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现代通信原理 (第3版)
2
第5章 信道复用
3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信道的定义 掌握:无线信道与有线信道 掌握: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 掌握: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 了解: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混合多址等几种方式
4
5.1 通信信道概述 5.1.1 信道定义 按照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分为: 调制信道—从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部分; 编码信道—从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5.1.2 传输媒介 传输媒介是通信系统中连接收发双方的物理通路,也就 是通信过程中传送信息的载体。通常把传输媒介分为有 线和无线传输媒介两类。
5
1.明线——指平行而相互绝缘的架空裸线线路。 2.双绞线——是由两根各自封装在彩色塑料套内的铜线扭绞而成,扭绞的目的是降低它们之间的干扰。
5.1.2.1 有线传输媒介 1.明线——指平行而相互绝缘的架空裸线线路。 2.双绞线——是由两根各自封装在彩色塑料套内的铜线扭绞而成,扭绞的目的是降低它们之间的干扰。 双绞线分为 屏蔽型(STP)—STP在UTP外面再加上一个由金属丝纺织而成的屏蔽层,以提高其抗电磁干扰能力。 非屏蔽型(UTP) 3. 同轴电缆——是由同一轴心的内外两个导体构成,外导体是一个圆柱形的空管,内导体则是金属线即芯线,它们之间以填充介质隔离,这一介质可以是塑料或空气。 根据频率特性,可将其分为: 视频(基带)电缆 射频(宽带)电缆
6
4.光缆——是一种直径为50~100μm的、柔软的、传导光波的介质,一般由玻璃或塑料构成,其中使用超高纯度石英玻璃制作的光纤传输损耗最低。在折射率较高的单根光纤外面,再用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包住,就可以构成一条光波通道,在这外面再加上一层保护套,就构成了一根单芯光缆。多条光纤放在同一层保护套内,就构成了光缆。 光纤分为: 多模光纤—是指允许一束多波长的光沿着纤芯反射地向前传播; 单模光纤—仅允许单一波长的光沿着纤芯直线向前传播,不在其中产生反射。
7
5.1.2.2 无线传输媒介 1.无线传输媒介——利用自由空间作为传输介质来进行数据通信,信号沿直线传播。 适用于架设或铺埋电缆或光缆较困难的地方。 主要包括 红外通信 激光通信 微波通信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卫星通信
8
1.无线(电)视距中继 无线电视距中继是指工作频率在超短波和微波波段时,电磁波基本上沿着视线传播,而通信距离只能依靠中继方式来进行延伸的无线电线路。 相邻中继站之间的距离一般是40~50km,主要用于长途干线、移动通信网以及某些数据收集(如水文、气象数据的测报)系统中。 无线电中继信道的构成: 终端站 中继站 各站点之间的电磁波传播路径
9
2.卫星中继信道 卫星中继信道可看作无线电中继信道的一种特殊形式。 轨道在赤道平面上空的卫星信道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地域广、传播稳定可靠、传输容量大等突出的优点,被广泛用来传输多路电话、电报、数据和电视信号。 卫星中继信道的构成: 通信卫星 地球站 上行线路 下行线路。
10
3.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短波指波长为100~10m、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 地波传播—可沿地球表面传播,一般属于近距离传播,限于几十千米范围以内; 天波传播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由于借助电离层的一次反射或多次反射,可传播几千乃至上万千米的距离。 传播路径:离地面高60~600km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它是由分子、原子、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形成电离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X射线。 工作频率:为了实现短波通信,选用的工作频率必须小于最高可用频率;且应当使电磁波在D、E层的吸收较小。 具有传播距离远、受地形限制较小、要求发射功率低、传输带宽适当以及抗人为破坏能力强(这在军事通信中尤为重要)等许多优点,它现在仍然是远距离传输过程中主要使用的信道之一。
11
