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陈波 主讲
2
导论 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 第一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专题 过渡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四专题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第五专题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第六专题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第八专题 政府调节与政府职能转变
3
导论 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前提) (1)尽快发展生产力;(2)公有制;(3)按劳分配;(4)计划经济;(5)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新人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 1.列宁 A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阶段 (1)十月革命前;(2)十月革命与军事共产主义时期;(3)新经济政策时期 B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理论 两种公有制;计划经济;物质利益原则;经济核算;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保存商品经济
4
C.对列宁的评价 2.斯大林 A.主要理论 (1)完全国有化;(2)计划经济;(3)关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B.评价
(1)不仅是推论,而且是实践经验的总结;(2)过渡时期理论在社会主义建成后可以用;(3)敢于承认错误,改革 2.斯大林 A.主要理论 (1)完全国有化;(2)计划经济;(3)关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B.评价 (1)斯大林模式使社会主义生存;(2)对社会主义全盘肯定,普遍性经验;(3)对资本主义全盘否定;(4)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巨性认识不足
5
1.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 2.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按劳分配 5.偏向生产关系解决矛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 1.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 2.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计划经济 4.按劳分配 5.偏向生产关系解决矛盾 (四)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
6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本质论; 3.经济改革理论;
4.市场经济理论; 5.对外开放理论; 6.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7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 1.新变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观念 (1)实践背景;(2)理论背景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领域范围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经济运行
8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2.试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9
第一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0
一、马克思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统一与分解 (1)所有权(广义)是各项权能的结合体,但各种权利集中于一体是自然经济形态的表现。
(2)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各项权能进一步分离 a.“资本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借贷资本家或股东)同它的经济上的所有权(职能资本家或法人代表)分离 b.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 在股份公司中,这两点一致。
11
二、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过程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者 1.马克思、恩格斯 未来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2.苏联模式
坚持以公有制为全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我国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过程 1.过渡时期 “一化三改造”,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大幅下降,地位降低。 2.单一公有制时期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误认 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误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12
3.改革开放后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 十二大:“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方针”,并出现了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 十三大: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私营经济、外商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要引导和鼓励其发展; 十四大: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四届三中全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13
4.十五大提出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多种经济成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 方针 基本经济制度
14
三、正确理解基本经济制度 (一)正确理解其含义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2.所有制结构是由一定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抛弃传统眼光看待公有制。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调整。 (二)正确理解其意义 1.从国情出发,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2.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和与非公有制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新模式; 3.从基本经济制度高度,而不只是从方针政策看待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长期共同发展(“经济制度”与“方针”)
15
四、重新界定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的含义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及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1)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2)注重质的提高;(3)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1)国有制≠公有制;(2)主导作用:控制力;(3)从战略上调整布局;(4)国有经济比重少一点,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
16
五、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多样化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问题的提出: 股份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多样化
1.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实现形式 1.股份制 (1)概念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社会化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根本特点: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3)性质的分析:不能笼统地说姓“社”姓“资”,从看股权到参股权 2.股份合作制 (1)温州模式;(2)淄博模式;(3)天河模式;(4)诸城模式
17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关于所有权权能的论述。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8
第二专题 过渡经济的 理论与实践
19
