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西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曹操、孫權和劉備在長江沿岸進行的一場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西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曹操、孫權和劉備在長江沿岸進行的一場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西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曹操、孫權和劉備在長江沿岸進行的一場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在這場戰爭中,處於兵力絕對劣勢的孫權和劉備,捐棄爭奪荊州的利益衝突,正確分析形勢,找出曹軍弱點和不利因素。 使曹操併吞江東的雄心付諸東流,從而成為歷史上運用火攻,以寡擊眾的著名戰例。

3

4 西元200年,曹操在官渡 之戰擊敗袁紹,乘勢掃 平黃河以北殘餘勢力, 成為當時北方霸主。曹 操志得意滿,打算進一 步席捲全中國,
因此積極練兵備戰,便於南下剷 除其他割據力量。 曹操(藍)與袁紹(紅)的勢力範圍

5 02:31

6 江東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經濟上成長迅速。 據有長江天險。 軍事上,孫權有周瑜、程普、黃蓋等名將輔佐。 劉備當時還沒有固定的地盤,他原來依附袁紹,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在新野、樊城一帶駐軍。

7 字孟德,在北方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專營,使社會經濟發展。政治上任人惟賢。軍事上戎馬一生,精通兵法。
西元196年將漢獻帝迎到許州,自任丞相,把持朝政。他在官渡之戰戰勝袁紹,統一北方。西元208年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打敗,退回北方。

8 字仲謀,西元229年在武昌稱帝,國號吳,史稱吳大帝。孫權統治江東50餘年間,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都有長足發展。
與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曹操退回北方後,又與劉備爭奪荊州。後來由於曹魏的壓力,放棄奪回荊州,之後和蜀漢共同抗曹魏。

9 在強敵壓境的危急關頭下,孫權和劉備兩 股勢力為了避免滅亡的命運,便結成聯合 抗曹的軍事同盟。
兩者聯合 互結同盟 在強敵壓境的危急關頭下,孫權和劉備兩 股勢力為了避免滅亡的命運,便結成聯合 抗曹的軍事同盟。

10 01:16

11 劉表死後,孫權派魯肅以弔喪名義偵察情 況。魯肅抵達江陵時,劉表之子劉琮已投 降曹操,劉備正向江陵撤退。魯肅當機立 斷,在長坂坡會見劉備,說明聯合抗曹的 意向。處於困境的劉備欣然接受此建議, 並派諸葛亮隨同魯 肅前去會見孫權。

12 02:04

13 劉備雖兵敗長坂坡,但是尚擁有水陸2萬餘眾實力。
曹操部隊經長途跋涉,如同強弩之末。 荊州人心不服。 曹軍不習水戰。 在此形勢下,只要孫、劉同心協力,定能擊破曹軍,形成三分天下局面

14 04:07

15 孫權對諸葛亮的精闢分析深表贊同,於是:    撥精兵3萬  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   魯肅為贊軍校尉  率軍與劉備會師,共同對抗曹操。

16 01:05

17 字玄德。赤壁之戰與孫權聯合打敗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接著又進兵益州,奪取漢中,建立橫跨荊、益兩州的政權。
西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次年,為報荊州被奪及關羽被殺之仇,對孫吳進攻,在夷陵之戰中為吳將陸遜所敗,狼狽逃回白帝城,不久病逝。

18 字孔明,為避東漢末年戰亂,隨叔父避居荊州;叔父死後,在南陽隆中隱居,觀察天下大勢。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
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 佐,他提出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又幫助劉備經營荊州,占領益州。

19 05:50

20 字雲長。關羽為人驕傲自負,容易輕敵,故有「大意失荊州」之舉。
關羽對劉備一直忠心耿耿,他被曹操俘虜時,曹操曾厚待關羽,但關羽不為所動,在殺顏良以報答曹操之後,仍設法歸附當時不甚得意的劉備。這種行為,成為忠義的楷模。

21 字益德,東漢末與劉備共同起兵。張飛雄壯威猛不亞於關羽,張飛敬愛士人卻不知體恤部屬,時時鞭打士卒,終因此取禍。
西元221年劉備親征東吳,令張飛率兵萬人於江州會師,準備起兵時,為其部下張達、范彊所殺。

22

23 20餘萬人 3萬餘人 2萬餘人

24 曹軍:在烏林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孫軍:自柴桑溯長江而上,占水陸交通要衝。 劉軍:駐紮夏口、漢陽及平靖、武勝、大勝等關口。

