鼓吹軍國主義。日本人在《田中奏摺》中曾說 日本自十九世紀中期明治維新以來,一直不斷向外擴張。
二十世紀,世界經濟大衰退,日本政府為了擺脫國內經濟 困難, 大肆鼓吹軍國主義。日本人在《田中奏摺》中曾說 :『欲征服支那(整個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滿:即中國 東北;蒙:指中國蒙古);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 原來當時日本不但計劃入侵中國東北,並已計劃侵略香港。 因為當時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 也就是英國於亞洲的要塞。 如日本佔領了香港,便能支配英國。 所以,日本在中日戰爭 爆發後, 更把侵略矛頭進一步擴大到香港及大平洋地區。

4 18天的戰事.... 淪陷的經過— 1941年12月8日, 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啟德機場,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1941年12月8日, 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德機場,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1941年12月8日, 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德機場,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1941年12月8日, 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德機場,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1941年12月8日, 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德機場,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1941年12月8日, 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德機場,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5 同時,日本陛隊渡過深圳河進入新界,開始了對香港的攻擊。戰事一開始,日軍便立刻橫渡深圳河,由於新界沒太大戰略價值,所以守軍便按他們的計劃,退守至醉酒灣防線。至當日黃昏,日軍已進佔大埔一帶。
至11日上午,日軍已佔領金山一帶,東面亦進至大老山。 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保持實力,決定把留駐新界及九龍的部 隊回港島。 12日起,雙方開始發生隔岸炮戰。港島北岸在日軍猛烈炮擊 下,受到極大破壞。除軍事設施外,港島市民也蒙受不少傷亡。 日軍在加緊準備登陸之餘,亦曾在13日及17日兩次派人到港島 招降,但終被港督楊慕琦所拒。 18日晚上,日軍在北角至筲箕灣一帶登陸。日軍擊敗了駐守該 區的印度軍拉吉營後,迅速向高地進發。19日,日軍已佔領柏 架山、畢拿山、黃泥涌等處。 到了25日,守軍彈葯不足,而且水源己斷,實在無力抵抗。最後, 楊慕琦於12月25半島酒店三樓,與日軍戰鬥司令室簽處無條件投降 ,結束了18日的戰事。是為“黑色聖誕” 。

6 淪陷事期的生活~ A. 糧食供應短缺~ 當時的糧食不足,政府實行了糧食配給制,糧食只包括一些米、油、 粉 、鹽 、糖,而且限定每人每日只能購買六兩四及少量的鹽,糖 。 因為沒有足夠的糧食,人民被迫採摘樹葉、 樹根 、番薯藤作食物,甚至有人吃人事件發生。

7 B. 軍票制度 1941年12月26日,日本侵佔香港島,宣布禁止使用港幣,強制港人將港幣兌換成由日本銀行發行的日本軍票。開始時的兌換比率是兩元港幣換一日元日本軍票。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時軍票剩下高達19億日元總額。 1945年9月6日,大藏省宣布日本軍票無效,香港百姓的19億日元財產,一夜之間變成一堆廢紙。

8 C. 人民被迫回鄉 日治初期,日軍政府為採取縮短人口政策,強迫市民遣反回鄉,不論老幼,一律遣反,以縮少香港人口。結果香港人口由戰時人口超過一百萬,跌到人口只得不足五十萬。 D. 開設慰問所 日軍在灣仔一帶,曾開設慰安所十多間。他們還在港九各地捉拿婦女充當慰安婦。所謂的慰安婦,其實是用來當作日軍的洩慾工具,滿充他們的性慾。所以,當時很多婦女都搽‘鑊撈‘在面上,扮作乞丐,以避過日軍的魔掌。

9 E.控制言論政策 日佔時期開始不久,日人為了統制言論和消息,對文化活動及新聞通訊作了極嚴格的控制。戰前主張抗日的報刊固然受到日軍全面查封,迫使這些報刊的負責人,紛紛離港逃難。一些報張也被迫與他報合併,以便日人易於控制‧ 由於日軍對廣播事業非常重視,香港淪陷後隨即恢復播音,并於一九四二年初成立「香港放送局」。除了新聞外,日佔時期播放的,主要是音樂節目;此外亦闢日語講話等。一九四二年八月起,總督部限令居民如擁有收音機,必須辦理登記。十一月開始,為防止居民收聽盟國的廣播,接收短波播放,亦在被禁之列。