一、过渡经济学与过渡的含义 1.过渡经济学的产生 2.过渡与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包括:制度创新和旧的制度安排过渡到新的制度安排
过渡指旧的制度安排过渡到新的制度安排,且指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过渡 3.中国过渡经济学的特征 (1)强调对过渡过程的研究 (2)利益分配问题是关注的中心问题 利益冲突 改革成本
20
一、过渡经济学与过渡的含义 4.中国的过渡经济的特征 (1)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
(2)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 (3)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包括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在内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4)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和特征 (一)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宪法制度的作用 (二)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1.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了改革的内容
2.宪法制度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式 (二)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1.充分利用组织资源,保持制度创新中制度的稳定和衔接 2.增量改革 3.试验推广 4.双轨过渡 5.改革、稳定与发展关系的处理 6.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多元化分离
22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
4.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结合 5.改革、稳定与发展的统一 6.经济改革与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相配合 7.初始条件与改革路径 (1)制度前提 (2)物质前提 (3)组织前提 (4)文化前提
23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8.弱政府还是强政府 9.中国经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成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2)主要原因: a. 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 b. “三个有利于”标准 c.正确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d.适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成功标志: a.实现了宪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b.党和政府有能力在制度变迁中发挥主导作用
24
四、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 1.市场化和工业化的矛盾 2.社会主义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矛盾
25
值得思考的问题 苏联解体前的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写了40万字的著作《大国悲剧:苏联解体前因后果》。通过大量的历史细节描述、媒体资料、会议资料等。俄罗斯著名作家瓦连京·拉斯普京在书的序言中指出,“他(雷日科夫)主张的是一种逐步的、没有痛苦的向现代经营管理的转变。如果能够接受雷日科夫政府制定的纲领,在6-8年的时间,而不是像冒险分子所主张的那样在500天之内,把经济转到市场轨道,那么,巨大而沉重的国家大厦就不会垮塌,也不会在自己的废墟中埋进千百万条生命。” “打倒兄弟,指望邻居,在民族矛盾中,轻易地依靠西方的力量,幻想得到西方的帮助,利用民族矛盾做幌子来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那种后果会在日后的图景中显现出来。”
26
思考题: 1.简述中国的过渡经济的基本特征。 2.试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和特征。 3.试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27
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8
一、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与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
29
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1.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体制 2.原有体制弊端 市场体制
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1.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体制 市场体制 2.原有体制弊端 ①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统得过死 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 ③分配中存在严重平均主义 ④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30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
31
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㈠提出过程 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82年十二大 ㈡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内涵
1.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和界限 2.两个方面的考虑 ①受传统观念束缚(计划经济) ②对中国国情的考虑
32
㈢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①实现市场调节零的突破 ②计划管理实现形式多样化 ③强调计划管理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2.局限性 ①把计划经济看成公有制 ②市场调节的商品范围小,基本上不包括生产资料
33
五、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与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一)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市场化改革方向确定 (二)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三)体制搁浅,“左倾”回潮
34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
(一)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必然的历史选择 1.发展是硬道理 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35
1.目标模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 ⑵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目标模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 ⑵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3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1.制度基础 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 2.新体制框架的提出 3.新体制框架的基本内容 ⑴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⑵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⑸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7
市场经济的提出过程 1979年: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和1982年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十三大:计划和市场是内在统一的机制 1992年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8
思考题: 1.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演变过程(试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 。 3.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9
第四专题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40
一、企业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二、传统国有“企业”为什么缺乏效率 三、国企改革的逻辑: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为什么改革不到位 五、从战略上改组国有经济 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七、公司治理结构
41
一、企业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企业的产生 2.企业家(企业主)的本质 (1)企业主是最高决策者,拥有剩余控制权