5.2 频率复用FDM 1.信道带宽分割: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 2.频谱搬移:多路原始信号在频分复用前,先要通过频谱搬移技术将各路信号的频谱搬移到物理信道频谱的不同段上,使各信号的带宽不相互重叠,然后用不同的频率调制每一个信号,每个信号要一个样以它的载波频率为中心的一定带宽的通道。为了防止互相干扰,使用保护带来隔离每一个通道。频分多路复用主要应用于模拟信号。
12
3.频分多路复用FDM——是把每个要传输的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而且各个载波频率是完全独立的,即信号的带宽不会相互重叠,然后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输,这样在传输介质上就可以同时传输许多路信号。
4.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时分多路复用不仅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 (1)同步时分:时分方案中的时间片是分配好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2)异步时分:允许动态地分配传输媒体的时间片。
13
频分复用系统组成方框图
14
5.3 时分复用TDM 时分复用(TDM)方式,是建立在抽样定理的基础上。 抽样使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由一系列在时间上离散的抽样脉冲值代替,使一路信号的各抽样脉冲之间就出现了时间空隙,而其它各路信号的抽样值就可以利用这种空隙进行传输,这样就在同一个信道中同时传送了若干路信号。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STDM——在时分多路复用的过程中,各路信号在每一帧中所占时隙的位置是预先指定且固定不变。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ATDM——当某路信号在某一时刻不出现或已经传送完成时,与该路信号相对应的时隙就会空闲,从而产生资源浪费。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提高信道利用率,数字通信系统中经常采用另一种时分多路复用方式,也叫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或智能时分多路复用。
15
5.4 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系统 复合调制是对同一载波进行两种或更多种的调制。 针对载波信号来说的,即对同一个载波,用一个或多个信号进行若干次超过一种方式的调制。 多级调制是指将同一基带信号进行两次或更多次的调制。这种情况下,每次调制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但使用的载波则一定是不同的。 实际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多级调制方式除SSB/SSB外,还有SSB/FM、FM/FM等。 多级调制是针对基带信号即信息信号而言的,即用同一个信号,对多个不同的载波先后进行多次调制.
16
5.5 多址通信方式 多址技术是利用信号的特性在发送端对各路信号进行设计,在接收端则根据发端设计规则将收到的信号分离出来分别解调; 多址技术主要针对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利用射频辐射的电磁波搜索不断变化的移动地址码,在接收端区分出多个动态地址,所以只能在射频频段实现; 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此外,还有利用空间分割和极化隔离技术的多址联接方式即所谓的频率再用技术等等。数据通信网中普遍采用随机多址的ALOHA方式,
17
2. 典型的频分多址方式有北美800MHz的AMPS体制以及欧洲与我国900MHz的TACS体制。
5.5.1 频分多址(FDMA)方式 1. FDMA利用各个发送端发射信号的频率不同,将它们在发送端组合起来,从同一个信道传送,而接收端则根据各发送信号的不同频率,把它们分离开来。为了使信道中各信号互不干扰,其信号频谱排列必须互不重叠,且应留有一定的保护频带宽度。 2. 典型的频分多址方式有北美800MHz的AMPS体制以及欧洲与我国900MHz的TACS体制。 5.5.1.1 群路单载波(MCPC)方式 发送信号的地球站将要发给其他各站的多个信号按某多路复用方式组合在一起后,再进行一次载波调制,然后发送。接收地球站将收到的信号通过第一次载波解调后,根据预知的信号复用方式,利用预先分配给它的FDM载波频率或TDM时隙数据,选出送给该站的信号,再次解调即可得到发送的原始信号。 只有当每个载波所传输的各路信号都处于工作中时,该MCPC方式才经济合理,否则就会造成信道和发射功率的双重浪费。
18
单路单载波(SCPC)方式。它在每一载波上只传送一路信号或相当于一路信号的数据或电报,并且通过“语音激活”技术使转发器的容量提高2.5倍。