10 F.以華制華政策…… 日本佔領香港後,為了搾取香港人的人力及資源,以達致其「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官方政策上并沒有把居港的華人視為敵國公民,即使對曾參與保衛香港的華籍義勇軍,在囚禁一段短時期後,亦予以釋放。「以華制華」成了日方管治香港的一個重要策略。 港府投降之後,由於社會秩序大亂,若干紳商遂在日人授意下,發起成立「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這個過渡時期的組織,專門解決社會及民生如糧食、貨幣、治安、醫療衛生等迫切問題。 總督部成立後,為了拉攏華人供日人驅使,「華民代表會」及「華民各界協議會」雙雙於一九四二年三月組成。 自「兩華會」成立後,委員們雖為恢復香港的正常秩序提供了不少建議,但官方大都置若罔聞,而「兩華會」最終亦只能成為誘騙華人服從人統治的機構。

11 1945年8月14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6年5月1日 楊慕琦返港復 1945年9月16日 淪陷時期的結束 任港督 , 管治
1945年8月14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16日 受降儀式在港督府舉行, 日本海軍少將岡田梅吉和中將藤田類太郎在投降書上簽字,並將佩刀解下交給英國海軍少將夏懿。 1946年5月1日 楊慕琦返港復 任港督 , 管治 香港八個月的 軍政府宣佈撤 除。 淪陷時期的結束

12 淪陷的影響.... 自一九三七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多個大城市相繼失陷 ﹔特別是廣州一役後,湧進香港的難民人數驟然增加。香港人口亦由一九三七年約一百萬,激增至一九四一年的一百六十多萬。這給香港帶來極嚴重的居住、糧食、醫療、衛生及治安問題。當時香港不論政府或慈善機構等,莫不為救濟難民而疲於奔命。 另外,抗日活動在香港一直很活躍。在港成立的多個抗日組織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宋慶齡於一九三八年年中發起的『保衛中國同盟』。另外,各式各樣的華商會、青年團、婦女會、同鄉會、學生賑濟會等也紛紛成立或擴大服務,以金錢及物資支援抗戰。

13 圖片~ 註:金鍾兵房一帶受日機空襲的情況。 但從飛機飛行角度看來,此相片上的日機 明顯地是經過加工而成的。

14 圖示在海南島海口市被俘的 中國士兵。 為配合日海軍鼓吹的“南進輪” ,日軍於1939年上半年出兵海 南島。 淪陷後的廣州街頭一景。

15 註..戰火停止後陸續從防 空洞出來的一般平民。

16 日軍投降後不久的街頭一景,垃圾因無人照管堆積如山。
作為香港日戰時期最明顯的象徵, 矗立在金馬倫山頂的忠靈塔終於在 1947年2月給炸毀為平地。

17 香港淪陷期間,居民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出入均隨時遭受日軍搜查。
軍票交換所內外的擁擠情形。

18 1941年12月28日3時,"入城式"亦於港島舉行。圖示隊伍行經軒尼詩道的情形。
1941年12月24日在北角寶馬角一帶掃蕩殘餘力量的日軍,一天後香港守軍終於投降。 1941年12月28日3時,"入城式"亦於港島舉行。圖示隊伍行經軒尼詩道的情形。

19 這是1945年船票一張。 區政所前輪候登記的居民。總督部設立後,即強制全港居民登記戶籍,列明個人資料及職業等,以備存案。

20 英國為了向日本顯示對遠東的重視,在開戰前不久派遣了兩艘第一線的戰艦駐防新加坡,但兩艘戰艦郤於開戰後兩天遭日機擊沉。圖示其中的一艘"威爾斯王子"號於12月2日抵新時情形。

21 感想 做完這個project之後,我們都意想不到現今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的香港,也曾經在歷史上留下慘痛的一頁。雖然日本統治香港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年零八個月,但這段統治時期,已為香港人留下永不磨滅的慘痛回憶。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今所擁有的一切,因為幸福不是必然的。最後,希望世界和平,戰爭永遠遠離我們。

22 何淑嫻(29) 香桂芳(28) 陳子怡(24) 薜詩韻(37) 梁家敏(34) 組員名單......

23 THE END


Download ppt "中史報告~ 香港淪陷史-三年零八個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