(2)企业主是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有权支配企业盈利 3.现代公司制度的两个要点 (1)是一个法人组织 (2)由公司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 4.基本特征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42
★产权明晰 1.内涵: 产权明晰是指产权归属明确的基础上通过权利的界定,明确出资者和企业法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出资人职能到位。 2.国有出资者职能到位的条件 (1)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分开 (2)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机构明确 (3)政府将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开管理 (4)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抓大放中小 (5)将竞争性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完全分开
43
二、传统国有“企业”为什么缺乏效率 1.这些经济单位不具有企业性质 2.处在所有者功能丧失、产权虚置的状态之下 3.所有者的各项权能无法实现
44
三、国企改革推进的逻辑: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逻辑的概括 (1)约束方式 利益约束 契约约束 产权约束 a利益约束:放权让利 b契约约束:承包制 ①积极作用: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硬化企业预算约束;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45
②消极作用: 企业行为短期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承包制流于形式;不能打破行政隶属关系,使“统”、“管”以隐蔽形式存在;亏损责任不明,“包赢不包输” c产权约束:现代企业制度 ①对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理解 ②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 ③法人财产制度的基本特征 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出资人承担有 限责任;股票自由转让;界定经营者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必要的外部约束(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约束与法律约束)
46
★产权明晰化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
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明确产权边界; (2)产权明晰化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 (3)产权明晰化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 (4)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 (5)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47
★政企分开与优化所有权约束 (1)重塑所有权主体 (2)选择成本最小的所有权约束方式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4)所有者拥有对经营者的聘用和解雇权
48
▲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
1.第一层授权经营:所有权行为主体资本化,实现所有权与行政权分离——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条件。 2.第二层授权经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和控股权分离(国资委拥有收益权,控股公司拥有控股权)——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条件。 3.第三层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使国有股具有可转让性,同时引入多元化持股主体,其中包括非国有持股主体——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基本条件。 4.第四层授权经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率。
49
2.可深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1)对改革起点的重新认识 (2)现代公司制度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a利益关系 b制度内自我激励
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依法拥有公司的财产,成为财产运行的主体,是企业对股东或投资者投资于企业的财产所享有的权利,它代表了企业相对独立的民事权利,是企业对其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并以法人财产为限,对企业经营风险承担有限责任。
50
四、现代公司制度的实践: 为什么改革不到位
四、现代公司制度的实践: 为什么改革不到位 1.1995年—1998年:试点 2.改制是为了什么 (1)政府通过对企业优惠方式来改革 (2)国资体系的改制秩序相对滞后 (3)目的性不强
51
五、从战略上改组国有经济, 搞活国有资本 1.收缩国有经济范围,实现国有资本向战略部门集中 2.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模式
(1)提供公共产品的宜实行国有国营模式 (2)自然垄断性企业宜实行国有国控模式 (3)竞争性大型国有企业宜实行股份制改造 (4)国有中小型竞争性企业宜完全放开
52
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十六大前: 十六大后: 投资立项:计委 日常经营:经贸委 人事:组织部 国有资产处置收益:财政部
劳动用工:劳动部 十六大后: 管人、管事、管资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53
七、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一)内部治理结构的创新 (二)外部治理机制的创新
通过特定的治理机构和治理程序,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即所有者在充分获取代理人行为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经营者的责权利,并给予其最佳行为激励,使经营者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二)外部治理机制的创新 相关利益者通过相机治理程序,要求重新分配控制权。相机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产品市场、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对经理人员行为的约束来保护所有者的权益。
54
思考题: 1.试述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塑造问题。 2.试述我国体制转轨中的公司治理创新。
3.试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55
第五专题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56
一、按劳分配 1.实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2.意义 (1)劳动代替资本,成为人们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入的唯一依据; (2)承认个人能力和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权利,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 (3)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 (4)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为公有制产权的明晰化和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57
一、按劳分配 3.市场型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2)按劳分配只能以通过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作为分配对象;(3)等量劳动领取消费品的原则不可能在全社会公有制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经营成果;(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5)作为按劳分配尺度的社会必要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而且包括管理和经营等特殊形式的劳动。
58