25 爭取荊 州民心 勸降孫權 曹操在江陵聽到孫、劉結盟的消息,便企圖以壓倒性的優勢,速戰速決。

26 採取與劉備結盟抗曹的戰略。若周瑜不敵時,隨時與曹軍決戰。
按照諸葛亮的計策,設法在夏口一帶打敗曹操,以促成三足鼎立之勢。

27

28 戰爭前夕,劉表病故,劉琮接替統治荊州。當曹軍南下,劉琮即投降。
西元208年9月,曹操揮軍南下,欲占據荊州。 戰爭前夕,劉表病故,劉琮接替統治荊州。當曹軍南下,劉琮即投降。 劉備在劉琮投降之前即倉皇撤退至江陵。江陵是水陸運交通要衝,曹軍自然尾隨於後,劉備只好再退至長江南岸的樊口一帶。 荊州古城一景

29 西元208年,周瑜率兵與劉備會師,與曹軍在赤壁相遇,曹軍於烏林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周瑜針對敵強我弱,不宜持久作戰及曹軍士氣低落、戰船連接的實際情況,採用火攻、奇襲的戰術。

30 00:31

31 03:07

32 赤壁之戰中,曹操所帶領的軍隊多是北方人,並不習慣水戰,而且在大江之上,潮起潮落,戰船顛簸不定,北軍身受其苦,多因而病倒,影響戰鬥力。曹操為解決此問題,下令以鐵鏈和木板
連接戰船,猶如城堡,使步騎可在上馳騁,以利攻戰。

33 字公謹。少年時與孫策為友,後孫策東渡,周瑜平定江東。周瑜對音樂造詣也很深,如曲音有誤,必可分辨,故當時人常說:「曲有誤,周郎顧。」
孫策死後,歸附孫權。劉備占荊州後,周瑜認為劉備是梟雄,請兵伐蜀,孫權同意周瑜起兵,但行軍至巴丘時周瑜病死。

34 周瑜利用曹操輕敵弱點,先讓部將黃蓋向曹操詐降,曹操不疑有他,欣然答應。
黃蓋於入夜後,率艨艟10艘,滿載乾草淋上油脂前來。曹軍以為是黃蓋依約前來投降,將士毫無防備。 黃蓋在靠近曹軍水營時下令各船同時點火,一時間火藉風勢,猛燒曹軍戰船,而曹軍船隻首尾相連,動彈不得,頓時便成一片火海。 孫、劉聯軍乘勢率隊橫渡長江,大敗曹軍, 曹操自知無力扭轉,被迫率軍倉皇撤退。

35 04:39

36 為詐降曹操,黃蓋自願施行苦肉計,接受周瑜毒打,好讓曹操相信黃蓋真心投降。這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典故。

37 赤壁之戰作戰路線圖

38 12:16

39 曹操退到江陵後,為防止 周瑜、劉備乘勝追擊,便 以曹仁、徐晃防守江陵, 樂進防守襄陽,自己率諸 將退回許昌。 周瑜、劉備統率大軍追擊曹軍,於江陵與曹仁隔江對峙。戰爭持續一年多,曹仁因為屢戰不利,損失嚴重,只得率軍北退。

40 05:57

41 俗語說「說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 的急如風與侵略如火,劉備在徐州就因準備 不及而棄軍逃亡。曹操既然用兵謹慎,何以 赤壁兵敗如山倒?原因除周瑜研析外,周瑜 可能還隱瞞了氣候學的事實。洞庭湖一帶, 因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 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 長大的曹操始料未及,這也是周瑜 的地利之便。

42 曹操不再有南下的力量 劉備擴張勢力 孫權鞏固江東 稱帝成都 統治地位

43

44 魏、蜀、吳三國鼎立

45 三國鼎立形勢與據地確立

46 三國時代群雄爭霸,演繹出無數流傳千古的歷史故事。讀完此章後,是否更清楚赤壁風雲呢?請你根據A、B、C、D、E、F描述的事蹟,填至合適的人物括弧中。
( )甲、曹操 ( )乙、孫權 ( )丙、周瑜 ( )丁、黃蓋 ( )戊、劉備 ( )己、諸葛亮 F A E D C B A、據有江東富饒之地,有周瑜、程普、黃蓋等名將輔佐 E、三國時期的美男子,溫文儒雅,曾說:「既生瑜,何生 亮?」 D、為了詐降曹操,自願接受周瑜的毒打 C、因赤壁大捷,取得益州、漢中、荊州等地,稱帝於成都 B、自比管仲、樂毅,曾做「隆中對」 向劉備分析天下態勢 F、人稱「亂世梟雄」 ,在赤壁一役中,因不諳水戰,又錯 將戰船連結,遭到對手火燒連環船的後果

