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 一、选择题 1.(2009上海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D

3 2.(2007江苏1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 C.50% D.64% B 【解析】随机交配有4种交配可能,♀80%BB×♂80%BB、♀80%BB×♂20%bb、♀20%bb×♂80%BB、♀20%bb×♂20%bb,因此,子代中Bb的比例为80%×20%×1/2 + 20%×80%×1/2=32%

4 C A.物种是神创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3.(2010海南16)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是神创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C

5 D 4、(2010江苏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檀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D

6 C 5.(2011江苏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 C

7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理解。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具有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与变异方向无关,B项错误。冬季来临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因为是因相关酶因温度降低活性降低而使可溶性糖不能转化成其他物质导致,而非为防冻害而产生的变异,C项错误。受农药处理后种群的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与不抗药的个体相比,有更多机会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项正确。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C项,因细胞液浓度的增加植物的抗性增加,与题干中的信息向符合,因此干扰下极强。含糖量增高可防止冻害,但含糖量增多是因酶活性所致不是为防冻害而导致,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做类似题目时,注意分析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进行在进行判定对错。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8 D 6.(2010山东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作用对象是个体,它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熟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答案] D

9 7.(2009江苏20)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 和 a2 ,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 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 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 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 是同一物种 D.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 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B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10 【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A通过地里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错;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所以C不对。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

11 8.(2011广东25、多选题)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BC 【解析】A项,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D项,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错。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该NDM-1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12 9.(2011上海51-56)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D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13 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 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多于B种群;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

14 10.(2009上海3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 突变 自然选择 种群 基本单位 基因库

15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选择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变小。 基因库

16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___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生存斗争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17 (3)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 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 基因频率 遗传 PCR

18 11.(2010上海56-60)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 生存斗争 (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2) 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 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 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 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 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 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 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 的是图 。

1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⑴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 ⑵小岛上原有蜥蜴个体构成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⑶小岛上进行生殖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⑷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使小岛上食物短缺而联趾型蜥蜴能游泳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个体数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⑸这种现象体现了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检测就要获取更多的DNA分子,简便方法是PCR。

20 右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90至2000年间3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种群B与种群C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开始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新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

21 A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A

22 小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1(T/t)


Download ppt "专题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