一、按劳分配 4.按劳分配与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按劳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劳动成果和报酬的计量,而劳动成果和报酬的计量在现实中又是与产权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企业内部看,只有在合理的产权结构下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后,有效的监督和计量才能得到保证(若产权关系不清,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理顺,出现收入分配中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从企业外部看,国家对企业劳动集体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的有效计量涉及国家与企业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产权关系(若产权关系不清,企业经济效益无法与其劳动质量对称,也会出现“内部人控制”)。 5.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市场 按劳分配 企业内部劳动的计量和监督 劳动力市场 技术根据: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要求劳动者经常性流动(——劳动力市场)。 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和劳动者都是相对独立的产权主体(生产资料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具有不同经济利益,需要双向选择(——劳动力市场)。
59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内涵) (一)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质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量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一)结合的必然性 1.所有制结构决定 2.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3.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结合”的含义 1.并存(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并存) 2.渗透(按劳分配借助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实现) 3.结合点:人力要素
60
四、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一)初次分配 (二)再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 1.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国家从国有企业获得的收入实质上是所有权收益,体现为上缴利润、承包和租赁收入、国有股的股息等,即国有资产的财产收益。企业收益即为企业总收益中扣除国家的财产收益。 2.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 公有企业的总收入扣除国家财产收益后,剩余部分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工资),劳动者只能对消费基金进行按劳分配。 国有企业内部分配中存在两种基本倾向:在国家与企业的分配中,企业倾向于减少国家财产收益,增加企业自有收入;在企业内部的分配中,增加个人的劳动收入,减少积累部分。 (二)再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 1.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的劳动交换 2.国家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对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的调节
61
五、改革开放前后对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一)改革开放前对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
62
(二)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1.落实按劳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 2.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并存) 3.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不断完善分配结构 (1)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问题的提出 (2)十六大关于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主要贡献 ①对生产要素内涵的界定 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得到保护”的新观点
63
六、两种分配方式与收入差距 (一)按劳分配与收入差距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差距 1.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格格不入 2.劳动之间的收入差距
1.要素参与分配与收入差距 2.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高回报 3.“有知者”先富
64
七、经济转型期收入差距总体状况:差距明显扩大
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年份 基尼系数 1978 0.29 1986 0.33 1994 0.37 2002 0.43 1979 0.30 1987 0.34 1995 2003 0.45 1980 0.32 1988 1996 0.36 2004 0.46 1981 0.28 1989 1997 2005 0.47 1982 0.25 1990 1998 2006 1983 0.26 1991 1999 0.38 2007 1984 0.24 1992 0.35 2000 0.41 1985 0.31 1993 2001 0.40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
65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分配越趋于平均;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公。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表示比较平均; 表示相对合理;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66
八、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的成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收益权实现 (二)资本市场发育与收益权错位 (三)土地市场发育与收益权错位
67
九、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 (一)“公平”与“效率”的涵义界定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认识 1.公平的涵义 2.效率的涵义 1.交互促进
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是指起点(权利与机会)、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2.效率的涵义 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认识 1.交互促进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讨论
68
思考题: 1.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实施。 2.试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简述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69
第六专题 经济发展 与 经济增长
70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N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情况、人口增长率、国际可比性、福利情况和生活质量)。 GDP:指既定时期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战略:又称“大推进”战略,它是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使各种工业同时有所发展,互为需求,各个部门的投资都有利可图,从而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非平衡增长战略:将经济发展过程(以工业化为核心)看作是不同部门先后不同的成长,并相互联系着彼此施加压力和推力的结构演化过程。(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产生压力——兴建新工业企业——促使经济增长)
71
(3)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代价 a.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一系列条件在发展中国家不具备; b.通货膨胀有助于提高企业积累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存在“货币幻觉”; c.通货膨胀使企业投资决策的风险加大; d.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会降低经济效率; e.以通货膨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会恶化国际收支状况。 2.经济发展:除了更多的产出外,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平等化状况、就业状况、教育水平等。
72
二、经济增长方式 (一)增长方式的涵义 1.粗放型增长方式: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的方式。 2.集约型增长方式: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的方式。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转变的基本要求 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73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对增长的贡献——
