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2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与意义 二、人际关系的状态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四、人际关系的深度
3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与意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情感支持系统。
4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的意义
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和人们亲身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 (二)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 (三)人际关系与生活幸福 (四)人际关系与事业成功
5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二、人际关系的状态 图12-1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6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深度
奥尔特曼和泰勒(Altman & Taylor,1973)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思想来解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水平。他们认为亲密人际关系是在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特征,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随着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我,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表露他们自己。这样,自我表露的深度,就成了人们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的重要标志。
7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一)交往定向阶段 (二)情感探索阶段 (三)感情交流阶段 (四)稳定交往阶段
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二)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三)感情交流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四)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8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图8-2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别
9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建立与发展 自我的分层 鲁宾等人(Rubin & Shenker,1978)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 自我最表层的内容,是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属于自我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人们真实的态度;自我的第三层次通常是私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价;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我们通常称为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 实际上,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说,通常意义的个人隐私实际上并不是个人自我最深层次的内容。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应当是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的,与个人的自我价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
10
两位心理学家上世纪50年代(Joseph Luft & 和Harry Ingham,在1955)年提出创造了一个将人们心理世界进行简单图示分类的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际交往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心理认知工具,这个图示分类方法被用两位提出者名字的组合,将之命名为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 图12-3 Johari window
11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W.C.Schuts,1958)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1、包容需要(inclusive need)。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2、控制需要(dominant need)。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3、情感需要(need for affection)。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
12
人际关系的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根据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这些回报可被归为两个维度。一是特定性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具体程度。
13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三、公平理论 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认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14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真诚原则 二、交互原则 三、功利原则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五、情境控制原则
15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真诚原则 近10年来的研究一致表明,真诚是最受欢迎的人格品质。
人作为社会的动物,需要自己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处于一个安全的境地。真诚使人们对于与自己交往的人对自己怎样行为有明确的预见性,因而更容易建立其安全感和信任感。而面对不真诚或欺骗,则意味着对方对于自己究竟会做什么是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自己有可能受到侵害。
16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交互原则 (一)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如 Aronson & Linder, 1965),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和相互支持。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 阿龙森与林德(1965)运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此进行过细致验证。
17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人际交往交互性的原因 福阿夫妇(Foa, Foa, 1975)认为,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的解释自己行为,并由此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的重要适应能力。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也可以作出同样的解释 。 如果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行动,对我们表示接纳和支持,我们觉得“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应答的心理反应会被激发,并引导我们用同样的行为方式做出回答。另一方面,当我们自己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行动,表示对别人的接纳以后,我们也会期望别人做出相应的友好应答。
18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三、功利原则 (一)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
19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费力最小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人都有用最小付出换取最大回报的倾向,具体到人际交换上,人们都希望交换或一种关系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 无疑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想与别人建立和维持一种人际关系,就必须使我们同别人的关系对别人而言是“值得的”,为此我们必须遵循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
20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 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是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出的解释双赢和双输人际关系现象的概念(参见金盛华, 1995) 。 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可以发现,有些人彼此的交往不再维持交往得失的相对平衡和礼尚往来,而是出现双方都感到欠对方情谊,而希望为对方付出更多且不希望对方回报的双赢局面。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双输,即人际关系的双方都感到对方欠自己的,并期待对方为自己付出更多,并且不愿意对对方的付出做出回报。
21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价值取向的不同,引导着人际交往中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 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个人情感的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这一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是增值交换过程。 对于重外在物质利益的一类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纯粹的物质利益交换意识要多于个人情感的卷入。因而他们倾向于用物质价值来衡量自己在人际关系当中的得失。这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是减值交换过程。
22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一)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23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阿龙森与林德1965年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这一实验发现了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
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这一现象被称为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或得失原则(gain-loss principle)。 简言之,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表现为:肯定维度“新的爱更有吸引力”现象和否定维度“失去的抛却得更彻底”现象。 弗里德曼等人( Freedman, 1981)的解释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供的满意解释