47

48 在敵強我弱下,從大局著眼,不計爭奪荊州的利害衝突,採聯合抗曹,使雙方都獲得重大戰略利益。
在知彼知己基礎上,針對曹操的弱點,利用地理、天時的有利條件,欺敵詐降,避實擊虛。 在實施火攻襲擊成功的情況下,掌握戰機,乘敵混亂不堪之際,奮勇攻擊,奠定勝局。

49 火攻 孫子在「孫子兵法火攻篇」中,認為這是 最具毀滅性的奇襲戰術,也是短時間決勝 負最有效手段。尤其以寡擊眾時,採用火
攻是上上之策。如黃巾之亂時,皇甫嵩以 火攻擊潰兵力大於十倍的張角部隊,另官 渡之戰時,曹操也以火攻燒 毀袁紹的軍糧,扭轉劣勢。 火攻

50 04:16

51 曹操輕敵,過於高估自己、低估敵人。 曹精於陸戰、騎戰,卻以水戰為主。 水陸大營相接,限制突發狀況下的應變能力。 輕信黃蓋的詐降,部隊疏於戒備。

52 曹操若以野戰軍團由長江北岸進攻東吳,孫權
可倚侍長江天險;曹操若強行渡江,面對自己 不熟悉的地形與天候,則危險性更高。不如由 荊州順長江而下,那東吳便喪失長江天險優勢。 由水上進攻,可在氣勢上給予東吳打擊,何況 荊州水軍數量上是東吳的2倍, 只要在長江攻防戰掌握優勢, 孫權與劉備將計無可施,可惜 戰況不如曹操的意。

53 假如你是曹操,憑藉兵力數量 的優勢,你認為有什麼方式可 打贏赤壁之戰,改寫中國戰史 ?
  如果我是曹操,我會暫緩進兵江東的軍事行動。因為長江天險,我軍僅在玄武池進行操舟訓練,平靜池水無法與浩瀚的長江水相比;軍隊內已有兵士水土不服,同時荊州劉琮的水軍剛歸附,軍心不穩,加上初次與周瑜交戰,只好暫時駐紮在長江北岸。若利用冬季到次年開春這段時間,加強水軍訓練與軍隊向心力,來年仍大有可為。     此外,劉孫權的軍事同盟,建立在短期利益上,利用這半年可以派遣間諜散布謠言,讓孫、劉的同盟瓦解,掃平江南則指日可待。 假如你是曹操,憑藉兵力數量 的優勢,你認為有什麼方式可 打贏赤壁之戰,改寫中國戰史

54 由戰史經驗證明 ,善用自己的長 處,隱藏自己的 短處,是致勝重要條件。 孫權、劉備雖有爭奪荊州的利益糾葛,但 兩方能認清所處的情勢,並捐棄成見,終 能互助互利。 截長補短,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是我們 在這場戰役中可學到的經驗。

55

56 赤壁博物館內收藏從烏江林岸出土的三國箭鏑

57 三國城中的水寨

58 官渡戰場遺址

59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同樣都是中國戰史上以火攻決定戰局,兵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不同的是,曹操因官渡之戰成為北方霸主,赤壁之戰卻使其統一中國的雄心受挫。請蒐集資料,比較這兩場戰役的差異之處。
1.歷史背景 2.交戰雙方 3.戰場位置 4.勝方: 敗方: 5.勝敗因素 6.影響 7.啟示

60 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 1.歷史背景: 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為謀求統一全中國,於是揮軍南下;孫權、劉備組成聯軍合力抵抗曹操,雙方相拒於赤壁 西元196年(東漢獻帝建安元年),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自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威勢大增。當時北方割據勢力以袁紹最強大,曹操次之,兩大勢力決戰勢所難免。西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爆發一場決定性大戰

61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同樣都是中國戰史上以火攻決定戰局,兵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不同的是,曹操因官渡之戰成為北方霸主,赤壁之戰卻使其統一中國的雄心受挫。請蒐集資料,比較這兩場戰役的差異之處。
2.交戰雙方 曹操、孫權、劉備 曹操、袁紹

62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同樣都是中國戰史上以火攻決定戰局,兵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不同的是,曹操因官渡之戰成為北方霸主,赤壁之戰卻使其統一中國的雄心受挫。請蒐集資料,比較這兩場戰役的差異之處。
3.戰場位置 赤壁 官渡