体制创新(如产权制度、竞争制度、专利制度等)。 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从而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 (1)体制变化改变约束条件,影响行为人的选择行为。体制创新通过改变交易规则(行为规则)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2)体制创新通过塑造新的激励和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 (3)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时,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增长; (4)体制因素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从而影响信息费用,影响经济增长。
74
3.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1)制度: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包括宪法秩序、制度安排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三种类型。 (2)制度通过以下环节影响经济增长 当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变量时,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 a.产权。有效率的产权具有竞争性或排他性,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b.国家。有效率的交易需要明确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要花费成本。而国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c.意识形态。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解决“搭便车”问题,给予各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75
三、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经济发展模式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规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1.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 2.它是一种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 3.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倾斜型的发展模式(以农业、轻工业等产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为代价); 4.它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 5.它是一种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76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1.转换的内容 (1)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
(3)经济发展重心的转换;(4)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 (5)经济发展步骤的转换;(6)发展手段的转换。 2.新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1)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2)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 (3)优化产业结构; (4)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5)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7
四、经济发展战略和“台阶式”发展思想的内涵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1.战略目标 2.战略步骤 3.战略重点 (二)“台阶式”的发展思想 速度:前提 发展 比例:条件 效益:中心
78
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教兴国战略 1.科教兴国的涵义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加快科技进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加快科技进步 ※促进技术进步的技术政策选择 a.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动力机制; b.建立一批技术先导企业; c.完善技术市场; d.实行集约化的企业管理战略; e.创造出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f.加快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g.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9
(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搞好教育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以下指导原则: a.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发展重点; d.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 e.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80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利用资源 (3)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81
思考题: 1.简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3.试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4.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2
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 对外经济关系
83
一、坚持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一方面指国家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指放宽政策,放开或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二)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1.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84
二、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一)处理二者关系,须注意三个问题 (二)二者统一,相辅相成
1.立足点问题,要把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2.引进技术问题,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 3.利用外资问题,要利用国外资金,但重视自身积累。 (二)二者统一,相辅相成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要反对两种倾向)
85
三、对外开放格局与对外开放度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三)对外开放度
1.对外贸易;2.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3.引进技术和技术出口;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5.发展国际旅游业。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1.经济特区;2.沿海港口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4.沿江、沿边开放地带及内陆省市开放区。 (三)对外开放度 1.名义开放度(外贸依存度); 2.实际开放度(从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与政策判断实际开放度低于名义开放度); 3.对外开放度的合理目标。对外开放度合理目标的设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战略; (2)经济承受能力; (3)经济稳定的控制目标; (4)国际社会的期望值。
86
四、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五、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三)适度贸易保护
1.绝对成本学说(斯密)——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资源禀赋学说(赫克雪尔-俄林模型);比较利益陷阱 2.竞争优势的产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1)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度; (2)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国家要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重点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 (3)对外资进入我国要逐步提高对其技术含量的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 (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三)适度贸易保护 五、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外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外债规模是否安全与偿债能力相关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双重影响) (三)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挑战与机遇并存)