CVSD(连续可变斜率的增量调制)/SCPC/BPSK/FDMA/PA——可变斜率的增量调制/单路单载波/二进制移相键控/频分多址/信道预分配; PCM/SCPC/QPSK/FDMA/PA——脉冲编码调制/单路单载波/四进制移相键控/频分多址/信道预分配; SCPC/CFM/FDMA/PA(或DA)——单路单载波/相位连续的调频/频分多址/信道预分配(或信道按需分配); PCM/SCPC/QPSK/FDMA/DA——脉冲编码调制/单路单载波/四进制移相键控/频分多址/信道按需分配;
19
5.5.2 时分多址(TDMA)方式 时分多址技术TDMA 依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把信道划分为若干不相重叠的时隙,再把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用户专用,在收端就可根据发送各个用户信号的不同时间顺序分别接收不同用户的信号。 时分多址TDMA方式主要用来传输TDM数字信号,最典型的是TDM /PCM/ PSK/TDMA体制。一帧信号中,各时隙的排列组合方式就称为该帧的帧结构,不同TDMA系统的帧结构可能不同,但完成的任务却大致相似。 安排某地球站作为基准站,周期性地向卫星发射脉冲射频信号,经过卫星“广播”给其他各地球站,作为系统内各地球站之间的共同时间基准,控制各站射频信号的发射时间,使其在分配的时隙内通过卫星转发器。
20
时分多址系统的组成
21
5.5.3 码分多址(CDMA)方式 码分多址将各用户信号用一组两两正交的序列编码来调制,使得调制后的信号可以同时在同一个信道载频上传输而互不干扰。在接收端,利用编码的正交性,使得只有具有和发送端某一地址码完全相同的接收机才能正确解调恢复出相应这一路的原始信号。 CDMA的基础是频谱扩展即扩频技术 扩频技术是指用来传输信息的信号带宽远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方式。扩频通信属于宽带通信的范畴,其系统带宽一般为信息带宽的100~1000倍。通常用正交码或准正交码作为扩频码即地址码对信号进行调制,以此来实现码分多址。 扩频技术有直接序列(DS)扩频、跳频(FH)扩频、线性调频(chirp)、跳时(TH)扩频等几种基本的具体实现技术,其中DS和FH技术用得较多,而chirp技术则主要用于雷达系统。此外,上述方法的一些组合如DS/FH、DS/TH、FH/TH及DS/TH/FH等混合扩频技术也常被采用。
22
5.5.3.1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 CDMA/DS(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在发送端,将信息
5.5.3.1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 CDMA/DS(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在发送端,将信息 信号与PN码进行模2加,然后再对载波进行PSK调制。由 于PN码的速率远大于信码速率,故该PSK信号频谱被极大 地展宽。该已调信号在发射机中经上变频后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首先用与发送端码型相同、严格同频同相的 本地PN码和本地载波信号与收到的信号混频和解扩,得 到仅受信码调制的窄带中频信号,再对它进行中频放大 和滤波,然后经PSK解调即可恢复原信码。
23
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CDMA/DS)系统方框图
24
5.5.3.2 跳频码分多址系统 CDMA/FH系统在发送端利用PN码去控制频率合成器,使之在一个较宽范围内的各个规定频率点之间随机跳变,输出频率也随之跳变。再用此频率与经过信码调制的中频信号混频,从而达到扩展频谱的目的。 跳频方案(即频合器对各个频率点的选择)和跳频速率(指频合器在各个频率点之间跳变的速率)分别由PN序列码及其码速率来决定。
25
码分多址/跳频扩频(CDMA/FH)系统框图
26
5.5.3.3 码分多址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一 CDMA的主要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 2. 抗多径衰落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性高; 3. 手机电池寿命长 ; 4. 防截获能力强 ; 5. 系统容量大、且具有软特性 ; 6. 具有越区软切换功能 ; 7. DMA还具有频率复用率高、话音和数据传输质量好、多址能力强、能与传统窄带系统共用频段、组网灵活、具有测距功能、频带容易监控和易于扩展、支持多媒体业务等优点。
27
CDMA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 1.远近效应与自动功率控制 ; 2.多径衰落与分集接收技术 ; 3.地址码的选择 ; 4.相关接收技术 ; 5.同步技术 .