63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同樣都是中國戰史上以火攻決定戰局,兵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不同的是,曹操因官渡之戰成為北方霸主,赤壁之戰卻使其統一中國的雄心受挫。請蒐集資料,比較這兩場戰役的差異之處。
4.勝方: 敗方: 勝方:孫權、劉備聯軍 敗方:曹操 勝方:曹操 敗方:袁紹

64 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 5.勝敗因素: 曹軍精於陸戰、騎戰,卻捨長就短,改以水戰為主,犯下兵家大忌;且錯將戰船連結,限制突發狀況下的應變能力。孫、劉聯軍摒棄成見,合力抗曹,運用火攻奇襲而大獲全勝 曹操出奇兵火燒烏巢,焚毀袁軍糧草輜重,並乘機向袁軍全力進攻,袁紹雖有70萬之眾,但不能善用計謀,最後敗給曹操

65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同樣都是中國戰史上以火攻決定戰局,兵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不同的是,曹操因官渡之戰成為北方霸主,赤壁之戰卻使其統一中國的雄心受挫。請蒐集資料,比較這兩場戰役的差異之處。
6.影響 決定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勢 曹操統一北方

66 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 7.啟示: 曹操與昔日官渡之戰相比,雖兵力大增,卻大意輕敵,因此敗給孫、劉聯軍。由此可見驕兵必敗,兵力多寡並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驕兵必敗,兵力多寡並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67 一、請分別說明孫劉聯軍與曹軍的作戰構 想。 二、請說明諸葛亮分析戰局,強調孫劉合 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理由。 三、請分析孫劉聯軍以寡擊眾的勝利因 素,以及曹軍大敗的原因為何。

68 參考答案一: (一)曹軍:曹操為爭取勝利,先運用政治瓦解和軍事威脅的策略,一方面爭取荊州民心以抑制劉備的威脅;另一方面勸降孫權。當曹操在江陵聽到孫、劉結盟的消息,便更改策略,企圖以壓倒性的優勢,速戰速決。 (二)孫軍:孫權採取與劉備結盟抗曹的戰略。由周瑜率精兵3萬水陸同時並進,於夏口迎擊曹軍。孫權坐鎮柴桑,集中主力,若周瑜不敵時,隨時與曹軍決戰。 (三)劉軍:劉備雖然勢單力薄,但按照諸葛亮的計策,設法在夏口一帶打敗曹操,以促成三足鼎立之勢。

69 參考答案二: 諸葛亮向孫權指出:劉備雖兵敗長坂坡,但是尚擁 有水陸2萬餘眾的實力。曹操雖兵多勢眾,但部隊 經過長途跋涉,如同強弩之末。荊州是新占之地, 人心不服;曹軍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在這種形 勢下,只要孫、劉雙方同心協力,攜手合作,一定 能擊破曹軍,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70 參考答案三: (一)孫、劉聯軍勝利因素:  1.在敵強我弱,分則俱亡、合則勢強的戰略情勢    下,從大局著眼,不計爭奪荊州的利害衝突,    採取聯合抗曹的正確戰略方針,擺脫勢單力薄   困境,使雙方都獲得戰略利益。  2.在知彼知己的基礎上,針對曹操驕傲輕敵、捨    長就短的特點,利用地理、天時方面的有利條   件,欺敵詐降,並果斷採取「以火佐攻、因亂   而擊之」的作戰方針,避敵之實、擊敵之虛。

71  3.在實施火攻襲擊成功的情況下,掌握稍縱即逝 
  的戰機,率領主力艦隊橫渡長江,乘敵混亂不   堪之際,奮勇攻擊曹軍,奠定勝局。 (二)曹軍大敗因素  1.在逼降劉琮、輕取荊州、擊退劉備後,曹操因   輕敵而高估自己低估敵人的錯誤中。  2.曹操精於陸戰、騎戰,當以20餘萬大軍據有長   江兩岸後,本應與敵人進行陸戰。但曹操卻捨   此不用,改以水戰為主,由於北方軍人不諳水    性,曹軍雖曾在玄武池中訓練過半年的水軍,   但終難與浩瀚長江相提並論。雖有劉表投降的

72   水軍加入戰鬥序列,但新歸附的軍隊未經整   頓,自難有相應的戰力。曹操這種捨長就短戰    術,正犯下兵家大忌。  3.在作戰部署上錯將戰船連結,水陸大營相接,   戰船首尾連鎖,限制了突發狀況下的應變能    力。  4.輕信黃蓋的詐降,部隊疏於戒備,在黃蓋乘風    放火的突擊下,來不及防禦,20餘萬大軍未經     激戰便迅速潰敗。


Download ppt "西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曹操、孫權和劉備在長江沿岸進行的一場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