87
◆补充: 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发展
88
一、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规则和开放是迎接和应对WTO的两个基本点 (一)从WTO成立的背景看 (二)从WTO职能看 1.制定规则
2.开放市场 3.解决争端
89
(三)从中国15年谈判看 1.进行遵守规则的谈判 2.93年起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 (四)从中央政府关于加入WTO的方针看
(1)开放市场的谈判涉及到国内各方利益 (2)开放市场的谈判受到国内保守思想的影响 (四)从中央政府关于加入WTO的方针看 1.没有中国加入,WTO不完整 2.权利与义务平衡 3.中国只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
90
(六)加入WTO,世界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五)过渡期中国面临的挑战 1.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反倾销、特保等手段) 2.服务业高度开放的挑战(现代服务业竞争不过外资) 3.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开放的挑战 4.农业方面受到的冲击 (六)加入WTO,世界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1.中国采取很多开放措施,严格按照WTO规则做事 (1)从政府到企业到民众,观念上的改变非常深刻(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2)改善了对外贸易环境(美国取消了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年度审查) 2.中国积极参与WTO多边谈判,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改变WTO,改变世界(多哈谈判,WTO《香港宣言》)。
91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2.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它的特征 (1)宏观上的经济体制的趋同:市场经济
(2)微观上的跨国公司的全球套利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它的特征 (1)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经济全球化是普遍得益过程,不会造成两极分化 (3)经济全球化有风险
92
(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仍然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三、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成长优势分析 1.比较优势 2.后发优势 (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仍然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三)如何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93
思考题: 1.试述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简述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合理目标。 3.试述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4.试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如何选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方位、找到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
94
第八专题 政府职能与 政府调节
95
一、计划失灵与市场调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计划(政府)失灵与市场调节 传统体制下,政府既控制宏观决策权,也控制微观决策权,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计划效果不理想。发生计划失灵的原因有: (1)政府能否按社会利益进行决策具有不确定性; (2)依靠国家干预来匡正(模拟)市场机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3)政府对于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是有限的; (4)政府干预的重要形式是直接掌握投资决策权,但决策效率具有不确定性。 计划失灵,要求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市场不完备性(垄断、信息不完全)、制度原因导致市场机制扭曲(产权边界不清、行政干预使市场信号失真等)。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缺陷。
96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第一是滞后性 第二是失衡性 第三是局部性 第四是分化性 第五是盲目性 第六是分散性 第七是浪费性 第八是微观性
第九是失业性
97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第一是市场垄断性 第二是负的外部性 第三是信息不对称
98
市场失灵是自由放任的单一市场调节的内在规定和必然产物,市场调节在显灵于微观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同时,又失灵于经济活动的其他层面和环节,并被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证实和经验。国际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也不否认这一点,于2001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1943-)曾从竞争缺点、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市场残缺、信息不足、失业膨胀、收入分配和优效物品八个方面,概括和描述了上述市场失灵的主要根源。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会失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看不见”的运作缺陷,它存在和调节于市场黑箱或灰箱。
99
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在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政府以及二者之间不尽完善的组合间的选择。问题在于如何使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尽最大可能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负面效应降至最小,而不是叠加至更大;将二者的正面效应叠加至更大,而不是抵消至更小. 市场调节应当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看得见”的政府干预之“手”,只有以从属意义去配合“看不见的”市场调节之“手”,才能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反客为主的政府调节只能使经济运行情况更糟。
100
政府决策也会失误,政府行为也会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政府这群人也私利,政府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等,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糟糕的现象称为“政府失灵”(GovernmentFailure)。
101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表征是: 第一,与“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调节的自动感应性、趋向均衡性和客观规律性不同,政府干预是一群官员人为的,政府决策建立在内在具有利己心的官员个人品德上缺乏充分可靠性,而且往往打着公众、国家或社会的幌子,使政府决策实质上服从于另外的政治目的和集团私利 第二,政府是社会的权威中心,能够拥有任何个人或企业所不能拥有的强大力量,可以采取禁止和管制等行政力量。因此,政府介入后的干预通常是权力过于集中、主观、武断和官僚,并极有可能走向违背经济规律要求和社会公众意愿的独断专行。
102
第三,政府干预的政策目标和手段工具往往会互相牵制和彼此制约,有可能相互矛盾和彼此冲减。
第四,市场经济中有些问题只能用市场力量才能解决,如劳动者就业选择和企业最佳产量以及价格确定等,而政府力量就显得无能为力。相反,有些问题又只能用政府力量才能解决,而市场机制却无能为力,如公共物品和环境保护等。还有一些既可以市场调节也可以政府干预的领域,如市场秩序和垄断竞争等
103
第五,政府介入的决策行为本身具有与市场机制调节根本不同的特征,政府不能像企业那样破产,在人员重组方面具有很大困难,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难以定性和定量化,政府官员的工作效果也不易衡量。导致政府决策通常在结果上表现为非效率,而不论其主观愿望和舆论宣传如何。 第六,政府决策往往具有极其烦琐的决策程序和非常复杂的文件规定,一个政策的出台通常要争吵不休地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一个正确的决策,也会因为决策时间过长而丧失其干预的最佳时机,从而成为坏政策。