28
5.5.4 混合多址方式 1.混合多址方式是指通过对几种多址方式的有序结合来充分发挥各种多址技术的优势。常用的混合多址方式是空分多址(SDMA)分别与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相结合的多址方式。 2.空分多址是利用各个发射台的地理位置不同,在接收端通过多个不同方向的天线来分别接收各台发射信号的方式。 3.空分多址/卫星转换/时分多址方式,SDMA/SS/TDMA方式: 卫星转发器相当于一台自动电话交换机 .
29
空分多址/星上转换/时分多址(SDMA/SS/TDMA)方式的组成
30
4.同步过程: (1)空分多址是在时分多址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各地球站的上行TDMA帧信号进入卫星转发器时,必须保证帧内各分帧的同步。
(2)在卫星转发器中,接通收、发信道和窄波束天线的转换开关的动作必须分别与上行TDMA帧和下行TDMA帧保持同步,即每经过一帧,天线的波束就要相应转换一次。 (3)每个地球站的相移键控调制和解调必须与各个分帧同步。 5. 空分多址方式有以下特点: 必须采用窄波束的天线,使其辐射功率集中,有利用于分区接收; 利用多波束之间的空间分离关系,提高抗同波道干扰的能力; 各发射台的位置和状态必须高度稳定,以保证天线窄波束的指向精确度。
31
5.6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5.6.1 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 5.6.1.1 CDMA的基本概念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32
三种基本多址接入方式示意
33
5.6.1.2 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类 根据系统所采用的扩频技术,即获得宽带信号所采用的 调制方式进行划分,把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为直接序 列扩频DS系统、跳频FH系统、跳时TH以及它们的混合 等几种。 1. 直扩DS方式——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方式,它将数字信号与高速率的扩频序列码直接相乘后调制到载波上进行发射,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2.跳频FH方式——简称FH方式,其载频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内不变,但在下一个时间周期内却可能跳变到了另一个许可的频率上,其跳变的模式由伪随机扩频序列码决定。一般将所有可用的载波频率集合称为跳频集。
34
DS—CDMA收发框图
35
载波 发生器 数据信息 调制 向上 转换器 向下 解调 本地 PN 码 生成 本地载波 发生 同步追踪 FH—CDMA收发框图
36
3. 跳时方式——跳时扩频的信号以快速突发脉冲的形式在时隙上传输,而使用的时隙则由分配给用户的编码决定,简称TH方式。
4.混合方式——指为了综合利用各多址方式的优点并抑制其缺点,同时采用前述三种多址方式中的两种或多种的调制方式。目前常用的混合方式是DS—CDMA方式。
37
5.6.1.3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CDMA系统网络结构
38
5.6.2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1.强抗干扰能力 ; 2.系统容量大,接通率高; 3.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 ; 4.语音质量更佳 ; 5.不易掉话 ; 6.延长手机电池寿命 ; 7.低拦截概率LPI .