24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三)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人们对自我评价的敏感和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说明,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维持上,我们必须遵守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即必须在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维持中作为别人的自我支持力量而存在,只有支持别人的自我价值,才可能被别人接受和赢得别人。
25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五、情境控制原则 (一)情境控制
猴子进入新情境时的行为总是东张西望,这摸摸,那拍拍。巴甫洛夫称这种行为是“这是什么反射”。人进入新情境时,也有同样的行为表现。 “这是什么反射”的真正含义,是探究环境,了解环境事物对于我们的意义,从而把握环境,使我们在该环境中的行为有一个明确的定向。 情境的不明确,或不能达到对情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焦虑。对于人来说,不仅对物理环境的不明确和不能把握会引起焦虑,对社会环境的不明确和不能把握,也同样会引起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
26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寻求平等与自由 情境控制原则的含义,是指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情境的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想使别人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我们,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的时候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持表现自己的自由。如果我们增加了人们达到情境自我控制的困难,或是与人们对情境的控制不对等,使别人的自我表现受到限制,而不得不保持一定水平的自我防卫,那么,别人实际上不可能对我们有深层的接纳,我们与其关系的状况也只能停留在正式的、表层的水平。
27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 (一)人际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是一种团体训练技术,是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最普遍的方式是训练团体或称T组(T-group, Training group的简称)。通常由5到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期限可以是一至四周,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 。 训练团体主要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此时此地”的情境。参与者也会在没有社会角色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成员所提供的多角度的见解,学会准确掌握、理解和评价别人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意义,并在别人真实的反馈调节中,作出正确而为别人所接纳,同时又对人际关系起积极作用的反应。
28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训练团体的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改变人们人际关系的状况( Aronson, 1978),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通常社会生活的特殊世界。 阿龙森(1978)曾对训练团体的目的和功能作过如下总结: ① 培养明确、坦诚的交往技能。 ② 学会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以互相合作、互相依赖的方式,建立和维持真诚的人际关系。 ③ 学会用正常的人际交往技能解决纠纷和冲突,抛弃强制和操纵的方式。
29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④ 提高对于自己内部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的觉察力和敏感性,增加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觉察力。
⑤ 增加自我内在系统与外在情境的沟通。 ⑥ 提高对别人情绪反应和行为的觉察力与敏感性。 ⑦ 学会从多种立场来了解人与事物。 在上述总结中,一至三条属于社交技能改善的范畴;四、五两条属于自我意识水平提高的范畴;六、七两条涉及的则是移情能力改善的问题。
30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技术。它是通过让别人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 在人际关系方面,角色扮演方法可以直接帮助人们改善双方相互作用的状况,最终有效地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角色扮演还能作为重要的测试方法。 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角色扮演的优点在于它能引发出现实生活中难以观察的低频行为, 突破了直接观察所具有的局限。我们可以控制对被试的刺激, 使测试环境易于标准化。然而,它的局限在于它远离现实,在假设的情境下,缺乏真正的体验和经历,会出现偏差。
31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会测量法 二、参照测量法 三、人际关系测验
32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会测量法 定义: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也称社交测量或社会测量,是由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于1934年最先创造的。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 发展:社会测量法一经问世,就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们的广泛注意。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新的社交测量方法的变式及相应的结果处理手段。 原理:社交测量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如果一个人在更多的方面都对另一个人作出肯定的选择,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有高度的接纳性。反之,则为高度排斥。如果肯定的选择是相互的,那么接纳也是相互的,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小。反之则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大。
33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具体操作:社会测量法的具体操作,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问题,让被测量者回答,然后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行列表格法。此外常用的还有图示法。 评价:社会测量法现在已广泛地用于各种团体,如学校、机关、企业等,通过这种方法能很快的发现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但是社会测量法还不能揭示其选择动机,所反映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外部的,对于团体内部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结构还无法反映,而且进行分析的数据来自于问卷,受被试因素的主观所影响。
34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二、参照测量法 定义:1976年,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参照测量法。这是一种测量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 原理: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了解个人的选择动机。动机是人际关系选择的心理机制,被人们喜欢的人,不一定就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威信的人。社会测量法有时并不注重选择动机问题,而参照测量法则主要强调选择动机的测量价值。通过参照测量,可以了解群体内的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权威人物,把群体内部潜藏的参照群体揭示出来 。
35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具体操作:进行参照测量时,首先让群体中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其次,给每个成员一个准备大信封,并把所有对某人的评价集中起来,放在这个信封内。然后,告诉全体成员,你可以从所有这些评价中选择3~4个最想了解的评价来看,你会选择哪几个人对你的评价。而具体想看哪三、四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由每个成员自己自由选择。通常,人们会要求看在他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见解或最受人尊重的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价。 评价:参照测量法的优点在于它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自己的真正动机,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但如果群体成员人数很多,要求个人对每一成员均做出评价,则费时太多,且组织过程较为麻烦,可以改进一下,用多重选择来进行评价 。
36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三、人际关系测验 (一)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按照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四个维度,可以将人们的人际交往分成主动型与被动型、领袖型与依从型、严谨型与随便型、开放型与闭锁型等8种类型。
37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二)他-我融合度量表(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IOS) Scale) IOS量表用于测量被试和另外一个人的情感融合度或心理距离,是由阿龙等人(Aron et al.,1989)提出的人际关系测量的操作性方法。 图12-4 他-我融合度量表
38
作业与思考题 1. 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2. 简述人际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3. 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哪些? 4. 试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对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进行解释。 5. 人际关系改善的途径有哪些? 6. 简述人际关系的测量的几种方法。
39
建议读物 金盛华,赵凯,杨志芳. (1992). 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郑国全,俞国良. (1999).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Michael Argyle & Monika Henderson. (1996).人际关系剖析(苗延威 译).台湾:国立编译馆. Taylor S. E., Peplau L A, Sears D. O. (1997).Social Psychology. NJ: Prentice-Hall Shelley E. Taylor, Letitia Anne Peplau, David O.Sears. (1997).Social Psychology. Prentice-Hall. Kelly H. H. (1979).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ir Structure & Processes. Hillsdale, NJ: Erlbaum.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