104
第七,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有效程度与对市场信息充分、及时和准确的掌握程度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政府决策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性,降低了政府决策的有效质量。
第八,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很难达到宏观预期目标。此外,政府利益取向的非中立性和决策的随意性等均影响政策效果。
105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一样,都既有其正面性质的积极效应,也有其负面性质的消极效应,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失灵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求政府介入;政府失灵又是必然现象,因此又要求政府适度介入。问题在于如何使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尽最大可能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负面效应降至最小,而不是叠加至更大;将二者的正面效应叠加至更大,而不是抵消至更小。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内含的“哥德巴赫难题”。
106
“因此,现实经济社会面临着一种复杂和多面的选择。它既不是在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政府间的选择;也不是在不完善的市场和完善的政府间的选择;更不是在完善的市场和完善的政府之间的选择;相反,它是在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政府以及二者之间不尽完善的组合间的选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现代市场经济称为“混合经济”,其原因也就是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这种混合选择。
107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一)国家政府的地位变迁 1.马克思: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主义初期: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是计划的中心 2.斯密: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1929——1933年后: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抬头,反对国家干预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回归
108
(二)适度的政府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1.提供公共服务; 2.维护市场秩序; 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4.财政功能;
1.提供公共服务; 维护市场秩序; 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4.财政功能; 5.进行制度创新; 影响收入分配; 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 8.国家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国际收支等政策,实现 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9.必要的行政控制。
10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1.政府的多元职能 (1)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有资产经营,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殖。(国资委) (2)社会行政管理者职能:制定法律和规定,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政府各级行政机构) (3)宏观经济调控者职能:搞好经济发展预测,确定战略目标,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等。(央行、财政部、国家计划部门) 2.政府职能转变 由于这三种职能遵循的目标函数不同、作用的对象不同以及实施管理的依据不同,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 政府职能转变实际上就是行政管理权、宏观调控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110
三、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目标选择 (一)基本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1.效率、增长、稳定; 2.经济福利; 3.分配公正 (二)具体目标 1.经济增长; 2.物价稳定; 3.充分就业; 4.产业结构高级化; 5.国际收支平衡 (三)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
111
四、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 (一)经济政策手段 (二)政策手段选择的原则
1.财政手段; 2.金融手段; 3.行政管制手段; 4.经济法制手段; 5.制度约束 (二)政策手段选择的原则 1.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应选择更有力度的政策手段; 2.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应选择较易实现政策目标及较快显示其效果的政策手段; 3.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作用的大小——应选择对不合理经济现象的存在原因起直接作用的经济手段; 4.资源成本——选择那些能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但成本花费最小的政策手段; 5.选择性和变动性——选择那些可以以选择性方式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并且偏好于具有可变性的政策工具; 6.间接经济效应——选择那些间接正效应超过间接负效应的政策手段; 7.社会政治效应——选择那些使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及社会政治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
112
五、经济效率与经济政策选择 (一)经济效率 (二)经济政策的选择 6.政府的适度干预有助于实现长期动态效率;
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里的经济效率包含三个层次:静态效率;分配效率;动态效率。 (二)经济政策的选择 1.政府应引导制度创新,促进静态效率的实现; 2.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国家的责任; 3.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消除垄断的负效应及对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各种限制因素; 4.政府应干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5.政府通过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6.政府的适度干预有助于实现长期动态效率; 7.政府应对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跟踪调节,实现经济稳定。
113
※补充: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三、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
114
一、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1.宏观调控的涵义 2.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调控主体是国家,调控客体和对象是市场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2.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3.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2)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115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1.目标 2.手段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1)经济计划;(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必要的行政手段
116
三、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
117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 全国GDP增长率的周期波动(%) 1.1978~1981年:第一次经济波动
2.1982~1986年:第二次经济波动 3.1987~1990年:第三次经济波动 4.1991~1996年:第四次经济波动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
118
宏观经济政策:先货币政策,后积极财政政策
5.1997~2006年 宏观经济政策:先货币政策,后积极财政政策 万亿 % 万亿 % 万亿 %
119
思考题: 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2.简述经济政策目标。 3.试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手段选择。
Similar presentations