39
5.6.3 CDMA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通信系统的性能衡量从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着。 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用于抗慢衰落的功率控制技术; 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Rake接收; 抗空间选择性衰落的分集接收和发送技术; 抗掉话现象的软切换技术; 提高通话质量的线性预测话音编码技术。
40
5.6.3.1 功率控制技术 “远近效应”现象——如果所有的移动台都以同样的发射功率工作,则离基站远的移动台的信号在到达基站时将受到离基站近的移动台信号的影响甚至被淹没,出现强信号压制弱信号的情况。解决上述现象的有效技术是功率控制。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用于控制小区内所有移动台发射信号在到达基站时都达到标称功率,以补偿阴影、拐弯等效应及平均路径衰落。 反向闭环功率控制——根据接收信号估算出移动台的开环功率并立即进行调整或补偿,使移动台保持最适当的发射功率。 前向功率控制——基站根据测量结果自行调整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对路径衰落小的移动台分派较小的前向链路功率,而对那些远离基站的和误码率较高的移动台分派较大的前向链路功率。
41
5.6.3.2 PN地址码的选择与实现 CDMA系统中的信号都占用同样的频段同时发送,它们对信道的区分完全依赖于用收端的再生地址码对信号的相关解调来完成。 地址码选择的好坏必将影响系统的容量、抗干扰力、接入及切换速率等性能。 所选用的地址码应该具有足够多的地址码码组序列、各地址码组间彼此独立(互相关函数值为零或很小)、不同的码元数应平衡相等等几个特点。 通常用伪噪声 序列模拟符合上述要求的高斯噪声信号,常用的有 序列、 序列和 码。
42
5.6.3.3 软切换技术 “硬切换”方式,即当一个正在通话中的移动用户从一个基站覆盖区进入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因为原基站与新基站的载波频率不同,移动台必须在接收新基站的信号之前,切断与原基站的联系,然后再寻找新进入的覆盖区的基站频率进而与之进行联系,此即通常所说的“先断开后连接”。 “软切换”技术,即先连接、再断开。在通信用户进行越区切换时,手机并不断掉与原基站的联系而是同时与新基站进行联系,只有当手机确认已经和新基站联系上已后,它才将与原基站的联系断开,使掉话的发生率大为降低。
43
5.6.3.4 CDMA的话音编码技术 CDMA通信系统的话音编码主要采用码激励线性预测QCELP语音编码技术。 QCELP技术将脉冲位置和幅度用一个矢量码表代替来量化差值信号。 对插入的语音信号按 频率进行抽样; 将其分为帧长 ,每一帧含 160个抽样的语音帧; 将该帧中的160样点值生成3个参数子帧,即线性预测编码滤波器参数(它对任何速率都是每 更新一次);音调参数(它的更新次数随速率不同而异);码表参数(其更新次数也随速率而变); 3个参数更新后按一定帧结构送至接收端,由接收端从接收的数据流中解包而获得这些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重组语音信号。
44
5.6.3.5 分集技术与Rake接收 多径快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间选择性衰落的快衰落。
CDMA的分集接收技术:空间分集、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等 空间分集利用不同空间收到的信号衰落的独立性来完成抗衰落功能。 频率分集将待发送的信息分别以不同载波调制后发送至信道,减少了接收天线设备数量,但它占用了更多的频谱资源且发射机数目相应增加。 时间分集技术利用随机衰落信号当其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大时,任意两个取样点之间的衰落相互独立的性质,使待发送信号每隔一个大于时间相关区域的间隔ΔT重复发送,则接收端得到相应独立的各分集支路。 Rake接收技术是在手机内设计多个接收机,同时分别接收每一路的信号并独立进行解调,然后再将接收并解调了的信号综合叠加,滤掉噪声后通过放大使输出增强,形成清晰悦耳的话音信号,富有立体效果。
45
5.6.4 CDMA标准 CDMA标准的发展大致过程为: 第一阶段:IS-95; 第二阶段:IS-95A; 第三阶段:IS-95B; 第四阶段:cdma2000; 第五阶段:3G。
46
小 结 信道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它包括无线信道与有线信道两类。 复用是指在基带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主要有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两种。 多址技术是指在射频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主要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混合多址等几种方式。
47
实验实训5 时分复用基带通信系统 一、实训目的
实验实训5 时分复用基带通信系统 一、实训目的 通过连接、观察一个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工作状况,进一步理解、掌握基带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过程和时分复用基本原理。 二、实训原理 本实训使用数字信源模块、数字终端模块、位同步模块及帧同步模块。 数字终端模块原理框图如图5.27所示,其功能是根据输入的单极性非归零时分复用基带信号S-IN、位同步信号BS-IN和帧同步信号FS-IN,把两路数据信号从时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在输出端输出两路串行数据信号和两个8位并行数据。
48
图5.27 数字终端原理框图
49
两个8位并行信号用于驱动16个发光二极管,左边8个二极管显示第一路数据,右边8个则显示第二路数据,二极管的亮和灭分别表示数码“1”、“0”。输出的两路串行数据信号的码率为信号源输出信号码率的1/3。
框图单元 电路图元器件 延迟1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 延迟2 D触发器 整形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D 触发器 延迟3 移位寄存器 ÷3 二进制寄存器 串/并变换 八级移位寄存器 并/串变换 表5.4 图5.27中各单元的常用电路实现器件
50
发光二极管延迟1、延迟2、延迟3、整形以及÷3共5个单元共同作用,以保证串/并变换器和并/串变换器的输入信号SD、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之间的正确相位关系,如图5.28所示。
移位寄存器把FD 分别延迟7、8、15、16个码元周期,从而得到FD-7、FD-15、FD-8(即F1)和FD-16(即F2)4 个帧同步信号。其作用分别如下: FD-7 + BD——控制串/并转换器,将第一路串行信号变成8位并行信号; FD-15+BD——控制串/并转换器,将第二路串行信号变成8位并行信号; FD-8 +B1——控制并/串转换器,将第一路并行信号变为串行信号D1; FD-16+B2——控制并/串转换器,将第二路并行信号变为串行信号D2。
51
图5.28 变换后的信号波形
52
图5.29为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复接器输出进行时分复用后的单极性不归零码(NRZ),码型变换器将该NRZ 码变为适于信道传输的码型(如HDB3码)。发送滤波器主要用于限制基带信号的频带宽度,接收滤波器则用于滤除部分噪声干扰,同时还与发送滤波器、信道一起构成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显然,复接器和分接器都需要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53
图5.29 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54
习题五 一.填空 1. 信道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信号传输的( ),一般分为( )信道与( )信道两个大类,前者包括明线、( )、对称电缆、( )及( )等,而后者则包含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 )、( )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 2. 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定义了( )类质量级别,网络通信中常用的是( )和(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电缆内每单位长度上的扭绞数,五类UTP的扭绞数( )三类,使得它具有比三类UTP( )性能,当然,其价格也比三类UTP( )。 3. 根据同轴电缆的频率特性,可将其分为( )电缆和( )电缆,前者常用来传输( )信号,特性阻抗为( );后者则用
55
于传输( ),特性阻抗为( )。实际系统中,常利用( )复用技术在一条同轴电缆上传送多路信号。
4. 光缆是有线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一类,一般由( )或( )构成。在折射率较( )的单根光纤外面用折射率较( )的包层包住,就构成了一条( ),在这外面再加上一层保护套,就构成了一根( )。 5. 光导纤维通过内部( )来传输光信号,由于光纤的折射系数( )外部包层的折射系数,使得光波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之间产生( ),导致以( )角度进入光纤的光波将沿着纤芯以( )的方式向前传播。 6. 无线传输媒介利用( )作为传输介质来进行数据通信,信号沿( )传播,适用于架设或铺埋电缆或光缆较困难的地方。主要包括( )、激光通信和( )三类。
56
7. 轨道在赤道平面上空的卫星,当它离地面高度为( )km时,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刚好为地球( )的时间即( )小时,故一般都称它为( )。将( )颗同步卫星( )地放置在轨道上空作为中继站,就可以覆盖除两极盲区以外全球( )。这种信道被广泛用来传输多路( )、电报、数据和( )信号。 8. 短波是指波长为( )m、频率为( )MHZ的无线电波,它既可沿( )传播,也可由( )反射传播。前者简称为( )传播;后者则称为( )传播。 9. 复用是指一种将若干个( )的信号( )为一个可在( )信道上传输的( )的方法或技术,最常见的复用方法是( )和( )两种。 10.复合调制是针对载波而言的,就是对同一载波进行( )或( )的调制。多级调制则是针对( )而言的,即把基带信号进行( )或( )的调制。
57
11.无线通信中是以信道来区分通信对象的,多址技术就是实现( )的技术。从频率的角度区分信道,就是( )技术;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则是( )技术。
12.时分多址技术TDMA依靠极其微小的( ),把信道划分为若干不相重叠的( ),再把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用户专用,在收端就可根据发送各个用户信号的不同( )分别接收不同用户的信号。 13.码分多址技术利用( )的不同来区分用户,它将各用户信号用一组( )的序列编码来调制,使得调制后的信号可以( )在( )上传输而互不干扰。在接收端,利用编码的( ),使得只有具有和发送端某一地址码完全相同的接收机才能正确解调恢复出相应这一路的原始信号。
58
二.单选 1. 绞线由两根互相绝缘绞合成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面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② 安装方便,价格便宜 ③ 不易受外部干扰,误码率低 ④通常只用作建筑物内的局部网通信介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无线信道的传输媒体不包括( )。 A.激光 B.微波 C.红外线 D.光纤
59
3. 信息的传输媒体也称为( )。 A.信源 B.载体 C.信宿 D.噪声 4. 在常用的传输媒体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A.光纤 B.双绞线 C.无线信道 D.同轴电缆 5. 地球同步卫星运行于距离地面三万千米的太空中,它可以覆盖地球表面( )以上的地区。 A 1/ B 1/2 C 3/ D 1/3 6. 光纤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利用光脉冲的( )有无来代表1、0
60
A 幅度极性 B 幅度有无 C 相位高低 D 频率高低 7. 以下关于无线视距通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传输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需通过中继站将前一信号放大再向下传 B 具有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可靠性较好等优点 C 相邻中继站点间必须可以直视而不能有障碍物 D 受气候干扰较大、保密性较好 8. 按CCITT标准,频分复用系统的防护频带间隔不低于( )时,可使邻路干扰电平不高于-40dB。 A 900Hz B 1KHz C 9KHz D 9MHz
61
9. 目前模拟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信道复用方式是( )。
A 频分复用 B 时分复用 C 码分复用 D 波分复用 10.若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是4000Hz,则按照抽样定理,取单路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为( )。 A 4000Hz B 8000Hz C 10KHz D 16KHz 11.对同一个信号先后分别依次进行了一次单边带(SSB)调制、一次频率调制FM,可将此表示为( )。 A SSB/SSB B SSB/FM C FM/FM D FM/SSB
62
12.信道分配技术与基带复用方式、调制方式、多址联接方式相结合,共同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体制。如FDM/FM/FDMA/PA代表了一个( )方式的通信体制。
B “频分多路复用/频率调制/时分多址/固定预分配” C “频分多路复用/频率调制/频分多址/非固定预分配” D “频分多路复用/频率调制/频分多址/固定预分配” 13.下面关于FDM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使信道中各信号互不干扰,FDMA信号的发送时间必须互不重叠,且应留有一定的保护时间间隔 B FDMA是模拟载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中最基本技术之一 C FDMA通信系统中最难解决的就是邻道干扰 D 频分多址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处理数字信号特别方便
63
三.多选 1.双绞线是由两根各自封装在彩色塑料套内的铜线扭绞而成。关于双绞线,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绞线扭绞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它们彼此之间的干扰 B 双绞线相邻线对间的扭距不同,其抗干扰的能力也不同 C 双绞线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D 用于局域网时,双绞线与集线器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 2.光纤由于具有如下( )优点,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有线传输媒介。 A 频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 B 损耗小 C 误码率低 D 安全保密性好 3. 下列关于时分复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分复用可分为同步时分复用STDM和统计时分复用ATDM两种 B STDM的信道利用率高于ATDM C STDM适用于复用的各路信号数据量相对固定的场合 D ATDM由于动态分配时隙来进行数据传输,即对传送信息量大的某路信号分配时隙多,少的则分配时隙少,其信道利用率高于STDM
64
4. 目前常用的多址技术有( )。 A 频分多址(FDMA) B 时分多址(TDMA) C 码分多址(CDMA) D 空分多址(SDMA) 5.设为 已调扩频信号的射频带宽, 为信息速率, 为原始(基带)信号带宽,则扩频系统的处理增益 可表示为( )。 A B C D 6. 码分多趾技术具有如下( )特点。 A 抗干扰与多径衰落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性高 B 防截获能力强 C 系统容量大 D 具有软切换功能
65
7. 码分多趾通信的核心技术是( )。 A 自动功率控制 B 频率调制与解调 C 信号加密与解密 D分集接收技术 8. 常用的混合多址方式是( )。 A 空分多址与频分多址结合 B 空分多址与时分多址结合 C 码分多址与频分多趾相结合 D 空分多址与码分多址相结合 四.判断 1.( ) 广义信道就是指包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扩大范围的信道。 2.( ) 由于同轴电缆比双绞线屏蔽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常用它来传输更高速率、更远距离的信号。 3.( ) 单模光纤仅允许单一波长的光以反射的方式,沿着纤芯直线向前传播。 4.( )虽然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传输可靠性较差,且必须经常更换工作频率,但由于它传播距离远、受地形限制较小等特点,现在仍然是远距离传输过程中主要使用的信道之一。
66
5.( ) 频分复用的复用率高,无邻路干扰,分路也很方便;但设备较为复杂。
6.( ) 时分复用TDM的实现是以抽样定理为基础的。 7.( ) 对一个调频信号再进行幅度调制,得到的是调幅波。 8.( ) 信道共享实质上就是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信道,并且保证没有相互干扰或干扰小到不足以影响各自的通信。 9.( ) 跳频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远近效应及难以跟踪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军用战术移动通信系统中。 10.( )自动功率控制即系统根据传输环境和移动台的位置,自动调整发射功率,保证每个用户在收、发信息时保持所需要的最小功率,降低了对其它用户的干扰。 11.( )混合多址方式是指通过对几种多址方式的有序结合来充分发挥各种多址技术的优势。
67
五.计算与分析 1.设单路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4kHz,抽样速率为8kHz,将所得的抽样脉冲以PCM方式传输。若传输信号波形为矩形脉冲,其宽度为,占空比为1。求: (1)PCM系统中,若抽样后信号按16级进行量化,求PCM系统的最小带宽。 (3)若抽样后信号按128级量化,则PCM系统的最小带宽又为多少? 2.若12路语音信号(每路信号的最高频率均为4kHz)进行抽样和时分复用,将所得的脉冲用PCM系统传输,重做上题。 3.设有一个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第一次用DSB调制,第二次用FM调制。如果有60路等幅的音频输入通路,每路频带限制在3.3kHz以下,防护频带为0.7kHz。如果最大频偏为800kHz,试求传输信号的带宽。
68
4.将N路频率范围为0.3KHz~4KHz的话音信号用FDM方法传输。试求采用下列调制方式时的最小传输带宽。
(1)调幅AM; (2)双边带调制DSB; (3)单边带调制SSB。 5.设以8KHz的速率对24个信道和一个同步信道进行抽样,并按时分复用组合。各信道的频带限制到3.3KHz以下。试计算在PAM系统内传送这个多路组合信号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6. 对5个信道抽样并按时分复用组合,再使组合后的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其中三个信道传输频率范围为0.3KHz~3.3KHz的信号;其余两个信道传输50Hz~10KHz范围的频率。求: (1)可用的最小抽样速率是多少? (2)对于这个抽样速率,低通滤波器的最小带宽是多少? (3)若5个信号各按其本身最高频率的二倍作抽样频率,能否进行时分复用?
69
7.设有24路最高频率fm=4KHz的PCM系统,若抽样后量化级数N=128,每帧增加1bit作为同步信号。试求传输频带宽度及Rb为多少?若有32路最高频率fm=4KHz的PCM系统,抽样后量化级数Nˊ=256,每路8bit,同步信号已包含在内,再求传输频带宽度及Rb为多少? 8.一个直接序列扩频CDMA系统,BC=20MHz,Bm=10KHz。试求其处理增益Gp。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